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颅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A)的MRI图像特征,以提高该病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颅内PA的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2例均为单发,病变位于小脑12例,大脑半球6例,鞍区2例,右颞叶2例。其中囊肿型6例,囊肿结节型10例,实质型6例。MRI平扫囊性部分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实性部分T_1WI呈等信号6例,稍低信号10例,T_2WI呈等信号4例,稍高信号12例,DWI呈等信号7例,低信号9例。MRI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壁结节呈不同程度强化,其中明显强化4例,轻度强化6例,无强化6例,囊性部分无强化。2例肿瘤周边伴中度水肿。结论:颅内PA以囊性和囊实性多见。MRI图像以强化性壁结节为特征,DWI示肿瘤实体部分具有高扩散性,肿瘤实性部分血管丰富。囊实性病灶呈"囊内有瘤、瘤内有囊"的特点,这些特征可为临床诊断该病提供影像学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WI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86例脑转移瘤患者的常规MRI(包括50例MRI增强扫描)及DWI资料。结果:脑转移瘤单发30例,多发56例。在MRI上,82例病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及T2FLAIR呈不均匀高信号;4例病灶内伴出血,T1WI、T2WI呈高低不均匀混合信号。囊实型转移瘤42例,实质型24例,囊型20例。在50例增强扫描中,病灶呈不规则结节状伴环状强化、团块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在DWI上,转移瘤内部呈低信号或稍低信号78例(90.7%),瘤周显示环状高信号带或稍高信号带58例(67.4%),转移瘤呈均匀结节状高信号影4例(4.7%),瘤灶伴出血局部呈低信号或高信号4例(4.7%)。50例增强扫描检出转移瘤132个,而DWI检出109个病灶,检出率为82.6%。结论:脑转移瘤的确诊仍主要依靠MRI增强扫描。DWI检查是其有益的补充,对瘤周带的显示具有一定特征,对转移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MRI常规及DWI表现,掌握髓母细胞瘤常见影像学特征,并了解其不常见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确诊为幕下髓母细胞瘤的MRI资料,扫描图像包括T1WI、T2WI、DWI及增强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单盲法分析MRI图像。结果:23例中,常见表现为肿块位于小脑蚓部18例,实性为主、散在小囊变15例;16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值为(0.68±0.16)×10-3mm2/s,增强扫描病灶中度或明显强化16例。不常见表现为肿瘤位于小脑半球(2例),第四脑室(2例),桥小脑角(1例),大囊变(1例在小脑半球,2例在蚓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7例),ADC值为(0.73±0.18)×10-3mm2/s,轻度强化5例,结节样强化1例,环形强化1例。结论:发生于小脑蚓部、实性为主、小囊变、DWI高信号是儿童幕下髓母细胞瘤的MRI常见表现,诊断不难。髓母细胞瘤不常见表现多样,结合病灶DWI信号特点,可与幕下其他肿瘤相鉴别,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颅脑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肿瘤10例位于幕上,其中5例位于丘脑,2例位于额叶(其中1例通过胼胝体累及双侧额叶),1例位于颞叶,1例位于额颞叶,1例位于颞枕交界区;幕下脑实质内室管膜瘤2例,1例位于小脑半球,1例位于小脑蚓部。10例肿瘤与脑室关系密切。7例肿瘤表现为实质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中2例病灶内有出血灶,4例可见多发小液化囊变区;5例表现为囊实性型,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亮的高信号,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T2FLAIR像上呈低信号;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瘤体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脑实质内室管膜瘤多发生于幕上,且多见于侧脑室三角区周围,与脑室关系密切,多呈实性,周围水肿多不明显。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但多数情况下术前明确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PA)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PA的MRI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其中9例行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检查(b=1000s/mm2),8例行1 H-MRS、5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检查.结果:14例中11例为单发,呈类圆形,其中8例位于幕下,3例位于幕上;3例为多发,呈不规则形,其中2例位于幕上,1例同时累及幕上及幕下.14例中病灶为囊性4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例囊壁明显强化,1例无强化;呈囊实性9例,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均无强化,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8例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实性1例,T1WI及T2WI均呈等信号,无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6例为流入型,3例为平台型.11例无瘤周水肿,2例有轻度瘤周水肿,1例有明显瘤周水肿.DWI示病变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质部分呈高信号,ADC均值为2.437×103 mm2/s.8例1 H-MRS均提示与对侧正常组织比较,肿瘤的NAA峰及NAA/Cr降低,Cho峰及Cho/Cr增高.5例SWI示病变内均可见异常血管.