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随着骨科大手术(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的普遍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逐渐增高,少数患者可导致严重的肺栓塞、脑栓塞等并发症。我院自2006年1月~2010年12月以来,对218例骨科大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采取联合措施,对下肢DVT进行预防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1999年)可高达47.1%,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其中22%~29%的DVT病人可能并发致命性肺栓塞,50%以上病人可导致长期遗留的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因此,采取更有效的方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至关重要。2011年1月起,郑州人民医院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26例患者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结合预防性抗凝治疗预  相似文献   

3.
邵晓华  王雅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712-2713
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的常见并发症,轻者可以限制下肢活动而影响术后康复,重者可以继发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和肺栓塞而致残、致死[1].笔者对48例THR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预防术后DVT,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9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合理选择评估时机、应用深静脉血栓观察护理单、早期下肢功能锻炼、保护血管、规范的抗凝药物治疗及机械性预防等措施。结果9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仅3例发生DVT,发生率3.26%。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足提高治疗效果的天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踝泵运动联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216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08例)与试验组(108例),对照组予围术期综合护理,试验组予早期踝泵运动联合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血流速度、髋关节功能评分,干预后不同时间段静息、被动屈髋15°时疼痛评分,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率、肺栓塞(PE)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干预后两组下肢血流速度、髋关节功能明显较干预前提升,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静息、被动屈髋15°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下肢肿胀率(2.78%),DVT形成率(0.00%),均低于对照组(12.96%、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早期踝泵运动联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升患者下肢血流速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疼痛感,有效减少术后发生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全髋置换术后(THA),所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深静脉血栓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因此被公认为THA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40%~60%。高龄患者常患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THA术后更容易发生DVT。因此对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对THA的愈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院从2000年1月~2005年1月行198例(201个髂)全髋置换术,并发DVT23例发生率为11.1%。术后我们通过对患者有效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全部治愈出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玉贤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902-1903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且可继发致命的肺栓塞及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栓塞发生率据文献报道达1.3%~25%:也有报道高达37%~69%[1].  相似文献   

8.
<正>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的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DVT可减少致命性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功能不全的发生,对促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防止手术失败有重要临床意义。我院2009年对6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 单侧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儿111例,术后3~13 d行双下肢上行性静脉造影,检查深静脉血流通畅情况及DVT发生情况;对13项临床因素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总发生率为31.5% ,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THR)25.3% ,全膝关节置换术(TKR)50.0% ;未见症状型肺栓塞患者.结论 术后DVT发生率与关节置换种类有关,TKR高于THR.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防护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肢深静脉栓塞,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0%~70%,DVT继发的肺栓塞(PE)发生率为4.6%~19.7%,以往认为DVT多见于欧美人种,亚洲人少见,近来学者们通过下肢深静脉造影,发现国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8.2%。因此,增强对DVT的认识,掌握或了解各种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率、D-二聚体、患肢周径、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血肿、淤斑、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8%vs.16.67%,P=0.014)。两组患者术前D-二聚体和患肢周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7 d D-二聚体和患肢周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肺栓塞、血肿、淤斑、切口感染和肺部感染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显著降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于静 《安徽医药》2019,23(8):1596-1599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预防下肢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入住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且髋部骨折的老年病人,共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术后下肢肿胀与疼痛情况,比较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下肢肿胀与疼痛率10例(25.0%),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20.0%),护理满意28例(70.0%);试验组下肢肿胀与疼痛率3例(7.5%),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5.0%),护理满意37例(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通过进行健康、心理教育,并给予舒适的生活护理,药物与物理方法相结合进行有效预防,并强调进行适当的运动,对于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十分有效,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需要手术的患者共16例。总结分析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 1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均经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痊愈出院,没有并发肺栓塞,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了解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对于高危手术患者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对于已经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则做好溶栓等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患者术后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12月,对本院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与实验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常规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  相似文献   

15.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有效性。方法16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刘春蓉 《安徽医药》2014,18(1):183-185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130例,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并调查比较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后DVT发生5例,发生率7.7%,明显较对照组DVT发生率15.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老年人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卞建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269-270
目的分析并评价丹参注射液在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进行预防性丹参注射液治疗以及未行预防性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后1周后、2周后,通过彩超检查其患肢深静脉血流是否通畅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在未用药组58例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阳性者23例,发生率为39.6%;用药组58例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阳性者11例,发生率为18.9%,用药组发生率低于未用药组,差异显著(χ2=7.2342,P<0.05)。未用药组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发生率为13.8%,用药组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其发生率为1.7%,未用药组高于用药组,差异显著(χ2=4.8112,P<0.05)。结论中药制剂丹参能够明显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对1995年1月~2002年5月收治的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作单因素分析 ,对比分析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 :年龄、心肺功能、卧床时间、肢体、髋关节置换 (THR)手术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P<0 05) ,THR术中、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总发生率为23 7 % ,预防性抗凝治疗 ,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从37 0 %降至12 5 %。结论 :主动或被动的物理护理措施以及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可明显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益气活血法在全髋关节置换术36例中的应用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未发生肺部感染与尿路感染。术后住院时间为15~42d。结论益气活血法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0.
朱兵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76-197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将行髋关节置换患者10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预防血栓的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天内观察两组患者DVT的相关症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肢体疼痛比较,肢体周径比较,肢体温度比较,Homans征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早期DVT相关症状少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相关症状,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