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胆总管下段嵌顿性结石的开腹手术术中处理方法及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行胆道镜探查并指导术中取石钳取石,12例行胆道镜下网篮或活检钳取石,2例行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3例行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取石.结果 本组手术均成功,没有出现大出血、胆漏、胰漏、肠漏等严重并发症,术后T管造影无残余结石,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总管下段嵌顿性结石应结合术中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处理原则,但以胆道镜探查,明视下或指导术中取石钳(网篮或活检钳)取石较为常用,且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术中术后胆道检查、取石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取石网篮、取石钳、激光、ERCP等技术,对12例患者进行检查和取石. 结果 全组术中取石成功. 结论 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可以取出肝内胆管及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降低术后残石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胆总管结石合并壶腹部肿瘤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总管结石合并壶腹部肿瘤少见,在临床上常有误诊.1999~2003年,我院收治7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胆总管结石合并壶腹部肿瘤7例,男3例,女4例,年龄37~66岁.7例术前仅诊断为胆道结石,而漏诊了壶腹部肿瘤.见表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处理胆总管末端嵌顿结石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术中发现并处理的17例胆总管末端嵌顿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胆道镜下见结石嵌顿于乳头,且结石较小,胆道镜直视下用纤维胆道镜前端将结石轻轻推入十二指肠;6例结石较大,嵌顿于胆总管...  相似文献   

5.
壶腹部嵌顿结石与再次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管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下处理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24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囊管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4例中手术成功118例,成功率95.16%;6例中转,其中胆管损伤1例。结论选择手术时间,熟练的腹腔镜技术,适宜的中转时机是保证腹腔镜下安全处理胆囊管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急性胆囊炎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术中处理技术.方法 对我院1991年1月至2012年2月间236例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患者术中采用胆道镜、气囊导管、碎石仪等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清除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213例(90.3%).5例(2.1%)术中胆道出血置T管引流,18例(7.6%)并发胆总管下段医源性损伤置T管引流.术后胆道镜联合EST清除残余结石22例,1例术后2周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其余病例经2~21年随访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术中采用胆道镜、气囊导管、碎石仪等相结合能清除多数结石,少数难以取出的下段嵌顿结石术后内镜处理为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中经胆道镜以胆道活检钳取Vater壶腹嵌顿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对68例嵌顿于Vater壶腹部的结石,在纤维胆道镜的直视下,以胆道活检钳为取石器器械,用提钩、松动提钩或咬碎结石三种不同方法综合处理取出嵌顿结石。结果 术后全部病人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本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对25例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患者,手术中均延长十二指肠后段胆总管切口,缩短切口与结石之间的距离,并打开Kocher切口,采用夹碎、冲洗方法,结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结果:全组均取石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28.2±27.5)min,术中出血(100±20)mL,平均住院(12.5±3.2)d。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随访1~88个月,无胆管狭窄。结论: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只要手术方法得当,术中操作正确,取石是能成功的,也能降低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2例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病人,实施胆总管低位切开取石治疗。结果:本组无医源性胆管损伤及十二指肠损伤发生,80例术中取尽结石,2例术后残留结石,随访1—8年,2例结石复发,无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结论:胆总管低位切开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79例胆总管下段结石嵌顿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61例用取石钳取出,9例经胆道镜引导下用碎石仪碎石后取出,4例以胆道镜将结石推送入肠道后排出,此74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5例切开十二指肠前外侧壁,行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及取石,该5例患者中,1例出现十二指肠漏,经通畅引流、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后痊愈.结论 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多数可用取石钳取出,正确的取石方法是取石成功的关键.结石嵌顿紧密者宜在胆道镜引导下以碎石仪碎石后取出,不提倡以胆道镜推送结石入肠道.十二指肠切开取石有并发十二指肠漏的风险,不宜轻易采用.  相似文献   

