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肢动脉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下肢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最近更新了外周动脉疾病诊疗指南,呼吁各个学科的临床医师早期检测治疗外周动脉疾病,预防残疾,降低死亡率。在中国,由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也将有增多的趋势。本文将结合该指南,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血管重建治疗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钟静敏  胡世红 《医学综述》2009,15(12):1880-1884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除了冠状动脉以外,还常累及脑动脉、肾动脉和外周动脉等多处血管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外周动脉检测有利于早期检出外周动脉病变及评估患者今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对于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有利于早期采取措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本文主要就外周动脉硬化的几种主要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2例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分析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到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年龄、腹围、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结论:年龄、腹围、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均是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降低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潜在铁死亡相关生物标志物及诊断治疗靶点。方法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转录组数据集,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ed genes,DEGs),并与铁死亡基因取交集,得到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相关的铁死亡基因,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同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相关的铁死亡基因的诊断价值;之后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应用Cytoscape中的算法预测关键基因;最后通过miRWalk预测靶向关键基因的miRNA并构建网络图。结果 共筛选出9个下肢外周动脉疾病铁死亡相关基因,GO与KEGG的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与铁死亡、免疫调节、凋亡及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ROC诊断提示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9个相关的铁死亡基因的平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30;基于算法筛选出4个关键基因:HMOX1、ALOX...  相似文献   

5.
外周动脉疾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具有发病率高,疾病进展相对缓慢,临床表现多样的特点。本文主要综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6.
齐天军  翟梅青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92-2293,2296
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即踝部动脉收缩压和臂部动脉收缩压之比.ABI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erip 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诊断,是诊断PAD的有效、无创手段.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常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及外周动脉等多处动脉血管.因此,根据异常ABI诊断的外周血管疾病常常提示可能存在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并可以识别处于心血管危险的高危人群.国外几项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己经证实,ABI异常对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具有很高的价值[1,2].所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ABI的相关性研究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ABI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在全球患者众多,此类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3~6倍。PAD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而心脑血管事件是致死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踝臂指数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已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据最近美国心脏学会报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占全球人口死亡构成已从1992年的25%,增至1996年的29%,又增至目前的33%.动脉粥样硬化既是全球性疾病,又是全身性疾病.人体血管和心脏是一个整体,动脉粥样硬化除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外,还常累及全身的外周动脉等多处动脉血管床[1].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病等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表现形式.目前国内对冠心病、缺血性卒中了解较多,但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缺乏全面的认识,尤其对外周动脉病的认识尚存在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9.
高尿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相关,但是否与心血管亚临床疾病如外周动脉病相关,尚不清楚。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Shankar A等进行了有关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与普通人群外周动脉病的发生相关。该论文发表在Atherosc/erosis上。  相似文献   

10.
背景和目的: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和外周动脉疾病都是同一基础病变的临床表现。然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常相互关联,对这些疾病作为一个整体的预后情况仍知之甚少。方法:本调查旨在评估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患者中继发性血管事件的1年发生率。测定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心血管性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外周动脉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老年人中高发.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外周动脉疾病的流行趋势日益严重.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人群外周动脉疾病患病调查常用的检测方法、诊断标准和患病率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旨在为外周动脉疾病的研究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下肢动脉疾病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截肢的主要原因,及早诊治十分重要。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既可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又可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是评价外周血管疾病的准确方法。本文对我院42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超声检查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5):756-756
据JAMA杂志5月13日发表的文章报告,美国Pennsylvania大学Berger等对随机临床试验进行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未显著降低,但是非致死性卒中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erans,ASO)是最常见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三大并发症。[1]ASO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以心血管并发症居多。我科于2013年收治一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术中并发脑栓塞,现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74岁,因双下肢疼痛10余年,加重2月于2013年6月11日收  相似文献   

