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作为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缺点是术后再狭窄率高,术中易出现血管急性闭塞、血管扩张不良及弹性回缩等,近年来,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使以上不良后果明显减少。我院1994年11月至1999年8月共进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40例,现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情况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I).结果31例患者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6例,1例术后13天发生猝死;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改善;余1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结论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并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使用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80例拟在血管内超声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80例同一时间在本院使用传统方法进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情况,分析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使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冠状再狭窄5例,对照组出现冠状再狭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应用中治疗效果明显,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疗效,对1996年12月至1999年7月间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4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有47例成功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成功率97.9%,在74支病变血管中共植入支架83个(Multilink支架 49个,AVE支架 34个).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2支病变血管在球囊预扩张时血管夹层形成.随访3~34月,术后因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死亡1例,急性消化道出血1例,心绞痛复发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再狭窄),其余患者无胸痛发作.上述结果表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率高,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法.属血管再通术的范畴,是心肌血流重建术中创伤性最小的一种.临床最早应用的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其后还发展了经冠状动脉内旋切术、旋磨术和激光成形术等,1987年又开发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这些技术统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PTCA和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132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在经皮穿制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基础上将支架置于冠状动脉狭窄处,可有效防治血管闭塞并能够降低PTCA术后的再狭窄的发生率.我科自2004年以来采取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常见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方式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内斑块旋切术/旋磨术、激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动脉血管内超声等。其中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由于手术过程中的具体术式不同、所用冠状动脉支架类型及造影导管的类型不同,编码员需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版)确定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编码规则,根据具体手术选择编码: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36.06/36.07)、置入血管支架的数量(00.45-00.48),治疗血管的数量(00.40-00.43)、分叉血管操作(00.44)、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00.66)、冠状动脉造影术(88.55-88.57)、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00.2400x001)和经皮冠状动脉旋磨术(17.5501)。利用心内科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病例,分析发现共性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来探讨不同术式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准确的手术操作编码,旨在提高手术编码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住院病案首页基础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期间该院80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普通球囊成形术)和观察组(切割球囊成形术),每组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狭窄血管最小直径、靶血管狭窄程度,以及...  相似文献   

9.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已被公认为治疗冠心病(CHD)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中和术后易发生难以预测的急性血管闭塞致心肌梗死(MI)或猝死等重大并发症,术后再狭窄率高.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tenting)可明显减少PTCA的并发症和术后再狭窄.本文报告20例安放30个血管支架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血管内超声指导组(IVUS组)75例;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组(CAG组)75例。对比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成像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比首次球囊扩张后支架最小直径、支架最小横截面积、斑块负荷、急性获益以及介入术后支架最小横截面积、斑块负荷、急性获益。结果血管内超声组和冠状动脉造影组首次球囊扩张后支架最小直径、支架最小横截面积、斑块负荷、急性获益分别为(3.2±0.3、8.5±1.8、45.2±7.0、104.2±20.6;2.4±0.4、6.3±1.9、56.9±8.2、71.2±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超声组和冠状动脉造影组介入术后支架最小横截面积、斑块负荷、急性获益分别为(9.35±1.65、49.2±9.2、107.5±22.2;9.3±1.7、49.1±8.7、92.6±25.1),支架最小横截面积及斑块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获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成像在介入术中应用可提高患者急性获益。  相似文献   

11.
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7月间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时随机置入Firebird支架或Cypher支架.Firebird支架组46例,Cypher支架组40例.结果:86例患者急诊PCI治疗均获得成功.Firebird组46支罪犯血管置入53枚Firebird支架,Cypher组40支罪犯血管置入49枚Cypher支架.其中1例置入Cypher支架者术后出现脑出血而死亡.Firebird支架组和Cypher支架组比较,PCI术后TIMI3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对85例患者进行了3~6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心血管事件,术后6个月Firebird支架组有20例(43%)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无一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Gypher支架组有19例(49%)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两组再狭窄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Firebird支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因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对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情况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I)。结果 31例患者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6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是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基础上,球囊扩张后在原狭窄部位置入支架,解除冠状动脉狭窄,降低PTCA术后的再狭窄,并作为一种急救措施用于PTCA的急性血管夹层闭塞.我院自2008年4月~2009年7月,共为43例冠心病患者PTCA治疗中置入了79支不同类型的血管支架,均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疗效,对1996年12月至1999年7月间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4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有47例成功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成功率97.9%,在74支病变血管中共植入支架83个(Multilink支架49个,AVE支架34个)。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2支病变血管在球囊预扩张时血管夹层形成。随访3~34月,术后因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死亡1例,急性消化道出血1例,心绞痛复发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再狭窄),其余患者无胸痛发作。上述结果表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率高,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超声与目测法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测量法与目测法两种方法在判定冠状动脉狭窄时的应用,以确定目测法在支架置入术前存在低估现象,而在术后对残余狭窄评判存在低估现象。方法:对拟行冠脉内支架的34位冠心病患者的46处病变,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前和支架置入后即刻进行血管内超声图像采集,同时记录目测冠脉造影结果,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血管内超声测量与目测法在冠脉内支架置入前后的直径狭窄率测量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目测法存在术前高估狭窄和术后低估残余狭窄的现象,血管内超声可以使冠脉支架置入术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随之而来的支架内再狭窄成为心血管领域的新难题。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支架内再狭窄的始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出现的新生内膜增厚和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共同加速了支架内再狭窄的进展。心外膜脂肪组织分泌的炎性因子可直接影响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破坏冠状动脉血管壁的稳态,从而参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病理生理过程。此外,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心外膜脂肪组织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年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作用。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心外膜脂肪组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影响的研究进展、心外膜脂肪预测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冠状动脉支架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4月至2005年10月接受F ireB ird支架治疗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观察术后即刻效果、术后6个月心脏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情况。结果: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术中和随访期间无死亡,术后1例出现亚急性血栓,另有1例随访中进行再次血管重建术。术后6月冠脉造影复查再狭窄率为11.8%,(支架内为5.9%),靶病变重建率为2.3%。结论:应用F ireB ird支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较安全的,支架内再狭窄率明显低于普通金属支架。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冠脉)长度病变(病变长度≥20mm,简称长病变)施行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PTCA)及支架数成功率低,并发症也多,术后再狭窄率高.国外研究表明,药物涂层冠脉内支架能够有效减低介入术后冠脉再狭窄发生率.2006年3月~12月,我们采用药物涂层冠脉内长支架(支架长度≥20 mm)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内血管支架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8年3月-2008年3月期间226例(单支183例,多支43例)冠状动脉内血管支架植入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植入270个支架,多支组术前平均直径狭窄(85±15)%,术后平均残余狭窄(3±3)%;单支组分别为(86±14)%和(3±5)%。两组术后管腔改善及相关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和单支病变血管支架植入术均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基础上将支架植入冠状动脉病变处治疗急性血管闭塞、降低PTCA后再狭窄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术中、术后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并发症,因此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我院自2004年12月~2006年3月,共46例反复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94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