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履琰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4,(5)
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中,治疗冠状动脉阻塞的大隐静脉傍路移植手术是一项有希望的进展。然而,由于该病的进行性特点,吻合血管的口径较小,以及众所周知的股腘部血管手术的结果,这些病人的远期疗效尚属疑问。此外,即使分流通畅,亦未必能防止心肌梗塞,延长生命或改善心肌功能。然而,对于慢性心绞痛病人,手术疗效的早期报道是令人鼓舞的,术后心绞痛趋于消失,大部分病人的活动耐量增加,生活能力亦有改善。手术死亡率如何?最近的报道表明,在无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的病人中,住院死亡 相似文献
2.
潘治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4,(1)
自从1967年大隐静脉傍路移植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以来,其主要手术指征是心绞痛。但这一手术在治疗“梗塞前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梗塞后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梗塞前心绞痛综合征有不同的定义。作者的标准是: 相似文献
3.
钱学昌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5,(4)
在已施行主动脉-冠状动脉大隐静脉傍路移植术的患者中,术后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梗阻性冠状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仍在进展。基于这种发现,有些学者认为主动脉-冠状动脉傍路移植术(以下简称傍路移植术)实际上可能加速冠状循环的梗阻性病变。本文对已施行傍路移植术患者的 相似文献
4.
周允中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6,(5)
对阻塞的冠状动脉直接进行血管移植,现已被广泛接受。它特别适合于一支或几支主要冠状动脉的近端阻塞,远端相对地通畅,左心室尚有一定收缩力,临床上伴有心绞痛和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的病人。本文分析213例冠状动脉傍路移植术的资料。分为早期(1971~1972年间)手术和晚期(1973~1974年间)手术两组,前者均用大隐静脉作为移 相似文献
5.
周思伯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1,(3)
主张采用自体大隐静脉作旁路手术者认为,乳内动脉因管径较小,血流量不足,不足以防止已经肥大或受抑制的心肌发生缺血或梗塞,而且手术较复杂,技术较困难,需要时间较长,并有可能抑制呼吸功能和增加术后切口并发症和出血。然而,主张采用乳内动脉作旁路术者则认为乳内动脉移植的术后远期通畅率高,效果较大隐静脉移植者好,而某些大隐静脉移植后可发生内膜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阻 相似文献
6.
牛风珍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93,(3)
本文对大隐静脉移植支再狭窄的病人采用球囊成形、旋切及支架治疗,以血管内超声评价各种介入技术的效果并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方法:1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经造影证实大隐静脉移植支有明显狭窄。其中大隐静脉连接于左前降支6例,左回旋支4例,右冠状动脉6例,对角支2例。采用球囊成形术7例;斑块旋切8例;支架留置3例。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 94例老年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结果 单支组及多支组内膜中膜厚度、斑块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 ,多支组显著高于单支组 (P<0 .0 5 )。斑块指数与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收缩压以及高血压病程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是平行的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何勤$海军青岛疗养院军以上干部疗养科!山东青岛266071
@宋文宣$青岛市立医院干部保健科!审校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及无创性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筛选冠心病高危人群中的价值.方法 将101例接受冠脉造影的患者,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脂检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形成情况,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①冠心病组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2.26±1.55)Vs(1.73±0.94) mmol/L,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1.65±0.54)vs(1.94±0.46) mmoL/L,P <0.05].②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率(71.1%)和斑块形成率(43.4%)增高,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甘油三酯增高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对冠心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筛选,并且该无创技术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相结合可提高对冠心病的预诊能力.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为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对94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结果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单支组和多支组内膜一中膜厚度,斑块积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组显著高于单支组(P均<0.05),斑块指数与年龄,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收缩压以及高血压病程及程度密切相关,结果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是平行的。 相似文献
11.
