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耳门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内耳门的详细解剖学资料,明确其与周围骨性结构的毗邻关系,为临床神经外科手术中内耳门区神经和血管的定位和保护提供颞骨岩部形态学和局部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成人完整湿性头颅标本10例内耳门位置、结构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内耳门及其周围骨性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内耳门位于鞭骨岩部内侧面中央,面神经多位于内耳门的前上,而听神经位于其后下,双侧各相关数据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内耳门是颞骨岩部后而一个重要的骨性标志,熟悉内耳门的骨性解剖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该区域疾病的手术治疗及听神经瘤术中保留面、听神经功能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乙状窦后入路前庭神经鞘瘤切除术中磨除内耳门后唇的应用效果。方法行乙状窦后入路前庭神经鞘瘤切除术65例,术中均先磨除内耳门后唇后再切除肿瘤。结果手术均获成功。肿瘤全切58例,次全切7例。术中解剖保留面神经47例(73.2%)。面神经功能分级Ⅰ~Ⅱ级25例,Ⅲ~Ⅳ级28例,Ⅵ级12例。结论乙状窦后入路前庭神经鞘瘤切除术中磨除内耳门后唇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与眩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眩晕是脑血管病患者的常见症状,大约45%以上的脑血管病患者可伴有眩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高血压脑病都有可能发生眩晕。眩晕的程度因病变部位而异,并伴有不同的症状。一方面,由于前庭神经核是脑干中最大的神经核,位置较表浅,对缺氧特别敏感而易表现眩晕;另一方面,在脑血管病的眩晕中,以椎-基底动脉系统疾病引起者较多。这是因为前庭系统主要由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而椎-基底动脉较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且供给内耳及前庭神经核的血管均为终末动脉,发生缺血或出血病变时,较难建立侧支循环而产生眩晕,故临床上又称为迷路卒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脑下前动脉(AICA)的显微解剖结构,为桥小脑角区手术提供相关的显微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0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双侧20支AICA及其分支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AICA出现率为95%,其分支迷路动脉、回返穿动脉、弓下动脉和小脑弓下动脉,出现率分别为95%、80%、70%及5%。AICA在面神经根附近形成AICA袢,出现率为90%。AICA直径为0.56~1.87mm,平均(1.29±0.43)mm。AICA袢与内耳门关系密切,80%穿过面、蜗神经。结论熟悉AICA的显微解剖,在桥小脑角区手术中,可避免损伤相关动脉。  相似文献   

5.
引言晚近对于内耳的神经解剖、生理功能及临床病理,虽有一定的进展和认识,但还有很多方面尚未完全明了,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和阐明。前庭功能试验及其临床病理表现亦不例外。冷热水试验是前庭功能试验中较重要而有价值的一种,它能测定前庭机能变化、自发性眩晕及眼球震颤的病因,鉴别前庭病变是周围性或中枢性,协助中枢病变的定位及小脑桥  相似文献   

6.
眩晕是前庭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症状,可见于各种不同的疾病。按其性质分为由前庭神经或内耳迷路病所引起的“真性眩晕”(有自身旋转或周围景物旋转的感觉),以及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或中毒等所引起的“一般性眩晕”(头晕,有时伴有轻微的站立不稳,但没有自身旋转或周围景物旋转的感觉)。眩晕症病人除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脉络膜裂的显微解剖学特征和经脉络裂入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个国人成人头颅湿性标本在4-10倍显微镜下进行侧脑室区域显微解剖,观察并描述脉络膜裂的显微解剖学特点.分别打开脉络膜裂体部、房部、颞部,观察达到第三脑室、松果体区、环池的路径解剖.结果 脉络丛位于侧脑室底部内侧.脉络膜裂是位于丘脑和穹窿之间呈C...  相似文献   

