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首乌饮对衰老雄性大鼠睾丸生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衰老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模型组、何首乌饮组和何首乌丸组,每组8只.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何首乌饮组和何首乌丸组大鼠分别给予何首乌饮(38.4g/kg/d)和何首乌丸(8.24g/kg/d)灌胃60d.光镜下观察大鼠睾丸附睾头精子数量、存活率和活动度,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睾酮浓度,原位杂交法观察睾丸IGF-1 mRNA的表达.结果:何首乌饮可显著提高衰老大鼠精子数量、存活率和活动度,血清睾酮浓度,睾丸IGF-1 mRNA的表达;何首乌饮组大鼠各指标与何首乌丸组、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何首乌饮可改善衰老雄性大鼠的生殖功能,延缓性腺衰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何首乌、制何首乌对SD大鼠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7组,每日灌胃主药30g/kg,连续给药90d,测定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IgM、IgA的含量和胸腺质量。[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给药60d时大鼠血清中IgM含量,何首乌组、何首乌配大剂量茯苓组、何首乌配小剂量茯苓组、制首乌组、制何首乌配小剂量茯苓组均呈显著性升高(P<0.05)。给药90d时何首乌配大剂量茯苓组、何首乌配小剂量茯苓组、制何首乌配大剂量茯苓组呈显著性升高(P<0.05)。IgG含量仅给药90d的何首乌配小剂量茯苓组降低,以上各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药60d、90d何首乌、制何首乌各给药组可以显著增加大鼠血清中IgM的含量,有可能对肝脏的损伤造成有一定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选用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青年组(12月龄);衰老组(18月龄);何首乌饮组(何首乌饮4.8g/100g,灌胃60d,18月龄),每组各10只。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何首乌饮延缓睾丸衰老的情况,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衰老大鼠受何首乌饮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群体,并采用qRT-PCR进行验证。从中筛选出受何首乌饮调控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的关键基因IR、IRS1、IRS2、IGF1、IGFBP3,进行qRT-PCR、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观察其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衰老组大鼠睾丸组织衰老细胞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何首乌饮用药后衰老细胞明显减少(P<0.01)。基因芯片筛选出受何首乌饮直接调控的基因有912个,其中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有10个,从中选取的关键基因,衰老组IGFBP3的表达高于青年组(P<0.01),IR、IRS1、IRS2、IGF1表达低于青年组(P<0.01),用药后IGFBP3的表达下调,IR、IRS1、IRS2、IGF1表达上调(P<0.01)。结论:何首乌饮通过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延缓大鼠睾丸衰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粪钙卫蛋白(FC)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中的变化以及与喂养不耐受患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住笔者科室的胎龄(GA)≤34周且出生体重(BW)≤2500g的适于胎龄早产儿90例为观察对象,共分为3组,即期间发生NEC的患儿作为NEC组,在同期入院的患儿中按照喂养耐受情况,分别作为喂养不耐受组和喂养耐受组(对照组)。所有入组患儿均在临床诊断的第1天、第5天分别收集尿液、粪便标本各1份,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尿液IFABP和FC浓度。结果 每组共纳入30例早产儿,NEC组平均胎龄29.8±2.1周,喂养不耐受组平均胎龄30.2±2.4周,对照组平均胎龄30.8±2.5周,3组患儿的胎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ABP浓度NEC组在第1天即明显升高,平均为8.821±1.551ng/ml,第5天时达到11.103±1.718ng/ml,显著高于喂养不耐受组(3.150±1.484ng/ml vs 3.148±1.489ng/ml,P均<0.01)和对照组(3.005±1.430ng/ml vs 3.047±1.216ng/ml,P均<0.01);但第1天和第5天喂养不耐受组与对照组IFABP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08,0.794)。FC浓度NEC组在第1天即明显升高,平均为303.34±59.72μg/g,第5天时达到458.05±121.08μg/g,显著高于喂养不耐受组(176.53±51.31μg/g vs 181.29±41.15μg/g,P均<0.01)和对照组(183.54±40.67μg/g vs 181.90±38.80μg/g,P均<0.01);但第1天和第5天喂养不耐受组与对照组FC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97,0.796)。结论 尿液IFABP和FC在NEC发生时即有升高,而喂养不耐受患儿无明显升高,尿IFABP联合FC检测可能成为NEC早期诊断和鉴别喂养不耐受患儿的一个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汤建石  路新国  孙建波 《医学综述》2008,14(13):F0002-F0002
