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总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大鼠慢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脊髓神经损伤研究实验室84只雄性Wistar大鼠,两组大鼠均为慢性脊髓损伤,依据大鼠的受伤情况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对照组予以等渗盐水治疗,观察组予以BMSC-CM治疗。观察两组大鼠受伤后1、4、11、21、35、60、90d后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同时观察大鼠生物行为学变化与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观察组大鼠的伤后恢复时间为(21.01±0.28)d,明显短于对照组(30.05±1.25)d,并且在11、21d的BBB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同时观察组大鼠在受伤第4,11,21天时的GFAP灰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1天至痊愈期间观察组大鼠的GFAP平均灰度值下降水平快于对照组。结论 BMSC-CM能够有效的修复大鼠慢性脊髓损伤,并且能够降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对于损伤大鼠脊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急性脊髓损伤时核因子κB与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明确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 (acutespinalcordinjury,ASCI)后胶质原酸性蛋白 (glialfibril laryacidicprotein ,GFAP)变化分布 ,以及与核因子κB(NF κB)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 2 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损伤组 ,制作脊髓损伤模型 ,使用免疫组化分别测试GFAP与NF κB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变化。结果 ASCI后 6h ,白质内GFAP表达开始增强 ,ASCI后 5d ,灰白质内仍有大量的GFAP阳性表现 ;AS CI后 1h ,NF κB的免疫反应在病灶内和边缘部位可以探测到 ;ASCI后 5d ,NF κB的反应明显减少。结论 NF κB部分参与了脊髓损伤后GFAP表达 ,抑制NF κB的表达 ,将一定程度上抑制GFAP表达。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丝素蛋白多孔支架(Porous Silk Fibroin Scaffolds,PSFSs)在大鼠脊髓损伤部位的血管化,为丝素蛋白材料用于组织工程修复中枢神经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具有一定孔径和孔隙率的PSFSs;选取28只清洁级雌性S-D大鼠(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A、B两组(A为实验组,n=16;B为对照组,n=12)。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实验组植入PSFSs,对照组植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海绵。术后4、7、10、14、21、28d,每组各取两只大鼠灌注取材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CD34)检测,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A组微血管超微结构。结果 HE染色示A组炎症反应较B组轻、消退速度快;PSFSs降解速度比PVA快;通过CD34染色计数材料内微血管密度(MVD),A组在术后7、10、14、21、28d分别为1.4、3.6、10.6、8.6、8.8,对照组分别为0、2.2、4.8、4.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后7d即可观察到材料内有微血管形成,14d时达到峰值,随后有所下降并稳定于一定水平;B组7d时尚无微血管形成,14d时微血管数量较多,也呈现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结论 PSFSs能在大鼠脊髓内血管化,可用于神经组织工程支架修复中枢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移植经直接重编程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48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为移植转染了含有神经原素2(Ngn2)的星形胶质细胞组(A组)、移植转染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星形胶质细胞组(B组)、移植星形胶质细胞组(C组)和移植PBS组(D组)。移植后4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的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利用Basso Beattie and Bresnahan(BBB)评分系统对移植后的大鼠进行连续8周的BBB评分,观察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连续观察8周后,A组的BBB评分高于其他三组(P<0.05)。A组的NeuN和MAP2表达均高于B组(P<0.05)。结论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移植经直接重编程处理过的星形胶质细胞能提高受损脊髓组织的神经元数量,有助于损伤脊髓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SCI后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及其形成的髓鞘的变化。方法选用成年Wister大鼠,在改良的Allen's重物坠落大鼠SCI模型上,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观察大鼠SCI后1、3、7和14d的损伤脊髓及其周围区ED1标记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标记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形态、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结果SCI后ED1阳性细胞向损伤脊髓募集,细胞数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加,3d时达高峰期,此后ED1阳性细胞数目逐步下降;损伤脊髓MBP染色较正常浅、分布不均匀,显示白质疏松,髓鞘结构紊乱,细胞肿胀,有空泡,反映髓鞘MBP缺失。结论实验性大鼠急性SCI后,在损伤脊髓可引起ED1炎性吞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的断裂和肿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后胶质原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变化分布,以及与核因子кB(NF-кB)变化的关系。方法 将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损伤组,制作脊髓损伤模型。