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痛风的治疗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痛风的分期 痛风按照其自然病程可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期、痛风间歇期和慢性痛风期.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增高,但未出现痛风(关节炎、痛风石或肾结石),一般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2.
侯秀娟 《家庭医学》2021,(12):22-23
痛风的原因要牢记 痛风是尿酸盐结晶在人体组织内异常沉积导致的疾病,可以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肾病等.现代医学已经确认,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的根本原因,长期血尿酸增高还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对痛风一定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痛风的发生,归根结底还是与尿酸脱不了干系,虽然高尿酸不一定就会发生痛风,但是高尿酸一定是痛风潜在的最大元凶,控制尿酸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导致高尿酸的原因只有两个:其一是尿酸产量增加,其二是尿酸排泄减少.只要排除"内忧外患",痛风必定可控. 那么如何预防痛风发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痛风的自我管理?我觉得"多多少少"能够做...  相似文献   

4.
陕西西安读者马某来信说:我患了痛风,目前正在服用秋水仙碱,疗效不错.听说服用秋水仙碱这样的抗痛风药需要多喝水,有何讲究? 答马某读者: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疾病,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当痛风发作时,抗痛风药的应用为首要治疗措施,是控制痛风发作、缓解症状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抗痛风药包括秋水仙碱、丙磺舒、苯溴马隆和别嘌呤醇等.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罪魁祸首,只有长期将尿酸控制达标,控制痛风的诱因,才是避免或者减少痛风发作的长治久安之策.但很多痛风患者只有在痛风发作的时候才会吃降尿酸药,而平时不痛时就觉得没啥事,认为只要控制好饮食就可以了.其实,降尿酸,只靠控制饮食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6.
耿华峰 《职业与健康》2005,21(3):481-481
痛风是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肾脏、皮下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相应的病损及有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痛风"一症,中医经典中曾作了较详细的记载.<丹溪心法.痛风>描述痛风的症状为"四肢百节走痛是也,"还指出"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类证治载.痛风>则说痛风是"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证治准绳.痛风>认为痛风是由"风湿客于肾经,血瘀瘀滞"所致;<张氏医通.痛风>则指出"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痰饮流注"的见解.[1]笔者根据以上中医学理论,采用清痹汤加减治疗本病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田芳 《健康指南》2021,(6):40-41
痛风可视为一种"阈值"疾病,饮食管理的目的是避免血尿酸的骤然升高或者短期内大量累积,减轻尿酸结晶负荷,预防痛风反复发作,改变痛风的病程.此外,痛风患者因为害怕吃的不对,饮食上往往"矫枉过正",预防痛风患者营养缺乏是饮食管理的另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8.
侍晓云 《家庭医学》2006,(10):52-53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可见痛风可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痛风,是高尿酸血症相关的晶体诱发的关节炎,是目前常见的炎性关节病,据我国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报告的痛风患病情况,目前我国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由于饮食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痛风变得越来越流行,并且其影响已增至全人口的1%~2%.痛风的发展和危险因素分析日益得到关注,而且对痛风诊断的建议和预防治疗管理工作也已实施.然而,痛风对患者长期影响方面的知识较缺乏.因此,本文系统的评估了痛风和各种原因间及心血管病死亡率的联系.应用文献检索系统长期研究分析,其中六项使用多元回归分析评估对比经过调整后痛风患者的死亡率与未经调整患者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尽管对研究设计、人口、痛风定义的研究存在差异,但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在痛风与其起因和心血管病死亡率之间存在一个独立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障碍,使血中尿酸生成增多和(或)肾脏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肥胖人的增加,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日趋升高,痛风已不再是我国的低发病,1958年前全国一共报道58例,但1998年上海地区的一项流行病调查显示,当地痛风的患病率已高达3.4%,提示痛风目前已成为我国常见病之一.因此,对痛风的及早诊断和有效地防治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光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316-3316
军队干休所老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率明显偏高.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特异性疾病.尿酸是以嘌呤核苷酸为主的嘌呤体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物.痛风好发于中年以上男性,常有家族遗传性,饮食条件越好,发病率越高.其发病与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密切相关.因此科学合理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及减少痛风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加强痛风的预防,减少发病率.方法 对75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发生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制定预防对策.结果 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肥胖和糖尿病等是痛风发作的危险因素,高嘌呤饮食、饮水量少、口服引起尿酸增多的药物、劳累、潮湿和寒冷等是诱发因素.结论 避免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能减少和防止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特点是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痛风常累及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  相似文献   

15.
痛风是血尿酸水平太高,造成尿酸结晶沉淀于关节里的一种病症.通常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前者是先天性代谢酶缺陷导致的一种疾病,可以遗传.而后者在痛风病的为5%~10%.发病原因多为尿酸排泄减少、慢性中毒等疾病.  相似文献   

16.
痛风的症状表现 痛风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长期痛风患者有发作于手指关节,甚至耳廓含软组织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痛风也可以出现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7.
最近,30多岁的陈先生查出患了痛风,服用了很多药后发现自己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痛风会影响男性性功能吗? 1.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特点.  相似文献   

18.
高尿酸血症可引发痛风痛风在中国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的前提是高尿酸血症.表现为突然的关节红肿热痛,病人感觉非常难受,甚至疼到不能穿袜子,不能用手摸,这是痛风最让病人感到恐怖和可怕之处.  相似文献   

19.
柴岚 《健康博览》2021,(4):22-23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目前痛风患病率约为1.1%,患病人数超8000万.说起痛风,大家印象里是不是就是关节反复肿痛、疾病无法根治以及不能吃豆制品.这些其实还不够全面,我们来聊聊痛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20.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的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尿酸生成过多和(或)尿酸排泄过少,导致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痛风性肾病等.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目前,痛风的诊断标准仍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临床尚未找到根治的方法,多途径的综合康复治疗仍是本病的选择.膳食康复可对本病起到逆转病情,延长发作间期,降低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等作用,是本病综合康复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