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马西平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伟  崔岚  姜曜  纪冬霞 《中国药物警戒》2006,3(5):296-296,299
卡马西平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癫痫、治疗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治疗神经原性尿崩症、预防或治疗躁狂抑郁症、抗心律失常等。卡马西平的常见不良反应有视力模糊、复视、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偶见粒细胞减少、可逆性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等。笔者就1例患者4个月内重复使用卡马西平(片)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报道如下,以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卡马西平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收治50例应用卡马西平治疗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卡马西平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卡马西平在临床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药疹、血液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以及其他损害等。结论应用卡马西平后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用药治疗时应该全面考虑患者临床情况,正确使用药物并密切观察,警惕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明振学 《北方药学》2015,(6):173-173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在临床治疗中引发的常见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应用卡马西平临床治疗中60例患者不良反应的特征。结果:上述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药疹、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的损害。结论:卡马西平在临床治疗精神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着显著疗效,但是仍存在药疹、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使用该药时须谨慎,对服用该药患者应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04,2(3):174-174
卡马西平作为抗癫痫药应用于临床。截至2003年第一季度,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有关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有严重皮肤损害52例,其中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39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8例,剥脱性皮炎5例,并有1例死亡;血液系统反应9例,其中自细胞减少7例,全血红细胞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1例;肝功能异常3例。  相似文献   

5.
卡马西平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癫痫、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治疗神经原性尿崩症、躁狂抑郁症等疾病的常用药物。其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视力模糊、复视、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偶见过敏反应、心律失常、肝损害、血小板减少以及粒细胞减少等.  相似文献   

