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头皮针固定方法在新生儿静脉留置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40例24 h连续静脉补液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针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头皮针固定方法,比较两组不同部位静脉留置输液头皮针非计划脱出率。结果:观察组上肢输液、下肢输液头皮针非计划脱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头皮针固定方法可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输液头皮针非计划脱出率。  相似文献   

2.
两种方法处理新生儿静脉输液严重外渗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冠蓉 《上海护理》2007,7(6):37-38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外渗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新生儿,因不能自主表达主诉,自制能力缺乏,加之血管细小,能见度低,输液严重外渗的发生率高于成人和其他小儿,又因新生儿皮肤及皮下组织薄而嫩,疏松,相同原因引发的外渗局部损伤程度明显高于成人和其他小儿。如不及时恰当地处理,会发生皮下组织坏死。我院小儿科2003年起对新生儿输液严重外渗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1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小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严重输液外渗50例,2001年—2002年入院的患儿28例为传统组,采…  相似文献   

3.
输液是用药的重要途径 ,但静脉输液差错时有发生。我们在严把核对关的同时 ,改良了输液卡 ,经过 3年的临床实践 ,未发生 1例输液差错。原输液法是用输液单、输液卡 ,将患者的床号、姓名、所输注药品的名称写在液体瓶上 ,护士带入病房核对后 ,为患者输液。由于每次输液都要书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传统静脉输液拔针法与改良静脉输液拔针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静脉输液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输液255例次)和改良组50例(输液255例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拔针法,改良组采用改良拔针法。比较两组患者拔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疼痛和皮下瘀血或穿刺点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静脉拔针法可降低静脉输液拔针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静脉输液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美华  令狐昌敏  蔡芳 《护理研究》2007,21(5):1290-1291
静脉输液治疗因其疗效快、刺激性小等优点,在抢救、治疗病人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其操作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传统方法操作存在一次排气不成功、微量气泡残留等问题 。从2005年10月起对输液网进行了改良,并简化了输液流程,经10个月700例次临床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风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1 300例静脉输液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情况。结果#br# 1 300例新生儿中,发生静脉输液外渗200例(15.38%);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早产、输注药物、患儿血管弹性、置管材质、穿刺部位,穿刺护士工作年限是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新生儿静脉输液存在严重的外渗风险,应针对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和干预,以预防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赵凤杰  曹伟  韩瑞娟  李欣 《家庭护士》2009,7(15):1350-1351
小儿静脉输注能使药物达到快速、高效发挥作用的目的,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但其存在输液反应,严重的输液反应不仅增加患儿痛苦,且可能造成急性脑水肿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或终生致残[1].为探讨小儿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本文对儿科2007年-2009年发生的60例输液反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输液港是一种全新的输液管路技术,是一种植入人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装置,适用于长期间断输液的病人,可解决病人频繁更换输液管道的痛苦,是肿瘤病人静脉输液、化疗的永久性通道[1-4]。2010年9月我科1例经输液港输液出现纤维蛋白鞘形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容器隐裂致输液反应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液反应是静脉输液的常见并发症 ,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多见于输入药物、输液器具或配液加药及滴注过程被热原、细菌及微粒污染 [1 ]。下面就我院近 7a因静脉输液容器隐裂致药液污染而引起的 6例输液反应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自 1994- 0 1~ 2 0 0 0 - 12发生输液反应共 39例 ,其中因输液容器隐裂致药液污染引起输液反应 6例。年度分布为 1994年 3例、1995年 2例、1999年 1例。科室分布 :急诊输液室 (下称输液室 ) 3例 ,儿科、普外科、呼吸内科各 1例。所涉及的 6例患者当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等输液反应症状 ,其中除 1例患晚期脑胶质…  相似文献   

10.
杨博  李陕区 《现代护理》2007,13(6):1545-1546
从新生儿静脉输液材料的发展、部位的选择、穿刺方法的改进及封管液的选择和封管技术的研究方面综述了新生儿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输液港输液及维护规范培训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09年12月输液港输液及维护规范培训前住院的84例输液港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主管护士向新护士培训输液港输液及维护的操作;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输液港输液及维护规范培训后)120例输液港病人为观察组,观察组进行理论培训→观看输液港的安装操作录像及操作示范→(术者、手术室和送港科室)统一了术前的准备→输液港输液及维护的操作→术后健康宣教→带港出院注意事项,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培训前后护士对静脉输液港知识掌握程度,比较两组病人对护士在输液港健康教育满意度,并对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后护士对静脉输液港知识掌握程度及两组病人对护士在输液港健康教育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液港输液及维护进行规范培训,可提高护士对静脉输液港知识掌握程度和病人对护士在输液港健康教育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使输液港的使用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吕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146-1147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为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及化疗的病人提供了可靠的静脉通路。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避免了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对一般静脉输液造成的外周血管硬化、栓塞及静脉炎,也有效防止了化疗时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药物外渗等原因造成的局部组织坏死。我科于2004年10月以来引进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通过对患者精心护理及健康指导,并做好输液港的维护,确保了各项治疗顺利完成,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我科2004年10月~2006年10月为5例肿瘤术后者植入…  相似文献   

13.
加温输液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补液方法,常用于需大量输注低温液体或快速输注大量冷藏库血的患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较先进的加热方法是用输液温控仪直接对输液延长管加热,但应用此装置易在延长管内产生大量微气泡,有被输进患者体内的潜在危险,并易使术中清醒的患者产生心理上的恐慌。为此,笔者对该装置进行了改良,并应用于3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红  陈兰  袁文华 《上海护理》2008,8(6):37-38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central venous access ports,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于皮下可供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它主要由一根硅胶或聚氨酯材料的导管系统和供穿刺的钛合金穿刺座组成。国外自1982年起开始使用,现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治疗及胃肠外营养等领域。输液港不仅有留置时间长的特点,同时与其他中心静脉导管相比,  相似文献   

15.
李芬  李娟 《中国临床护理》2015,7(5):460-465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简称输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是一种可置入皮下且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为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可靠的静脉通道,可用于输注高浓度化疗药物、完全肠外营养液、血液制品及血样的采集等,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防止了刺激性药物对静脉的损伤,是肿瘤患者常选用的输液通道之一。我科于2013年6月收治1例经典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于2014年6月22日在介入科行输液港植入术,经输液港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输液港注射座周围皮肤急性水肿,经消肿护理后周围皮肤恢复正常。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从新生儿静脉输液材料的发展、部位的选择、穿刺方法的改进及封管液的选择和封管技术的研究方面综述了新生儿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外渗是一种发生于输液后常见现象。为了探寻引起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减轻由于重新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增加护士的工作量。我们设计出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外渗原因调查表,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输液外渗率及原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验组输液外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减少输液外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密闭式输液洗胃法在救治急性口服中毒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采用全自动洗胃机洗胃的口服中毒患者73例设为对照组;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用改良密闭式输液洗胃法的口服中毒患者7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治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洗胃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50%时长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洗胃总液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口鼻溢出液、洗出血性液体、上腹部不适/腹痛、胃黏膜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9.482、9.367、7.101,P0.05)。结论采用改良密闭式输液洗胃法有助于迅速恢复急性口服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缩短住院时间,且降低口鼻溢出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从新生儿静脉输液材料的发展、部位的选择、穿刺方法的改进及封管液的选择和封管技术的研究方面综述了新生儿静脉输液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玉红  孟藜藜 《护理研究》2011,25(16):1451-1452
[目的]改良传统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技术,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将门诊输液婴幼儿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70例采用改良输液固定方法,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输液固定法。[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改良方法固定输液针效果优于传统输液针固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