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82例ANA阴性的SLE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ANA阳性的SLE住院患者进行对比.结果:ANA阴性的SLE多见于复发的、使用过激素的患者,而初发的SLE患者中ANA阴性者十分少见.ANA阴性的SLE患者的病情活动度相对较ANA阳性者轻,其临床表现中皮疹、光过敏、口腔溃疡、脱发及关节炎多见,而雷诺现象、肺间质病变及其它系统累及较少见.实验室检查方面,ANA阴性的SLE患者中抗SSA抗体多见,而抗Sm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心磷酯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少见;另外,ANA阴性的SLE患者的24h尿蛋白量明显小于ANA阳性组.除此之外,对于ANA阴性的复发SLE患者,不能完全符合4条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标准者多见.结论:ANA阴性的SLE可能是SLE的一种特殊类型,并且具有自己的特点.ANA阴性,但临床表现及其它检查符合者,并不能立即排除SLE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的特点。方法:总结近五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SLE患者39 324例,从中随机选出ANA阴性和ANA阳性SLE患者各200例进行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比较研究。结果:39 324例SLE患者中ANA阴性者占2.08%,其男女比例为1∶4.6,ANA阳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14.0,两组性别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学、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免疫功能实验室指标中多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A阴性SLE患者男性比例显著高于ANA阳性SLE患者的男性患者比例;ANA阴性患者多项实验室指标较ANA阳性患者的更接近正常值,ANA阴性患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该类患者可能是健康人群和典型ANA阳性患者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3.
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种脏器,其免疫学主要异常为血清中有自身抗体。狼疮细胞现象及抗核抗体(ANA)免疫荧光测定已成为诊断SLE的有决定意义的实验窒指标。1964年以来,有关ANA阴性的SLE(1~10)及ANA迟出现的SLE[11]有所报道,其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有一定特征。本文综述有关资料,以期提高对ANA阴性SLE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NA阴性的SLE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特征。方法:对至少有两年随访纪录的363例SLE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5例ANA阴性(9.6%),328例ANA阳性(90.4%),与ANA阳性组比较,ANA阴性组光过敏(37.1%)及抗SSA抗体(60.0%)发生率较高,而肾损害(57.1%)、关节炎(42.9%)及抗ds-DNA抗体(42.9%)的发生率则较低;其中68例患者进行了肾穿刺活检,两组肾脏病理类型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NA阴性的SLE患者光过敏常见,抗SSA抗体阳性率较高,而肾损害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 (ANA)和抗双链DNA抗体 (A -dsDNA)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金银染色法 (immunogold -silverstaining ,IGSS)和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 (dot -immunogold -silverstaining ,Dot-IGSS)同步检测SLE患者血清ANA和A -dsDNA。结果  16 9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清ANA和A -dsDNA的阳性率分别为 98.2 %和 77.2 % ;4 4例非活动期患者ANA和A -dsDNA的阳性率分别为 72 .2 %和15 .9% ,两组比较 ,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活动期病人的血清滴度也较非活动期患者高 (P <0 .0 1) ;A -dsDNA阳性患者的肾损害率明显高于A -dsDNA阴性者 (P <0 .0 1)。结论 ANA、A -dsDNA阳性且滴度高提示SLE处于活动期 ,A -dsDNA阳性提示有肾损害的可能 ;但A -dsDNA阴性亦不能排除SLE。  相似文献   

6.
ANA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ANA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近3年在该院门诊及住院的55例ANA阴性和150例ANA阳性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与ANA阳性组相比,ANA阴性组的手足红斑(70.91%,P<0.01)和抗SSA抗体(47.27%,P<0.05)出现的机率较高.肾、血液系统损害(分别为45.45%,16.36%,P<0.05)和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分别为34.54%,P<0.01;20.00%,P<0.05)出现的机率较低.此外,SLE病情活动性评分较低.结论 ANA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多见,较少累及内脏,病情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ELISA定量检测自身抗体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界取值。方法 收集39例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的ELISA定量检测结果,以同期住院的105例其他疾病患者作为非SLE对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ANA和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很接近。根据ROC,ANA s/co(sample/calibrator CUt-off)=2.5为最佳临界点,≥2.5诊断SLE的灵敏度82.05%。特异度为85.7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89%和92.78%,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5.746和0.210。抗dsDNA抗体=30IU/mL为最佳临界点,≥30IU/mL诊断SLE的灵敏度87.17%,特异度为91.1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07%和94.90%,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880和0.141。结论 ELISA定量检测ANA和抗dsDNA抗体对SLE有很高的诊断效率,将ANA s/co≥2.5。抗dsDNA抗体≥30IU/mL作为诊断标准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8.
