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胁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胁痛症候,分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奉组治愈60例,好转18例,未愈8例。结论:胁痛是由于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所致,根据临床中医分型,选用柴胡舒肝散、血府逐瘀汤,龙胆泻肝汤、一贯煎等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饮片辩证治疗胁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胁痛的患者,按照其胁痛的类型使用不同的中药饮片进行治疗,并且观察不同类型的胁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药饮片治疗后,各个类型的胁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可达100%。结论:使用中药饮片对胁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联合金铃子散治疗郁热胁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医辨证分型为郁热所致的胁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症候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郁热胁痛患者采用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治疗可有效提升胁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郁热证候及相关临床特征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肝炎胁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1月—2019年3月门诊治疗的慢性肝炎胁痛的患者,随机选择采用中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纳入单纯以中药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和胁痛程度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相较于对照组的80.0%高,胁痛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慢性肝炎胁痛患者以中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研究肝病胁痛的中医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将肝病胁痛进行分析,并从中医辨证分型、中药治疗及中医外治方法如针灸、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等方面研究中医治疗肝病胁痛的方法。中医药在治疗肝病上种类繁多,且安全有效、副作用小,中医外治在肝病胁痛的治疗上疗效尤为突出,值得大范围临床推广应用。因此,在今后肝病胁痛的治疗中应加大对中医外治方法的研究力度,力求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为提高肝病胁痛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胃炎的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医诊治组)各3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联合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中医自拟益气养阴汤随症加减治疗和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与探讨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施治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7年3月份所接收治疗的26例胁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对其采用柴胡疏肝汤加减的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1.5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23.08%,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为7.69%,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给予胁痛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汤加减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病情的复发率,该种治疗方式值得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15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主症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8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胁痛、发热及呕吐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在急性胆囊炎护理中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方法:整合性分析80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中医治疗观察组和行西医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患者应用中医实施治疗,可显著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0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0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采取硝苯地平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且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滋阴益气补肾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方法对抑郁症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96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利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6%,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对抑郁症利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并且不会出现副作用,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采用中医烙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穿心莲内脂分散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痊愈27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健脾疏肝法治疗慢性肝病胁肋疼痛的临床疗效,准确评估其治疗慢性肝病胁痛的临床效果,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有哪些优势或不足,初步分析其改善慢性肝病胁痛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机理。方法:本研究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健脾疏肝之中药复方内服,对照组予逍遥冲剂口服。两周后对纳入本研究的慢性肝病胁痛患者进行疼痛性质、程度、持续时间、部位等方面的评估。结果:胁痛治疗组临床治愈显效18例(60.00%),总有效28例(93.33%);对照组治愈显效13例(40.33%),总有效21例(70.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健脾疏肝法为治疗大法治疗慢性肝病胁痛,确实能起到健脾舒肝、化瘀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胁痛患者应用中药饮片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胁痛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饮片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气滞血瘀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肝气郁结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肝阴不足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肝胆湿热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饮片辨证治疗胁痛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吴强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958-958
胁痛是由于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等原因 ,造成肝胆疏泄不利 ,或精血亏损 ,脉络失养而痛。临床表现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证。笔者在消化科工作数年 ,通过对 65例胁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在中医药治疗的同时 ,结合胁痛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辨证施护 ,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5例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41例 ;年龄在 3 3~ 76岁 ;中医证候分型 :肝气郁结 18例 ,瘀血停着 13例 ,肝胆湿热 19例 ,肝阴不足15例 ;平均住院 2 0 d。2 一般护理2 .1 病室环境应安静、清洁、室温适宜 ,空气新鲜。2 .2 饮食宜进清淡蔬菜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肿瘤患者多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肿瘤多汗症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方法应用于肿瘤多汗症患者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治疗时间较短,副作用较小,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郭勇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0):27+29-27,2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根据2009年1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相应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1.9%,其中显效:39例,有效:18例,全部患者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有效率高,副作用小,有利于患者坚持治疗,值得,陆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对其实施中医针灸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88例患者中治愈36例,显效31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0.9%,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