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程度,并对冠脉造影表现与年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估冠脉造影价值和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狭窄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表现、年龄分布及临床特征,并观察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后血供改变情况。结果:120例冠状动脉造影有阳性改变者74例(61.7%),受累靶血管145支,其中前降支62支(42.8%),回旋支35支(24.1%),右冠42支(29.0%),重度以上狭窄124支(85.5%)。老年人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及多支病变狭窄的发生率较中青年人明显增加。心肌梗塞组(A组)阳性率90.0%,心绞痛组(B组)67.6%,胸痛 心电图缺血组(C组)16.7%,狭窄血管经PTCA及支架植入后血供明显改善。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以明确诊断冠心病。老年患者有典型临床症状,冠状动脉狭窄一般较为严重,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T造影在诊断冠心病血管狭窄部位的优缺点。方法:对80例明确诊断的冠心病血管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T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80例冠心病血管狭窄患者中,有38例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患者,其中通过冠状动脉CT造影检测有90.04%的准确率,而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仅有79.15%的准确率,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冠状动脉前室旋支的26例患者中,通过冠状动脉CT造影检测有95.06%的准确率,而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仅有74.13%的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16例右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其中通过冠状动脉CT造影检测有84.05%的准确率,而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仅有73.04%的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冠心病血管狭窄部位的影像学诊断中,冠状动脉CT造影的优势均大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冠脉造影与冠脉CT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准确性。方法:入选63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同时行冠脉CT和冠脉造影。结果:共检测378支冠状动脉分支。冠脉造影显示轻度狭窄24支,中度狭窄19支,重度狭窄83支。冠脉CT显示轻度狭窄85支,中度狭窄14支,重度狭窄54支。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做为标准,冠脉CT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88.3%,特异度为28.2%,准确性为53,1%;阳性预测值为46.49%,阴性预测值为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CT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的成熟及大量临床试验对其疗效的验证,选择性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及冠脉介入治疗已成为目前诊断、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然而术中术后并发症并不少见,尤其一些严重并发症可造成患者死亡。我们总结了我院近年所做的614例冠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介人心脏病学是通过精辟导管技术进行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学科,为过去25年里临床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新概念,新技术,新器械不断涌现,并迅速,广泛和成功的应用于临床,成为与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冠心病的治疗已成为临床医学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心病的进一步治疗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益处。方法:选择适宜病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64例病人4例出现桡动脉痉挛,其中3例注入硝酸甘油后缓解,1例改肱动脉穿刺。结论: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局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冠状动脉造影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本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现将其结果对比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历选择选择2004—2006年住院接受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60例,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为冠心病标准,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1~82岁,平均(55±10)岁。1·2观察方法心电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实验中有一项符合心肌缺血者可诊断为心电图阳性。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冠脉直径减少≥50%者判断为阳性。2结果2·1心电图(ECG)与冠脉造影(CAG)结果比较60例冠…  相似文献   

9.
周建庆  葛世俊 《宁波医学》2000,12(6):258-259
目的 探讨经皮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和冠脉内支架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8例腹主动脉及髂动脉严重扭曲及狭窄者,采用经皮肱动脉穿刺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1例同时行这人支架术。结果在8例均获成功。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影及人支架术是安全、有效、操较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了解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为不能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的基层医院更好地运用运动试验检查提供诊断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组12例患者,男,10例,女两例,年龄38~82岁,平均58.6岁,均有心绞痛症状,经运动试验检查阳性。  相似文献   