结论:PA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PA)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PA的MRI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其中9例行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检查(b=1000s/mm2),8例行1 H-MRS、5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结果:14例中11例为单发,呈类圆形,其中8例位于幕下,3例位于幕上;3例为多发,呈不规则形,其中2例位于幕上,1例同时累及幕上及幕下。14例中病灶为囊性4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3例囊壁明显强化,1例无强化;呈囊实性9例,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均无强化,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8例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实性1例,T1WI及T2WI均呈等信号,无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6例为流入型,3例为平台型。11例无瘤周水肿,2例有轻度瘤周水肿,1例有明显瘤周水肿。DWI示病变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质部分呈高信号,ADC均值为2.437×103 mm2/s。8例1 H-MRS均提示与对侧正常组织比较,肿瘤的NAA峰及NAA/Cr降低,Cho峰及Cho/Cr增高。5例SWI示病变内均可见异常血管。结论:PA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脑内节细胞胶质瘤的MRI征象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内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肿瘤位于幕上9例:其中单侧颞叶2例,单侧额叶5例,脑室内1例,另有1例呈弥散性分布,病灶累及多个脑叶;位于幕下2例,均位于单侧小脑半球.11例病例中3 例为实性+囊性型,5例为完全实性型,3例为囊性+囊壁结节型.肿瘤直径从2~9 cm不等.MRI表现有一致性:(1) T1WI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性部分呈等或低信号;T2WI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呈等或高信号;(2) Gd-DTPA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附壁结节肿瘤轻度或明显强化,囊壁强化或部分不强化.结论 MRI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因此对脑内节细胞胶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为临床提供术前信息.  相似文献   

8.
崔静  曹惠霞  韩立新  赵航  王蔚   《放射学实践》2012,27(1):26-30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征象。结果:9例肿瘤中6例位于侧脑室前部Monro孔附近,1例位于右侧侧脑室体后部,1例位于三脑室,1例位于右侧额叶。9例病变均为囊实性,T1WI病变实性部分呈等或略低信号,囊性部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部分呈等或高信号,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囊性部分表现为肿瘤边缘或内部多发的蜂窝状改变,5例实性部分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呈明显或中度强化。结论:结合MR影像学及病理表现,有助于明确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NS PNET)的MRI图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9例CNS PNET患者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均为单发,多位于大脑半球,呈类圆形、分叶状,实性肿块6例,囊实性肿块3例,占位效应明显;平扫实性部分T1WI呈低或等低信号,T2WI、T2FLAIR及DWI呈等高信号。坏死、囊变部分T_1WI呈低信号,T_2WI、T_2FLAIR及DWI呈高、稍高、低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坏死、囊变部分无强化。2例肿块周边伴水肿,1例伴出血,2例病灶内部或周围伴流空血管影,1例伴脑膜转移,1例伴钙化。结论:CNS PNET多为单发,其发生部位、形状及MRI信号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白玉贞  韩晓东  牛广明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04-1307
目的:探讨MRI对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行T1WI、T2WI、DWI及增强检查,分析其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肿瘤主要位于幕上额、顶叶,5例位于额叶,3例位于额顶叶,2例位于顶叶;幕下3例,均位于小脑半球。本组形态分3型,囊实性7例,囊结节性4例,实性4例。囊实性肿瘤中囊性部分与实性部分比例相差不大;囊结节性肿瘤囊相对较大;实性肿瘤呈不规则分叶状。囊实性、囊结节性肿瘤边界较清,多无水肿。实质性边界不清或欠清,多有轻中度瘤周水肿。3型中的实性成分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呈等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壁部分明显强化,部分无强化。结论:各型脑实质间变性室管膜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结合发病年龄、临床病史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