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医院船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趋势医院船的历史由来已久。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已成为今天的“海上浮动医院”,在海上医疗救护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海上军事活动频繁,海战规模日趋扩大,各海军强国改装了大量的医院船,从事海上医疗救治及伤病员后送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海军在作战海域使用了12艘医院船,救治了大批伤病员。仅中途岛一战就收治了被击沉的航空母舰伤员1650名,在反击日军偷袭珍珠港海战中,美海军“科学”号医院船又收治了大批伤病员并担任海上和基地医院的救治任务,在1944年的诺曼底…  相似文献   

2.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制式海上大型医疗平台,具有较强的续航力和独立保障能力,随着中国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医院船将承担越来越多的远洋长航军事卫勤任务。医院船伴随和支援保障远离岸基,战争环境残酷,物资补给困难。为确保伤员能得到及时救治,加强医院船独立血液保障能力已迫在眉睫。现就医院船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时的血液保障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1设计必要性 1.1使命任务的要求 医疗救护艇是海上医疗救治的重要阶梯之一;医疗救护艇医疗队是一种机动卫勤力量。战时,医疗救护艇可对海上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将伤病员后送到卫生运输船、医院船或岸基医院;平时,可对从事海上训练、作业、值勤的舰船以及海岛部队进行巡回医疗或紧急医疗支援,完成危重伤病员的救护和后送任务。军队的使命任务对医疗救护艇医疗队的卫勤训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战争中,卫勤保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伤员发生突然、数量多,伤情严重,伤类复杂,大量伤员是复合伤。这就要求各级卫勤保障部门,必须有快速、高效的医疗救治手段。先进的战伤救治器材和装备,对伤员实行抢救、后送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最近收集了部分外军战伤救治器材和装备的资料,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代海战伤呈"三多"和"三高"特点,即重伤多、复合伤多、烧伤多和减员率高、休克率高、手术率高.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医院船内伤员的救治水平,一直是海上医疗救护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舰船的摆动及大批重伤员的集中救治给麻醉方式的选择及围手术期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陈伯华  王敏 《人民军医》2012,(3):216-217
海上医疗后送是在海上对伤病员实施救护、治疗和后送的卫勤保障活动,包括将伤病员由海上后送至岛岸,或由水际滩头后送至医院船等大型卫生船舶。海上医疗后送信息,是在海上对伤员实施救护、治疗和后送等一系列卫勤保障活动中的各种"描述",并且是  相似文献   

7.
国外海军医学动态系列讲座(8)国外海军医院船建设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永华 《人民军医》2007,50(10):589-590
1医院船的发展历史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有了医院船的雏形。当时的罗马和希腊舰队指定某些船只临时执行海战伤员抢救任务。18世纪,西方列强在对外掠夺的殖民战争中,其大型舰队几乎都编有卫生舰船。俄罗斯帝国配备了3艘医院船,在对瑞典的战争中,先后有多艘医院船参与了海上医疗救护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由医院船周围若干舰船及直升机担负救治转运任务,将海洋灾害伤员及时运送至医院船主平台进行救治,使得从灾害发生至展开救援的时间显著缩短,为抢救危重伤员赢得宝贵时机的实践经验,认为医院船在海洋灾害救援及战伤救治中能够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医院船中心供氧系统概述 医院船叙谈海上流动医院,主要以创伤外科为主,能完成伤病员早期治疗和部分专科治疗任务.在未来海战中,伤员的周转量大,急、危重伤员需要手术,可能会让医院船满负荷运行.医院船现有的烧伤病床、重伤病床、重症监护病床共占医院总床位的65%,再加上有8个标准手术间需要供氧,需氧量相当大,因此医院船的氧气必须高效自给.  相似文献   

10.
组建边防海岛医疗救援组织,是和平时期应对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和储备卫勤保障力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海岛医疗救援组织的效能是指其在平时突发事件或战时卫勤保障中的紧急医疗救援的效果与效益。海岛四面环水,战时易遭敌多种方式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大、伤员伤情复杂,后方卫勤支援困难。在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和战伤救治工作中,医疗救治措施的干预时机至关重要,措施及时有效可挽救生命,否则可能出  相似文献   