范关荣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8,(5)
用倒转的自体大隐静作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常易引起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发生的原因与管腔内压、管壁缺血、血栓形成或纤维素沉着、内皮和内膜缺血或受损后的修复等因素有关。本文描述血管移植后结构改变的状况,并对上述因素进行讨论。正常人体大隐静脉可分为内膜、中层、外膜三层。内膜由内皮细胞和纤维组织组成,在内膜与中层之间有一层弹力膜;中层由多层平滑肌细胞组成,中间被胶原束、基质和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8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以B型超声仪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 T)。用冠脉病变支数表示冠心病程度。采静脉血检查血脂水平。结果: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共同的危险因子,如增龄、肥胖、血脂异常。比较各组IM T差别发现,颈动脉窦的F值最大(左,右分别为65.64%,63.24%)。颈动脉窦粥样硬化对诊断冠心病的阳性预告值最大(左、右颈动脉窦分别为89.9%,88.8%)。结论:颈动脉窦IM T与冠心病程度明显相关。颈动脉窦IM T可以作为筛选冠心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14.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对103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查,用Gensini方法计算冠状动脉造影积分,用Crouse方法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分析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AS)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r=0.60,P<0.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CAS的程度也越重,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之间颈动脉斑块积分及冠状动脉造影积分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重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血管内超声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 (冠脉 )粥样硬化斑块与冠脉重构间的关系。 方法 :90例住院病人 ,男 60例 ,女 3 0例 ,年龄 3 6~ 76(5 9± 1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均详细询问病史 ,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 结果 :①冠脉狭窄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轻 (<5 0 % )、中 (5 0 %~ 75 % )、重 (>75 % )度狭窄均可见血管重构 ,以中、重度狭窄血管重构较明显。但均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②斑块性质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脂质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纤维性及钙性斑块血管重构不明显 (P >0 0 5 )。③斑块的形态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61根血管为偏心性斑块 ,3 3根血管为同心性斑块 ,偏心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同心性斑块血管重构不明显 (P >0 0 5 )。 结论 :本文提示血管重构与斑块的性质及形态有着明显的关系 ,偏心性斑块和脂质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 ,而与血管狭窄程度无明显关系。因此 ,由于血管重构 ,血管内超声可显示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而冠脉造影可无明显狭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心脏和冠状动脉成像要求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直至目前CT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分辨率对快速跳动的心脏进行显像.然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引进,带来了多排探测器CT(multi-detector CT,MDCT)扫描仪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了CT对心脏结构包括冠状动脉的成像能力.MDCT技术发展很快.6... 相似文献
17.
林擎天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9,(6)
本文旨在通过110例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后六年的血管造影研究,以了解后期移植静脉变化的因素,并阐明患者对这种变化的易感性。方法:患者均进行血管造影研究,除16例仅作过二次造影外,其余94例术后至少作过三次造影:第一次在木后一个月内,第二次在l~3年期间,第三次在木后六年。这94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结果:94例170条移植静脉中,40条出现阻塞(23.5%),包括早期阻塞13条,一年阻塞13条,6年阻塞14条。(1)术后早期结果:除13条早期闭塞外,14条移植静脉远端的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50%)(包括6条闭塞),其中2条在中、后期检查时发现移 相似文献
18.
高惠荣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5,(5)
冠状动脉傍路手术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作用,目前尚无精确的评价。本文着重分析手术和后期死亡率,手术后移植血管的通畅,以及手术后病人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9.
黄唐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8,(4)
十年来,冠状动脉傍路移植手术已有不少技术上的改进,但其优缺点尚未通过临床或实验鉴定,以提出一种标准化的方法。本文简要叙述目前最常用的一些技术方法,并加以比较。体外循环:虽然实验证明在搏动的心脏上阻断一支冠状动脉15分钟,其所引起的功能及解剖变化在恢复灌注30分钟后可完全恢复;而且,临床上可在用或不用暂时转流下,对右冠状动脉或左前降支,在心脏不停跳 相似文献
20.
MMP-9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是一组同源的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分泌的Zn2 +依赖性肽链内切酶。需在中性pH条件下、Ca2 +参与、酶切断N 末端被激活来发挥作用。在体内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 (ECM )的降解或重构、炎症反应、肿瘤的扩散转移、缺血缺氧损伤、动脉粥样硬化 (AS)等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MMP 9是明胶酶的一种 ,又称明胶酶B。它为降解ECM所需 ,参与了人类的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如胚胎的发育、形态学发生、血管新生、炎症反应以及组织重建等。在体内可被多种细胞 ,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