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稳定心绞痛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19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12月至1994年2月该院共完成不稳定心绞痛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190例,其中有单支血管病69例(36.3%)、双支血管病67例(35.2%)、三支血管病54例(28.4%)。PTCA共扩张血管250支,扩张病变278处。A型病变52处(18.7%),B型病变175处(62.9%)、C型病变51处(18.4%)。在121例多支血管病中,23例(19.0%)为完全血管再通,98例(81.0%)为不完全血管再通。6例采用双球囊对吻技术,5例采用灌注球囊导管,4例进行了冠脉内膜定向切除术(DCA),4例放置冠状动脉内膜支架。PTCA的病例成功率为94.7%(180/190),血管成功率95.2%(238/250),病变成功率95.5%(266/278),由PTCA术前平均狭窄88.7%±8.3%至扩张后残余狭窄17.9%±9.2%。发生严重并发症18处(6.5%),其中15处经处理成功,2例发生急性心肌梗塞,1例死亡,无紧急冠状动脉搭桥者。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病变特点与近期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170例PTCA近期疗效与病变特征的关系,156例患者(91.8%)PTCA成功,223支血管236处病变中213处(90.3%)扩张成功,A型病变成功率为97.7%),B型病变为90.1%,C型病变为81.1%。8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原性休克患者7例PTCA成功,4例存活。本组病例发生重要并发症9例(5.3%),其中3例(1.8%)血管急性闭塞及2例(1.2%)动脉夹层或严重内膜撕裂、濒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87年12月至1993年10月对55例58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TO)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占同期PTCA总数的18.2%。患者平均年龄56.4±7.5岁,心绞痛患者19例,心肌梗塞患者36例,其中梗塞后10小时内行急诊PTCA2例,1个月内和1个月以后行PTCA分别为6例和28例。TO平均时间68.4±46.6天。完全闭塞和次全闭塞各占65.5%和34.5%。结果显示:病例成功率为89.1%,病变成功率为87.9%;完全闭塞成功率为89.5%,次全闭塞成功率为85.0%。闭塞类型、闭塞时间、闭塞长度等特征对成功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血管并发症率为12.1%(7/58),处理成功6处,死亡1例。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塞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应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14例AMI患者在发病12小时内行直接PTCA术,其中有5例心原性休克的患者。梗塞相关血管(共115支血管):左主干3例(2.6%),前降支56例(48.7%),回旋支12例(104%),右冠状动脉44例(38.5%)。TIMI血流:0级82例(71.3%),1级17例(14.7%),2级16例(14.0%)。结果111例患者手术成功,TIMI血流3级(97.4%)。住院期间死亡3例(2.6%),均为心原性休克患者,其中2例经紧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死亡。85例患者置入了冠状动脉内支架(73.9%)。随访95例患者,2例后期死于心力衰竭,9例出院后出现心肌缺血,其中8例再次行PTCA术。结论直接PTCA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有效措施,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术后复发心肌缺血发生率较溶栓治疗低。  相似文献   

