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高血压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6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危险分层后,分别采用东芝SSH~140A彩超进行颈部血管检查。结果 44例异常,其中22例颈动脉内膜增厚合并斑块,22例单纯为颈动脉内膜增厚,阳性率为73.3%。且危险层次越高,病程越长,阳性率越高。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高血压病的诊断分级,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应作为高血压病人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年龄和血压是影响动脉弹性功能的两个主要因素[1],动脉弹性功能减退是心血管危险的重要标记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升高,动脉管壁的功能和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导致了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颈  相似文献   

3.
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章对常用的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作了评价,并重点介绍了超声对颈动脉硬度、斑声性质、溃疡外形、狭窄程度以及血流障碍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确性,进一步强调联合检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患者心房颤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心房颤动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高血压病患者145例,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两组:其中窦性心律组75例、心房颤动组70例。分析145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同时使用颈动脉彩超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个数,从而判断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结果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其斑块检出率(53.5%)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19.0%;P<0.01)。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检出率与年龄、高血压病程、高敏C反应蛋白等成正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主要的危险因素后,心房颤动是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危险因素(OR值为1.752,P<0.01)。结论在排除了年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高敏C反应蛋白等可导致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及粥样斑块形成等干扰因素后,心房颤动可能是导致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及粥样斑块形成的一个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时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此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方法 将120例患者分为高血压组(EH组,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EH+DM组,60例),并按性别年龄匹配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采集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数据并收集患者其他一般情况数据.结果 EH+DM组及EH组患者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升高,EH+DM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增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EH组.结论 高血压患者一旦合并糖尿病,相对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其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均增加,更易形成斑块.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斑块形成与高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C反应蛋白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11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并与高血压病程、脉压、血压、体质指数(BMI)、合并症(包括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年龄、吸烟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脉压呈正相关,与尿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均有关,高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糖尿病的发病呈正相关。结论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生与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要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就应重视早期强化降压及对相关危险因素的综合性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7.
8.
颈动脉超声检查预测冠心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颈动脉粥样硬化 (AS)与冠状AS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外报道有颈动脉病变者死于冠心病 (CHD)高于死于脑卒中者 ,脑血管疾病又常伴有CHD或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 ,因此临床上对高危患者通过非创性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来筛选CHD的高危人群或用作冠状动脉造影前的筛选是可行的。1 颈AS和CHD的相似危险因素1.1 年龄是任何AS的重要危险因素AS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 ,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Khoury等〔1〕对 6 0例CHD患者的主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超声研究发现 ,年龄是AS产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Bonitho…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不同疗效的术前超声指标的差异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6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57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7例,中年组25例,老年组25例。又根据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善率≥75%为显效组18例,25%~74%为有效组33例,25%为无效组6例。比较和分析各组患者术前3d内颈动脉超声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显效组、有效组及无效组不稳定斑块积分比值、斑块最大偏心比值、狭窄处峰值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颈动脉僵硬度指数、扩张系数及顺应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颈动脉僵硬度指数明显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3.762±1.048 vs 2.313±0.409,2.707±0.656,P0.01)。颈动脉僵硬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0.670,P=0.000),且两者存在线性回归方程(y=0.075x-1.537,R2=0.448,F=44.727,P=0.000)。