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病史摘要患儿女性,21天,住院号:73-107,因发热伴全身皮疹4天,于1973年1月10日入院。系第二胎三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440g。于生后第三天全身皮肤黄染,进行性加深。母、子血型均为O型,Rh(+)、血清总胆红素33.65mg/dl,一分钟胆红素1.83mg/dl。黄疸2天后,即生后第五天在外院给以换血600ml,3天后黄疸明显减退,住院13天出院。于出院后4天又高热39℃,伴全身皮肤红疹、抽搐而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2岁。发热、恶心3天,于1985年2月24日20时入院。患者于21日前开始发热,咽痛,伴有乏力、厌油、恶心,呕吐,尿黄,否认病前肝炎接触史,驻出血热疫区。体检:T38.5℃,P92次,BP120/80,神清,呈热病容,全身皮肤及腋下可见少数出血点,巩膜黄染灯下分不清,咽部充血,肝区有叩击痛无肿大,余(一)。实验室检查:WBC8.5×10~9/L(8500/mm~3),N 76%,T 22%,E 2%。入院第2天(病程第5病日),巩膜轻度黄染,咽软腭可见散在出血点,皮肤腋下出血点增多,有的融合呈抓痕样。Hb 110g/L(11g/dl),WBC4.7×10~9/L、N 71%、L 27%、E 2%、BPC 56×10~9/L(56000/mm~3);尿蛋白(+++)尿胆元1:10(+),尿胆红索(+);黄疸指数15u、总胆红质1.5mg%,凡登白试验即刻反应,麝浊8u,麝絮(+)、SGPT30u,IgM光荧抗体1:40(++),4天后黄疸指数18u,总胆红质2.6mg%,凡登白试验双相反应,麝浊10u、  相似文献   

3.
微型双向薄层色谱法检测出三例江西省籍的苯丙酮尿症(PKU)。患者血浆中苯丙氨酸浓度分别为14.7×10~(-4)mol/1(24.3mg/dl),16.2×10~(-4)mol/1(26.8mg/dl)和11.7×10~(-4)mol/1(19.3mg/dl);血浆氨基酸色谱图上苯丙氨酸斑点有明显增高,酪氨酸斑点未显出。三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神经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4.
南宁市足月新生儿胆红素动态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刘义  刘敏  刘悠南 《广西医学》2000,22(3):445-446
目的:了解本地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同时测定91例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指数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值,求两者相关关系.用经皮胆红素仪测定227例足月健康新生儿的生后1~8天的经皮胆红素指数.结果:经皮胆红素指数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值存在相关关系.Y=0.76X+10.6(r=0.918,t=21.89,P<0.001).黄疸在生后第4~5天达最深,均值为(180.9±45.0)μmol/L(10.6±2.6mg/dl).22.7%足月新生儿其总胆红素浓度大于12.9mg/dl,11.01%大于15mg/dl.结论:根据统计学原则将本地区正常新生儿生后第4~5天时的第95个百分位数作为生理性黄疸的上限,当血清胆红素浓度值≥271.9μmol/L(15.9mg/dl)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正> 病例摘要;某×,男;45岁,因右上腹隐痛一年,间歇性黄疸20天,于1985年7月20日住院,既往无糖尿病史,入院后一周巩膜黄染自行消退。体检心肺无异常,肝脾均未触及,血、尿、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无损害,血糖110mg/dl,胆囊造影为慢性胆囊炎,CT报告提示胆总管末端及胰管开口处有不完全梗阻,并有块状阴影,B超提示胆总管扩张,术前诊断为胰腺癌,术中探查腹内未见转移性病灶,胰头及胆总管末端有3×3cm硬性肿块,胰体、尾部有弥漫性增生小结节,质地坚韧,施行全胰切除术,病理报告为胰  相似文献   

6.
