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不同时期的血浆水平及其相关的病理生理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3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发作期18例,缓解期14例)的血浆水平,并以动脉血气分析作相关分析。结果 肺心病患者血浆ET-1水平比健康呈显著升高(P〈0.05);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浆ET-1水平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90.01)  相似文献   

2.
对冠心病患者不同病期空腹血浆内皮素 (ET)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 ,除稳定性心绞痛 (P>0 .0 5 )外 ,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 ) ,ET水平高低次序是急性心肌梗死组 (AMI组 )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A组 ) ,SA组 ,正常对照组。提示冠心病患者血浆 ET含量随冠心病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监测冠心病患者血浆 ET水平及动态变化 ,有助于观察冠心病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3.
危重患者血浆P物质和内皮素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8例急诊危重患者(重型颅脑伤6例,脑出血8例,创伤性休克4例)血浆P物质(SP)和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显示,危重患者血浆SP和E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患者血浆SP含量及重型颅脑伤患者的血浆ET含量分别为最高。同时,有4例患者在24h内出现呕血,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危重患者血浆SP和ET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应激状态时上消化道粘膜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目前,对活动性肺结核仍然缺乏一种快速、有效、敏感、特异性强的检验手段,给临床快速、准确诊断活动性肺结核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内皮素(endothelin,ET)的生理和病理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T与某些心肺疾病密切相关.但血浆内皮素-1( ET-1)与活动性肺结核的关系国内鲜有报道.为此,我们测定了30例活动性肺结核治疗前和痊愈后血浆ET-1的含量并进行比较,以探讨血浆ET-1的含量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在判断肺结核活动性方面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磁化支架安置术后冠状窦血浆内皮素-1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 ( ICS)后冠状窦血浆内皮素 -1( ET-1 )浓度的动态变化 ,探讨磁化支架对术后再狭窄防治的作用机制。方法 :冠心病患者 3 8例 ,随机安置普通支架 1 8例 ( 组 ) ,磁化支架 2 0例 ( 组 ) ,分别于 PTCA前、ICS后即刻、3 0 min、1 h、3 h和 6h自冠状窦采血检测血浆 ET-1的浓度。结果 :术后 组的 ET-1的浓度较术前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在 3 h时为最低 ,为 ( 50 .0 3± 1 2 .2 5) pg/ ml( P<0 .0 1 ) ,而 组的ET-1浓度在术后即刻显著升高 ( P<0 .0 1 ) ,直到术后 3 h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磁化支架可有效抑制冠状窦血浆 ET-1浓度的升高 ,可能对再狭窄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是新近发现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其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1].有研究表明,ET-1受体在肝内主要分布于肝窦前平滑肌细胞和贮脂细胞上.  相似文献   

7.
酒精中毒家兔血浆内皮素-1水平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酒精中毒家兔血浆内皮素-1(ET-1,pg/ml)水平的变化。方法:选用家兔24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灌胃法给予家兔含乙醇50%的烈性白酒8ml/(kg·d),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1、2、3、4、5、6个月取血检测血浆ET-1、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灌胃1、2、3月时ET-1和MDA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4~6月时ET-1和MDA逐渐增加(4个月P<0.05,5、6月P<0.01),ET-1与MDA含量呈正相关性(r=0.64,P<0.01)。1、2月时SOD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3~6月时SOD活性逐渐降低(3、4月时P<0.05,5、6月P<0.01),ET-1与SOD呈负相关性(r=-0.24,P<0.05)。结论: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氧自由基作用增强,血管内皮素-1增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可能在酒精中毒的发病机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皮素-1及其受体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意义,以及其对宫颈癌发生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临床标本89例,分为病例组(52例,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对照组(37例,慢性宫颈炎组织)。采用半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组织中ET-1、ETA、ETB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含量,并对检测数据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癌病例组ET-1、ETA在mRNA表达水平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增高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ET—B在两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宫颈癌病例组ET-1、ETA在蛋白水平上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增高趋势(P〈0.01),而ET—B在两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宫颈癌患者体内ET-1的过量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T-1在宫颈癌组织中发挥的生物学效应以ETA受体介导为主。  相似文献   

