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5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2组术后营养状况,包括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90例行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分别经鼻肠管、经颈内静脉进行营养支持,观察两组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P、ALB、HGB、BMI手术后较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较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支持和悉心护理对患者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选择9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术后营养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术后营养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胃癌根治术患者64例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饲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药结合鼻饲肠内营养,2组疗程均为7d。结果观察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便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1例不能耐受,对照组2例不能耐受,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胃癌术后给予中药辅助肠内营养效果较好,能促进机体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管胃肠减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6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管胃肠减压,对照组术后应用普通胃管胃肠减压,观察两组胃管通畅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胃管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拔管、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管胃肠减压可以达到与普通胃管减压相同的效果,且不良反应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加快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标准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胃癌标准根治术患者8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有效缩短胃癌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保证了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尤翠侠 《淮海医药》2014,(6):607-608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输液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2组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发生;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切口感染各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研究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2010年1月~2013年4月本科行胃癌根治术的66例患者分成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肠外营养组,两组比较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营养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1周营养指标与肠外营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应用肠内营养对改善术后胃肠功能、促进快速康复以及改善营养状态的效果好于肠外营养,而且肠内营养更经济和安全,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9.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5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2组术后营养状况,包括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排便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可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护理措施。方法对87例行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分别经鼻肠管、经颈内静脉进行营养支持,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EN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由鼻肠管内输注营养液,PN组经静脉输注营养液,做好各项护理观察,记录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支持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对不同营养途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N组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并发症率低,术后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少于PN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费用低廉。而正确的综合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用于胃肠外科手术后的护理观察和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来本院行胃肠外科手术并且术后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128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患者。对照组的64例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的64例患者均采取肠内营养治疗方法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早晚、腹痛、腹泻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64例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所需时间短,并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没有任何并发症的发生。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病情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2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21例,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插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术后康复,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以及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采取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30)与观察组(30),术后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肠内营养支持,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恢复肠噪音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为20.00%,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概率为3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体质量、蛋白质以及总蛋白质方面,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恢复肠噪音、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手术以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着重要的作用,能确保患者营养摄取,安全有效,同时能使机体营养得到有效提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在术后48h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在术后24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生化营养、免疫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术后1周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低于观察组术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营养支持后的血清CD3、CD4、CD4/CD8、CRP和IgM水平高于术前水平,且高于对照组营养支持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通气、肠道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营养相关费用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免疫力增强。较肠外营养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 6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39.76±4.15)h、排便时间(53.20±6.89)h及住院时间(9.42±2.38)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5.31±5.70)h、(74.38±7.57)h、(13.32±2.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不仅可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以改善,同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且可靠的营养支持方式,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辉 《中国医药科学》2013,(22):191-192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则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然后将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的机体状态恢复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及24~36h的肛门排气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第7及14天的营养与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快速促进患者的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7.
黎红玮 《海峡药学》2011,23(12):195-196
目的探讨瑞素乳剂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5例,分为肠内营养(EN)33例,肠外营养(PN)32例。EN组通过液囊空肠管术后24h开始肠内营养,PN组给予静脉营养。检测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及观察临床表现。结果术后EN组血清前蛋白、血红蛋白及体重较PN组上升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早(P〈0.01);术后住院时间EN组较PN组短(P〈0.01);营养治疗费用EN组较PN组少(P〈0.01)。结论胃癌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代谢、缩短术后住院日、减轻营养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肠外营养支持的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体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7,P〈0.05)。观察组术后的肛门排气、肛门排便、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机体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试验组术后24h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待术后肠蠕动正常开始正常进食,即普通的肠外营养。比较2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结果试验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更有利于胃癌患者的身体恢复,能更好地增加营养支持,可降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营养护理的价值。方法根据患者住院号先后顺序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在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的设为对照组,在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营养护理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肠功能指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而血清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则明显增加,组间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次为3(10.00%)和10(33.3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且组间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意义(P <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辅以营养护理,既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保证机体对营养需求,又能够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