8.
潘莉  尹苏红 《内科》2007,2(5):760-76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价值。方法对120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进行BAEP检查,记录潜伏期(PL)、波峰间潜伏期(IPL)的数值,与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比较。结果BAEP异常者64例,异常率为53.3%,其中内耳型异常27例占42.2%,脑干型异常37例占57.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耳型异常者应考虑是前庭周围性眩晕,脑干型异常者应考虑是前庭中枢性眩晕,BAEP对鉴别前庭系统性眩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OM)伴感音性听力损失(SNHL)患者颞骨骨密度变化情况及其与听力下降程度、病程的关系。方法 选择单侧COM伴SNHL患者33例,病程20(10,33)年。患者行颞骨CT扫描,记录两侧耳蜗骨迷路基底转、中间转、耳蜗顶及内耳道的CT值,计算两侧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兴趣区CT值差值,记为ΔCT。对患者健耳及患耳进行纯音测听,记录其骨导并计算差值,记为ΔBC。分析ΔCT与ΔBC、病程的关系。结果 患者患耳耳蜗骨迷路基底转CT值低于健耳(P<0.05),患耳与健耳耳蜗骨迷路中间转、耳蜗顶及内耳道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患耳与健耳耳蜗骨迷路基底转ΔCT为163(93,214)HU。患者患耳与健耳的骨导分别为(10.1±6.1)、(25.7±9.2)dB,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患耳与健耳的ΔBC为14(11,20)dB。ΔCT与ΔBC及病程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6、0.43,P均<0.05)。结论 COM伴SNHL患者耳蜗骨迷路基底转骨密度降低,并且与听力下降程度、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张宏亮  程明亮 《山东医药》2011,51(50):110-111
目的对喉返神经颈段及其分支进行解剖,为颈段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定位和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成人尸体标本40具(80侧),仔细解剖喉返神经及其分支,观察其与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软骨下角的关系。结果喉返神经颈段分为喉支和喉外支,有91.2%的喉支在入喉之前在距甲状软骨下角尖端(16.8±7.5)mm处分为前、后支;喉外支多在甲状软骨下角尖10.1~70.5mm范围内发出。结论甲状腺术中仔细辨别喉返神经颈段分支的走行及毗邻关系,有助于防止甲状腺术中损伤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老年尸头神经内镜下扩大入路至斜坡区的重要解剖结构;通过与显微镜下乙状窦前入路至斜坡区暴露部位和面积的大小进行比较,分析两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 将10具尸头(>60岁)先进行CT薄层扫面,然后在神经导航系统下精确定位于CCD中心,用穿刺针做好标记,并随机分成神经内镜和显微镜组,内镜组暴露分为鼻腔、斜坡以及硬膜阶段,观察每阶段解剖结构,硬膜阶段测量相应的数据;显微镜组暴露分为皮瓣、骨瓣、硬膜阶段,至硬膜阶段测量相应的数据,并与神经内镜组比较.结果 老年尸头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至斜坡区入路的重要解剖结构有鼻中隔、咽结节、蝶窦开口、翼管,暴露斜坡的部位是整个斜坡区及其周围,暴露面积是(486.09±62.30) mm2.显微镜下暴露斜坡的部位是一侧的中上斜坡及岩骨嵴,暴露面积是(431.06±40.30)mm2.结论 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至斜坡区的重要解剖结构是鼻中隔、咽结节、蝶窦开口、翼管,该手术入路对切除单纯斜坡区的肿瘤具有入路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手术风险与开颅手术相当,适用于老年斜坡区占位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2.
前庭性眩晕一直被认为是病毒引起的,其某些形式:急性前庭神经炎、急性迷路炎、急性眩晕等可能是病毒性多发性颅神经炎的表现。为了证实这一假设,作者选择了有前庭损害、眼震电流图异常,而耳蜗正常的急性眩晕16例病人进行研究,全部均经神经系统检查排除了其它神经疾病的可能,并以100例非耳性神经病者作对照。结果病人组女10、男6例,年龄21~59岁。有上呼吸道感染史12例(80%),三叉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11例,颈2支配区感觉障碍9例,咽后壁(舌咽神经支配)感觉迟钝8例,软腭或第10颅神经的喉上支麻痹9例,舌蕈状乳头炎(鼓索神经受损)7例,  相似文献   