目的探讨何首乌复方结合90min游泳运动对高脂饮食SD大鼠体脂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基础组、高脂组、运动组、药物组、运动药物组,饲喂基础和高脂饲料,进行游泳运动和何首乌复方灌胃。喂养8周后,测体质量、体长,取血检测血清指标,解剖取内脏及脂肪垫称重。结果高脂组Lee′s指数与基础组比较极显著(P<0.01),说明高脂饮食对SD大鼠的肥胖模型建造成功。与高脂组相比,药物组大鼠体质量下降(P<0.01),运动药物组左侧附睾脂肪垫下降(P<0.01)且左侧肾周脂肪垫下降(P<0.05),运动组、药物组、运动药物组皮褶厚度下降(P<0.01),药物组总胆固醇(TC)下降(P<0.01)且三酰甘油(TG)下降(P<0.05)。结论何首乌复方能降低大鼠体质量;与90min游泳运动协同有减脂肪作用;对保护心血管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药何首乌饮对运动疲劳大鼠睾丸组织细胞色素C氧化酶7a2(Cox7a2)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为安静对照组,B组为安静何首乌饮组,C组为运动疲劳模型组,D组为何首乌饮治疗组,E组为何首乌饮预防组,每组10只.C、D和E组大鼠复制运动疲劳动物模型,其中D组于造模期间(42 d)每天训练后灌胃何首乌饮20 g/(kg·d)(含生药9.6 g/mL),造模成功后继续灌胃18d(剂量同前),共60 d;E组于造模前18d每天灌胃及造模期间(42 d)每天训练前灌胃何首乌饮20 g/(kg·d)(含生药9.6 g/mL),共60 d.采用美国Beckmancoulter Unicel Dxl 800测定大鼠血清睾酮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Cox7a2的表达变化.结果 C组大鼠血清睾酮浓度较A组下降(P<0.05),确认模型成功;B、D、E组大鼠血清睾酮浓度则高于A组(P<0.05).Cox7a2免疫组化阳性颗粒主要表达于间质细胞和精原细胞的胞质、胞核,C组阳性信号较强,A、B组最弱.Cox7a2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为:C组高于其余4组(P<0.05),A、B组之间和D、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何首乌饮可以降低运动疲劳大鼠睾丸组织Cox7a2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养血补肝药物何首乌的抗抑郁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束缚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大鼠、小鼠抑郁模型,通过敞箱行为和蔗糖水偏嗜度测试评价何首乌的抗抑郁药效作用。通过RT-PCR技术分析海马5HT1A基因表达,通过腹腔注射溴脱氧核苷尿嘧啶(Brdu)标记新生神经细胞,并以酶联免疫(ELISA)检测分析脑组织神经细胞发生。结果何首乌(2 g/kg)增加了慢性应激大鼠的水平运动、蔗糖水偏嗜度(P<0.05),以及海马5HT1AmRNA表达(P<0.01)。何首乌(2.85 g/kg)增加了慢性应激小鼠脑组织中Brdu含量(P<0.01),以上作用与氟西汀相似。结论何首乌可以改善慢性应激动物的抑郁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改善5HT能神经元传递,增加中枢神经细胞增殖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何首乌浸膏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AD患者209例,其中复方何首乌治疗组120例,采用复方何首乌浸膏治疗;何首乌组(中药对照组)60例,采用单药何首乌浸膏治疗;西药对照组29例,采用脑复康片治疗,比较各组治疗12周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的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治疗后MMSE及ADL评分均较前改善,复方何首乌治疗组MMSE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中药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方何首乌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何首乌组的73.33%和西药对照组的68.97%。结论:复方何首乌浸膏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优于单味中药何首乌与西药脑复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后早期不同饮食构成喂养对宫内生长迟缓(IUGR)大鼠胰岛素抵抗的远期影响及其与瘦素、腹部内脏脂肪的相关关系。【方法】IUGR新生雌鼠48只和正常新生雌鼠10只随机分为5组予下述相应饮食饲料喂养母鼠3周:①IUGR模型组(S/N组)予常规饮食,②IUGR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组(A组),③IUGR高脂肪饮食组(B组),④IUGR高蛋白质饮食组(C组)⑤正常对照组(C/N组)予常规饮食。第4周起各组幼鼠断乳后均予常规饮食饲料喂养至实验结束。各组大鼠于12周(成年期)分别测定体质量、肾周脂肪质量(肾脂)、血清瘦素、血糖、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12周时IUGR模型组大鼠肾脂增多,血清瘦素和IRI升高、ISI下降(P<0.05)。IUGR高蛋白饮食组体质量(242.6±17.5)g虽高于C/N组(192.1±37.2)g,但与S/N组(213.4±27.3)g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伴肾脂(1.46±0.67)g增多,血清瘦素(0.43±0.26)μg/L、ISI(4.47±0.45)和IRI(0.78±0.45)也与正常对照组(1.41±0.42)g,(0.42±0.34)μg/L,4.46±0.42和0.77±0.