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社区恶性肿瘤康复期癌症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测查,了解癌症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比较不同种类癌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7例癌症康复期患者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种类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结果 癌症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健康人群(P<0.01),其中乳腺癌患者整体健康水平高于其他癌症患者.结论 深入了解不同种类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癌症康复期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高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恶性肿瘤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与心理干预的关系.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7例癌症康复期患者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种类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运用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和认知行为干预等方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癌症康复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干预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期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癌症康复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软件对贵阳地区209例癌症康复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所得数据与全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癌症康复病人的各因子得分,均分别高于全国常模,P<0.01;癌症康复协会会员得分低于非会员癌症康复病人,P<0.01;康复期低于5年癌症病人得分,高于康复期5年以上的癌症病人,P<0.05。结论癌症病人心理健康值明显低于正常人;为获得专业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康复指导,进入康复期后,癌症病人应加入当地相应的抗癌组织。  相似文献   

4.
许朝山 《柳州医学》2004,17(3):62-62
2004年6月18日下午,一个全新的促进癌症患者院外康复的护理服务模式在柳州市肿瘤医院通过了专家的鉴定。众所周知,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癌症的治疗与康复;癌症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关系,社会支持能有效降低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基于此,市肿瘤医院开展了对癌症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社会行为干预的护理模式的研究,旨在将医院内的护理延伸到社区、家庭,以帮助院外康复期、休疗期和中、晚  相似文献   

5.
康凯  马晶 《中国伤残医学》2012,20(8):108-109
目的:为了探讨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因素。结果:与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系比较密切的因素有:情绪改变、经济状况、家庭环境、文化程度、应对方式。结论:护士通过人文关怀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心理行为、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和自身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等卫生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定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对2003级新生共761人进行调查,心理测评选用症状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我校2003级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同龄中学生常模,通过排序发现,2003级卫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前4位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偏执和敌对。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因素等均可影响中等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论:中等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的心理特点,研究其心理问题与病人个性、应对方式等因素的关系.方法以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与中国常模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慢性肝病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等心理测试法测定病人的个性特征、心身症状和应对方式.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人际敏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MCMQ中的面对、回避、放弃应对量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在心身症状、个性特征及应对方式上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导致疾病恶化甚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长梅  孙晓静 《中国病案》2005,6(5):F003-F004
目的了解癌症化疗病人心理障碍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表对住院癌症化疗病人(实验组)151例和放疗病人(对照组)157例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结果两组病人SDS、SAS标准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化疗组病人抑郁和焦虑得分明显高于放疗组(P<0.01);影响化疗病人的心理因素有对医疗费用、治疗效果的担心及治疗副反应的影响。结论接受化疗的癌症病人较普遍的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应及早给予心理干预和必要的社会支持,以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讨脑卒中康复期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得出结论:心理干预应贯穿于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治疗康复训练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受教育水平、固定收入的关系,为老年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3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收集其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受教育水平、收入资料及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与固定收入无显著相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受教育水平上差异显著。结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在受教育水平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关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为慢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相关研究的报道逐年增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等心理健康问题与疾病和生活质量互为影响。本文从其所表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心理状况对病程的影响,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心理干预的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全面了解慢性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艳红 《吉林医学》2009,30(22):2850-2851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问卷,对120例癌症患者亲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状态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癌症患者亲属各项心理症状因子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并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以癌症治疗效果、治疗费用及患者生活质量三者为著。结论:癌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较正常人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脑卒中幸存者面对卒中这一应激事件的医学应对方式、康复参与度及其心理健康的现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验证医学应对方式在康复参与度与脑卒中幸存者心理健康结局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便利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康复参与量表(PRPS)对四川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外科及康复科2022年1—6月479名住院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医学应对方式在康复参与度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效应关系。研究表明,脑卒中幸存者医学应对方式、康复参与度可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且患者康复参与行为既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可通过医学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医护人员要积极引导、关注患者心理动向,采取多样化、个性化康复训练方式,提高患者康复参与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心理状况与其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本研究对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几所监狱中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员培训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和心理资本,及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心理资本的关系。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取得海员培训学员的目前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和心理资本资料。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海员培训学员SCL-90总分的阳性检出率为9.31%。学员的心理状况在年龄、性别、学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偏执因子在婚姻状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15,P<0.01),离异或丧偶学员较已婚学员在偏执因子上得分高,已婚学员较未婚学员在偏执因子上得分高。②未婚学员倾向于选择积极应对方式,已婚和离异或丧偶学员倾向于选择消极应对方式。③海员培训学员的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和躯体化因子存在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心理资本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对SCL-90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积极应对方式和心理资本对SCL-90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海员培训学员的婚姻状态、心理资本、应对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白炳清  赵宏光 《四川医学》2005,26(11):1330-1332
目的对癌症患者与心理因素相关方面进行研究。方法对近3年来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相关的检查、检测手段,给予动态了解、观察和评估。结果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如认知功能,应对方式,对相关信息的需求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对其病程、疾病进展,主观感受、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疾病康复与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应给予癌症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和社会关爱,以减轻疾病的痛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流浪儿童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流浪儿童的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造成儿童流浪的家庭养育因素,为儿童流浪问题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健康的心理是合格军校护理专业女生(下称护生)的重要条件之一,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护理工作的质量.应激源与心身健康的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在了解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影响她们心理健康的应对方式,为针对性地引导她们采用合理的应对策略,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癌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及其相关性,为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症状自评量表(SCL 9O)、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癌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进行测试,并分析癌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结果:癌症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患者的SCL 90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突出表现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四个方面。癌症组不仅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SDS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显示癌症患者有较多的抑郁、焦虑情绪反应。积极应对得分与SCL 90总分、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强迫症状等因子及SAS、SD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0.005),消极应对得分与SCL 90(除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偏执因子外)及SAS、SD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0.005)。结论:癌症患者存在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应对方式是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癌症患者常存在多种心理问题和心理反应,其中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负性情绪较为突出,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既影响患者免疫功能,又影响治疗依从性,对患者康复极为不利[1]。有文献报道[2],社会支持是影响癌症患者心理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癌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做好癌症患者心理社会干预积累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