肝胆管结核继发阻塞性黄疸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51岁,住院号52277。巩膜及皮肤黄染38天。时伴右上腹部隐胀不适,每天解陶土样软便2~3次,于1983年9月8日以阻塞性黄疸原因待查收入院。体查:体温37.1℃,脉搏100次,血压108/78,体重46kg。皮肤及巩膜明显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右上腹部可触及肿大胆囊约5×3.5cm,表面光滑,边缘清楚,无压痛,墨菲氏,征阴性。肝下界肋下2cm,边缘钝,质中,无压痛,肝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象正常,血清胆红质10.5mg%,黄疸指数105u,凡登白试验直接强阳性,AKP23u,SGPT160u,TTT正常,TFT(一),AFP(一),ESR60mm/h,血、尿淀粉酶均为4u,尿胆红素(卅),尿胆元及尿胆素阴性。胸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胎儿娩出后即刻断脐是临床上的一贯做法,而延迟断脐可以使胎盘内的胎儿血充分回流,让新生儿得到更多的血液,对预防新生儿贫血等有积极作用,但是否也增加了新生儿黄疸的风险,临床尚无可靠证据。本研究通过实施早、晚断脐的对比研究,探讨延迟断脐对经阴道分娩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方法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年7-9月足月阴道分娩的延迟断脐的90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967例早断脐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新生儿娩出后30~180 s之间结扎并截断脐带,对照组在新生儿娩出30 s内结扎并截断脐带,观察2组新生儿每日经皮胆红素平均值、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胆红素脑病发生率等指标,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结果 2组新生儿每日经皮胆红素平均值比较,产后1~5 d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值依次为(3.43±0.76)mg/dl、(7.15±0.85)mg/dl、(11.23±0.74)mg/dl、(12.37±1.04)mg/dl及(13.68±1.49)mg/dl,对照组新生儿黄疸值依次为(3.12±0.43)mg/dl、(7.07±0.74)mg/dl、(11.11±0.68)mg/dl、(12.01±1.13)mg/dl及(12.96±1.58)mg/dl,同一时间相比,新生儿黄疸值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2例(发生率2.28%),观察组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3例(发生率2.56%),2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胆红素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新生儿均未发生胆红素脑病。 结论 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黄疸无明显影响,不增加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生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多数小生后2—3天出现,1—6天最明显,血中胆红素<205umol/L(12mg/dl),足月儿于生后2周完全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一般状况好,称生理性黄疸。但有下列情况者,应视为异常,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出现,血中胆红素>12mg/dl(早产儿>15mg/dl)黄疸持久不退,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早产儿3周)退而复现或进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中经皮胆红素仪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足月产后出院的产妇及出生情况良好的新生儿600对母子,分成A组(研究组)300对、B组(对照组)300对,进行产后访视,比较两组产妇对黄疸异常儿的访视指导的依从性;对A组经皮胆红素值≥12.9mg/dl的11例新生儿与其血清胆红素值比较;产后42天,两组经皮胆红素值≥5mg/dl的新生儿进行胆红素值比较.结果:产妇访视指导依从性A组96%,B组72%;11例经皮胆红素值≥12.9mg/dl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胆红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42天两组黄疸儿胆红素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胆红素仪方便、安全、无创,可提高产后新生儿黄疸访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2 4岁。因头晕、乏力伴酱油色尿 2个月于 1998年 12月 16日入院 ,尿色改变早晨较明显 ,下午较轻 ,偶有牙龈出血。体检 :贫血貌 ,巩膜黄染 ( )。胸骨无压痛 ,心肺(- ) ,肝肋下 2 .0cm ,脾肋下 2 .0cm ,血红蛋白 5 2g/L ,网织红细胞 10 % ,偶见有核细胞。白细胞 3 .4× 10 9/L ,中性粒细胞6 0 % ,淋巴细胞 2 6 % ,单核细胞 5 % ,嗜酸粒细胞 4% ,血小板6 0 0× 10 9/L ,骨髓象 :红系增生活跃 ,粒 /红 <1,红系呈巨幼变。黄疸指数 18U ,凡登白间接反应阳性 ,一分钟胆红素 /总胆红素 <2 0 %。尿胆原 ,尿胆红素 (- ) ,尿隐血…  相似文献   

11.
