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晓红  贾芳彦 《吉林医学》2014,(13):2859-2860
目的:观察地西泮加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人流术)中应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自愿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健康未产、已产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前静脉注射地西泮10 mg,宫颈3点、9点分别注射1%利多卡因2.5ml局部阻滞麻醉;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直接行人流术。观察两组术中宫颈扩张情况、疼痛反应和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宫颈扩张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及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率也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西泮+利多卡因应用于人流术中,具有松弛宫颈、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人流综合反应、便于操作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何志章  杜玉秀  杨云 《四川医学》2007,28(4):429-430
目的比较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自愿终止妊娠、无手术禁忌证的正常早孕妇女2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碳酸利多卡因组)130例,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组)130例,分别在宫颈4、8点钟位置距宫颈口外缘0.5cm处各注射1.73%碳酸利多卡因2.5ml(观察组)或2%盐酸利多卡因2.5ml(对照组),观察两组受术者术中、术后的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扩宫效果、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发生例数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在宫颈局部麻醉中优于盐酸利多卡因,能更好地减少受术者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并且安全、简便、经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宫术宁胶棒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宫颈,缓解疼痛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10例妊娠610周的健康妇女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妇女宫颈松弛程度,镇痛效果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结果:观察组妇女使用宫术宁胶棒后,宫颈软化扩张显效率55.2%,总有效率95.2%,镇痛效果显效率64.8%,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软化扩张总有效率12.4%,镇痛效果总有效率22.9%(P<0.001)。观察组妇女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14.2%,明显低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35.2%(P<0.00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宫术宁胶棒应用于人工流产术,能有效提高宫颈松弛度,减轻手术疼痛,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联合利多卡因用于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所达到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应用康复治疗联合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100例单纯应用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受术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反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扩宫效果、镇疼效果、人流综合征发生例数及康复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旁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其疗效能更好地减少受术者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加速术后康复。此方法不受环境条件限制、安全、简便、经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平痛新、安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86例孕6~10周并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健康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3例。观察组术前肌肉注射平痛新20 mg,1 h后静脉注射安定10 mg,行常规人工流产术;对照组禁食4~6 h,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安定10 mg、阿托品0.5 mg,在氯胺酮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观察2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阴道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阴道松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痛新序贯安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安全可靠,术前无需禁食,术中易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对宫颈扩张程度、镇痛效果及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作用。方法:选自2010年1~12月来我院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健康妇女21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4例,术前1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92例进行口头安慰。两组手术按常规进行,根据宫颈扩张度、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宫颈扩张度、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使人工流产手术易于操作,减少受术者痛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时孕妇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设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例)术前于宫颈 3和 9点处分别注射 2%利多卡因 1ml,两分钟后行人流术,观察术中、术后的反应。对照组(100例)不用任何药物。结果:观岛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宫颈松驰良好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0,较对照组9%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失血量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小剂量利多卡因宫颈局麻,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操作简单,镇病效果好,无明显的副作用,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微型吸管加宫颈表面麻醉在早孕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6例早孕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微型吸管人工流产术,观察组采用在超声引导下行微型吸管加宫颈表面麻醉人工流产术,对患者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例数、疼痛程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不适感消失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3例、无痛78例、轻度疼痛40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9.34±6.14)mL,不适感消失平均时间为(21.72±7.10)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型吸管加宫颈表面麻醉用于早孕无痛人工流产术能减少并发症,减轻损伤,有微创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局麻药丁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4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不用任何麻醉药;丁卡因镇痛组200例将1%丁卡因2ml推注入宫腔。结果 两组术中疼痛及宫颈松弛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镇痛组人流综合征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用丁卡因作局部麻醉可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无痛率高,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镇痛效果观察。方法:将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孕妇300例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利多卡因宫颈局部麻醉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行常规人工流产术)。