13.
胆管癌的浸润和转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经淋巴转移是胆管癌的主要转移方式之一,以局部淋巴结转移为主,较少发生远处转移.由于胆管的解剖部位的特点以及其与周围神经、包括多种神经肽的密切关系,其神经周围浸润转移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除浸润转移、种植转移、淋巴道及血道转移等途径之外,经神经周围浸润和转移是胆管癌的一种重要病理特征,对胆管癌细胞与神经纤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胆管癌神经周围浸润转移过程的调控因子的研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眩晕是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常见症状,这常常由于椎-基底动脉的分支内听动脉供应前庭迷路和耳窝的血流供血不足,而前庭迷路对缺血特别敏感,所以容易出现眩晕。抗血小板、抗凝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治疗是内科治疗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抗血小板、控制危险因素等治疗基础上联用疏血通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许安廷  孙睿杰 《山东医药》2005,45(12):69-70
由于血-迷路屏障的存在,使得全身用药在内耳中达不到足够的浓度,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而为了达到有效浓度增加全身用药的剂量和时间,可能会引起较大的副作用,有时甚至是致命的.鼓室内给药可避开血-迷路屏障直接进入内耳,使得外、内淋巴液内的药物浓度较高,同时避免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在理论上提供了一种治疗内耳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也证实了其可行性.鼓室内给药的理论基础是药物必须能够经圆窗膜渗透,在外、内淋巴液内达到有效的浓度.  相似文献   

16.
颅底岩尖部解剖结构复杂,相比传统岩尖部开放手术入路,内窥镜经鼻颅底岩尖部手术更能安全有效的治疗颅底岩尖部胆固醇肉芽肿、软骨肉瘤、脊索瘤、神经鞘瘤以及生长或转移至该区域的其他恶性肿瘤等疾病,但其引起的颈内动脉损伤仍有发生。内窥镜经鼻颅底岩尖部手术引发颈内动脉损伤的高风险因素较多,包括颅底岩尖部的解剖因素和病变因素、仪器设备因素、术者相关手术经验与个人健康状况等。一旦发生颈内动脉损伤,应进行紧急止血和后续治疗,其中近端控制、保持手术视野清晰以及隔离出血部位是紧急止血的关键步骤,这些措施使受伤部位能够精确定位和可视化。最有效的后续治疗方法是动脉内覆膜支架植入技术,既可达到颈内动脉彻底止血的效果,又可避免发生脑部和眼部缺血并发症。重视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准确定位相关解剖标志点、合理运用3D视觉与打印、多模态神经导航、机器人辅助技术、建设优秀手术团队等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内窥镜经鼻颅底岩尖部手术引发颈内动脉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耻骨上经膀胱穿刺闭孔神经阻滞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耻骨上经膀胱穿刺闭孔神经阻滞治疗TURBt术中出现闭孔神经反射的膀胱肿瘤患者26例。结果22例闭孔神经反射消失,4例明显减轻,未发生膀胱穿孔或改开放手术者,未发现尿外渗及肿瘤针道种植。结论耻骨上经膀胱穿刺闭孔神经阻滞治疗TURBt术中发生的闭孔神经反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肿瘤手术喉返神经损伤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引起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606例甲状腺肿瘤病人。结果 10例出现一侧不同部位,不同原因引起的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甲状腺肿瘤手术为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应强调严格按照外科间隙解剖。细心操作,严密止血,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和变异,掌握喉返神经的解剖方法。是否解剖喉返神经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美尼尔认为急性眩晕发作是由于前庭迷路的病症所引起。但这种常见病的确切病因仍然不明。1938年Hallpike 等认为:迷路受累是由于类似青光眼的情况而造成,组织学上证实有内淋巴腔普遍扩张。这是(?)病在病理学上的解释,但是内耳积水的原因仍然使人困惑不解。某些学者认为耳聋是由于内淋巴中的钾导致柯蒂氏器中毒的结果,这种钾在耳蜗膜破裂之后,污染了外淋巴。其他作者主张此病的主要异常仍然是在内淋巴囊内。评价治疗本病的各种方法是困难的。因为此病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眼外眦区的解剖学形态和数据,为临床整形外科学、老年鱼尾纹除皱术等眼部美容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12例新鲜尸颅、36例成人尸颅,共48例、左右96例的眼外眦区数据进行测量;同时对眼外眦区的神经支配及手术阻滞麻醉点进行解剖研究。结果 测量48例尸颅眼外眦区多组数据并确定此区神经支配、手术阻滞麻醉点和麻醉范围。结论 通过对眼外眦区数据的测量,为临床眼部整形外科、老年鱼尾纹除皱手术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