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 方法 对本院新生儿科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20例新生儿气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例新生儿气胸患者中17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2例分别经胸腔穿刺及胸腔闭式引流后治愈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 新生儿气胸多见于足月儿,且发病率与分娩方式有关,降低择期剖宫产率,提高窒息复苏水平,可防治新生儿气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4例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24例气胸患儿中23例先行胸腔穿刺抽气减压后,2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例行纵隔穿刺抽气减压术,16例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结果:24例气胸患儿,痊愈出院22例,1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20例患儿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平均70 h,最短引流时间35 h,最长引流时间160 h。16例机械通气治疗患儿12例先撤除呼吸机,后顺利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2例先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后顺利撤除呼吸机。结论:新生儿气胸主要与胎粪吸入综合征、机械通气及医源性因素有关。胸腔穿刺抽气及胸腔闭式引流术为新生儿气胸有效治疗措施,严重气胸患儿应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疗效较好,治疗中需注意呼吸机参数调节。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气胸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急而凶险。本文对我院2006—2008年收治的29例新生儿气胸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世杰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850-3851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发病特点、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及诊断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产科足月新生儿自发性气胸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根据X线结果分三度,轻度23例,占76.7%,肺压缩<30%;中度7例,占23.3%,肺压缩30%~70%;无重度患者。足月新生儿自发性气胸多发生于出生后24 h内,剖宫产足月新生儿自发性气胸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结论:足月新生儿自发性气胸与分娩方式有关,多见于足月剖宫产,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2倒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足月儿气胸病因:胎粪吸入征(MAS)14例,肺炎7例,出生窒息复苏抢救3例。8例早产儿气胸病因:肺炎5例,肺透明膜病(RDS)3倒,均在给予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出现气胸。32例患儿,9例经头罩给氧、镇静和抗感染治疗,气胸吸收。23倒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其中6例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10例给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气胸吸收痊愈出院,7例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4例气胸吸收,3例死亡,5例配合胸腔穿刺抽气。[结论]MAS是引起足月儿气胸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生后曾给予复苏抢救及呼吸机治疗的患儿。早产儿气胸与呼吸机治疗关系密切。因此MAS患儿、早产儿在进行复苏抢救及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压力,缩短吸气时间,以减少气胸发生。HFOV治疗气胸安全有效,一旦确诊为气胸,尤其是病情严重者应及早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发病原因、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对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712例患儿中确诊为新生儿气胸的3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中13例肺压缩〈30%采用保守治疗;21例采用胸腔穿刺抽气治疗,其中有11例采用负压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治愈32例,其中1例并发休克超生命极限pH值(6.77)抢救成功,2例家长放弃治疗。结论胎粪吸入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rtDS)、产时窒息复苏是气胸的主要原因,胸腔穿刺抽气及负压引流为主要治疗方法。新生儿气胸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源性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医源性新生儿气胸的病历资料,着重分析其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结合文献进行研讨。结果:本组病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联合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患儿平均引流时间2.8天,联合胸腔穿刺闭式引流、辅助呼吸机治疗患儿平均引流时间5天;其中1例出现张力性气胸改用8#硅胶引流管仍无好转转上级医院后放弃治疗,其余均治愈。结论: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危重患儿生存率极大提高,医源性气胸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针对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积极改进相应治疗措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新生儿气胸的临床与X线检查特点,以提高对新生儿气胸的认识与X线诊断水平。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近两年来收治的26例新生气胸患儿,摄取仰卧前后位胸片和部分仰卧水平侧位胸片,对所有患儿X线胸片随访复查。结果患儿有不同类型的气胸X线表现,如外侧肺气胸、内侧纵隔旁气胸、膈面附近及胸前部气胸等。结论新生儿肺气胸有一定的临床X线特征,对及时发现新生儿气胸,对临床诊断并及时处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胸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胸腔闭式引流对气胸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7年8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5例气胸患儿与同期住院的100例非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可能影响气胸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根据是否行胸腔闭式引流将气胸患儿分成两组并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选择性剖宫产、肺炎、窒息后复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湿肺、机械通气等是新生儿气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 05)。气胸患儿经胸腔闭式引流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 05),而撤机后吸氧时间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新生儿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是胎龄、选择性剖宫产、肺炎、窒息后复苏、NRDS、MAS、湿肺、机械通气。严重气胸患儿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及高频机械通气,可促进气胸的治愈。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气胸高危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高危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1月-2011年7月2 511例住院新生儿中,发生的31例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期并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胎粪吸入综合征(MAS)者,使用球囊面罩复苏者,应用机械通气者,均可使气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1例患儿中,11例给予单纯鼻导管或面罩吸氧,6例患儿采取胸腔穿刺抽气,14例患儿采用胸腔穿刺闭式引流,痊愈29例,治愈率达93.55%.