11.
12.
78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CI后12个月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中远期支架内狭窄及心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总结2007年1~3月行PCI治疗并于术后12个月行冠脉造影复查的患者78例,对其心绞痛复发率、造影复查再狭窄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8例患者完全性血运重建率100%,术后按冠心病PCI术后治疗指南进行规范药物治疗,住院及随访期间无心源性及非心源性死亡病例,术后12个月造影随访结果 提示6例(7.7%)共16个靶病变(10.6%)发生再狭窄,其中5例共9个靶病变血管需行血运重建治疗.PCI治疗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性明显减少.结论 患者PCI术后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其再狭窄发生较低,患者中远期随访心功能及心绞痛发生均可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与冠脉造影所见冠脉病变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病变与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1-11~2004年底收治并经冠脉造影检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两组:<70岁组,≥70岁组.对比两组心电图、造影所见病变特点以及危险因素组成.结果 在除右室导联组以外的各导联组,单支病变在<70岁组明显多于≥70岁组;老年组双支病变和3支病变明显增多,下后壁组虽有增多,但统计学意义不明显;高血压病比例组间无明显差异:46.3%比53.1%,P>0.05;糖尿病所占比例≥70岁组多于<70岁组:19.5%比58.26%,P<0.05;Tchol≥70岁组高于<70岁组:5.92±0.31比5.15±0.37,P<0.05;LDL≥70岁组低于<70岁组:5.31±0.22比4.25±0.17,P<0.05;TG无明显差异:2.68±0.19比2.73±10.21,P>0.05;AMI≥70岁组明显多于<70岁组:35%比65.5%,P<0.05;ST段下移的AMI≥70岁组明显多于<70岁组11.6%比43.8%;P<0.05.结论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脉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多见,AMI ST段下移更多见,高龄、糖尿病和心电图ST段下移多预示多支血管病变;危险因素方面高血压病组成年龄分组无明显差异,老年组糖尿病高甘油三酯增多,低于70岁组高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多.  相似文献   

14.
100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利用导管对冠状动脉解剖进行的放射影像学检查 ,也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心外科冠脉搭桥术的广泛开展 ,术前必须行冠状动脉造影 ,了解冠脉病变部位、程度 ,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提供依据。我院自 2 0 0 2年 3月开展冠脉造影 ,至 2 0 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痛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552例冠脉造影病例,依据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改变分成5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率最高见于有心绞痛伴ECG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组(Ⅰ);依次为心绞痛伴ECG正常而运动试验阳性组(Ⅱ)、心绞痛伴ECG运动试验正常组(Ⅲ)、无心绞痛伴ECG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组(Ⅳ)、无心绞痛伴ECG正常而运动试验阳性组(Ⅴ)。结论:临床上有心绞痛、ECG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在诊断冠心病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生机制一般是在冠状动脉狭窄,斑块发生破裂的基础上形成急性血栓使冠脉完全闭塞所致。但也可发生在冠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nphy,CAG)正常或是轻度病变的冠脉。现报道本人工作中遇到的1例AMI而CAG正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刘焱  刘荣  李辉 《海南医学》2014,25(2):194-197
目的 通过对比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术(CTA)与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探讨其评估冠脉狭窄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搜集100例患者的320排CTA的完整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评价冠状动脉不同节段病变诊断的一致性及对冠脉狭窄程度诊断的差异性.结果 10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直径≥2mm共有1 423个节段,在CTA检查中能够满足诊断要求的共有1 269个节段.320排CTA显示轻度狭窄(管腔内径减少<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84.4%、59.3%、94.4%,中度狭窄组(≥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4%、94.6%、75.2%、84.6%,重度狭窄组(≥75%)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7%、83.6%、82.9%、92.8%,与CAG结果对比,320排CTA对轻、中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的评价均较高.结论 320排冠状动脉成像术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对冠脉轻中度狭窄的敏感性高于CAG,对中重度狭窄的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byCAG)是显示冠状动脉解剖与病变部位的重要方法,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在民族边疆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尚未普及。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医院近两年来引进该技术,自2006年11月~2007年8月共行CAG150例,其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35例,收到良好经验和效果。本文拟对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提高对多民族边疆地区基层医院CAG对冠心病诊断价值和冠心病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吴淑杰  荆全民 《吉林医学》2000,21(2):106-106
笔者将1998年8月~1998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者66例的结果进行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6例冠状动脉造影中,男47例,年龄20岁~71岁,平均年龄51.77±11.63岁。女19例,年龄36岁~75岁,平均年龄60.05±11.22岁。将66例患者按1980年全国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将其分成三组。冠心病心绞痛组21例,心肌梗塞组18例,可疑冠心病组27例。1.2 方法:应用西门子C臂700mA心血管造影机。采用JudkinS法。行左、右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不同体位投照,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1.3 诊断标准:以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20.
蒲月英  张万超 《西部医学》2010,22(11):2074-2075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96例不明原因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之间临床资料特点及心律失常类型。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组较阴性组合并有更多的临床症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心电图缺血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阳性组中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三种心律失常比阴性组多见,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合并冠脉病变多与临床症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心电图缺血改变等临床特点有关,而心律失常类型中,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三者冠脉病变阳性率高,应尽早行冠脉造影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