陶枫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1,2(3):245-248+236,252
病历摘要 唐××,女,4(1/3)月,上海藉,1977年10月20日住院,患儿出生2周后发现巩膜黄染,尿色黄,生后40天来我院门诊检查,发现肝肋下3cm,脾1cm,中等硬度,黄疸指数75u,凡登白反应立即,胆红素8mg/dl,转氨酶正常,大便灰白色,拟诊阻塞性黄疸,劝告进一步检查及手术治疗。8月初他院诊断为“黄疸性肝炎”,服肝太乐,泼尼松等门诊治疗2月余,巩膜黄染稍退,黄疸指数  相似文献   

12.
吴燕子  李彩萍 《农垦医学》2001,23(2):142-142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 ,2 1岁 ,教师。因面色苍白、乏力 2个月 ,于 1 986年 1 1月 1 8日收住院。病程中无发热、出血、黄疸及酱油色尿史。体检 :重度贫血貌 ,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黄染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胸骨无压疼 ,心界不大 ,心率 1 1 2次 /分 ,两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49g/L ;WBC3.6× 1 0 9/L ;中性分叶 0 49,淋巴0 51 ;PLT90× 1 0 9/L ;网织红细胞 0 0 0 4。糖水试验阳性 ,酸溶血试验阴性 ,Rou’s阴性 ,尿胆红素阴性 ,尿胆原阴性 ,总胆红素 1 7μmol/L ,直接胆红素5μmol/L…  相似文献   

13.
第14讲黄疸     
黄疸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和体征,多见于肝、胆系、胰腺及血液系统的某些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它是指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导致巩膜、黏膜、皮肤及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正常血液总胆红素浓度为2~17.1μmol/L(0.1~1.0mg/d1),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0.2mg/dl),非结合胆红素13.68μmol/L(0.8mg/dl).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患者许××,女性,73岁,嘉兴籍,工人,住院号174932.因畏寒、高热、右上腹痛10天,眼白发黄5天,于1979年6月29日急诊入院.10天前突然出现畏寒发热,热度较高.半夜热度低些.同时感右上腹部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无绞痛与放射痛.有恶心,呕吐,食欲差,全身乏力.5天前发现眼白、皮肤发黄,小便呈浓茶样.大便色黄,无粘液血便.无皮肤搔痒.近3天来更趋恶化,全身虚弱,纳废,呻吟,而来急诊.患者平时无烟酒嗜好,身体尚健.过去史:近3~4年曾因上腹部胀痛、发热多次住院,经消炎、解痉等药物治疗能好转,诊断为“胆囊炎”.但未出现过“黄疸”.家族中无“结核、肝炎”等病史. 体检:T39℃,P120次/分,R28次/分,BP 140/88mm Hg.急重病容,神清,呼吸稍促.消瘦不明显.眼巩膜中度黄染,皮肤轻度黄染,无出血点、搔痕、蜘蛛痣、肝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一).腹无膨隆,腹壁静脉曲张、流向正常.肝肋下2 cm、剑突下3 cm,质中,表面光滑,中度触痛.脾未及.右上腹中度压痛,肌紧张不明显,Murphy's征(一),未及肿块.腹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肾区叩痛(一),神经系统(一).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5g,白细胞15700,中性92,淋巴8.血沉113mm/h.血总胆固醇142mg.肝功能:黄疸指数20u,总胆红质2 mg%,SGPT67u,TTT、TFT正常,AKP 9u(金氏),AFP(一),HBsAg(一),A/G=3/2.16.1分钟胆红质0.8mg%.尿常规(一).尿胆元弱阳性,尿胆素、胆红质(一).腹水常规:金黄色,混浊,李凡他试验强阳性,找到脓球,革兰氏染色细菌未见.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血清钾3mEq/L.心电图检查:Q-T间期延长提示低血钾.超声波检查:肝区密集微小波,胆囊宽3~3.5cm,前壁稀疏毛波.X线腹部平片:第三腰椎右侧横突处及第二腰椎左侧横突旁有致密影,性质难定.次日灌肠后重行摄片报告:左上腹第十一肋间可见2~3处迂曲条纹状钙化影. 住院经过:外科会诊认为:“目前无明显外科情况”. 内科以“黄疸待查,胆道感染,重型肝炎”收住传染科.5天后,因阵发性右上腹绞痛4次,体温高达40.1℃,拟诊“胆道结石,渗出性腹膜炎”转入外科,因右上腹仍绞痛,黄疸加深,全腹有弥漫性压痛及反跳痛,血压降至72/48mm Hg.于入院第7天下午在硬麻下,施行总胆管切开引流木.术后黄疸暂退后复又加深.