结论 新生儿并发NRDS、MAS,使用球囊面罩复苏,应用机械通气等因素均为新生儿气胸的高危因素,而避免高危因素能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气胸可有助于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气胸的急诊处理及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提高气胸的治愈率.方法 对40例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表现、急诊处理的选择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积极干预,气胸患者均恢复良好,仅有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年龄大、伴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及糖尿病者易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早期闭式引流、及早开胸手术治疗和积极地抗感染治疗对于气胸的愈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老年难治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老年难治性气胸68例I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平均出血量100mL,平均手术时间50min,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为6d,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为12%,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d。全组死亡1例。结论VATS手术治疗老年难治性气胸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探讨窒息缺氧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易患感染性疾病的机理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正常新生儿为对照,检测了窒息新生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结果新生儿窒息后:(1)CD_4~+细胞减少,CD_8~+细胞增加,CD_4/CD_8比值降低(P<0.01、0.0025);而且重度窒息儿CD_3~+细胞亦明显减少(P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新生儿脓毒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体温(T)、呼吸(RR)、心率(HR)、白细胞计数(WBC)、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病死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T、R、HR、WB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的血浆CRP、PCT、ALT、TBIL、DBIL、Cr、BUN、LDH、CK-MB、PT、APTT、D-D、IL-6、TNF-α、NSE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FIB、IL-10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乌司他丁组除Cr、BUN外,上述其余指标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0.05)。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打鼾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328名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打鼾者为病例组,未打鼾者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打鼾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打鼾在不同性别中分布有显著性差异,根据性别分层经单、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对于男性打鼾组在悬雍垂过长、咽部疾病史、高BMI以及颈围等因素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OR值分别为11.314、3.261、2.245、0.220.对于女性打鼾组在扁桃体分度与体质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OR值分别为2.456、2.304.结论对于男性大学生悬雍垂过长、曾经患有咽部疾病、肥胖等可能是引起打鼾的危险因素.对于女性大学生扁桃体肿大与肥胖可能是引起打鼾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评价及分析新生儿HIE的系列生长变化.方法 对43例中重度新生儿HIE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多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正常新生儿作对照比较.结果 中重度新生儿HIE急性期存在血乳酸和血氨增高;血清钙离子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降低;心肌酶增高;尿素氮增高;血钠及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结论 新生儿HIE时伴有机体多脏器的损伤,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气胸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加强气胸预防、呼吸道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儿的气胸及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中有1名患儿发生气胸,气胸发生率为0.55%,4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19%;对照组中有8名患儿发生气胸,气胸发生率为4.37%,20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0.9%;试验组气胸及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气胸、感染等并发症,对治疗效果和预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起临床人员的重视,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对气胸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腋下入路治疗气胸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气胸患者60例,腋下入路30例为治疗组,对照组为传统方法经锁骨中线方法3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肺复张情况,有无合并皮下气肿,疼痛评分,胸管有无脱出,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情况。结果:两组均无脱管发生,皮下气肿发生率均较低,且均为少量皮下气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减轻,手术时间缩短,治疗组29例安全出院,1例死亡;对照组全部安全出院。无血管损伤、上肢麻木,与对照组比较经腋下入路更易于术后护理。结论:经腋下人路行胸腔闭式引流安全、可靠,手术时间更为缩短,疼痛不加重,易于护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陆春梅 《现代保健》2014,(28):150-153
新生儿分娩后脱离母体环境,会面临体温迅速降低,行为状态改变,母乳喂养适应等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母婴皮肤早期接触可以维持新生儿体温,促进新生儿的睡眠,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丁宁  ;侯敏  ;窦光华 《现代保健》2014,(22):153-156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各种胸腔积液和气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长约30 cm硅胶引流管、引流瓶组成密闭的引流系统,对65例自发性气胸和76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包括外伤性血气胸或自发性液气胸37例、胸腔积液或恶性肿瘤伴胸腔积液39例,共计141例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结果:胸腔积液有效率为94%;65例气胸除2例行切开闭式引流外,其余均治愈,有效率95%。结论: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管、引流瓶组成的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靠、患者容易接受的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的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