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夜发性额叶癫痫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夜发性额叶癫痫(autosomaldominantnocturnalfrontallobeepilepsy,ADNFLE)是在1994年首先描述的。它多在20岁前发病,但癫痫发作可持续整个成年期。临床...  相似文献   

2.
994年,Schefer等首次报道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夜间额叶癫痫(autosomaldominantnocturnalfrontallobeepilepsy,ADNFLE),国内尚无有关报道。现报道1个家系。先证者:患儿男,2岁11个月,自6个月...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是选择性侵犯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 ,可分为散发性ALS和家族性ALS(FALS)。FALS约占 10 % ,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FAL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随着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发展 ,目前 ,FALS分为 5种类型[1,2 ] :ALS1、ALS2、ALS3、ALS4、ALS5。ALS1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基因定位于 2 1q2 2 1,是由于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CuZnsuperoxidedismutase ,SOD1)基…  相似文献   

4.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FALS)属运动神经元疾病,据报道[1]约有20%~50%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FALS是由于SOD1基因突变所致,并可相应出现红细胞内SOD1活性下降,降低幅度约20%~60%[2]。根据这一特性,我们对所收集的5个常显FALS家系中的27位成员进行了红细胞内S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周期性共济失调 (episodicataxia,EA)由Parker于 1 946年首先描述 ,患者可见周期性肢体和步态共济失调 ,眩晕 ,恶心 ,有时头痛 ,常持续数小时。情绪激动、疲劳、运动、酒精和糖类摄入以及月经期等均可诱发发作[1 ,2 ] 。EA合并肌纤维颤搐 (episodicataxiawithmyokymia ,EAM)由vanDyke于 1 975年报道 ,常见震颤 ,躯干性共济失调 ,言语模糊 ,僵硬或疲倦感 ,反射样活动 ,蹒跚步态 ,腕、足部痉挛[3] 。 1 990年Brunt和vanWeerden[4 ] 报道 1个EAM家系 ,…  相似文献   

6.
额颞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流行病学额颞痴呆 (frontotemporaldementia,FTD)为一组临床综合征 ,1987年Gustafson首先提出这一概念。一般认为FTD为仅次于Alzheimer病 (AD)早老性痴呆 ,有时可与运动神经元病 (MND)、帕金森综合征并存。FTD占痴呆的 10 0 %左右 ,占早老性痴呆的 2 5 0 % ,可见三种主要类型 :Pick病 (PiD)、非特异性额叶变性、额叶变性合并脊髓前角神经元脱失[1] 。如未并存MND ,生前鉴别上述三型较为困难。近年来研究发现FTD与染色体 17q2 1相关[2 ] 、还与早老素 1(L113p)…  相似文献   

7.
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许多癫痫的发病呈明显的家族聚集性[1]。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发展,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以染色体上具有高度多态性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VNTR)及双核苷酸的串联重复序列(VNDR)作为遗传标志,用连锁分析等方法已将几种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致病基因进行了定位[2]。本文就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少年肌阵挛性癫痫(JuvenilemyoclonicepilepsyJME)JME为一种非进行性特发性全身发作性癫痫,多于12~1…  相似文献   

8.
尼莫地平辅助抗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尼莫地平(Nimodipine,NMD)辅助抗病药(Antiepileptic drugs,AEDs)在抗病方面的临床价值。发现NMD可使癫痫患者服用AEDs剂量减小而抑制癫痫发作效果保持或提高。特别是脑血管病后癫痫经小剂量AEDs加NMD治疗后癫痫发作频度下降89.61%。NMD可使某些AEDs血浓度提高。10例在加用NMD前后进行29例外AEDs血浓度测定,加服NMD后AMDs血浓度提  相似文献   

9.
<正>良性成人家族性肌阵挛癫痫(benign adult familial myoclonic epilepsy,BAFME)是一种于成年期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皮质震颤、肌阵挛伴或不伴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少见癫痫综合征。Inazuki等[1]于1990年首次报道了1例具有以上特点的日本家系,同年Ikeda等[2]发现这种震颤为皮质源性,自此开启了对BAFME的逐步深入研究。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  相似文献   

10.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的分子贵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 (facioscapulohumeralmusculardystrophy ,FSHD)最早于 1884年报道 ,是成人中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 ,国外报道发病率约为 1/ 2 0 0 0 0 ,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但近年来发现不少新 (当代 )突变的散发病例。多于10~ 2 0岁起病 ,主要表现为面肌、肩胛带肌和上臂肌群进行性无力及萎缩 ,不同患者在起病年龄及临床表型方面有很大差异。 1990年Wijmenga等[1] 将其定位于 4q35 ,从而使FSHD研究进入分子水平。近年来研究发现 ,95 %的病例与 4q35区的一个高度多态性EcoR…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震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特发性震颤 (essentialtremor,ET)是一种较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 ,表现为上、下肢或头面部、甚至躯干的震颤或不自主运动[1] 。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多呈散发。由于对其认识不足 ,虽然患病率高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 ,但临床诊断率并不是很高。1 病因及流行病学早在十九世纪就有人描述了特发性震颤 ,1887年Dana首次完整地报告一个家系中的特发性震颤病例。 194 9年Cretchley在“特发性震颤的观察”中第一次全面完整地描述了该病的自然史和表现[1] 。ET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多散发 ,17.4 %~ 96 %有家族…  相似文献   