5.
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行PTCA和支架置入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血管完全闭塞病变行PTCA和(或)支架置入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共对28例完全闭塞的冠状动脉行PTCA和冠脉内支架治疗。17支左前降支治疗中,4例失败,植入支架6例。4支左回旋支治疗中,1例失败,置入支架1例。7支右冠状动脉治疗中,3例失败,置入支架2例。成功率为71.4%,9例病人置入支架(32.1%),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42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对血管完全闭塞病变行PTCA和支架置入治疗,仍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1991年8月至1996年4月应用溶栓及PTCA治疗AMI92例,男76例,女16例,年龄46~70岁之间,平均年龄60.2±10.5岁。治疗分为:①冠状动脉内输注尿激酶(ICUK)组32例;②静脉输注尿激酶(IVUK)组41例;③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组19例。全组再通69例,总再通率为75.0%,ICUK组、IVUK组、PTCA组再通率分别为75.0%、65.7%和94.7%三组再通率比较有显著差异。三组患者近期预后比较:全组92例,死亡9例,死亡率9.78%,8例发生于梗塞血管未通者,1例发生于血管再通者。ICUK组32例,死亡3例(9.37%),发生心功能不全8例(25.0%);IVUK组41例,死亡5例(12.0%),发生心功能不全11例(26.83%);PTCA组19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5.26%,PTCA组无心功能不全者。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报道68例冠心病患者80支血管病变植入118个支架,植入成功率为92.1%。其中不稳定心绞痛者占50%,既往有心肌梗塞史者占46%,多支病变者占62.4%,B2型以上病变占66.6%,因PTCA术后不良结果而植入支架的病变占27.5%(22/80),因术后急性并发症者17.5%(14/80),Denovo病变占55%(44/80)。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5.5%±12.9%减至术后的5.8%±11.4%。术后4周~1年间,60例患者(88.2%)症状缓解,6例(8.8%)心绞痛复发,其中4例(5.8%)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支架部位再狭窄,术后2个月内死亡2例(2.9%),术后1周内发生无Q波心肌梗塞者1例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内支架应用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94年4月至1996年2月对63例冠心病患者施行68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的69支冠状动脉植入83个支架。其中C型病变占多数。支架全部植入成功。5例PTCA术中急性闭塞者使用支架无死亡、心肌梗塞和紧急冠脉旁路术。随访中1例术后4天发生猝死,1例术后5天心肌梗塞,12例术后2~6个月胸痛复发(19.7%)。由于支架的使用,扩大了PTCA的适应证,减少了PTCA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发急性血管闭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血管闭塞的发生及治疗。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034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急性血管闭塞及治疗情况。结果:31例(3.0%)患者发生急性血管闭塞,其中8例系急性心肌梗塞(AMI);16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7例为稳定性心绞痛。发生急性血管闭塞的时间:28例(90.3%)患者在PTCA术中,3例在术后。9例患者因血压降低需用升压药,其中5例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4例急性血管闭塞时发生心室颤动,1例出现心室停搏。处理结果:31例患者中24例用球囊长时间加压;18例植入支架;25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0.6%。2例(6.5%)死亡;3例(9.7%)发生心肌梗塞;1例(3.2%)急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结论:急性血管闭塞的发生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多支血管病变、复杂病变有关,采取冠状动脉内支架及长时间加压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结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一组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疗效。方法将65例老年(89支血管)和117例老年前期(149支血管)冠心病患者的PTCA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老年组血管扩张成功率94.4%,临床成功率92.3%,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6.1%,再狭窄发生率为32.5%。以上结果与老年前期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后症状改善率两组相同,都在90.0%以上。仅老年组再次PTCA频率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x2检验,P值<0.05)。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是一种有效及安全的冠脉血管重建措施。  相似文献   

11.
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作用。方法对溶栓治疗失败的36例患者进行补救性PTCA治疗。患者心功能Kilp分级:Ⅲ级和Ⅳ级4例,Ⅱ级和Ⅰ级3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塞相关动脉:前降支17例,右冠状动脉14例,回旋支4例,中间动脉1例。PTCA前TIMIⅠ级和Ⅰ~Ⅱ级血流各2例,余32例均为TIMI0级。36例均进行PTCA治疗,其中13例患者置入了支架。结果术中除3例失败外,31例患者病变血管血流达到TIMIⅢ级,2例TIMIⅡⅢ级,残余狭窄≤50%,成功率为91.7%。院内并发症:1例在PTCA成功后当天因顽固性休克和心室纤颤死亡;1例于第3天死于心脏破裂,住院病死率为5.6%。14例患者在术后1~2个月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2例发生再狭窄。结论AMI患者在溶栓治疗失败后,在有条件的医院可施行补救性PTCA治疗,成功率高,对改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可能有利  相似文献   

1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229例长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国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对PTCA成功的229例患者用门诊随诊或信访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0.5~8.4(平均2.3±1.8)年。结果显示:76例(33.2%)患者心绞痛症状复发,随访期中死亡2例(0.9%),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塞6例(2.6%),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1.7%),重复PTCA29例(12.7%)。以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无心脏事件生存率,1年为84.8%,8年为70.5%。Cox回归分析表明,术前病变狭窄程度及术后前降支残余狭窄程度与发生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呈正相关。提示国人PTCA可取得较好远期疗效;术中尽可能减少前降支残余狭窄,可能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  相似文献   

