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保肾康和开博勇合用治疗糖尿病肾病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0例给予保肾康片0.6g/d,开博通片18.75 ̄37.5mg/d;对照A组20例单用开博通片,对照B组20例单用保肾康片,对照组服用剂量与治疗组相似。所有患者糖尿病治疗维持不变,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及组间的肾功能变化。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均有显著下降(P〈0.  相似文献   

2.
伊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伊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例持续微量蛋白尿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9)和伊那普利治疗组(n=21)。利用^[3]I-邻碘马尿酸钠测定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肾小球滤过率(GFR)以内生肌酐清除率表示;通过ELISA法测定尿微量蛋白,包括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伊那普利治疗组增高的尿ALB、TF、RBP和NAG均显下降;ERPF显增加;增加的滤过分数(FF)显减低。而常规治疗组这些参数无显变化。结论:伊那普利具有改善DN患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保护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世茂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90-1891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约占糖尿病人群的40%:糖尿病出现微量蛋白尿时表明肾脏已经严重受损,但此时采取恰当措施,积极治疗,尚可延缓损害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用盐酸贝那普利(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肾康栓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3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肾康栓,每日早中晚各1粒,睡前2粒。两组在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Cys-C)]和细胞因子[内皮素-1(ET-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UAER、尿微量白蛋白、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UAER、尿微量白蛋白、Cys-C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ET-1、MCP-1水平显著降低,CGRP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ET-1、MCP-1水平比对照组低,CGRP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肾康栓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肾功能,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安全性良好,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益肾固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肾固精活血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病例(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按就诊先后编号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益肾固精活血汤治疗8周,对治疗前后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治疗组尿蛋白排泄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O<0.01)。结论益肾固精活血法能有效减轻或缓解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  相似文献   

7.
8.
李智峰 《北方药学》2016,(7):134-135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病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以及分析组,分析组使用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参照组使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分析组,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分析组,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估伊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例持续微量蛋白尿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9)和伊那普利治疗组(n=21)。利用 131I -邻碘马尿酸钠测定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 ;肾小球滤过率(GFR)以内生肌酐清除率表示 ;通过ELISA法测定尿微量蛋白 ,包括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 -乙酰 - 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伊那普利治疗组增高的尿ALB、TF、RBP和NAG均显著下降 ;ERPF显著增加 ;增加的滤过分数(FF)显著减低。而常规治疗组这些参数无显著变化。结论伊那普利具有改善DN患者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 ,保护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mpathy,DN)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入选的21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采用益肾排浊汤配合贝那普利治疗和单纯贝那普利治疗组,两组给以相同饮食、运动、教育、降糖和对症处理,疗程均3个月,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治疗24h尿蛋白总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ro)、血肌酐(Serum creatimine,Scr),肌酐清除率(Serum cre-atimine clearance rat,Ccr)、尿素氮(BUN);血糖(Plasma glucose,PG)、血脂;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Scr、24hUpro、BUN、PG、TGF-β升高Ccr(P<0.05 or P<0.01),但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明显(P<0.05 or 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肾功能改善优于单纯贝那普利方案,且治疗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Ccr有关.  相似文献   

12.
冯飞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9):181-182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2例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氯沙坦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和贝那普利联用治疗DN能明显提高疗效,而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肾补血方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降压、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口服缬沙坦分散片8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气益肾活血方,1剂/d...  相似文献   

14.
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别嘌呤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失代偿期并高尿酸血症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24例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别嘌呤醇片100mg、每天3次口服。随访血尿酸水平,调整其用量,使血尿酸水平处于正常水平。每3-4周对患者血压、血尿酸、肾功能和不良反应随访1次,并记录。观察期1年。对完成观察终点的53例患者的最后一次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稳定肾功能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别嘌呤醇可有效稳定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丹参注射液、螺内酯对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影响。方法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贝那普利组(A组)、贝那普利联合丹参注射液组(B组)、贝那普利联合丹参注射液及螺内酯组(C组);各组均每日口服双氢克尿噻片25 mg,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测定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结果治疗前Scr、尿蛋白、血压、GFR 4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Scr、尿蛋白A、B、C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GFR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Scr、尿蛋白B组与A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而GFR明显升高(P〈0.05)。C组治疗后Scr、尿蛋白及血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GFR明显升高(P〈0.01);C组治疗后的Scr、尿蛋白、血压与A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而GFR明显升高(P〈0.01);C组与B组比较,治疗后的Scr、尿蛋白显著降低(P〈0.05),GFR显著升高(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丹参注射液、螺内酯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明显提高其GFR,降低其尿蛋白和Scr,为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N)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要原因的肾小球和间质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我科用健脾益肾活血方加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09年5月在四川省崇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单用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2.5%,有效率为21.9%,治疗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4.4%、21.9%和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检查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24h蛋白尿(UAE)、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防治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比较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应用和两药之一单用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58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23例采用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用药、贝那普利组18例单用贝那普利、氯沙坦组17例单用氯沙坦。三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控制血糖及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每1~3个月行尿蛋白定量、血钾、肾功能检查。结果跟踪随访治疗1~2年,三组患者尿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联合治疗组尿蛋白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任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单独用药组之间尿蛋白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高钾血症和肾功能恶化。结论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合用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优于两者之一单独使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和螺内酯单独治疗糖尿病肾病以及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医院2009~2010年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各60例,联合治疗组用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贝那普利治疗组只用贝那普利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3个月的尿蛋白、血清肌酐以及血钾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长期使用ACEIs药物,会出现尿蛋白定量水平的反跳,而联合服用醛固酮受体拮抗能够缓解这一现象。结论联合应用ACEIs和螺内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使醛固酮逃逸得到显著地抑制,使患者的尿蛋白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