6.
卡马西平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 1995 - 2003年国内报道的 257例卡马西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亦复杂多样,以药疹、皮疹等过敏反应最为常见( 148例),其次为神经系统( 41例)、心血管系统( 22例)、血液系统( 16例)、消化系统( 12例)、肝胆系统( 7例)、死亡( 2例)等不良反应.结论:应重视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外伤性癫癎复发后,比较添加卡马西平或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外伤性癫癎效果.方法 采用开放性试验的方法对131例丙戊酸钠治疗外伤性癫癎复发患者,进行卡马西平或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以治疗前3个月癫癎发作频度为对照,对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进行自身对比观察.结果 应用卡马西平或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6个月后,患者发作频率均较用药前明显减少;发作频率减少≥50%的患者分别为72.6%和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7.1%,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7%.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外伤性癫癎复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8.
卡马西平相关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58岁女性患者因枕大神经痛入院.入院后血常规:WBC 4.90×109/L,PLT 273×109/L.给予患者卡马西平0.1 g,2次/d.次日,卡马西平改为0.1 g,3次/d,并合用氯硝西泮、罗通定及兰索拉唑.2 d后,头痛症状加重,卡马西平加量至0.2 g,3次/d,且加入氨酚双氢可待因片联用.8 d后患者躯干可见散在皮下出血点;复查血常规:WBC 2.87×109/L,PLT4×109/L.停用卡马西平,其他药物继续使用,并给予酚磺乙胺、甲泼尼龙及血小板等治疗.治疗5 d后,血常规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卡马西平的化学结构近似于三环类抗抑郁药,是一种钠通道阻滞药,可使动作电位兴奋期延长,抑制丘脑腹前核到额叶的神经兴奋传导,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周围神经痛、癫痫、精神性疾病.因每位患者的病情差异,临床用药时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和他药合用,随着卡马西平临床应用的增多,特别是合并用药的增多,其药品不良反应(ADR)呈现严重及增多的趋势,有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1].笔者就1年来我院使用卡马西平的情况及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卡马西平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卡马西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患者用药时中药与西药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中药桔梗对神经系统药物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用HPLC仪测定卡马西平单独给药、桔梗与卡马西平合并给药(给桔梗1次及给桔梗7次)后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做药-时曲线,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合用桔梗组在给药后6 h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单用卡马西平组,曲线下面积也高于单用卡马西平组.桔梗给药7次后卡马西平在2 h、4 h、6 h的血药浓度高于给桔梗1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于桔梗可以增加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在应用卡马西平时加用桔梗,可以减少卡马西平的用量,在保持疗效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不良反应.本研究对于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进口及国产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疗效与耐受性。方法134例癫痫部分性发作有或无继发性全身发作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进口卡马西平组)(66例)或对照组(国产卡马西平组)(68例)。每月随访1次共6次,对比2组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仍有发作的病人数逐月减少;对照组虽有下降但波动大。试验组有效率及完全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率及严重程度无差异。综合满意程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进口卡马西平对部分性发作(有或无继发性全身发作)的疗效高于国产卡马西平。2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无差异。结论 进口卡马西平疗效好于国产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颞叶癫痫术后单药应用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的对比研究,评价两者在疗效、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将363例颞叶癫痫术后患者按治疗用药分为奥卡西平组209例和卡马西平组154例。观察2组术后2年癫痫的控制效果及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奥卡西平组术后癫痫控制效果略高于卡马西平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的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叶癫痫术后单用奥卡西平的癫痫控制效果与卡马西平相同,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13.
<正>卡马西平是临床一线抗癫痫药,近年来有关该药的不良反应报告较多。如何避免卡马西平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是临床医师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本研究调查了在我院使用卡马西平的部分患者,发现极缓慢加量可能有助于减少卡马西平皮肤不良反应,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资料来自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门诊癫痫患者。所有入选病例既往无卡马西平使用史,在我院首次使用,并建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参与1例卡马西平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损害治疗全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发挥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卡马西平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损害治疗过程的分析,用药调整,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建议得到采纳,患者经过系统性治疗及个体化的药学监护,其白细胞、血小板水平、肝脏功能恢复正常,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药师非常有必要对使用卡马西平的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工作,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对颞叶癫痫施予奥卡西平、卡马西平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进入本院接受相应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104例,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分析两组,各有52例,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分析组予以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情况.结果:分析组共有4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占比7.69%(4/52),对照组共有1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占比25.00%(13/52).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数、程度都优越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选用奥卡西平对颞叶癫痫实施治疗的不良反应出现率、症状程度都优越于卡马西平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6.
0 引言卡马西平临床主要用于癫(间)、周围神经痛等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卡马西平适应证的增加,如用于控制酒精戒断、改善耳鸣、失眠、头痛及抗利尿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亦升高,常见的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共济失调、嗜睡、疲劳、复视)、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及皮肤过敏反应等[1].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药疹,且其发生率逐渐增高[2-3].但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比较少见[1,4-9],伴变态反应性口炎及肝功能损害的更是少见.以下结合我院1例服用卡马西平并右旋布洛芬胶囊后出现重症药疹的特殊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探讨该患者出现药疹的可能机制,以便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卡马西平过敏反应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卡马西平是临床常用的一线抗癫痫药物,临床应用已有数十年历史。过敏反应是卡马西平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本文总结了我院2003—2005年发现的31例卡马西平过敏反应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南药学》2018,(2):287-288
<正>卡马西平为神经系统常用药品,临床上用于治疗癫痫、各种神经痛以及双相障碍等,据报道称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0%~([1]),药疹是卡马西平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临床表现多样,而重症药疹发生率达85.45%~([2]),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日益受到临床关注,下面将1例卡马西平片致重症药疹的病例予以报道。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5岁,因受凉后出现畏寒、怕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 0例躁狂发作病人分为 2组 ,托吡酯组 30例给予托吡酯 ,开始剂量 2 5mg·d- 1,2wk内逐渐增加至 10 0~ 4 0 0mg·d- 1;卡马西平组 30例给予卡马西平 ,开始剂量 0 .1g·d- 1,2wk内逐渐增加至 0 .4~ 1.0 g·d- 1,疗程均 6wk。用BRMS评定疗效 ,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托吡酯组有效率 6 1% ,卡马西平组 6 2 % ,2组疗效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托吡酯组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症状 ,除体重下降外 ,与卡马西平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托吡酯治疗躁狂发作安全有效 ,疗效与卡马西平相似。  相似文献   

20.
信息动态     
0 引言 卡马西平临床主要用于癫(间)、周围神经痛等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卡马西平适应证的增加,如用于控制酒精戒断、改善耳鸣、失眠、头痛及抗利尿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亦升高,常见的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共济失调、嗜睡、疲劳、复视)、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及皮肤过敏反应等[1].其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药疹,且其发生率逐渐增高[2-3].但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比较少见[1,4-9],伴变态反应性口炎及肝功能损害的更是少见.以下结合我院1例服用卡马西平并右旋布洛芬胶囊后出现重症药疹的特殊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探讨该患者出现药疹的可能机制,以便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