抗核抗体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1983年8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有16例抗核抗体(ANA)阴性,16例中有10例1983年以前出现过ANA阳性,仅6例一直阴性占7.05%。ANA阴性及低滴度的S1E其临床表现以光敏感、脱发及口腔粘膜溃疡较多。血清学检测发现有对胞浆抗原的抗体(SSB)。目前认为抗SSB及抗La抗原免疫性相同,抗-RO(SSA)及抗-La(SSB)被认为是SLE一种临床亚类,其特点是具有典型狼疮性皮炎(光过敏),且ANA往往阴性。  相似文献   

9.
罗斌  曾永龙  黄玮  韦彩成 《右江医学》2009,37(3):272-27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抗原抗体(抗ENA)及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价值。方法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ds-DNA抗体采用胶体金斑点渗透法检测,抗ENA谱采用免疫印迹法。结果SLE组ANA阳性率为94.44%,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63.33%,抗Sm抗体阳性率为50.00%,对照组中只有ANA的阳性率为6.67%,其他抗体均为阴性。结论AN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可作为检测SLE的标志性抗体,联合检测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提高SLE的检出率,对病情的诊断分型、治疗、追踪和预后判定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抗核抗体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明欣 《广西医学》2000,22(1):100-10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普遍认为抗核抗体(ANA)对SLE的诊断有重要价值,ANA(-)的SLE目前国内报道甚少,笔者对我院1990年6月~1998年6月住院的378例SLE中ANA(-)者31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PE)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应用美国COBE公司血细胞分离机对14例SLE患者进行TPE辅助治疗,通过检测比较患者TPE前后的抗核抗体(ANA)、双链DNA抗体(抗-dsDNA)、核内可溶性抗原抗体(抗-ENA)、24h尿蛋白等指标,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14例ANA阳性患者经TPE后9例转阴性,9例抗-dsDNA阳性病例滴度明显下降(1∶32/1∶4),7例抗-Sm阳性病例5例转阴性,4例抗-Rib阳性病例3例转阴性。24h尿蛋白TPE前2.40±0.53g/L、TPE后0.69±0.38g/L(P<0.001)。结论TPE辅助治疗SLE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9,(2):182-183
目的研究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损伤患者尿及血中的浓度,探讨自身抗体在肾脏损伤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初次确诊为SLE的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血清及尿标本进行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DNA),尿微量蛋白: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A1-MG)、免疫球蛋白G(IgG),血液肾脏功能指标:肌肝(CREA)、尿素(UREA)、胱抑素C(CYS-C)、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常规检测,分析ANA及抗dsDNA与肾脏损伤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尿液ANA滴度、尿液抗dsDNA与肾脏损伤指标具有相关性(P<0.05);血液ANA滴度与肾脏损伤指标无相关性(P>0.05);MA、TRF、IgG、尿常规蛋白、UREA、CYS-C及eGFR阳性率在尿液ANA阳性患者组中最高,在阴性组中最低,在可疑组中居中;尿液MA及尿常规蛋白在尿液ANA可疑组及阳性组中的阳性率均高达100%;血液ANA与尿液ANA的滴度和荧光模型均不具一致性(P<0.05)。结论尿液ANA滴度和尿液抗dsDNA较血液ANA滴度更能反映肾脏损伤情况;尿液ANA荧光强度越强,肾脏损伤越严重。可将尿液ANA、尿液抗dsDNA纳入SLE患者的实验室监测,对SLE患者肾脏损伤的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谢坤杰 《吉林医学》2012,33(14):2928-2929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的ANA、抗ds-DNA、抗ENA抗体谱的水平,探讨三种抗体对SLE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将收集到的68例SLE患者血清(试验组)和40例健康人血清(对照组)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方法检测ANA、抗ds-DNA,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ENA多肽抗体。结果:在SLE患者血清(试验组)中检出ANA的阳性率最高为88.2%、抗ds-DNA的阳性率为67.6%、Sm抗体的阳性率为30.9%、nRNP/Sm抗体的阳性抗体的阳性率为47.1%、SS-A抗体的阳性率为51.5%、SS-B抗体的阳性率为38.2%、Scl-70抗体的阳性率为4.4%、Jo-1抗体的阳性率为5.9%,ANA的阳性率与其他各项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血清(对照组)中只有ANA的阳性率为2.5%,其他抗体均为阴性。与试验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中的ANA、抗ds-DNA、抗ENA抗体联合测试可明显提高SLE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抗核抗体(ANA)阳性的疾病很多,最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SLE 患者血清中 ANA 阳性率可达100%。目前,国内各实验室检测的均为 IgG 类 ANA,IgA 和 IgM 类 ANA 的检测尚未见报道。