9.
胡佩莉 《浙江医学》2003,25(7):444-44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 ,气道重建与哮喘症状的持续存在、严重程度以及气道高反应性有关。内皮素 (ET)是一种有血管收缩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多肽 ,除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外 ,气道上皮含量最丰富[1]。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ET -1可能与哮喘患者气道的高反应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2年5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ET-1水平进行了监测 ,以探讨ET -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哮喘组计30例 ,其中男性14例 ,女性16例 ;年龄38~70岁 ,平均 (52.0±8.5)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28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为肥胖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ET-1升高,与腰围呈正相关(r=0.41,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呈负相关(r=-0.37,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与血浆ET-1升高有关,后者与腰围升高及体内HDL-C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1.
探讨血浆内皮素水平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6例脑出血40例脑梗塞及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浆内皮素肖度。结果;三组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均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三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之间以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最高,脑出血组次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入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特征与血浆内皮素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1995年至1997年间收治老年人DCM30例心功能资料,放射免疫非平衡法检测患者血浆内皮素(ET)浓度。结果老年人DCM的血浆ET平均浓度(176.23±45.02mg/ml)明显高于28例无心脏扩大的高血压病老年患者(70.84±17.16Pg/ml)P<0.01,并且随着心功能不全的加重而升高。结论血浆ET水平是老年人DCM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与肺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SN-682型放射免疫γ仪计数仪,对50例肺心病患者在急性期与缓解期分别测定血浆ET含量,并与50例正常人血浆ET含量进行对照.同期进行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检查.结果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浆ET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及缓解期患者(P<0.05),并与肺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与动脉血氧分压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内皮素与肺心病病情密切相关,是反映肺心病严重程度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段敏超  李家萱 《华夏医学》2005,18(4):503-504
目的:测定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内皮素(endothelin,ET)含量,探讨其在疾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对30例肺心病患者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分别作ET、BNP和动脉血气分析,并与30例健康对照者作比较.结果: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经治疗后ET、BNP有所下降,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ET和BNP呈正相关(P<0.01),BNP与PaO2呈负相关(P<0.01).结论:ET和BNP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的变化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5例稳定性心绞痛(SA)和26例正常人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内皮素(ET)浓度。结果uA患者心绞痛发作时CGRP、ET均明显高于SA发作时及正常对照组,但CGRP/ET比值显著降低,且恶化型〉初发型〉自发型,UA缓解时升高的CGRP、ET均显著下降。结论CGRP、ET变化对uA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与其病变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肺炎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肺炎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Ⅰ、Ⅱ(AngⅠ、Ang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轻型肺炎组患者(45例),肺炎心衰组患者(9例)和对照组(15名)的血浆ET、AngⅠ,AngⅡ水平。结果 轻型肺炎组及肺炎心衰组血浆ET、AngⅠ,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u=15.25,14.86,14.96,35.38,33.26,33.38,均P<0.05或0.01),肺炎心衰组明显高于轻型肺炎型(u=20.13,18.40,18.42均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轻型肺炎组及肺炎心衰组ET与AngⅠ,AngⅡ,AngⅠ,AngⅡ均呈正相关(均P<0.05或0.01)。结论 ET和血管紧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肺炎与肺炎心衰的发生和发展,其升高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AMI患者随机分溶栓(17例)与非溶栓(14例)两组,溶栓组分为溶栓成功组9例(早期再灌),溶栓未成功组8例(非早期再灌)。测外周血浆ET值,并于入院后3周左右行彩色多普勒扫描。结果:AMI患者入院初血浆ET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早期财灌较非再灌高山筻 高及高山箭移且持续时间短,各组ET峰值性与彩色多普勒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  相似文献   

18.
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近5年来老年肺结核的30例病例的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病史和肺部钙化点者16例,以咳嗽、喀痰为主要症状者24例,9例并发呼吸道感染就诊,4例无症状.痰菌阳性8例.肺部病变以右上肺为主.治愈26例,迁延不愈3例,死亡1例.结论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不典型,合并症多,免疫力低,延误治疗率高,复发率高,治疗难度大.因而要注重在临床诊断上的综合性分析和在治疗上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及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的84例EH患者及36例健康人血浆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两者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EH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H的病情越严重血浆ET水平升高越明显,而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水平则明显你于对照组,WT与CGRP的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及溃疡并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3例胃溃疡、1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血浆ET水平,并与12例健康人对照。结果血浆ET水平(ng·L-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84106±63489)、胃溃疡组(73669±36614)较对照组(36175±8052)显著升高(P<001)。溃疡合并出血量>500ml组(93867±63919)与出血量<500ml组(65300±35921)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溃疡直径≤10cm组(76283±57412)与溃疡直径>10cm组(82800±3960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T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致溃疡因子,尤其在溃疡合并出血量大时,血浆ET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