11.
医院船手术台合理配置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预计不同规模医院船手术台昼夜伤员通过量,提高医院船手术能力的组织指挥方法。方法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对医院船手术台利用排队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模拟了不同手术台昼夜伤员通过量,提出了不同床位医院船手术台配置理论值,指出了提高医院船手术伤员通过量的措施。结论排队论理论在医院船手术台配置与利用中的运用,创新了手术台昼夜伤员通过量传统理论值,丰富了卫勤组织指挥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一、医院船医疗信息系统组成 医院船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闭路监控系统、局域网络系统、远程医学通信系统以及医疗信息管理软件. 1.闭路监控系统:可实现对检伤分类区、8个手术间以及伤员撤离平台的实时监控,实时观察伤员分类及后送情况,了解手术最新动态.有助于院办的指挥调度,提高医疗救治效率,合理调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3.
笔者参加"和谐使命-2010"手术室护理工作,共参与完成手术92例.其中白内障37例、斜疝8例、巨大脂肪瘤5例,各种大小肿块42例.现将医院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一、保持医院船手术室清洁无菌 医院船手术室不同于相对固定的岸基医院手术室,它是流动的,近航可以深入边远的海岛,远航则可以开赴海外进行医疗服务.此次活动除参加亚非5国医疗服务外,还要接待远海卫勤演练及到访国医疗人员、当地民众、华人华侨的参观访问.虽然按照规定参观人员只能走手术室的外通道,但在卫勤演练中模拟伤员及医护人员不可避免进出手术间.因此,保持医院船手术室清洁无菌,强化手术室无菌管理是医院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  相似文献   

14.
空运中伤员生命指征的有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伤病员空运医疗后送是未来军事斗争空军卫勤准备的重点内容之一[1],空运医疗作为远距离、高速度地空运伤员,能够有效地缩短伤员救治时限.而如何提高空运救治效率质量,提高机上病情观察质量,及时发现、及时处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残率、伤亡率是航空医学及军事卫勤保障值得探索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院船医疗队海上职责及救护流程.方法 船员375人次分为5批,每批75人次.根据海战伤的特点,南船员扮演不同类型的海战伤伤员.医院船医疗队成员50人,分成指挥组、分类组、手术组、治疗组、医疗组(2个)和后勤保障组.通过医院船海上卫勤训练,分析医院船海战时救护特点和人员状况,将医院船的救治岗位进行合理分配,对各级救护人员职责及救护流程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结果 医院船医疗队成员工作质量优秀率,从第1次至第5次分别为22%、46%、58%、82%和94%;5次模拟伤员救护质量优秀率,从第1次至第5次分别为23%、35%、64%、76%和91%,与其他次比较第5次最好(P<0.01).结论 医院船医疗队通过海上职责及救护流程训练,可提高海上救护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现代海战伤员特点及救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新文  吴珺 《人民军医》2002,45(6):315-316
现代海战 ,高新武器多 ,人员集中 ,环境特殊 ,伤情复杂 ,特别是一线抢救、救治十分困难。因此 ,探索现代海战伤员特点和救治措施 ,对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 ,完成未来可能发生的大批量海战伤员救治任务 ,提高救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伤员特点1 1 烧伤、爆炸伤、中毒比例增加 ,救治难度加大 现代海战中烧伤比例显著增加 ,如 1 982年马岛海战中英军烧伤为 3 4% ;1 987年美军“斯塔克”号驱逐舰被伊军导弹击中 ,死亡 3 7例中 ,81 %死于烧伤和爆炸伤。另外 ,导弹助推器燃料、舰艇舱室装饰材料及电缆等燃烧 ,可产生大量的烟雾及多种…  相似文献   

17.
笔者作为“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海上医院医务人员,先后全程参与了“环太-2014”和“环太-2016”军演,曾在美军“仁慈”号医院船驻舰交流,多角度、近距离、高密度地深入观察、了解美军ATLS课程培训的具体做法。该文总结美军在环太军演中医务人员进行ATLS课程培训、演练与考核结合、战伤的设定以及遵循的救治原则、伤员伤情化妆等特点,结合我军卫勤保障工作实际,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医院船海上模拟训练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完成医院船批量伤员的抢救配合和护理工作。方法在医院船全员满负荷模拟伤员救治中,针对医院船训练中的护理问题,积极探索,通过创新护理模式、护理流量再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等方法。结果使护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缓解了人员紧张,护理安全得到了保证。结论有效组织、统筹安排、流程改进是保障训练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战时护理登统计工作属于医院医疗统计工作的范围,是战时伤员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医疗机构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卫勤指挥部门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决策依据。做好此项工作将为新时期战伤伤员信息链模式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指挥或指导战伤救治及卫勤保障工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心理战对参战人员所造成的心理杀伤呈现出全时空、高强度、全方位、高技术的杀伤趋势,参战人员心理损伤的发生率亦急剧增长,心理损伤伤员的救治已成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卫勤保障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为了加快战时心理损伤人员的信息资源在医疗后送链上的流动,提高救治效率,必须着眼“时效救治”观点,借助信息优势,将其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提高信息资源在卫勤保障中的作用,保障心理损伤伤员救治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