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深入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降低孕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在征得孕产妇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60例孕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产妇则有针对性的加入产前护理干预,然后就两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资料整合,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0.00%(6/3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3.33%(13/3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孕产妇在负面情绪发生率和分娩时间两项指标比较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孕产妇实施产前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还能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并缩短分娩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燕芬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71-171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X^2=4.0105,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行综合性护理,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200例小儿腹泻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例数为100例。在两组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均行常规护理干预,在研究组患儿的护理过程中加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性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行综合性护理的护理效果较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小儿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甚至影响和阻碍了患者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在针对小儿脑瘫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期间,护理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治疗的整体效果。笔者对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脑瘫患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讨论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以及降低剖宫产率应采取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院(天等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剖宫产的孕妇在住院期间剖宫产手术指征(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瘢痕子宫、羊水过少、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社会因素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资料显示,我院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其中的手术指征有胎位异常、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头盆不称等。结论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剖宫产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同时剖宫产率的升高还由于手术指征的放宽和社会因素;为减低剖宫产率,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高医护人员医疗素质、加强优生优育的教育宣传、减少人为干预。  相似文献   

6.
降低剖宫产率临床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合理降低剖宫产率有效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间789例足月分娩中627例刮宫产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足月剖宫产率为79.47%,主要指征分别为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疤痕子宫、巨大儿、臀位、妊娠并发症、胎方位异常、骨盆狭窄。结论通过提高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的认识,使之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提供有效的陪伴分娩和分娩镇痛等干预措施,合理降低剖宫产率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正>剖宫产手术作为产科领域的重要手术,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并发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1],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已引起社会广泛性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剖宫产率须控制在15%以下。剖宫产率如再升高,高危围生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下降趋势却徒增产妇的手术近、远期风险[2]。其新生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在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包括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综合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黄疽性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将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情恶化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将284例足月单胎且临产前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42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前护理方法,研究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对产妇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并于产前护理前后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意向情况进行比较,对两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意向者数量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产妇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无剖宫产指征的产妇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剖宫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低临产后孕妇剖宫产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临产后孕妇剖宫产病例305例,其中2011年10月~2012年9月131例为对照组,2012年10月~2013年9月174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实施护理;实验组通过临产后孕妇剖宫产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产妇临产后孕妇剖宫产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临产后孕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妊高征产妇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观察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16例患者资料,将患者分成常规护理(58例)和综合护理(58例)两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护理有效率较高,新生儿的Apgar评分也比较高,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高征产妇护理中应该加强对综合护理的使用,能够保证产妇的身体健康,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剖析2006年—2010年剖宫产病例的指证和构成,查找出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而寻找切实有效的措施。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的剖宫产病例。结果:这5年中前4年的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第5年由于采取了一定措施,剖宫产率有所下降。导致剖宫产的前6位原因依次是: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要求手术、瘢痕子宫、头盆不称、臀位。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是各个方面的,剖宫产率可控、可降,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4年2月至2009年12月间3266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年间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44.61%、48.26%、44.30%、36.65%、52.45%、52.67%。主要指征依次为: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社会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结论加强围生期监护和产程观察,提高产科医师的诊断技术及提高孕妇及家属对剖宫产的正确认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供有效的分娩镇痛和导乐分娩,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降低剖宫产率措施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芹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163-164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以本院为例比较分析降低剖宫产率前后1年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个时段剖宫产率由59%(195/330)下降至41%(126/302)剖宫产指征:社会因素比较由41%(81/330)下降至7%(10/302),头位难产由15%(30/330)上升至34%(44/302),胎儿窘迫由8%(17/330)上升至19%(25/302),瘢痕子宫均占10%(13/302)左右,巨大儿占8%(11/302),围生儿死亡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其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2800例待产的健康孕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1500例和对照组13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剖宫产率。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有利于降低临床剖宫产率,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针对产妇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86例,根据产妇床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43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方式,实验组行产科护理新模式,对比2组产妇分娩方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比例(90.70%)明显高于参照组(72.09%),与参照组(27.91%)相比,实验组剖宫产率(9.30%)较低,实验组产妇护理总满意率(95.35%)高于参照组(74.42%),二者差异明显(P <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更为符合产妇生理及心理需求,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自发性气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于2016年4月14日至2017年12月14日收治,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各33例。结果观察组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满意度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即观察组数据96.97%(32/33)高于对照组数据72.72%(24/33),P值<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自发性气胸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缓解负面情绪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综合性临床措施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140例,其中70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其余70例产妇使用综合性临床措施进行临床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临床措施可有效降低产科产妇的剖宫产率以及分娩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建英  马锦琪  倪一青 《江苏医药》2012,38(20):2476-2477
目前我国剖宫产率高于WHO提出的不大于15%的标准[1],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是摆在每个产科医护人员面前的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剖宫产4206例的资料,探讨如何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剖宮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当前发达国家的剖宫产率已基本稳定在5%~20%,而这些国家的孕产妇病死率和婴儿病死率居世界最低水平。我国剖宫产率接近50%。剖宫产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水平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