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立体定向术治疗扭转痉挛临床总结陈成雨,丁福忠,刘运振,颜承法我院自1989年至1992年应用丘脑腹外侧核和Forel-H区立体定向联合毁损治疗扭转痉挛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16岁。为未足月分娩,自幼不能站立行走,5岁时出现四肢不自主无规律...  相似文献   

2.
Forel-H靶点治疗扭转痉挛及手足徐动症的疗效分析解放军三医院神经外科李拴德,姜克明我院应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分别毁损Forel-H区、丘脑腹外侧核,治疗扭转痉挛及手足徐动症。于术前、后进行修订韦氏成人智力测验量表(WAIS-RC)及修订成人记忆量表(...  相似文献   

3.
书写痉挛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回顾书写痉挛的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探讨书写痉挛的发生和治疗的机理。方法:运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对8例书写痉挛患者实施了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进行疗效分析。结果:8例患者术后书写功能即刻恢复正常,无手术并发症,1-2年的随访疗效稳定。结论:立体定向丘脑膜外侧核毁损术是治疗书写痉挛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可能的治疗机制是阻断了基底节的异常爆发性电活动。  相似文献   

4.
脑内射频毁损灶CT近期随访及临床绍兴市人民医院梁法钿,李锦泉我们对9例帕金森病、1例扭转痉挛立体定向脑内靶点毁损术跟踪随访,结果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帕金森病9例,单侧扭转痉挛1例。男女各5例。毁损靶点为Vim核和Forcl-H,应用福州产FN-M型定向...  相似文献   

5.
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氏病17例报告张树芳,齐达锦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丘脑腹外侧核治疗帕金森氏病17例,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自1991年1月起,我们应用DZY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治疗17例帕金森氏病,手术17次,男15例,...  相似文献   

6.
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15例随访报告李新民齐达锦张树芳我院采用DZY-A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治疗帕金森氏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3~69岁,平均54.5岁。均选用丘脑腹外侧核治疗,术后震颤与强直明显好转。其中1例术中出现昏...  相似文献   

7.
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唐运林我院从1900年以来,采用脑立体定向手术方法,治疗肝豆状核变性锥体外系症状,效果明显,现对15例经内科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现将临床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6例。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16例帕金森氏病(PD)患者,经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毁损治疗,收效满意。术后随访,短者一年有效率为91.7%,长者二年有效率为80%。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发生。作者认为: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射频毁损治疗 PD,具有安全简便、脑损害小,疗效确切等特点。但是,仍不能阻止疾病自身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立体定向与 CT 相结合、在 CT扫描图象上直接行丘脑腹外侧核(VL)及苍白球定位,治疗帕金森病、扭转痉挛、舞蹈症的初步研究结果。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正常组: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37.85岁。治疗组:帕金森病10例、扭转痉挛2例、  相似文献   

10.
报告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51例,其中全身性发作2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2例;伴精神障碍者16例,采用F0rel-H区,杏仁核等单靶点或多靶点毁损,手术优良率64.7%。本文对手术适应症,靶点选择及临床疗效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扭转痉挛是一种少见的以肌张力失调、全身缓慢和不规则的剧烈扭转运动为特征的基底节疾病。我们自1999年7月至2002年3月,应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治疗扭转痉挛患者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立体定向治疗意向性震颤(附7例报告)刘玉广,张平,刘显明,宋建军,姜振宇自1995年7月至1996年4月共收治意向性震颤7例,使用立体定向手术毁损丘脑Vim核,获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全部男性,年龄最小16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  相似文献   

13.
丘脑腹外侧核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震颤麻痹阮庆池,唐克新,羊衍泽我们对22例耐药性震颤麻痹患者进行了24次手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7例,女5例;年龄:41~61岁,平均52.7岁。其中40~49岁8例。50~59岁11例。>60岁3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老龄帕金森病的方法和结果。方法:采用CT/MRI双重影像学定位,术中行微电极记录技术靶点监测,对28例70岁以上老龄帕金森病患者行丘脑腹外侧核、苍白球腹后内侧部射频毁损,其中1例行单侧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1例行双侧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26例行苍白球腹后内侧部毁损术,其中1例行同期单侧苍白球腹后内侧部及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术前及术后12月应用motorUPDRS量表进行评价。结果:2例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后12月,肢体静止性震颤完全或基本消除,其中1例下颌静止性震颤有明显缓解;26例行苍白球腹后内侧部毁损术,术后静止性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均有较大改善。结论: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是治疗老龄帕金森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仍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采用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震颤麻痹25例。治疗结果:显效22例,进步2例,有效率96%,无变化1例。随访1~7年,震颤复发2例(占8%),本文对立体定向术治疗本病的评价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了  相似文献   

16.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帕金森综合征随访观察崔自强,曹立新,张晓路,潘军,裴杰,李坤正,李文辉,贺瑛福我科对22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行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其中21例获得了随访,其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6例,女5例,术前21例皆有单或双侧肢体震颤,...  相似文献   

17.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外伤性运动异常一例报告崔自强,张晓路,曹立新我科于1992年下旬对1例难治性外伤性运动异常的患者行脑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温控热凝毁损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男性,27岁,两年前头部摔伤,在他院行手术治疗。40天后出现四肢不自主运动...  相似文献   

18.
扭转痉挛的手术治疗俞建民陈国志常义从1989年11月至1995年11月,选择不同的脑内核团,行脑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扭转痉挛23例26次手术。男18例,女5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2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2年。采用南京生产DYZ-A大型定向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书写痉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与结果采用MRI导向丘脑腹中间核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2例书写痉挛(震颤型)患者,例1术后书写时震颤即消失,写字较术前工整;例2术后右上肢震颤明显改善,可正常工作和生活。2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至今均未复发。结论书写痉挛的外科手术疗效明确,MRI导向丘脑腹中间核立体定向毁损术可以精确定位神经核团,有效避免术中并发症。文献复习两种外科手术方法(脑深部电刺激术和脑深部神经核团毁损术)的优劣和适应证,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立体定向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同胞兄弟2例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吴建宏报道兄弟俩分别为49岁和37岁,以明显的锥体外系症状、角膜五一F环及血清用氧化酶检查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兄井有肌张力增高.经脑室造影定位后行左丘脑瓜外侧核射频毁损术,术后2周CT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