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氯沙坦钾和非洛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对象共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每日1次,每次5 mg,连用6周;治疗组给予氯沙坦钾,每日1次,每次50 mg,连用6周。观察两组的血压和血尿酸变化。结果氯沙坦钾组和非洛地平组均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钾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非洛地平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老年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者,氯沙坦钾有良好的降压和降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联合应用氯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及单用两药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左旋氨氯地平组:50例,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 mg,qd;氯沙坦组:50例,口服氯沙坦50 mg,qd;联合用药组:50例,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 mg,qd,氯沙坦50 mg, qd,疗程16周。结果氯沙坦组与左旋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氯沙坦组及左旋氨氯地平组。结论考虑到用药成本问题及用药安全,如果单独用药能良好控制血压的患者尽量单独用药,当单独用药已不能良好控制血压时再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氯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降压和降尿酸作用。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每组30例,分别服用氯沙坦50 mg·d-1和缬沙坦80 mg·d-1,4周后血压控制不佳者分别增加剂量至100 mg·d-1和160 mg·d-1,疗程8周。观察2组的血压和血尿酸变化。结果氯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均有良好的降压效果,降压疗效相似。氯沙坦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缬沙坦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者氯沙坦为首选降压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氯沙坦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对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d;氯沙坦50mg,1次/d;左旋氨氯地平2.5mg及氯沙坦50mg,1次/d;疗程均为12周。治疗后观察降压效果及肾功能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及尿蛋白排泄量(P值均<0.0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尿蛋白排泄的幅度比单用左旋氨氯地平、氯沙坦组明显高(P值均<0.01),而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氯沙坦长期单独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并可减少尿蛋白排出,保护肾功能,但两药联用治疗时保护肾功能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氯沙坦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向东  袁俊强  宋亚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83+86-83,86
目的:观察并分析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代谢和血压的影响。方法:8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每日晨口服氯沙坦50mg,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前患者血尿酸水平为(512.8±83.6)μmol/L,治疗8周后为(309.5±30.7)μmol/L,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氯沙坦不仅能有效降压,而且能降低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6.
氯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中国药业》2009,18(19):62-63
目的观察氯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口服氯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47例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尿酸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氯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可有效控制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降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尿酸,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对于合并尿酸增高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7.
黄健雄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059-1060
目的观察二氯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7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每日服依那普利10mg,氢氯噻嗪12.5mg,观察组每日服二氯沙坦/氢氯噻嗪(每片含氯沙坦5mg和氢氯塞嗪12.5mg)1片,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5.5%、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尿酸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血尿酸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咳的发生率较高。结论二氯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压、降尿酸疗效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血尿酸440~5301amol/L,随机分成两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厄贝沙坦150mg/d,氢氯噻嗪12.5mg/d)62例,氯沙坦组(50mg/d)58例,平均8周,进行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对比研究。结果厄贝沙坦一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同氯沙坦一样有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93.1%(P〉0.05);治疗后两组高尿酸水平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除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外,尚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观察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脉压疗效。方法:选取8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试验前未服用降压药物或停用其他降压药物1周以上,给予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mg/d,连续用药4周,降压疗效较差者加量至5mg/d,所有患者于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左旋氨氯地平能明显降低诊室血压(P〈0.05)和24h动态血压(P〈0.05),能降低老年高血压的脉压(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的脉压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观察及分析比较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个降压药物治疗组,即氯沙坦组(n=70)和氨氯地平组(n=70)。氯沙坦组的70例高血压患者均采用晨服氯沙坦(50 mg/d)进行降压治疗,而氨氯地平组的70例高血压患者均采取晨服氨氯地平(5 mg/d)进行降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持续用药降压12周后的疗效情况,以综合比较两种降压药的临床治疗作用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持续用药降压治疗12周后,其血压水平均较用药治疗前有显著下降,组内前后对比差异性强烈,有良好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比较并无有效性差异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尿酸下降水平,氨氯地平组组内前后下降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氯沙坦组血尿酸下降差异水平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氯沙坦组患者的LVDd、LVSd、LVPWd及LVMI的前后改变效果尤为明显(P<0.05),而氨氯地平组的前后变化无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与氨氯地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疗效基本相似,但氯沙坦对降尿酸及改善左心室肥大有很好的临床作用,因此,相比之下氯沙坦更值得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及(或)左心室肥大的患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评价海捷亚(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和科素亚(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对尿酸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门诊患者,被随机分入海捷亚组(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或科素亚组(氯沙坦钾100mg),每日服药一次。