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逆散加味治疗胃脘痛8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两年来,我科以四逆散加味治疗胃院痛,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82例临床观察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符合198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拟定的《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院痛的诊断标准,并经胃镜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2例中,男46例,女36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8岁;病程最长者23年,最短者1个月。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浅表一萎缩性胃炎18例。82例中伴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15例。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胃院部疼痛或不适…  相似文献   

2.
益气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闫勤 《四川中医》1997,15(5):22-22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是一种症候复杂的难治病。笔者根据祖国医学“久病多虚”、“久病多瘀”的理论,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本病5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本院门诊1987年2月~1993年2月就诊病人,58例均经胃镜和胃粘膜活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最大者73,最小32岁,平均48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半年,平均6年。病变部位在胃窦部对例,胃体部14例,胃窦胃体部者13例;萎缩程度轻者26例,中度者20例,重度者问例;胃液量少者对例,中等量者14例,多量者14例;合并粘膜糜烂…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的方法治疗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在20~29岁者3例,30~39岁者5例,40~49岁者13例,50~59岁者17例,60岁以上者4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8例,2~3年者10例,4~5年者14例,6~10年者9例,10年以上者1例;伴有胆囊炎者5例,胆石症者3例,慢性肝炎者7例;胃镜检查确诊者28例,X线钡餐检查确诊者14例;属慢性浅表性胃炎者3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者3例;合并胃溃疡者4例,十二脂肪球炎者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3例,胃…  相似文献   

4.
1995~1997年,我院以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4例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0岁以下者2例,21~30岁者19例,31~40岁者33例,41~50岁者7例,51岁以上者3例;病程最长者24年,最短者1年。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浅表性胃炎21例,肥厚性胃炎14例,萎缩性胃炎29例。中医辨证分型:脾胃虚弱型29例,其中萎缩性胃炎17例,浅表性胃炎11例,肥厚性胃炎1例;肝脾不调型18例,其中萎缩性胃炎8例,浅表性胃炎6例,肥厚性胃炎4例;肝火犯胃型17例,其中萎缩性胃炎4例,浅表性胃炎4例…  相似文献   

5.
自拟九味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胃炎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勤泉 《四川中医》1999,17(6):29-29
笔者从lop年以来应用自拟九味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胃炎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8例中28例为住院病人,40例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43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1岁,平均心.5岁;病程3个月至扬年。诊断标准:①有胃院处疼痛或饱胀、暧气、吞酸、食欲不振等症;②有纤维胃镜检查和错取胃粘膜病理诊断为慢性浅表胃炎;③经纤维胃镇吸取胃液在见幽门螺杆菌;④排除上消化道其它疾病者。2治疗方法以自拟九味汤为基本方:柴胡、元胡各159,白芍、蒲公英各3()砂仁、九香虫、炙甘草各6g,积壳209,苏梗129。服法:上…  相似文献   

6.
丹参饮加味治疗胃脘痛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985~ 1988年采用丹参饮加味治疗胃脘痛 1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 5 8例 ,女 6 2例 ;年龄≥ 30岁者 31例 ,31~ 40岁者 41例 ,41~ 5 0岁者 2 3例 ,5 1岁以上者 2 5例 ,最小者 2 1岁 ,最大者 70岁 ;病程最短者 15天 ,最长者 2 5年 ;胃十二指肠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92例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 2 8例 ;辨证分型 :肝胃气滞型 2 5例 ,胃热阴虚型 32例 ,瘀血停滞型 14例 ,脾胃虚弱型 2 9例。1.2 诊断标准 按上海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内科学》所制定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7.
喻平瀛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11):515-515
良附温中场系民间验方,笔者运用于临床治疗寒凝胃院痛,常收佳效。自1990年以来,共治疗198例,现将情况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98例,其中男123例,女7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2岁,19岁以下38例,ZO~29岁52例,30~39岁46例,40~49岁34例,50岁以上28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2年,其中1年以下73例,l~4年59例,5~9年对例,Ic~14年17例,15年以上1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98例,萎缩性胃炎23例,胃溃疡38例,十H指肠球部溃疡22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炎4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胃溃疡27例,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4…  相似文献   

8.
和胃解痞汤治疗慢性胃炎6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百炎 《新中医》1998,30(2):47-47
和胃解痞汤治疗慢性胃炎61例陈百炎笔者采用自拟和胃解痞汤治疗慢性胃炎6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1例中,男31例,女30例;年龄23~70岁;病程1~10年。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7例,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20例。2...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10余年临床生涯中,经治胃腹痛患者达数千例,临床用药,常以经方半夏泻心汤加味治之,每获显著疗效.兹择其中200例,报道于后.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87例,女113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老14岁,以20岁~50岁居多,病程6个月以内者IO3例,6个月~1年者54例,1年~3年者31例,3年以上者12例;胃镜检直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糜烂性胃炎者12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者51例,萎缩性胃炎16例,胃癌2例,拟诊为胃神经官能症者9例.临床表现除胃院疼痛,院腹饱胀,痞满不适外,或泛酸,口吐清水;或食欲不振,胸胁闷胀,攻撑作痛.或口干…  相似文献   

