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讨左室肥大患者Q-Tc离散度(以下简称Q-Tcd)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观察了原发性心肌病(n=21),原发性高血压性心脏病(n=50),肾性高血压左室肥大(n=50)患者的Q-Tcd,并与健康人(n=50)作对比,结果显示Q-Tcd心室肥厚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的Q-Tcd增加更显著,与能功能正常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左室肥厚劳损伴室性心律失常组 5 7例与左室肥厚劳损无室性心律失常组 49例QT离散度、JT离散度变化的比较分析 ,显示左室肥厚劳损伴室性心律失常组的QT离散度及JT离散度均明显增加。提示QT离散度、JT离散度延长是预测左室肥厚劳损患者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王孝杰  李庆云  苏丽华 《广东医学》1999,20(10):791-792
目的 探讨Q-T 用度与心肌损害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健康人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QTd对比观察,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分成无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组进行QTd对比观察。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d无明显增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QTd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研究发现,QT间期离散度(QTd)增加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1~2〕。本文对65例冠心病心肌缺血伴室性心动过速(VT)与无VT(NVT)病人QTd和JT离散度(JTd)进行了测定,旨在探讨心肌缺血与QTd,JTd增加和VT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小珠  李敬东 《广东医学》1998,19(9):674-675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在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观察组)和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Q-Td、J-T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LOWN2级室早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OWN3级以上室早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Q-Td值大于50ms者,  相似文献   

6.
叶琳 《广西医学》1998,20(5):789-790
为了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本文通过测量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观察30例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病人的Q-T间期离散度及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并与30例健康人的QTd进行对照;结果表明;观察组QTd为78.48ms±30.28ms,对照组为48.13ms±20.187ms,两组间有性差异,QTd值越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Q -T间期离散度亦称Q -T离散度 (Q -Td) ,指Q -T间期在体表心电图各导联之间的差异程度 ,它反映了心室电活动复极过程在各个部位的不均一性。大量资料表明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压、肥厚性心肌病及室性心律失常等疾病 ,Q -Td明显增大[1] 。大多数学者认为 ,Q -Td可用来预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评价缺血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评价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和致心律失常的作用等[2 ] 。本文选择 90例心肌梗死病例 ,观察分析心肌梗死不同阶段Q -Td异同 ,并对其意义作一探讨。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1995年~ 19…  相似文献   

8.
Q-T离散度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指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的差异。因正常人资料尚少,国人正常标准不多,现将我院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以门诊体检者512例为研究对象,经B超、放射、检验等检查,除外各种器质性疾病,亦除外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100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及多普勒心脏检查,同时进行体表心电图应用心率校正 Q T 离散度( Q Tcd) 测定,旨在探讨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异常与 Q Tcd 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和体表心电图检查 Q Tcd 。结果 显示左室肥厚的患者存在一项或多项多普勒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Q Tcd 与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高血压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异常时 Q Tcd 增大,表明高血压左室肥厚所致舒张功能不全与 Q Tcd 增大产生的机制是一致的,都是源于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0.
叶正龙  徐伟 《中原医刊》1998,25(12):36-37
许多研究表明,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的差异即Q-T间期离散度(QTd)与心肌复极时间的离散度密切有关[1]。本文观察了16例尖端扭转室速(TdP)患者治疗前后的QTd的变化,旨在探讨尖端扭转室速与心肌复极离散度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6例Td...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的Q-T离散度与冠脉狭窄程度及左室大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的Q-T离散度与冠脉狭窄程度及左室大小的关系,观察了65例冠状动脉单支狭窄〉60%的冠心病患者,其中不伴左室增大者37例,伴左室增大者28例,正常对照组35例。结果发现,伴有和不伴有左室增大的冠心病组的Q-T离散度较正常组显著增大,Q-T离散度与冠脉狭窄程度及左室大小呈正相关。提示Q-T离散度可作为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及左室肥大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陆锋 《广西医学》1998,20(4):590-591
本文回顾分析131例心电图记录资料,发现冠心病组患者Q-Tc和J-Tc均明显延长,而对照组患者Q-Tc与J-Tc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中Q-Tc大于450ms例数仅占4.8%,J-Tc大于360ms占11.1%,而冠心病组Q-Tc大于450ms为85.3%,J-Tc大于360ms则为89.1%,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别,表明在排除各种因素影响后,Q-Tc,J-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照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的比较原则,设平行对照组,观察心电图Q-T与J-T离散度,对西医“病”与中医“证”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Q-T与J-T离散度对“病”的诊断无特异性,对“证”的诊断有特异性。推测在疾病状态下,此二者反映的是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而“证”是这种状态的一种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d室性心律失常之间关系。方法 根据UCG把8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LVH与NLVH组,与健康者进行对照,观察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结果 高血压左室肥厚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Q-Td增加。结论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d,与室性心律失常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分析50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变异性和Q-T间期离散度变化的规律,其心率变慢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Q-T间期散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心率变异性降低、Q-T间期离散度增加,对预测室速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冠心病患者Q-Tc离散度的临床意义,对200例冠心病患者与100例健康人对照组Q-Tcd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组Q-Tcd明显大于健康人组。对其中23例心绞痛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其Q-Tcd值心绞痛发作期明显大于非发作期。提示:冠心病患者心肌复极不均匀性增大,Q-Tcd对判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c离散度(Q-Tcd)与心肌酶的变化。方法 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d和第7d体表心电图的Q-Tcmax和Q-Tcd及第1d和第7d的心肌酶AST、CK0-MB、LDH、αHBD及LD/α-HBD的检测值进行统计并作对比分析,另作Q-Tcd和心肌酶相关性检验。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第1d和第7d比较Q-Tcamx差异不显著(P〉0.05),但Q-Tcd和心肌酶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自血光量子疗法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c弥散度的影响。方法 分析总结3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AMI)采用自血光量子疗法前后Q-Tc弥散度(Q-Tcd)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Q-Tcd均延长(〉50ms),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者延长更为明显。治疗后治疗组Q-Tcd缩短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室速、室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效应持续存在,至出院时  相似文献   

19.
观察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结果显示QTd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为94.10±29.84ms;在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为70.21±21.75ms;在无室性心律失常组为50.08±22.74ms,3组间差异非常显著,QTd≥100ms者全部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认为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QTd增加有关,揭示QTd对判断AMI病情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冯夏 《海南医学》2002,13(4):35-36
慢性肺心病与冠心病为中老年易罹患的疾病 ,虽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不同 ,但常合并存在 ,且给两病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已有资料表明Q -T离散度(QTd)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患者其QTd明显增大 ,严重心力衰竭时QTd亦明显增大 ,Q -T离散度可作为冠心病合并肺心病 (以下简称双心病 )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一个重要指标[1 ,2 ] 。虽然新近的研究表明 ,急性心肌梗塞 (AMI)后室壁运动异常 (RWMA)是反映AMI后心室重塑、判断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而且QTd变化与RWMA范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