4周后观察血压、尿酸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血压均较药前显著下降。海捷亚有效率90%,较单纯科素亚组的80%高。科素亚组尿酸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海捷亚治疗前后尿酸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沙坦钾片除了降压作用外,还有降尿酸作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选此药物。氯沙坦钾片和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单用氯沙坦钾片好,可以作为社区门诊单一降压药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氯沙坦联合螺内酯片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并高血压的效果及其对三酰甘油(TG)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2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氯沙坦联合螺内酯片治疗,对照组仅行氯沙坦治疗。连续用药8周,比较治疗前(T1),治疗后2、4、6、8周(T2、T3、T4、T5)血压与血尿酸的变化,同时比较血TG的变化。结果两组血尿酸均得到有效控制,其水平随时间延长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从T3时刻开始,数据较T1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舒张压及收缩压均随时间延长显著下降(P<0.05);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TG水平均呈上升趋势(P<0.05);自T3开始,观察组血TG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螺内酯片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及血压水平,同时还有助于抑制血TG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将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片80mg,每日1次。治疗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达标有26例,达标率为61.90%,对照组治疗后血压达标有17例,达标率为54.76%。两组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且缬沙坦能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对血压和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96 例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成2 组分别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在服药前和服药12 个月后测量患者的颈- 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水平。结果降压治疗后2 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01)。2 组CF-PWV 在经降压治疗后均有所下降,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的幅度明显高于缬沙坦组(2. 85 ±0. 67 vs 0. 69 ±0. 11,P 〈 0. 001)。降压治疗12 周后2 组患者的NO 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ET-1 均降低。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NO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缬沙坦组(18. 54 ±8. 06 vs 8. 64 ±2.18),ET-1 降低的幅度亦高于缬沙坦组(15. 64 ±4. 06 vs 3. 51 ±1. 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能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低血压和改善动脉弹性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任雪丽  常小辉  付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771-177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氯沙坦4周后血清尿酸的变化。方法:对在我院连续诊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利尿剂组和氯沙坦组,利尿剂组63例,氯沙坦组65例。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且两组降压幅度无明显差异。利尿剂组治疗后尿酸平均升高41.67umol/L(P〈0.01),氯沙坦组平均下降30.47umol/L(P〈0.01),两组药物治疗后尿酸之问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噻嗪类利尿剂会升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尿酸水平,氯沙坦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杨俊彦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374-3375,3377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该院内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98例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在合理应用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治疗组给予依那普利联合吲迭帕胺治疗。8周为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糖及血清钾、微量清蛋白、尿酸等指标。结果治疗8周时,治疗组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降糖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微量清蛋白、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糖尿病伴高血压可明显降压及降低尿中微量清蛋白、尿酸含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分级与高尿酸血症及颈内动脉内径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按不同血压水平(1、2、3级)进行分组,分别测量每组的血尿酸(SU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颈总动脉内径并进行比较。结果各组SU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血压升高SUA升高;各组血生化比较,TG、TC(P<0.01)以及LD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POA1、HDL、APOB及颈总动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间比较,Ⅰ,Ⅱ组间:TG(P<0.05)、LD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Ⅲ组间:SUA和颈总动脉内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Ⅲ组间SUA、TG和颈总动脉内径(P<0.01)以及TC、LD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SUA水平升高的程度与高血压的临床分级及脂质代谢有关,与颈总动脉内径有相关性,但不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利尿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钾、尿酸及三酰甘油的影响,为该病临床治疗积累相关实践性经验.方法 选取本院心内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服用降压药物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利尿剂组(50例)和非利尿剂组(52例).同时选取同期来院门诊或复查的老年高血压者(未服用降压药或自行停药1个月以上者),设为对照组.结果 3组的血压、体质指数、肌酐、TC、HDL-C、LDL-C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尿剂组、非利尿剂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利尿剂组的血钾低于非利尿剂组、对照组(P<0.05),尿酸和三酰甘油均高于非利尿剂组、对照组(P<0.05);继续服用利尿剂组的血钾低于停服利尿剂组,血尿酸高于停服利尿剂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利尿剂与非利尿剂的降压效果相当,但长期服用会增高低血钾、高尿酸及高血脂发生率,因此,医生应指导服用利尿剂患者定期来院检测上述指标,并针对异常数值给予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老年体检人群尿酸水平以及与其他临床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人2428例,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冠心病以及尿酸血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高尿酸血症患者并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等临床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较高,并与高血压等相关临床疾病相关,高尿酸血症的筛查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左旋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的方法分成两组,分别每日口服1次左旋氨氯地平5mg或非洛地平5mg,治疗4周,并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用药前后24h血压变化情况,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药均能降低24h平均、白天平均及夜间平均血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均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作用平稳、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