10.
慢胃复荣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胃复荣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6例周国良笔者自1985年以来采用自拟慢胃复荣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6例全部经纤维胃镜证实。其中男80例,女26例;年龄在20~64岁之间,平均年龄28岁。病程最短...  相似文献   

11.
近5年来,笔者自拟益气养阴运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28例中,男1 9例,女9例;40岁以下者2例,40~49岁者19例,50~59岁者6例,60岁以上者1例;病程最短0.5年,最长21年.均作纤维胃镜及病理切片检查,胃病理及胃粘膜活检.慢性萎缩性胃炎1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幽门前区糜烂3例.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1987年至1997年间运用蒙医蒙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0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00例患者均属门诊病人。其中男392例,女108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1年,1~3年者110例,3~11年者185例,Mll年者205例。1.2胃镜显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CSAG)1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Ⅰ级(CAGI)2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Ⅱ级(CAGⅡ)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皿级(GAGⅢ)44例。1.3分类:在蒙医理论上认为胃病有胃赫依、胃巴达干、希日、胃瘀血、胃宿毒、胃下垂、胃阴火、胃痞等8种…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2009年以来用自拟和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78例,取得较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78例,均经胃镜证实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诊断标准依据全国胃炎会议拟定的标准[1]。病例全部经门诊观察治疗。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24~66岁,平均45岁;病程1~8年,平均4.5年。  相似文献   

14.
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 ,笔者以自拟养胃汤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共 96例 ,均经纤维胃镜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其中 ,男性 5 8例 ,女性 38例 ;年龄为 2 0~ 70岁 ,平均 4 0 .3岁 ,病程 10月~ 2 1年 ,平均 9.6年。其中胃粘膜萎缩轻度 4 6例 ,中度 39例 ,重度 11例 ,幽门杆菌 (HP)阳性者 88例。诊断标准 本组诊断标准参照 1982年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类分类 ,纤维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参照国家中…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4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自1993年以来,按照中医理论辨证分型治疗萎缩性胃炎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1~30岁者17例,31~40岁者14例,41岁以上者9例;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者2年,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按悉尼系统的胃镜分类法,轻度17例,中度16例,重度7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脾胃虚寒型15例,气阴两虚型19例,肝胃不和型6例。2治疗方法脾胃虚寒型:治以温中健脾法,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胃脘冷痛者加吴萸、良姜;四肢欠温,喜热畏寒,便溏,舌胖苔白者,加干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患者按悉尼慢性胃炎分类法经胃镜诊断;作快速尿激酶试验以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参考南昌标准辨证分型。结果:①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分型为肝胃不和型40例,脾胃虚弱型(包括虚寒型)48例,脾胃湿热型3例、胃络瘀血型2例、胃阴不足型1例。肝胃不和型中老年患病率明显较脾胃虚弱型高,而肝胃不和型青年患病率明显较脾胃虚弱型低(P〈0.01)。②94例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6%(62例/94例),其中肝胃不和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70%(28例/40例),脾胃虚弱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6.7%(32例/48例)结论:①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临床中医分型以肝胃不和型和脾胃虚弱型最常见;②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辨证分型没有意义;③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病机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用温中消瘀法组方治疗胃脘痛,收到较好疗效,现将1986年~1990年资料完整的病例,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60岁;其中21岁~30岁9例,31岁~40岁20例,41岁~50岁16例,51岁~60岁3例.48例病人中属胆或胃术后者5例,胃神经官能症6例,经胃镜或钡餐摄片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21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例,胃下垂2例,急性单纯性胃炎2例.  相似文献   

18.
消胀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尤其当伴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时有癌变可能,普遍引起人们重视。自1989年起我们应用消胀冲剂专方专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4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l一般资料依据1983年全国胃炎诊治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142例中,男性86例,女性56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47土10.8岁;病程<3年35例,3~15年92例,>15年20例;有肠上皮化生82例,不典型增生42例。胃镜胃粘膜活检部位治疗前后均取在胃体部大弯侧胃角前后脚连线上10cm处及幽门口3cm处前壁分别钳取2块胃粘膜,按常规制作…  相似文献   

19.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93~1995年运用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住院病人12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124例中,男性78例,女性46例;年龄在40~SO岁者31例,sl~6O岁者36例,61~70岁者33例,7O岁以上者24例;其中入院时伴发热者36例,血象偏高者68例,经检查确诊为肺癌者5例。1.2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门)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甚或喘启、;()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3)内伤咳嗽,未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  相似文献   

20.
郭立新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F003-F003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病 ,多发病 ,西药既无特效药 ,也少见专题报告。通过收集大量名中医的有关胃脘痛资料 ,充分分析其原理与病机 ,选定以李东垣“温胃汤”为基础 ,临床化裁分别组成阳虚方 (温胃舒胶囊 )及阴虚方 (养胃舒胶囊 )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取得明显疗效。1 一般资料本组共观察治疗 13 5例 ,其中男性 74例 ,女性 61例 ,3 0~ 40岁 40例 ,41~ 5 0岁 65例 ,5 1岁以上 3 0例 ,平均年龄 46岁 ;病程 5a者 5 0例 ,5~ 10 a者 40例 ,10~ 2 0 a者 15例 ,2 0 a以上 3 0例。2 诊断与分型本组病员均经纤维胃镜检查 ,诊断标准依据《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