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系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在消化内科住院的患者。用随机数表法把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消化内科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病人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竹 《西南军医》2011,13(4):727-72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行外科治疗的7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和SD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周时干预组的SAS和SD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前后的SAS和SD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经有效的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其SAS和SDS量表评分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病人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状况均得到显著改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管理用于盆腔器官脱垂病者中对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64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健康管理。记录护理后(术后1个月)排尿情况、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分值、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排尿顺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分值低于对照组、GQOL-74各项分值及满意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管理能改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排尿情况,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其生活质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收治慢阻肺患者7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用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营养支持、肺康复训练指导,通过SF-36简明健康简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Zung心理评估量表(SAS、SDS)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状况、精神状态分别进行评估,通过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对2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施护前SF-36、PSQI评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SF-36评分为观察组更高,PSQI评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施护前SAS、SDS评分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SAS、SDS评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2.86%,P<0.05。结论:对于慢阻肺患者通过运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易言群  谷钿山  邓利 《西南军医》2011,13(4):736-737
目的 探讨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分析64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心理因素.按收治的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在住院期间针对患者具体问题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后次日行心理活动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及入院后次日、出院前一日行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测量.比较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心理因素形成的影响.结果 64例患者未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均有焦虑、抑郁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SAS、SDS量表中总分值出院较入院时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予以分级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即心理干预前)、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SSRS)评分。结果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逐渐降低、SSRS评分均逐渐升高,两组患者各时间点SAS、SDS及SSRS评分组内两两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治疗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SR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AS、SDS及SSRS评分组间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心理护理可解决普外科术后患者不同时期所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情绪,提升其社会支持领悟水平,助其重塑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研究ICU病房中应用护理干预后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方法取ICU病房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入院时两组患者均接受焦虑情绪评估( SAS)以及睡眠问卷( SMH)调查。对照组基于此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观察护理后两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并作统计学对比。结果两组入院时均存在明显焦虑情绪;经不同方案护理后,两组SAS评分与SMH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AS评分与SMH评分更优,组间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ICU病房患者而言,睡眠护理干预以及信息支持护理措施有助于其睡眠状态的改善,同时可使患者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后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疏导对某部官兵失眠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某部官兵失眠症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接受综合心理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虽然PSQ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3个月后与治疗6周后失眠症状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照组则有所反弹(P<0.05)。结论:综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虽然对失眠症均有一定疗效,但综合心理治疗在改善焦虑、抑郁和远期疗效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葡萄膜炎患者焦虑、抑郁以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葡萄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入院第1、14天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视力水平.应用SPSS13.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视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4天干预后SAS 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葡萄膜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有助于葡萄膜炎患者视力的恢复,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伽玛刀治疗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行伽玛刀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伽玛刀治疗,干预组在伽玛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 经伽玛刀治疗后干预组SDS、SAS评分,以及抑郁、焦虑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能使经伽玛刀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口腔癌术后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口腔癌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患者为26.67%(8/30)(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100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0.00%(21/30)(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口腔癌术后患者护理的效果良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负性情绪评分,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刘萍  刘明  黄丽芬  张焕 《西南军医》2016,(2):187-188
目的:观察“双心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5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7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76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双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药物依从性、情绪管理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均明显降低(P<0.05),而药物依从性、情绪管理及生活质量满意度较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双心护理”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并显著提高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出院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SAS、SDS及WHOQOL-BREF得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及SDS明显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有效缓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理念干预模式服务对改善其不良心理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60例2015年-2017年于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科室收治确诊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为分析对象,数字编序后输入计算机将其每组30例分为对照组与优质组,对应常规消化内科护理、贯彻优质护理理念服务模式.观察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情绪变化和生活质量指标.结果:相对于干预前,患者护理干预后SAS(焦虑状态)、SDS(抑郁状态)均有所改善,干预后优质组所得指标更具优越性(P<0.05);从多个维度评估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优质组患者所得指标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改善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情绪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杨洪芬  罗平 《西南军医》2011,13(1):164-16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情绪改善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8例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组)38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采用SDS、SAS及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性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等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对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后心理应激状态、胃肠道功能的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并采用内镜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200例纳入研究,通过投掷硬币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优质组(100例)和常规组(100例),常规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传统的护理干预,优质组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情况、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优质组患者的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胃肠蠕动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优质组患者的SAS、SDS和生活质量量表各方面的评分改善去情况显著好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9.0%,且术后优质组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产生,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心理应激反应,提高肠道黏膜功能恢复,降低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韩淑娟 《西南军医》2017,(6):582-58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负性情绪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1日—2016年9月1日我院收治的76例创伤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开始干预,干预1个月和3个月两个时间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其评分,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评分结果,同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5,P<0.05;F=5.43,P<0.05),评分均呈随时间变化趋势(F=127.18,P<0.05;F=128.66,P<0.05),且存在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F=11.93,P<0.05;F=30.56,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02,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于缓解SCI患者的负性情绪效果显著,且能防止并发症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48例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消化性溃疡,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两组均观察8周后,对患者的溃疡愈合和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进行综合评估,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患者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经基础治疗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2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57%,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患者的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且能有效缓解焦虑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再次住院评分,观察组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病情恢复,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