13.
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PTCA成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完全闭塞性和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PTCA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5例发生过心肌梗塞和21例未发生心肌梗塞的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施行了PTCA。结果完全闭塞性病变心梗发生后1周内PTCA成功率为100%,2周~3个月为66.7%,3个月以后为42.9%;无桥侧支的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PTCA成功率为100%,桥侧支丰富的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PTCA成功率为62.5%。结论心肌梗塞早期PTCA成功率明显高于心肌梗塞晚期PTCA成功率(P<0.05),无桥侧支的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PTCA成功率明显高于桥侧支丰富的几乎完全闭塞性病变的成功率(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药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在109例AMI患者中,45例患者接受直接PTCA治疗,64例患者接受药物溶栓治疗。结果溶栓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的患者有48例,再通率为75%;直接PTCA组IRA成功开通的患者有44例,成功率为97.8%。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EF)溶栓组为54.1±13.2,直接PTCA组为64.2±10.1,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分别为6.3%和2.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进一步分析溶栓再通组与直接PTCA成功组的临床疗效,前者因再闭塞或缺血发作行择期PTCA的比率明显高于直接PTCA组(27.1%vs0;P<0.05),但直接PTCA组左室EF仍显著高于溶栓再通组(64.8±9.8vs55.9±12.6P<0.05)。住院期间再发梗塞,心肌缺血事件和心力衰竭例数溶栓再通组都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直接PTCA与溶栓治疗AMI患者,前者可使IRA充分有效地开通,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小剂量山地明治疗再障17例,其中CAA9例,SAA-Ⅰ5例,SAA-Ⅱ1例,PTCA2例。剂量为200-300mg/d,分两次口服,平均3.5-5mg/(kg.d),疗程3-6个月,除2例PRCA外余同时口服康力龙4-6mg/d,结果:基本治愈3例,缓解1例,明显进步6例,见效7例,总有效率58.8%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直接PTCA)的成功率及有效性。方法42例发病在0.5~10h的老年AMI患者接受了直接PTCA,术后随访半年。结果40例患者中的45支梗塞相关血管(IRA)获得再通,成功率达95.2%(40/42),均达到TIMI-3级血流灌注,再通血管残余狭窄0%~20%。5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Kilip分级Ⅱ~Ⅲ级)及3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住院期间1例死亡(病死率2.5%)。术后随访半年,6例直接PTCA成功患者(15.0%)心绞痛复发,再次PTCA后血管再通。结论直接PTCA治疗老年人AMI成功率高,病死率低,近期预后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纤溶因子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RS)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对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的血浆水平,从第一次PTCA后10天到第二次PTCA之间的6个月内共采静脉血8次进行测定。总病人23例,椐冠状动脉造影分两组:RS11人,单支病变2人,2支病变4人,3支病变4人;非再狭窄(WRS)12人,单支病变3人,2支病变5人,3支病变4人。狭窄程度两组在第一次JPTCA前后分别是84.7±14,85.8±13和38.2±11、37.4±1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PAI-1水平在RS与WRS的不同时间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提示PAI-1水平升高可预告RS。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5例经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患者的冠脉内心电图(IC-ECG)与体表心电图(S-ECG)的对比分析,评价PTCA时的心肌缺血预适应。IC-ECG、S-ECG显示:①球囊第1次扩张时S段分别上抬21.1±15.3和3.3±1.9mm;第2次扩张时上抬13.1 9.6和2.3±1.2mm;第3次扩张时上抬7.7±7.2和1.9±1.2mm;第4次扩张时上抬4.5±3.  相似文献   

19.
1989年9月~1994年2月间,本院施行尸肾肾移植术479例,男性304例,女性175例,年龄17~75岁。尸肾温缺血<15min,冷缺血3~20h.多数采用二联(环孢霉素A、泼尼松)或三联(环泡雹素A、泼尼松、硫唑嘌呤)免疫抑制剂。本文病例分成两组,一组(1989年9月~1992年4月)233例。二组(1992年4月~1994年2月)246例,两组早期并发症中,超急排异发生率明显减少,一、二组分别为8例(3.4%)和1例(0.4%),这与尸肾体外循环试验和加强免疫治疗有关;急性肾小管坏死,一、二组发生率分别为14例(6%)和8例(3%).提出多种防冶措施,今后应注意CsA或其它药物的毒性和尸肾第二次温缺血,才能更降低其并发症。此外,对肾血管吻合法和输尿管吻合水式的改良,有助于降低其并发症。结果出院时人/肾存活拿,一组226/216例(97%/93%);二组241/239例(98%/97%).术后人/肾存活率,1年为91%/85.7%;2年为89%/84.9%。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对38例冠心病患者PTCA前、后的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随访观察。时域分析发现,3例VLP阳性中的1例PTCA术后VLP消失,有5.7%(2/35)VLP阴性患者术后VLP转为阳性;频谱时间标测发现,4例VLP阳性中的2例术后VLP消失,有11.8%(4/34)VLP阴性患者术后VLP转为阳性;全组患者中,PTCA前、后SA-ECG参数的变化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10.9±2.5(4~14)个月,未发生心律失常事件。提示PTCA可使VLP阳性的部分患者转阴;使很少部分患者VLP阴性转为阳性,提示再灌注可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