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对964 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2015 年我院ADR 报告964 例,从发生ADR的患者年龄、损害系统、ADR涉及的主要药品种类、严重ADR 占比等进行分析。结果: 964 例ADR 涉及的前十位药品中抗感染药有7 种。主要损害系统:皮肤及其附件415 例(43%)、消化系统216 例(22.4%)、全身性186例(19.3%)、呼吸系统55 例(5.7%)、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44例(4.1%)、心血管系统20例(2.1%)等。其中严重ADR 38 例(3.94%)。结论: 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ADR的监测力度,特别注意对出现的新的和严重的ADR的监测,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
姚毅强  徐春梅 《海峡药学》2010,22(3):211-213
对我院2008年上报的102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02例ADR中,女性占总报告例数的61.76%(63例);报告ADR最多的职业为护士,占总报告例数的88.24%(90例);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最多,占总报告例数的93.14%(95例);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占50.98%(52例);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总报告例数的29.41%(30例);新的和严重的ADR报告占总报告例数的7.77%(8例)。  相似文献   

3.
金姬 《海峡药学》2015,(4):256-258
对我院2013年度上报的58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ADR中涉及的药品以抗菌药物为主,占总数的70.69%。ADR损害类型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总数的63.08%。结论:加强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强化合理用药意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院这3年里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把本院这3年收集的137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涉及14类药品,抗感染药居首位。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损害,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要加强合理用药监测,加强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与探讨我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以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通过全国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系统数据库,获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上报的全部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情况、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信息,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 182例不良反应中一般的ADR 163例(89.56...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利用网站检索功能和Excel对我院2006年上报的11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115例报告涉及142个药品。抗微生物药、注射剂、输液给药方法和中药注射剂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4个主要因素。不良反应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59.02%)和全身性损害(20.49%)。结论: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不良反应监测水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3-2010年度收集上报的312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2例ADR报告中,0~12年所占比例较高(31.49%),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2.13%)。抗微生物药物引发的ADR所占比例最高,有224例,占72.02%;其中,以喹诺酮类(42.48%)和头孢菌素类(29.54%)为主。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系统损害为主(40.13%),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新的严重的ADR有19例。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加强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本院2013年收集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本院10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从给药途径分布,以静脉给药的最多,共90例(占90%);从上报人员的分布中,以护理人员最多,共70例(占67.96%),从来源上,住院患者的ADR最多,共93例(占90.29%),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多,共57例(占45.6%)。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2009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由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48.75%),其次为中药注射剂(25.0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常见(53.75%);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7.50%)。结论:应以抗微生物药、中药注射剂为重点,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连平  周明  史红军 《中国药业》2009,18(14):55-56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方法对医院2007年1月至12月收集的101例ADR分别从患者年龄及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1例ADR中,抗微生物药物所致85例,静脉给药是主要给药途径,主要临床表现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医院相关人员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收集的4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品种几乎涉及人体每个系统的用药,其中以抗菌药物最多,占总药品不良反应数的43.7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68.87%;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占82.34%。结论临床用药应重视并尽量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3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1.97%(126例);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5.91% (104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占总例数的71.53%(98例)。结论:应重视ADR的报告与监测。  相似文献   

13.
唐荣  孟祥林  刘佳  梁鹦 《中国药业》2014,(13):46-48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并预防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方法将医院2013年收集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应用Office 2007 Excel软件。结果 ADR的常发人群为老年人;药物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为抗微生物药;皮肤及附件损害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结论临床、护理及药学人员应加大配合力度进行ADR报告的收集工作,且工作重点在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引起ADR的根本原因,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上报的2010年度共319例ADR报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ADR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其中50岁以上患者共有120例,占37.62%;抗感染药物引起ADR的发生频率最高,共计173例,占总敷的54.23%,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30例,占9.40%)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8例,占8.7...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ADR),探讨其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集到的472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用药情况、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72例ADR报告中,引发ADR的药品共185个品种,抗感染药居首位共211例,占44.7%,其次是抗肿瘤及辅助药物93例,占19.7%。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分别占36.0%和11.2%;新的ADR 103例,严重的ADR 81例,其中新的严重的ADR 9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监测,合理规范使用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高梅  王宝军 《黑龙江医药》2010,23(4):625-626
通过对2009年我院发生的2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现象的分析,查找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事件的原因和规律,提出加强医疗用药安全保障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该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2年上报的120例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通过Excel表格,按照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与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静脉给药方式ADR发生率最高(90%);抗肿瘤药物引起的ADR居首(35%),其次为抗感染药(15%);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系统损害最常见(35%);ADR主要由药师和临床药师报告(98%)。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和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32份ADR报告分别对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信息、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关联性评价、严重病例来源等进行分析。结果 332例ADR报告中,有既往药物过敏史的为38例。引起ADR前10位药物中,抗菌药物60.00%。ADR临床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76例,占53.01%。结论应重视患者药物过敏史,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注射剂,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上报的200例临床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临床ADR病例报告中,最易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为抗菌药(120例,60.0%);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13例,56.5%);50岁以上患者构成比最高(89例,44.5%);发生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68例,84.0%)。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至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49例ADR报告分别就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信息、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关联性评价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49例ADR报告中,有既往药物过敏史的患者40例,占11.46%;引起ADR前15种药品中,抗菌药物10种,占66.67%;药品剂型分布以注射剂为主(385例,占86.91%);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167例,占47.85%)。结论:临床应重视患者药物过敏史,深入开展ADR病例的用药分析、评价工作,提早发现预警信号,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