使用免疫组化分别测试GFAP与NF-кB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变化。结果 ASCI后6h,白质内GFAP表达开始增强,ASCI后5d,灰白质内仍有大量的GFAP阳性表现;AS-CI后1h,NF-кB的免疫反应在病灶内和边缘部位可以探测到;ASCI后5d,NF-кB的反应明显减少。结论 NF-кB部分参与了脊髓损伤后GFAP表达,抑制NF-кB的表达,将一定程度上抑制GFAP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5组,即假手术、I-R、MgSO4及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复制脑I-R损伤模型大鼠,观察灯盏花素对模型大鼠GFAP和NOS的作用。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GFAP免疫染色呈强阳性,血清中NOS和诱导型NOS(iNOS)活性显著增强(P<0.01)。与I-R组比较,灯盏花素高、低剂量组大鼠GFAP免疫染色则呈阳性-弱阳性改变,灯盏花素高剂量组大鼠iNOS显著降低(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I-R损伤模型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FAP和NOS表达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GB在大鼠实验性SCI后对胶质细胞的保护以及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损伤轴突脱髓鞘的作用。方法选用成年Wister大鼠,在改良的Allen's重物坠落大鼠SCI模型上,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观察大鼠GB治疗组在损伤后1、3、7和14 d的损伤脊髓及其周围区用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ED1标记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标记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形态、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结果 GB治疗组GFAP、ED1平均阳性细胞数均较损伤组非常显著减少,髓鞘长度和面积均较损伤组有非常显著性增加。结论 GB对SCI后神经胶质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iR-196b-5p靶向水通道蛋白4(AQP4)促进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组织修复和神经元轴突再生的机制。方法 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miR-196b-5p与AQP4靶向关系;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SCI后1 d、2 d、3 d、5 d和7 d miR-196b-5p与AQP4变化;RT-qPCR检测假手术(Sham)组、单纯脊髓损伤(SCI)组、agomiR-196b-5p干预(miRNA)组和miR-196b-5p阴性对照(NC)组脊髓miR-196b-5p与AQP4 m 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脊髓AQP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干湿质量法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脊髓含水量及脊髓空洞大小。结果 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AQP4是miR-196b-5p的靶基因。与Sham组比较,SCI后各时间点miR-196b-5p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AQP4 mRNA表达升高并在2 d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与Sham组比较,SCI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继发性脊髓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成年SD大鼠18只随机均分成单纯椎板切除(对照组)、急性脊髓损伤(损伤组)和急性脊髓损伤后NAC治疗(治疗组)三组.用30 g力量动脉瘤夹从两侧夹闭脊髓30 s建立脊髓损伤模型.治疗组术后15 min、1、2和3d分别予NAC 150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和损伤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动物于术后3d处死取材,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和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表达.结果 损伤组脊髓组织中NF-κB、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比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脊髓组织中各因子水平均比损伤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NAC可以通过抑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F-κB的活性,进一步下调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从而减轻继发性炎症反应所导致的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Rho激酶抑制剂Fasudil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促修复作用。方法用健康成年SD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盐酸法舒地尔,并设立对照。术后1、2、4周,运用BBB功能评分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价;损伤后4周,脊髓损伤局部行SABC法ROCK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术后1、2、4周,Fasudil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评分明显增高(P<0.05);术后4周Fasudil治疗组损伤局部组织内ROCK2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腹腔注射Fasudil能够减少脊髓损伤局部ROCK2表达,改善大鼠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夹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 选用Wistar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电针密波治疗组、地塞米松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捶击法致大鼠T11-12脊髓损伤.观察脊髓损伤早期CBS的表达。结果 伤后6h内进行治疗,能更好地促进损伤大鼠的感觉、运动功能恢复.并且脊髓损伤早期.地塞米松治疗疗效优于密波组(P〈0.05);脊髓损伤中晚期.密波组疗效好于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 夹脊电针能改善SCI大鼠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密波组好于地塞米松组。 相似文献
14.
