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颅外伤常导致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本文介绍一种带蒂延长颞肌膜瓣修补颅前凹骨缺损伴脑脊液鼻漏的新手术方法。手术方法:首先作额颞皮骨瓣开颅,开颅后给予甘露醇脱水,然后分离硬脑膜和颅骨内板粘连,寻找骨折、颅前凹骨缺损和硬脑膜缺破口脑脊液漏口处,清除坏死组织...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开颅减压水后,由于硬脑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容易引起颅内并发症。近年来,我们采用带蒂骨膜瓣减张缝合修补法修补硬脑膜68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t1.1一般情况男48例,女20例;年龄17~54岁。颅脑闭合伤52例,开放伤16例。硬脑膜损伤原因:颅骨骨折引起硬脑膜破损32例,其缺损面积2cm×1cm~8cm×3cm;因硬脑膜血管损伤,术中将其剪开悬吊止血23例;余13例行减压手术,敞开硬脑膜。1.2手术方法(1)在头皮切开之前,于帽状腹膜下层注足生理盐水,以便分离头皮,避免损伤颅骨骨膜;(2)颅内手术完成后,从骨瓣上分离骨膜并铺平…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0年11月以来,用带蒂颞肌筋膜瓣修复鼓膜大穿孔,已实施25耳,效果良好.现简要报告如下.手术方法一、适应症的选择,麻醉方法同鼓室成形术.二、切口位置依山葆氏切口法定位.第一切口仅切至皮下而先不切断皮下组织及骨衣.第二切口切至颞肌筋膜表面后,再向周围分离,借自动牵开器扩开切口,充分显露颞肌筋膜表面,切取蒂部在12点钟至3点钟(左耳)或在12点钟至9点钟(右耳)位置并与外耳道后下皮瓣之皮下组织相连接的颞肌筋膜瓣.其长度为外耳道第一切口至鼓环之长度加鼓膜穿孔之横径加筋膜瓣与鼓膜残边掺合之宽度.瓣之宽度以略宽于鼓膜穿孔之上下径,瓣之厚度应小于lmm.蒂之根部可略宽、厚.带蒂颞肌筋膜瓣制备好后可向前、内、下翻起,再切透第一切口至骨衣下,并继续分离至鼓环.  相似文献   

4.
带蒂颞深筋膜瓣在颅脑损伤后颅骨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6年 7月起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颞肌下减压术时 ,采用带蒂颞深筋膜瓣修复张力性硬脑膜缺损 ,至2 0 0 1年 8月有 12 4例患者再次行颅骨修补术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男89例 ,女 3 5例 ;年龄 15~ 69岁 ,平均 47.3岁。 (2 )手术方法 :在行颞肌下减压术时均采用带蒂颞深筋膜瓣修复张力性硬脑膜缺损。减压骨窗部位为双侧额颞部 ,颅骨缺损面积最小 5.0 × 5.0 ,最大 10 × 12 。颅骨修补手术时间 :脑外伤术后切口愈合 3~ 10个月 ,平均 4个月。修补材料选用钛网片。手术按原开颅切口入路 ,分离颅骨缺…  相似文献   

5.
带蒂颞深筋膜肌瓣修补外伤性前颅窝底缺损四例彭玉平陈贵孝冯文峰任文德眶颅联合伤致前颅窝底缺损在临床上时有发生,若其修补不佳,则可能出现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不良后果.笔者用带蒂的颞深筋膜肌瓣修补前颅窝底缺损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严重眶颅联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肘关节成形术填充物的选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经动脉灌注颜料的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臂内、外侧筋膜,前臂后筋膜的血管来源、分支分布,血管蒂长度及筋膜瓣的切取面积等。结果观测以尺侧返动脉为蒂的臂内侧筋膜瓣,血管蒂长度为(4.0±1.0)cm,可切取面积为12cm×5cm;以桡侧返动脉为蒂的臂外侧筋膜瓣,血管蒂长度为(3.2±1.3)cm,可切取面积为12cm×5cm;以骨间后动脉为蒂的前臂后筋膜瓣,血管蒂长度为(3.2±1.3)cm,可切取面积为13cm×5cm.结论带血管蒂的筋膜瓣血管蒂长、血供丰富、可取面积大、质地坚韧致密,可作为财关节成形术的填充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颞骨次全或扩大切除术后局部缺损的最佳修复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1993年7月2003年6月共33例颞骨次全/扩大切除术后局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33例患者,其中恶性26例,良性7例,病变范围广,颞骨次全切除22例,扩大切除11例。移植组织充填修复33例次,各种修复总存活率为81.8%(27/33),其中胸大肌带蒂岛状皮瓣77.8%(7/9),带蒂颞肌瓣转移100%(9/9),颞肌瓣加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皮瓣100%(4/4),胸锁乳突肌上段60.0%(3/5),脂肪充填66.7%(4/6)。病变性质,累及颅内外、术前放疗、复发、术后脑脊液漏是影响修复愈合的因素。结论 修复方法根据病变性质,缺损大小,局部血循环情况以及上述影响因素而定。局部缺损小,良性病变,首选游离脂肪充填(带真皮更佳),如为恶性首选带蒂颞肌瓣。组织缺损多,血运欠佳时考虑应用胸大肌带蒂岛状皮瓣。多次修复失败者应采用游离植皮覆盖创面。  相似文献   