15.
Gabriel  Steg  Deepak  L.  Bhatt  Peter  W.  F.  Wilson  Ralph  D'  Agostino  E.  Magnus  Ohman  Joachim  Roether  Chiau-Suong  Liau  Alan  T.  Hirsch  Jean-Louis  Mas  Yasuo  Ikeda  Michael  J.  Pencina  Shinya  Goto  徐成斌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7,26(4):195-203
背景:目前,有关社区中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稳定患者心血管(cardiovascular,CV)事件发生率的资料比较少,既往也无国际性队列研究对冠状动脉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外周动脉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确诊患者以及此类疾病高危患者不同事件的发生率进行评估。 目的:在患有动脉疾病的门诊患者或存在多个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门诊患者中确定当今世界1年内CV事件的发生率。 设计、地点及参试者:“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维系健康(Reduction of Artherotllrombosis for Continued Health,REACH)”注册研究是一项国际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人员于2003—2004年从44个国家、5587名医生入选68236例已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患者(CAD、PAD、CVD;n=55814)以及至少存在3个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n=12422)。 主要观测指标:CV死亡、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及卒中的发生率。结果:截至2006年7月,共有95.22%的患者(n=64977)提供了1年内的结局。心血管死亡、MI及卒中的总体发生率为4.24%;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患者为4.69%,仅存在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为2.15%。CAD、CVD及PAD患者CV死亡、MI及卒中的总体发生率分别为4.52%、6.47%和5.35%。CAD、CVD及PAD患者发生终点事件(即CV死亡、MI、卒中)以及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入院的几率分别为15.20%、14.53%和21.14%。上述事件发生率随症状性动脉疾病病变部位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仅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为5.31%,有1处症状性动脉疾病的患者为12.58%,有2处症状性动脉疾病的患者为21.14%,有3处症状性动脉疾病的患者为26.27%(趋势P〈0.001)。 结论:在这项当代大型国际研究中,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门诊患者以及有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危险的门诊患者CV事件的年发生率相对较高。存在多部位病变者CV事件的1年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6.
刘姝莉 《吉林医学》2013,34(7):1354-1355
目的:探讨心血管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外周血管类疾病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心血管术后并发外周血管病症情况:出血41例,严重出血3例,骨筋膜室综合征3例,局部血肿31例,假性动脉瘤15例,动静脉瘘6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经对症治疗和相应护理后,均治愈。结论:熟识介入术后可能的外周血管并发症及致病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其防治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疾病下肢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将40例踝臂指数(ABI)<0.9的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阿托伐他汀组(20例),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和4m步行速度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前后下降差值经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变化差值、ABI、总胆固醇变化差值、低密度脂蛋白变化差值、三酰甘油、吸烟、服药情况等指标调整,2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无显著改变(P>0.05),而4m正常及快速步行速度有显著改变(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高血压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可显著延缓短距离步行速度的衰退,对下肢功能的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金堂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550-1551
目的通过测量踝,肱指数评价定安县人民医院住院脑梗塞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入院41例脑梗塞患者进行踝,肱指数测定,并进行资料收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41例脑梗塞患者中发现17例合并外周动脉病(平均踝,肱指数0.63)。与非下肢外周动脉病组相比,下肢外周动脉病组患者在年龄(P〈0.01),糖尿病史(P〈0.01)方面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吸烟史(P〉0.05),高血压病史(P〉0.05)和血脂异常(P〉0.05)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测量踝,肱指数确诊下肢外周动脉病简便易行;脑梗塞患者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病多见于高龄和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9.
孙勇  郭涛 《实用全科医学》2009,7(7):764-765
目的研究踝肱指数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考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踝肱指数在外周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狭窄、动脉硬化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踝肱指数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结果踝肱指数与外周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狭窄、动脉硬化等疾痛呈负相关并多以躁肱指数〈0.9有临床意义,同时躁肱指数也有上线以1.3和1.4为多,踝肱指数超过上线多认为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踝肱指数是诊断外周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狭窄、动脉硬化等疾病的简单、有效、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80岁)外周动脉粥样硬化(AS)性血管狭窄数目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对292例高龄老年人进行颈动脉、下肢动脉检查,并记录一般情况、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随着外周动脉血管狭窄数目的增加,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2.261、12.205、14.362,均P〈0.01)。血管狭窄数目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显著相关(P〈0.01)。结论多部位外周AS性血管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有显著关系,多普勒超声可明显筛选出更高危患者,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