结果: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和利多卡因宫颈局部麻醉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影响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P〉0.05)。利多卡因宫颈局部麻醉组镇痛总有效率低于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与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中可以满足不同层次育龄妇女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盐酸哌替啶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9月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联合盐酸哌替啶组(观察组200例)和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组(对照组200例)。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及宫颈扩张明显,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咪达唑仑联合盐酸哌替啶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宫颈松弛,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周桂兰  郝虹  赵立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58-3459
目的:观察安定静脉注射联合1%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方法:抽取2004年至2006年在我院门诊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200例,年龄18岁~45岁,孕周5周~11周。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n= 100例)单纯用安定静脉注射;B组观察组(n=100例)用安定静脉注射联合1%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扩张宫颈吸宫时疼痛情况,宫口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比较,全身情况,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结果:两组在扩张宫颈吸宫时疼痛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安定静脉注射联合1%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注射用于人工流产镇痛麻醉效果好,能有效扩张宫颈,增加安定的作用,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利多卡因宫颈旁局麻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宫颈旁局部浸润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30 4例利多卡因宫颈浸润麻醉与 12 4例单纯利多卡因宫颈管粘膜表面麻醉 ,76例未用局麻药行人工流产者的术中镇痛效果、宫口松驰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利多卡因宫颈旁局部浸润麻醉组在术中镇痛、宫口松驰、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但术中出血量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结论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疗效明显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芬太尼配伍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要求终止妊娠,无人工流产禁忌证的健康妇女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术前静脉缓慢注射芬太尼50μg+丙泊酚(每公斤体重2mg);对照组术前未给任何药物,手术方法 两组相同.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所有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观察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以及术中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芬太尼配伍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人流综合征发生少、宫颈松弛好,可减少术中不良反应,对子宫收缩无影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流产术前宫颈及子宫内膜麻醉的镇痛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与子宫内膜两部位联合麻醉、普鲁卡因与利多卡因两药物配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人工流产术前对麻醉组 10 6例行普鲁卡因宫颈浸润麻醉和利多卡因子宫内膜表面麻醉。术中记录受术者腹痛程度、无阻力插入宫颈内口的扩张器号、出血量、人流综合征例数等指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疼痛标准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进行评价 ,同期选择按传统机械扩宫法 10 4例做对照。结果 麻醉组镇痛有效率95 3% ,宫口松驰有效率 95 3% ,人流综合征无 1例发生。两组比较P均 <0 0 0 1。两组出血量比较无差异 ,无利多卡因毒性反应发生。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普鲁卡因宫颈浸润麻醉和利多卡因子宫内膜表面麻醉镇痛效果显著 ,可大大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避免利多卡因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中,病员不同程度的腹痛和人工流产综合发生情况。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要求人工流产术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4组,即利多卡因喷淋管组、利多卡因棉球组、宫颈安放脐带组和对照组。结果:喷淋管组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止痛效果与棉球组、脐带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宫颈易扩张与棉球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脐带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说明宫颈喷淋管局部浸润麻醉有止痛效果和降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孕6~10周妇女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于术前1小时肛塞双氯芬酸钠拴100mg,1小时后于宫颈3点及9点处注射2%利多卡因5ml注射液加阿托品注射液0.5mg行宫颈局部麻醉,麻醉后5分钟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人工流产前未用任何药物.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差异,但术中宫颈松紧度,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有明显差异.结论:宫颈阻滞麻醉加术前肛塞镇痛栓在人工流产术中术后宫颈扩张程度,缓解术中疼痛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减轻人工流产孕妇疼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孕妇术前静脉注射芬太尼30~50μg 异丙酚2mg/kg;对照组仅宫颈注射利多卡因。观察两组孕妇术中、术后的反应。结果 实验组镇痛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对照组发生12例。实验组宫颈扩张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术中宫缩幅度及出血量无差异,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 异丙酚加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安全有效,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方法和效果。方法86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86例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后施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474例不给予宫颈旁麻醉,其他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镇痛及宫颈扩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宫颈旁注射2%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的应用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可行方法,非常实用和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方法 和效果. 方法 86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86例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后施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474例不给予宫颈旁麻醉,其他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两组手术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镇痛及宫颈扩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宫颈旁注射2%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的应用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可行方法 ,非常实用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