12.
我院近几年收治3例胆道嵌顿结石,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胆胰壶腹(biliopancreatic vater ampulla)嵌顿结石在肝胆外科中较为常见,处理棘手[J].Oddi括约肌成形术是一种在技术上要求很高的手术,本文将其与经腹取石钳直接取石,纤维胆道镜取石法进行比较,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炎症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全麻下经脐孔穿刺建立气腹,腹腔镜下观察胆囊形态,分离粘连,若胆囊因结石嵌顿而胀大、积脓,先穿刺针吸脓减压,切开胆囊底部,纤维胆道镜下取出结石,清理胆囊腔,确定胆囊管畅通后,缝合切口,保留胆囊。结果拟行28例,22例顺利完成保胆手术,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40 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2例术后随访4~16个月,平均10个月,无结石复发。另6例因结石位于胆囊管难于取出(2例),或取石后胆囊管不通畅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功4例,LC不成功改开腹胆囊切除2例。结论胆囊结石伴炎症,乃至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炎症的病例也可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相似文献   

15.
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广泛开展,胆石症的治疗已进入微创外科时代,而绝大部分的胆总管结石可通过内镜治疗完成。本文综述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胆囊积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胆囊壶腹结石嵌顿伴胆囊积脓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76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壶腹结石嵌顿胆囊积脓行LC。术中见胆囊管增粗37例,阶梯施夹法11例,大号钛夹法9例,套扎线法3例,Hem-o-lok结扎14例;术中取出胆囊管结石9例,处理胆囊床出血6例;6例行胆囊前壁切除手术。结果76例LC全部成功。手术时间50~125 m in,(65.0±32.8)m in。均放置引流,引流量40~90 m l/d,(50.0±10.4)m l/d,术后18~36 h拔除引流管。术后2例出现胆漏,经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76例无术后出血、内脏损伤和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胆囊炎伴胆囊壶腹结石嵌顿和胆囊积脓患者行LC可行。  相似文献   

17.
Oddi括约肌结石嵌顿处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总管结石紧嵌于Oddi括约肌处难以取出,处理不当可造成医源性胆胰结石甚至十二指肠损伤。1994年1月至2006年5月我们对16例取石困难的病例,采用不同方法取石,效果较好。总结经验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中男5例,女11例。年龄21~69岁,平均48.3岁。全组均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其中3例胆道Backer扩张器已从胰腺后方穿出胆总管。术前病人血总胆红素≤100mmol/L6例,>100mmol/L10例。B超示胆总管直径6mm1例,7mm2例,余均≥8mm。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1.2取石方法1.2.1普通取石钳捻转取石取石钳进入胆总管切口后便处于张开状态,滑…  相似文献   

18.
105例胆总管壶腹结石嵌顿外科手术处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总管壶腹结石嵌顿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对1990年2月至2006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胆总管壶腹结石嵌顿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恢复平顺,无胆漏、胰腺炎、十二指肠漏等并发症.结论 良好的暴露、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长臂T管的使用、结合一系列改良手术技巧可以较满意的处理胆总管壶腹结石嵌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胆总管低位切开与腹腔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60例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每组3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低位切开与腹腔镜下钬激光碎石,传统开腹组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比较两组应激指标、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与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取石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87±2.52)min、(36.41±9.21)ml、(1.63±0.68)d、(10.86±2.53)d显著低于传统开腹组的(13.25±3.67)min、(82.13±24.75)ml、(2.60±0.91)d、(15.77±4.41)d(P0.05),结石残留率、切口感染率、胆瘘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分别为3.3%、0·0%、3.3%、6.7%显著低于传统开腹组的20.0%、13.3%。20.0%、26.7%(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低位切开与腹腔镜钬激光治疗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可以有效清除结石,对机体损伤较轻,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大部分的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 CBDS)是由于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形成的.有8%-18%的CBDS患者是因为胆囊结石的症状而被发现的,且胆囊摘除后的患者中有3%~10%会有CBDS[1].较小的CBDS(直径≤0.5 cm)可自行或通过药物治疗排入肠道,较大的CBDS(直径>0.5cm)不易排入肠道,常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这样就需要积极的内镜治疗[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