8.
为枕骨骨膜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在6 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了枕骨骨膜瓣的血管分布。结果发现枕动脉发出骨膜支(120 ±18) 个分支,分支起始处外径为(02 ±01) m m ,枕动脉枕支起始处外径为(12 ±02) m m 。椎动脉枕部的外径为(2 .9±02) m m ,发出骨膜支(35 ±05) 支,其分支起始处外径为(02±007) m m 。骨膜血管网与对侧吻合丰富。结果提示可设计带骨膜血管蒂的枕骨骨膜瓣向下翻转植骨修复枕颈部骨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颞浅筋膜瓣在头面部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对8例头面部软组织损伤(面部恶性肿瘤根治3例,头部皮肤部分撕脱伤3例,面部外伤皮肤缺损2例)。伴深部组织外露应用该筋膜瓣加筋膜瓣外植皮修复。结果8例筋膜瓣全部存活,外观形态良好。随诊6个月~3年,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颞浅筋膜瓣范围广泛,分离难度不高,对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带胸大肌蒂锁骨膜瓣转移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带胸大肌蒂锁骨膜瓣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 自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带胸大肌蒂锁骨膜瓣转移斯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12例。以Constant法评定肩关节功能,术前评分平均42.3分(35~51分)。结果 术后10~16周骨折端有大量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全部患者获骨性愈合。经4个月~3年(平均1.2年)随访,Constant评分平均达94.3分(92~98分)。全部患者无疼痛症状,有1例患者因术前制动时间长而关节活动度受限(外展2分,屈曲6分,内旋6分,外旋4分),无切口感染。结论 应用带胸大肌蒂锁骨膜瓣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效果确切,方法简便,并发症少,术后肩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1.
我院在收治的脑肿瘤及脑外伤病人中,35例手术中行硬脑膜与筋膜袋状缝合缓慢减压,优于无袋状缝合的颞肌下减压及单纯去骨瓣减压,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35例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17岁~75岁。脑肿瘤15例,重型颅脑外伤20例。手术方法:恶性脑肿瘤或脑外伤血肿清除后,颅内压明显增高者,行硬脑膜与颞肌筋膜或帽状腱膜袋状缝合,既保护脑组织又缓冲颅压,临床续以常规治疗,达到缓慢减压的目的。2 结果本组中4例于术后3个月~1a后,硬膜下或脑内有不超过30ml的局限性积液,无一与脑室沟通,临床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黄大江  边子虎 《武警医学》1999,10(9):544-545
为寻求股骨颈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解剖学研究[1,2],我们以带旋股内侧动脉深支、臀下动脉吻合支、股方肌为蒂大转子骨膜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1994年以来施行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大转子后面具有广泛的血管网,旋股内侧动脉深支行经短收肌与闭孔肌之间达髋关节后方,继循股骨颈基部的后面行向外上,于近股方肌上缘和转子间嵴处发出大转子支,分布于大转子后外方。臀下动脉吻合支出梨状肌与寠下肌之间的结缔组织中,至股骨颈基部与旋股内侧动脉深支构成恒定的吻合。大转子支动脉的骨膜血供范围:内界为转子间嵴;外界…  相似文献   

13.
在44侧成人下肢标本上,采用巨微解剖及墨汁灌注等方法,观察了隐动脉及其毗邻关系,探讨带隐血管蒂膝内侧皮瓣、缝匠肌皮瓣、缝匠肌股薄肌双皮瓣、股骨内侧髁骨瓣和逆行岛状隐血管肌皮瓣等的可行性。 隐动脉有起于股动脉、与膝降动脉共干、起于胭动脉三种起源,起始后在缝匠肌深面下行11.2±3.4cm达胫骨平台,于胫骨平台下方1.9±0.8cm处经缝匠肌与股薄肌之间穿出缝匠后下缘,主支于胫骨平台下方12.0±2.2cm处与胫后动脉水平骨膜支吻合。起点外径1.9±0.5mm,胫骨平台处外径1.6±0.4mm,主支末端1.0±0.3mm。隐动脉在胫骨平台上段发3~5个分支由缝匠肌深面进入该肌,有2~3支进入股薄肌  相似文献   