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后哺乳期给予高蛋白质饮食早期营养干预然后恢复正常饮食,可使IUGR大鼠既能达到体格追赶生长,又可避免其成年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而产生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集束化喂养干预模式应用于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旨在探讨其应用效果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产科出生、外院接诊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10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联合集束化喂养干预模式。比较2组母乳、配方奶喂养情况、喂养不耐受、并发症发生率及生长发育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52.73%,高于对照组的32.00%,纯配方奶喂养率为21.82%,低于对照组的40.00%;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低血糖、贫血发生率分别为9.09%、3.64%、3.64%、1.82%、3.64%,均低于对照组的24.00%、16.00%、16.00%、12.00%、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重、身高、头围分别为(2 581.12±273.03)g、(47.22±2.78)cm、(32.37±2.05)cm,均大于对照组的(2 217.34±240.71)g、(42.01±2.50)cm、(31.40±2.1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集束化喂养干预模式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喂养不耐受、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7-49
目的分析婴儿主导喂养方式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长发育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5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100例,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医生主导喂养方式,观察组采取婴儿主导喂养方式,分析两组早产儿喂养状况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时间(26.35±1.97)d,第一次经口喂养矫正胎龄(36.89±1.87)周,住院时间(38.64±4.97)d;观察组完全经口喂养时间(22.38±1.13)d,第一次经口喂养矫正胎龄(35.01±1.02)周,住院时间(33.02±2.52)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喂养期间发生血便9例,呕吐14例,腹胀11例,腹泻13例;观察组喂养期间发生血便1例,呕吐2例,腹胀1例,腹泻2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3个月体重(1671.87±146.32)g,身长(42.15±3.61)cm,头围(29.15±1.26)cm;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体重(1772.02±198.33)g,身长(43.84±5.52)cm,头围(31.08±1.87)c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主导喂养方式在早产儿中能够缩短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喂养并发症发生,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菊米对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模型对照、阳性对照、菊米提取物高剂量组(100g/kg)、菊米提取物中剂量组(50g/kg)、菊米提取物低剂量组(25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5组小鼠连续高脂饲料喂养造模10天,各组小鼠分别灌胃不同药物连续灌胃35天,灌胃期间除正常组喂养普通饲料外,其它5组继续喂养高脂饲料,末次给药次日测定小鼠空腹血脂(TC、TG、HDL-c、LDL-c)水平。结果:阳性对照组、菊米提取物高剂量组(100g/kg)、菊米提取物中剂量组(50g/kg)、菊米提取物低剂量组(25g/kg)均可降低小鼠血清TC、LDL-c水平(P<0.05)。菊米提取物中剂量组(50g/kg)、菊米提取物低剂量组(25g/kg)均能降低小鼠血清TG水平(P<0.05)。结论:菊米水提取物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脂小鼠模型空腹血脂水平的升高,具有降血脂保健功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床式鸟巢配合早期微量肠道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3例VLBWI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水床式鸟巢"护理并配合早期微量肠道喂养(MEF),观察并比较两组VLBWI住院期间体温、每天增加奶量、体质量和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平均体温分别为(36.8±0.3)℃和(37.1±0.4)℃;每天增加奶量为(15.2±4.1)ml和(10.2±3.2)ml;平均每天增加体质量(35±9.2)g和(23±8.6)g;平均住院天数为(16.2±2.3)d和(20.2±3.6)d。