结论不同疗效患者术前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积分比值、斑块最大偏心比值、狭窄处峰值流速、阻力指数、搏动指数、颈动脉僵硬度指数、扩张系数及顺应系数存在差异,颈动脉僵硬度指数与患者年龄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高血压与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高血压患者脑部症状与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60例高血压患者及30例非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情况和颈动脉壁的内膜-中层厚度,同时测量高血压患者及对照组血脂、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高年龄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较低年龄组高(检出率分别是<40岁14.29%,40~49岁20.00%,50~59岁33.33%,60~69岁40.07%,≥70岁56.78%);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浆CRP和HCY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组HCY为(21.89±11.08)μmol/L,CRP为(15.23±3.25)mg/L,TG为(3.9±1.7)mmol/L,CHOL为(6.78±2.6)mmol/L,颈动脉内膜厚度为(1.9±0.31)mm].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检出率增高,血浆中脂质代谢异常和CRP、HCY等升高均可能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因此导致了与之相关的脑部症状.  相似文献   

12.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的新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颈动脉粥样硬化在卒中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颈动脉的超声检查近年来发展迅速,新技术不断涌现,文章综述了功率多普勒成像、混合成像、四维成像、四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等动脉粥样硬化检测、评价的新技术,以及内膜-中膜厚度与病理的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的可能性评价及其与栓塞性卒中发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进行评价,但其检查结果能否作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依据,是否还需要进一步行血管造影,目前尚存异议。文章就多普勒超声的可靠性和局限性、血管造影的风险和益处,以及无创性检查的联合应用等问题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踝臂血压比值异常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2例行颈动脉内膜测量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ABI测量。结果踝臂血压比值0.9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7.7%、漏诊率为17.8%、误诊率为32.3%、阳性预测值为84.5%、阴性预测值为62.9%。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踝臂血压比值0.90对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踝肱指数(ABI)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为主要研究参数,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管病变(PA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对象分为两组:(1)糖尿病合并PAD组(PAD组),59例;(2)糖尿病无PAD组,72例。比较两组IMT及颈动脉超声检测参数;并对ABI和IM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相近(74.6%vs66.7%)。与无PAD组相比,PAD组IMT值较高,颈总动脉阻力指数升高,舒张期最大峰值流速及血流量显著下降。ABI与IMT呈显著负相关(r=-0.337,P〈0.01)。结论(1)糖尿病合并PAD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重于糖尿病无PAD者,(2)糖尿病患者的IMT与ABI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方法  82例住院患者分为高血压病组 (EH ,2 2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 (DM EH ,4 6例 )、糖尿病组 (DM ,14例 ) ,比较 3组患者血脂改变及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结果 DM组和DM EH组患者血浆TG水平均明显升高。DM组和DM EH组颈动脉阻力指数均显著升高 ,3组颈总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明显增厚。DM EH组患者斑块指数较单纯EH组明显增高。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 ,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探讨亚临床甲减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本院干部病房及心内科老年患者128例,分为3组:单纯高血压组43例;高血压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高血压合并亚甲减组)45例;正常血压对照组40例.所有病例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FT3、FT4、s-TSH、动态血压、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BMI,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做相关分析.结果 颈动脉IMT与s-TSH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IMT、胆固醇显著增高;高血压合并亚甲减组颈总动脉IMT、s-TSH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亚甲减患者IMT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亚甲减和高血压同时存在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为了探讨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将 172名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 ,2 4h平均脉压在 40~ 5 5mmHg者为一组 ,2 4h平均脉压 >5 5mmHg者为一组。所有病人同时经超声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的内膜中层厚度、血管内径及斑块发生率 ,并以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作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指标。结果观察到 ,在同一平均动脉压水平下 ,脉压 >5 5mmHg者颈总动脉内径、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及粥样斑块发生率均明显大于脉压为 40~ 5 5mmHg者 (P <0 .0 0 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平均脉压、年龄、平均收缩压、高血压病程与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呈明显正相关 (r =0 .5 40 ,r=0 .470 ,r =0 .44 3 ,r =0 .2 31,P <0 .0 0 1) ,而平均舒张压与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 (r=- 0 .2 8,P <0 .0 5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夜间脉压、年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研究结果提示 ,动态脉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重要参数 ,可作为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20.
正脑卒中是我国人群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年龄是与脑卒中相关的最重要因素~([1])。脑卒中可能部分是由易损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2])。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呈明显上升态势,今后10年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脑卒中患者至少达700万~([3])。1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高达2%的老年男性和1.6%的老年女性颅外颈动脉狭窄(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