15.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iNO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三七总皂甙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Allen’s法将64,只成年SD大鼠造成脊髓中度损伤模型,再随机分为损伤组和三七总皂甙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三七总皂甙注射液治疗,损伤后不同时间点(1、3、7、14d)处死大鼠,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NOS阳性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HE染色镜检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三七总皂甙组明显轻于损伤组;两组均发现iNOS表达及凋亡细胞,且损伤组iNOS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三七总皂甙组(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注射液能抑制脊髓损伤后iNOS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脊髓损伤(SCI)的可能疗效及机制。方法 复制大鼠SCI模型,采用下同压力HBO治疗,进行常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脊髓组织学及Bcl-6表达的变化。结果 损伤后,脊髓组织出血、水肿、空泡变性、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断裂;Bcl-6强阳性表达于神经元细胞中。治疗组中,0.1 MPa HBO组的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似于损伤组;而0.25 MPa HBO组则组织水肿消失,出血、空泡变性减轻,神经细胞形态恢复,结构排列相对完整;Bcl-6的表达强度较损伤组明显下降。结论 Bcl-6的变化显示HBO治疗后脊髓组织的细胞已由趋于凋亡向修复转变;HBO治疗可阻止或减轻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有效修复脊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脂质氧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高压氧(HBO)对脊髓损伤(SCI)又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氧化过程和功能的影响,探讨高压氧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一组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另两组采用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SCI模型,一组术后两小时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时间共90分钟,1天1次,连续进行5天;另一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第2、5天尾静脉取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结果高压氧组与非高压氧组相比较,高压氧组血清中SOD升高(P〈0.01),MDA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SOD和MDA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功能,能有效抑制SCI受损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对SCI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汉防己甲素对大鼠脊髓损伤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Tet)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的保护作用,并从自由基损伤的角度探讨其对ASCI的作用机理。方法75只 Wistar大鼠改良Alien’s打击法复制大鼠全瘫模型后随机分为 3组:(1)生理盐水(NS)组;(2)汉防己甲素(Tet)组;(3)甲基强的松龙组(MP)。伤后 30分钟 iv Tet22.5mg/kg体重。于伤后1小时、4小时、8小时取损伤区脊髓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汉防己甲素能明显降低组织钙、MDA含量,防止SOD含量的下降,使伤区脊髓组织中水含量减少,防止LDH、CPK等细胞内物质的泄漏,减轻组织病损。结论Tet对ASCI有保护作用,这一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自白基的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并与其钙拮抗起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从大脑中枢氨基酸水平变化角度探讨脊髓横断损伤与大脑中枢反应的关系 ,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在大鼠脊髓横断模型中 ,于伤后 2小时 ,伤后 3天 ,将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大鼠在冰冻环境按脑区投影取脑分割 ,保留海马、纹状体、下丘脑组织。采用DNS c1荧光试剂标记脑组织无蛋白滤液 ,并进行聚酰胺薄膜层析、定量分析DNS 谷氨酸和DNS 甘氨酸。结果 (1)脊髓损伤后 2小时、3天脑内两种氨基酸平均含量明显下降 (与其他两组比较P <0 0 5 ) ;其中海马区最明显 (P <0 0 1)。 (2 )纹状体、下丘脑脑区谷氨酸在损伤 3天时下降最明显P <0 0 5 ,甘氨酸无此变化。结论 由于谷氨酸是大脑内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递质 ,甘氨酸是谷氨酸工作时NMDA受体 /通道目的地协同激动剂 ,因此脊髓损伤后对脑内两种氨基酸水平存在明显影响 ,提示大脑皮质、脑干网状结构正常状态对脊髓易化作用在脊髓损伤后所依赖的神经递质水平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