观察组VLBWI的维持中性体温、体质量增长均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也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床式鸟巢护理配合早期建立喂养可维持VLBWI中性体温相对稳定,加快体质量增长,减少住院天数,提高其抗病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减轻家属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对何首乌进行清蒸32 h,黑豆拌蒸8 h、16 h、32 h,制成何首乌不同炮制品;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清蒸何首乌组、黑豆汁制首乌A组(18 h)、黑豆汁制首乌B组(16 h)、黑豆汁制首乌C组(32 h)5组。用微板法检测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灌服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后,大鼠含药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无显著性差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升高;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抑制率显著增强,肝癌细胞凋亡情况明显。而且,何首乌清蒸32 h肝细胞损伤大于黑豆汁制首乌32 h,黑豆汁制首乌32 h肝细胞损伤大于黑豆汁制首乌16 h。结论:何首乌不同炮制品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黑豆汁制首乌16 h肝细胞损伤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将2020年11月—2021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589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喂养耐受组(FT组)与喂养不耐受组(FI组),再将FI组按胎龄分为<32周组(110例)和≥32周组(75例);按出生体重分为<1 500 g组(111例)和≥1 500 g组(74例)。详细记录FI组患儿一般资料(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有无窒息及用药情况),喂养不耐受情况(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消失时间),总结FI的临床特点,分析FI的危险因素。  结果  (1) FT组404例(68.59%),FI组185例(31.41%)。(2)FI主要症状为腹胀、胃潴留、呕吐。(3)胎龄<32周组FI出现时间较≥32周组更晚(P < 0.001),持续时间更长(P < 0.001),消失时间更晚(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主要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体重<1 500 g组FI临床表现较出生体重≥1 500 g组出现更晚(P=0.002)、持续时间更长(P=0.005)、消失时间亦更晚(P < 0.001),但出生体重≥1 500 g组早产儿其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1 500 g组(P=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胎龄大、出生体重高为FI的保护因素,而宫内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均为F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的早产儿FI出现时间和消失时间越晚,持续时间也越长,出生低体重、宫内感染等为F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不同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本院足月分娩的携带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孕妇796例,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包括混合喂养)370例及人工喂养组426例,对其所生新生儿出生后即刻检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Markers,HBVM),并常规肌肉注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BVac)10μg,同时在另一部位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200 U,3个月再次检测HBVM。结果:母乳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的新生儿出生时HBV感染率分别为11.3%和11.5%,3个月龄时感染率分别为3.5%和3.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出生时与本组3个月龄时HBL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19、20.997,P0.001)。结论:携带HBV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出生后即肌注HBVac 10μg联合HBIG 200 U可以明显降低HBV感染率。经联合免疫预防后,喂养方式与HBV母婴传播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给予非营养性吸吮(NNS)对其喂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36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在鼻胃管喂养时吸空橡皮奶头,对照组单纯给予鼻胃管喂养,不足热量给予部分静脉营养。