12.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质型肌阵挛并癫痫(autosomal domi-nant,cortical myoclonus and epilepsy,ADCME)是一种罕见的以肢体远端肌阵挛和癫痫为特征的病程良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全世界范围内仅50余个家系报道[1-2],现将我院最近收治的2个家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实验性癫痫发作大鼠海马结构内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信使机制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4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红藻氨酸(KA)10、30、60分钟组(每组6只)和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KA10、30、60分钟组(每组6只)。用放射免疫法测定KA诱导性癫痫发作中各时点海马结构内cGMP含量及LNAME的干预效应。结果KA注射引起大鼠海马结构内cGMP浓度升高,并加重大鼠癫痫发作(湿狗样摇动提早出现和发生次数增多);KA注射前30分钟给予LNAME可明显抑制KA10、30分钟组cGMP浓度的升高,但LNAME对KA60分钟组cGMP的抑制作用不显著。结论在KA发作早期,cGMP浓度升高与内源性NO有关;NO的抗发作效应可能与cGMP信使机制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4.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颞叶外侧癫痫(ADLTE)是一种以听觉先兆或其他感觉先兆为特征的遗传性局灶性癫痫综合征, 最早由Ottman等[1]在1个家族中报道, 该家族3代成员中共有11例出现具有听觉特征的癫痫发作。迄今为止共报道了11个基因/位点突变可导致ADLTE, 其中以富含亮氨酸的胶质瘤失活基因1(LGI1)突变多见, 在约50%的颞叶外侧癫痫家族及3%的散发性颞叶外侧癫痫患者中可以发现LGI1基因突变[2,3,4]。目前已经证实LGI1是调控大脑发育、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重要分子, 与癫痫发作呈强相关性, 但LGI1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5,6,7,8]。本研究对LGI1基因突变所致ADLTE家系2例患者的临床表型、脑电图表现、影像学资料及Trios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 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 初步探讨LGI1基因突变的致病机制, 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夜间发作性额叶癫痫(nocturnal frontal lobe epilepsy,NFLE)是以夜间丛集性短暂运动性发作为主要特征的癫痫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约70%,亦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夜间发作性额叶癫痫(autosomal dominant nocturnal frontal lobe epilepsy,ADNFLE)。儿童起病,成年后持续存在,神经系统及影像学检查多正常。还有一部分呈散发存在。1995年确定致病基因为CHRNA4,是人类特发性癫痫综合征中第1个被报道的。目前关于该基因与本病相关诊断的报道仍很有限,现报道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7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7型 (spinocerebellarataxia 7,SCA7)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又名橄榄 桥脑 小脑萎缩 (OPCA)伴视网膜变性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II型 (autosomaldominantcerebellarataxiaII,ADCAII) ,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辨色力异常、视力下降、眼肌麻痹、眼底视网膜色素变性。北美及欧洲相继报道本病 ,其致病基因已被定位及克隆 ,并已证实基因编码区的CAG(胞嘧啶、腺嘌呤、鸟嘌呤 )重复序列扩展突变为致病原因。本文综述了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癫痫发作和AEDs 治疗对垂体一性腺激素平衡的影响。方法: 利用RIA法测定了诊断明确的73 例成年男性癫痫患者血清LH、FSH、P、E2、T水平, 并比较了AEDs 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病人的血清性腺激素水平。同时,观察了其中的31 例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前后血清性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癫痫发作前后血清性腺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AEDs 明显影响血清性腺激素水平。在所有AEDs 治疗中, 血清E2 水平明显升高, LH水平明显减低, T/E2 的比较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和病人对照组, 在AEDs 单一和联合治疗组中有39.7% 的病例性功能低下。结论: 癫痫发作不影响血清性腺激素水平。AEDs明显影响性激素平衡和性功能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阿尔茨海默病 (AD)危险因素中 ,比较肯定的是老化和家族遗传史[1] 。有研究发现 ,2 1、14、1号染色体与早发性家族性AD(FAD)有关 ,而位于 19号及 12号染色体上的易感基因也与散发性AD和迟发FAD的发病有关。我们就近年来AD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进展综述于下。一、淀粉样蛋白前体1.结构和表型特点 :首先被证实与AD有遗传易感性的基因是 β 淀粉样前体蛋白 (amyloidprecursorprotein ,βAPP) ,基因定位于 2 1q11 2 2 1q2 2 1,长约 170kb含 18个外显子 ,由770个氨基酸组成 ;已发现转录后…  相似文献   

19.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疾病基因定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1个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convulsions,BFIC)家系进行疾病基因的染色体19q12.0 ̄13.1区域定位研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就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银染技术,采用LINKAGE软件包,选择位于19q12.0 ̄13.1区域的5个微卫星DNA标记D19S49、D19S250、D19S414D19S416、D19S245对该家系主要成员行单体型分析及连锁分析。结果 本BFIC家系单体分析及连锁分析结果示D19S49、D19S416、D19S245最大两点LOD值位于D19S416,重组率为0.3时,最大值为0.52;当重组率为0时,LOD值均为-∞,当重组率为0.1时,LOD值均小于0。D19S250、D19S41  相似文献   

20.
结蛋白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表现结蛋白肌病 (desminmyopathy)为一种罕见的肌病 ,1980年Edstr m首先报道[1] 。病因未明。发病年龄 2~ 48岁不等 ,男女均可患病。家族性病例多见 ,亦可见散发性病例 ,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骨骼肌、心肌常受累 ,罕见平滑肌受累[1 6] ,Dalakas等[7] 报道 12例结蛋白突变的病人 ,有 7例出现心肌病 ,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8] 。多数病人表现为进行性的远端肌无力 ,少数病人可见全身性肌无力 ,以远端受累明显。肌活检可见细胞质明显的结蛋白微丝聚集 ,以肌膜下蓄积分布为特征[2 4 ] 。曾有不同的命名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