我们对活动期和非活动期 SLE 患者血清中三种 Ig类 ANA 的分布作了调查,并对各类 ANA 的意义进行了初步评价。材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根据 Urowitz 等的标准,收集 SLE 患者51例,其中活动期8例,非活动期43例。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备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血清脂联素(APN)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损害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2例SLE患者血清SOD,ELISA法检测APN。同时取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并与SLE常用实验室指标ANA、抗ds-DNA作比较。结果:SLE肾损害组SOD与APN浓度水平明显低于ANA及抗ds-DNA阴性和对照组,且治疗后SOD与APN浓度均升高。结论:APN在SLE肾损害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负调控作用,而SOD含量降低是损伤活动性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心磷脂抗体(ACA)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对58例ITP患者,50例SLE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进行ANA、ACA检测,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ANA、ACA阳性和阴性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ITP及SLE患者ANA和AC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ANA阳性和阴性的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CA阳性和阴性的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NA阳性和阴性的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ACA阳性和阴性的SLE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TP疾患中,ANA阳性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的一种标志,或者可能是ITP的自身抗体,但不能作为辅助诊断标准;ACA阳性可能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可间接反映ITP患者血小板的受损情况.ANA、ACA阳性与ITP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无明显关系.对ANA、ACA阳性的ITP患者应进行随诊,警惕是否会发展成为SLE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联合免疫学检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40例,对患者行免疫学检验,分别进行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核抗原抗体(抗ENA)免疫学指标检测。结果: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对SLE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ANA、ds-DNA抗体、ENA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联合检测抗体ANA、ENA、ds-DNA,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诊断指标,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NA阴性的SLE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特征。方法:对至少有两年随访纪录的363例SLE 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5例ANA阴性(9.6%),328例ANA阳性(90.4%),与ANA阳性组比较,ANA阴性组光过敏(37.1%)及抗SSA抗体(60.0%)发生率较高,而肾损害(57.1%)、关节炎(42.9%)及抗ds-DNA抗体(42.9%)的发生率则较低;其中68例患者进行了肾穿刺活检,两组肾脏病理类型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NA阴性的SLE患者光过敏常见,抗SSA抗体阳性率较高,而肾损害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19.
ENA抗体与SLE     
<正> 为了探讨抗E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我们以猪脾制备了提取性核抗原(ENA),采用免疫参比电泳来鉴定不同的抗体,对466例抗核抗体(ANA)阳性患者,40例ANA阴性患者及140例正常人同时作ANA、抗ds—DNA及ENA对照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SLE患者血清中ANA,抗ds-DNA,抗ENA,水平测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919-2920
目的:通过测试SLE患者血清中的ANA、抗ds-DNA、抗ENA抗体谱的水平,探讨三种抗体对SLE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测ANA,抗ds-DNA,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ENA多肽抗体。结果:ANA的阳性率为88.2%,抗ds-DNA的阳性率为67.6%,Sm抗体的阳性率为30.9%,nRNP/Sm抗体的阳性抗体的阳性率为47.1%,SS-A抗体的阳性率为51.5%,SS-B抗体的阳性率为38.2%,Scl-70抗体的阳性率为4.4%,Jo-1抗体的阳性率为5.9%。对照组中只有ANA的阳性率为2.5%,其他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各项检测阳性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联合测试可明显提高SLE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