观察体重、喂养耐受情况、胎粪排出时间和排尽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d)分别为8.74±2.41、10.98±2.64,观察组明显缩短(P<0.05);体重下降最大限度(%)为8.36±3.71、8.41±2.82,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胃残留发生率为15%、68.7%,观察组有明显降低;胎粪排尽时间(h)为90.21±42.34、135.10±72.44,观察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产儿在鼻胃管喂养期间辅以NNS是一种适宜的辅助喂养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链脂肪酸(MCFA)对KKAy糖尿病小鼠脂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 36只4周龄KKAy雄性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高脂饲料添加辛酸(1.5%,C8)、高脂饲料添加癸酸(1.5%,C10)、高脂饲料添加油酸(1.5%,OA),喂养12周。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及体脂肪质量,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脂蛋白脂酶(LPL)、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CoA羧化酶(ACC)。结果喂养12周后,辛酸组体质量(42.84±1.57)g和癸酸组体质量(42.19±1.64)g均显著低于油酸组(45.60±0.77)g,(P<0.05);辛酸组、癸酸组小鼠肠系膜周围、附睾周围和肾周围脂肪垫重显著低于油酸组(P<0.01或P<0.05);辛酸组和癸酸组TG,TC,LDL-C、FFA水平显著低于油酸组(P<0.05),辛酸组和癸酸组LPL、FAS、ACC活性较油酸组降低(P<0.05)。结论辛酸、癸酸可显著减少糖尿病小鼠体重和体脂肪增加,其途径可能与中链脂肪酸可降低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并提高脂肪酸氧化分解酶活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喂养不耐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30 例喂养不耐受的住院极低出生体重儿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0 例喂养耐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为对照组,于生后2 d、出现喂养不耐受后2 d和喂养不耐受消失后5d分别留取患儿大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标本中的肠道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结果:喂养不耐受组中乳酸杆菌的数量分别为[(4.15±0.25)cfu/g,(5.39±0.53) cfu/g,(7.32±0.80) cfu/g],对照组分别为[(4.17±0.27)cfu/g,(7.84±0.35) cfu/g,(7.61±1.35) cfu/g],双歧杆菌的数量分别为 [(4.35±0.23)cfu/g,(5.01±0.48) cfu/g,(7.12±1.22) cfu/g],对照组分别为[(4.37±0.22)cfu/g,(8.52±0.23) cfu/g,(7.40±1.33) cfu/g]。两组于出现喂养不耐受后2 d,两种细菌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喂养不耐受出现之前和消失后5d两组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喂养不耐受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有明显影响。喂养不耐受使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降低。  相似文献   

20.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经口微量喂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经口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状况、喂养并发症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9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随机编号分为:早期经口微量喂养组30例(采用早期经口微量喂养),胃管组30例(采用常规胃管喂养),全静脉营养组30例(采用全静脉营养)。比较3组的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平均日增长克数、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等。结果早期经口微量喂养组、胃管组、全静脉营养组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分别为(14·1±4·0)d、(13·8±3·5)d、(13·5±3·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经口微量喂养组平均每日体重增长克数、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住院天数、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20·8±7·0)g/d、(24·3±2·1)d、(28·7±3·5)d、27%,与胃管组及全静脉营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血糖紊乱发生率(33%)与胃管组(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静脉营养组(6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喂养并发症如呼吸暂停、呕吐、腹胀、胃出血与胃管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窒息、吸入性肺炎、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穿孔与胃管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表明,1·5岁时胃管组和全静脉营养组各有1例发生脑瘫,全静脉营养组有1例发生精神发育迟滞。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宜提倡早吸吮、早期微量喂养,以减少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