术后第8天下午5时患者出现昏迷.术后第19天,T38.1℃,BP80/?mmHg,晕厥,垂危,坚决自动出院.给予门诊随访.患者出院1个半月后死亡.死亡前3天起,出现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和暗红色.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常见病,多在出生后2~4天出现.笔者于2006年2月~2009年6月间,采用自拟中药方内服外洗治疗本病19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97例,其中男93例,女104例;年龄3~37天,平均6天;病程1~32天.诊断标准:①足月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加重,1~2周消退,血清胆红素2~12mg/dl,全身情况良好,无其他临床症状.②早产儿、脱水或饥饿者黄疸出现较早、较重、消退延续,血清胆红素≤12mg/dl,每日血清胆红素上升的速度<5mg/dl.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60岁,1987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右上腹痛伴发冷发烧反复发作8年,近一年发作次数增加并有时出现黄疸,近10天又发作入院。T37.8℃,P84次/分,BP10/6kpa巩膜无黄染,腹平,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轻度肌卫,胆囊未能及,莫非氏征(-)。WBC14×10~9/LS76%,尿胆红质(-),B超,胆囊肥厚,内有结石,胆总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6岁。主因上腹痛黄疸1年,加重伴发热5天入院。有纳差、乏力、尿色深黄。体检:T38.7℃,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腹平较软,右上腹压痛明显,肝脾未触及。化验血:白细胞17×10~9/L,中性87%,淋巴细胞13%,总胆红质19.8mg%,一分钟胆红质8.1mg%,AKP21U,肝功能:黄疸指数97U,TTT6U,ZnTT10U,GPT54U,HBsAg(一),尿胆原(++),尿胆红质(++++)。B超示1.慢性胆囊炎。2.肝内胆管扩张。3.可疑胆总管结石。CT检查示。1.胆总管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合并胆道系统扩张。2.慢性胆囊炎。经静点补液应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0岁,农民,门诊号 16240。以腹胀下肢浮肿2个月,10天来加重伴眼黄、尿黄为主诉,于1987年6月14日就诊。既往史:五年前曾患肝炎,住院两个月痊愈出院。以后未曾复发。余无特殊记载。体检:T 37℃,P100/min,BP 18.66/9.33kpa(140/70mmHg)。面色灰暗,慢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前胸部可见蜘蛛痣,无腹壁静脉曲张。心肺异常,腹部膨隆,腹水征(+++),肝脾触诊不满意,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明显浮肿。阴囊肿大约20×24×10~(-2)m,表面有少量渗出,透光试验(-)。血常规:Hb107g/L(10.7 g),WBC4.8×10~9/L(4800),N0.77(77%),L0.23(23%),PBC75×10~9/L。尿胆红质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报告患者女 ,3 6岁 ,农民。因寒颤、发烧 1周、黄疸 2天入院。 1周前劳累后病人出现胸闷、憋喘、气短并发烧 ,体温 3 8 5℃以上 ,自服安乃近 ,两天后上述症状减轻 ,于第二日下午出现头痛、乏力、皮肤及巩膜黄染。查体 :腹部压痛、脾肋下 2cm质软 ,肝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 :总胆红素 3 8 4μmol/L ,直接胆红素5 0 μmol/L ,RBC1 92× 10 12 /L ,WBC18× 10 9/L ,W -SCR0 0 44 ,W -LCR0 95 6,PLT5 4× 10 9/L ,HGB5 7g/L ;尿胆原阴性、尿胆红素 +、尿胆素 +、尿蛋白 + +、潜血 + ,尿镜检 :红细胞 0~ 3个 /HP ,管型 1~…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区××。男,26岁,农民,住院号1,381。患者于1979年12月患急性肝炎,有否黄疸不清楚,在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1个月好转出院。出院后2~3个月肝功能恢复正常。1980年8月因劳累过度觉疲乏,肝功能复异常,经当地医院中西药治疗无好转,逐渐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深,腹胀,尿少20天。于1981年11月25日入院。病人是非血吸虫病流行区,无嗜酒及化学毒物接触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