14.
颞浅动脉—硬脑膜—脑联合术是治疗缺血病的方法之一。经非手术治疗病情无改善者可考虑施行本手术。病人多在术后4—6周症状明显改善,血管造影可见头皮动脉与皮层动脉有多数纤细扭曲的新生血管形成。1981年 Matsushima 以颞浅动脉—硬脑膜—  相似文献   

15.
趾长伸肌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曦东  张玉和 《武警医学》1994,5(5):249-252
在3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察了趾长伸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测得肌长29.8cm;该肌除由8~20支胫前动脉横向分支供应外,肌下份还有1~3支腓动脉穿支供应,前者动脉主要从肌的内侧入肌,后者主要从肌的后方入肌;腓深神经约发出3支分布该肌,从肌的内侧或后方入肌。利用趾长伸肌可制作以远端为蒂的翻转肌瓣,其肌蒂最低点在外踝突出点上方7.0cm,该肌瓣对小腿中下部开放性胫骨骨折及慢性骨髓炎等,似为较理想的供肌。此外,还对手术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采用颞浅动脉筋膜瓣及游离植皮修复耳廓部分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7年3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4例部分耳廓缺损、软骨外露患者,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19~35岁,平均28.0岁。其中咬伤1例,刀伤1例,道路交通伤2例。左耳3例,右耳1例;软组织缺损范围1cm×1cm~3cm×1cm,平均1.2cm×1.0cm。术中彻底清创后,取颞浅动脉筋膜瓣联合游离皮片植皮覆盖耳廓部分缺损创面。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创面Ⅰ期愈合,皮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修复耳廓缺损面无感染、无软骨外露,患者对再造耳外形满意。结论应用颞浅动脉筋膜瓣联合游离皮片植皮修复耳廓部分缺损创面效果良好,可较好恢复耳廓外形,且供区基本无影响,瘢痕隐蔽,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笔者用宽蒂前臂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畸形6例,其中虎口狭窄3例,手背、手掌瘢痕挛缩3例。手术方法:标出骨问背侧动脉与骨间掌侧动脉背侧皮支走向,设计皮瓣面积较受区创面大1cm。作S形切口,在真皮血管网下向两侧分离。保护骨间背侧动脉及骨间掌侧动脉背侧皮支。游离血管筋膜蒂。切开皮瓣桡侧  相似文献   

18.
活门式带蒂骨膜骨瓣修复上颌窦手术的前壁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颌窦手术功能性修复窦腔前壁骨缺损,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在上颌窦前壁设计一个活门式蒂在上方的骨膜骨瓣。清除上颌窦内病灶,然后将骨膜骨瓣复位,关闭窦腔。结果:本组38例(42例),术后1年随访,无手术并发症,原症状消失。26例X线照片,12例CT检查未见疾病复发,上颌窦前壁开窗处骨愈合良好。结论:活门式带蒂骨膜骨瓣修复上颌窦手术窦腔前壁骨缺损,无手术并发症,上颌窦生理功能不受破坏。  相似文献   

19.
1993年以来,我院采用额肌瓣转移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5例7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16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5例7眼,其中男3例4眼,女2例3眼;年龄9~20岁。均为先天性上睑F垂,经压眉法检查,提上睑肌功能均在2mm以下,而额肌功能测定在11mm以上。随访时间4个月~2年。1.2手术方法(1)常规消毒,上部眶周及上睑局部浸润麻醉,按重睑术切口切开皮肤,深达眼轮匝肌表面,向上分离至眶缘后继续向上沿额肌表面剥离眉上2.scm,宽3cm;(2)制作额肌瓣:在眶上缘稍下方横形切开肌肉,深至骨膜,沿骨膜表面向上剥离,使额肌呈片状游离(达眉…  相似文献   

20.
泪囊鼻腔吻合术及其改良方法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之一。该术式需要保留较完整的鼻粘膜,吻合在深部操作,术野小、难度大、我科自1992年起,选用泪囊与泪前呢骨膜吻合术式(简称骨膜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手术方法本前准备、麻醉与切口同常规吻合术。可不断内毗韧带,做一个较宽的泪前峪骨膜瓣,在骨膜瓣下常规完成骨孔,将鼻粘膜止血后沿骨孔切除。将泪囊壁切开制作成一较宽大的前瓣与相对应的骨膜瓣吻合2~3针,缝合泪囊筋膜并吊于轮匝肌上防止术后吻合瓣下沉堵塞骨孔。用皮内缝合法缝合皮肤切口以减轻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