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炔戊菊脂及其二氯衍生物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两者化学结构相似。毒性试验两者皆有神经系统症状,如肌颤、抽搐及惊跳反应增强等。炔戊菊脂小鼠吸入4小时LC_(50)>20.00mg/l,经口LD_(50)5280~7940mg/kg,二氯衍生物2小时LC_(50)6.37mg/-l,LD_(50)68.1mg/kg。诱变性检测微核试验两者皆为阴性。Ames 试验炔戊菊脂在高剂量时TA_(100)/-S_g为阳性,而二氯衍生物则为阴性。本文表明炔戊菊脂类的毒性症状、LD_(50)、诱变性皆与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如菊酸中的二甲基被二氯取代后则毒性升高,Ames 试验可能为阴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四溴荧光素对体外培养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1210)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当药物浓度为1、10、50、100ug/ml时平均抑制率分别为11.3%、16.0%、22.3%和33.0%。同时电能抑制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失去增殖能力。对移植性肿瘤S180的抑瘤率为44.6%。急性毒性试验结果。LD_(50)为263.0±42.9mg/kg。~3H—TdR参入实验认为其抑制肿瘤作用与影响DNA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药理试验及临床验证本品对6种DNA病毒及10种RHA病毒有效,毒性小,小鼠口服LD_(50)为2000mg/kg,腹腔注射LD_(50)为1200~1300mg/kg。大鼠口服,LD_(50)为5300mg/kg。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亚硒酸钠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影响。试验剂量为1/2LD_(50)(5mg/kg)、1/10LD_(50)(1mg/kg)、1/20LD_(50)(0.5mg/kg)。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剂量为5mg/kg、1mg/kg 引起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试验各试验剂量与阴性对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亚硒酸钠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40%病虫净(30%甲胺磷、10%异稻瘟净和50%乳油助剂配比)是一种新型的杀虫、杀菌剂。本文观察了该农药对大白鼠、小白鼠经口及皮肤染毒的急性毒性。同时也观察了鲤鱼的回避率。雌、雄大白鼠经口LD_(50)分别为86.86mg/kg和104.5mg/kg;雌、雄小白鼠经口LD_(50)分别为40.22mg/kg和42.45mg/kg;大白鼠(雌、雄各半)经皮肤LD_(50)为90.45mg/kg;鲤鱼回避率为0%~41.8%(浓度为0.75~9.0mg/L)。该农药均较甲胺磷、异稻瘟净毒性低,属于中等毒性物质。正常农田用量对水体鱼类生存不会有危害。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化学品进行经口和经皮急性毒性评价的新方法。其特点是动物使用量少,每个剂量组、每种性别仅需3只大鼠或小鼠。首先以2000mg/kg的剂量投药,仔细观察体征,以得到相应的中毒体征发生率与死亡率。如果没有动物死亡,则停止试验,如果有动物死亡,再分别以200mg/kg和20mg/kg的剂量进行试验。从而得出LD_(50)值的范围(LD_(50)>20mg/kg;LD_(50)在20~200mg/kg之间等)。对多种化学品试验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得到的LD_(50)与文献中报道的值非常一致,且两个不同实验室进行同一试验的结果差别极小。另外,作者用经典方法测定LD_(50)试验得到的数据显示,LD_(50)大约为MNLD(最大无死亡剂量)的2~2.5倍,即如果以  相似文献   

7.
3—乙酰乌头碱的半合成及其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头碱为原料半合成3—乙酰乌头碱,其对小鼠镇痛效果较吗啡、高乌甲素强;经实验结果证明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与天然产物一致。用热板法及0.7%醋酸扭体法(SC)测得其镇痛ED_(50)分别为0.0766mg/kg和0.162mg/kg,LD_(50)为0.77±0.0317mg/kg。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骆驼蓬有效成分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两种给药途径的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方法:采用Bliss法测定小鼠经口灌胃和静脉注射给药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的LD_(50),同时观察小鼠中毒症状及中毒反应的起止时间。结果:骆驼蓬碱经口灌胃的LD_(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118.9 mg/kg(105.8~133.9 mg/kg),静脉注射的LD_(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80.3 mg/kg(60.6~146.1 mg/kg);去氢骆驼蓬碱经口灌胃的LD_(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250.3 mg/kg(210.0~293.3 mg/kg),静脉注射的LD_(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74.1 mg/kg(67.2~83.1 mg/kg)。小鼠经口灌胃给药时,骆驼蓬碱小鼠死亡时间早于去氢骆驼蓬碱小鼠死亡时间;小鼠静脉注射给药时,去氢骆驼蓬碱小鼠死亡时间早于骆驼蓬碱小鼠死亡时间。结论:小鼠经口灌胃给药骆驼蓬碱毒性去氢骆驼蓬碱毒性,小鼠静脉注射给药去氢骆驼蓬碱毒性骆驼蓬碱毒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间苯二甲酰丙烯亚胺对小鼠和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对家兔皮肤和眼结膜的毒性,及其致突变作用。结果小鼠LD_(50)为694.2mg/kg(雌)、593mg/kg(雄);大鼠LD_(50)为1230.3mg/kg。对家兔眼结膜有严重的刺激作用,但对皮肤无反应。Ames试验阳性,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明显增高,表明该品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肿瘤抑制率”为指标,观察亚硒酸钠对艾氏腹水癌(实体型)生长的抑制作用。3个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亚硒酸钠,剂量分别为1/7LD_(50)(3.50mg/kg体重)、1/10LD_(50)(2.45mg/kg体重)和1/30LD_(50)(0.82mg/kg体重)每日给药1次,共7天。结果以1/10LD_(50)组的“肿瘤抑制率”为最高,经体重校正瘤重后,“肿瘤抑制率”仍高达35.59%。  相似文献   

11.
黄芩苷能否减少过氧化亚硝酸盐(ONOO-)及减轻其对内皮细胞(ECs)的损害鲜有报道。作者研究了黄芩苷清除ONOO-的作用及其对ONOO-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的细胞保护的分子机理。用改良的Kooy等的方法,通过检测荧光素染料DHR123的氧化,测定黄芩苷清除ONOO-的活性;分别通过检测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酸酯(H-DCFDA)氧化成荧光素2,7-二氯荧光素(DCF),以及4,5-二氨乙酸酯荧光素(NO.指示剂)的变化,测定黄芩苷对O2-和NO.的清除活性;以MTT法检测黄芩苷对ONOO-损害ECs的抑制作用;用分光光度法分析黄芩苷对ONOO-与酪氨酸反应的作用;以蛋白质…  相似文献   

12.
龙胆苦甙在CCl_4染毒前后给药及染毒前给药均可显著降低小鼠的死亡率,且能明显提高LD_(50)。CCl_4组的LD_(50)为1222mg/kg,CCl_4染毒前后给药纽,染毒前给药组的LD_(50)分别为1775mg/kg,1610mg/kg。仅CCl_4染毒后给药对小鼠死亡率及LD_(50)无明显影响。龙胆苦甙预先给药可显著降低扑热息痛处置的小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应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大鼠与犬的亚急性毒性实验以及LD_(50)测定,对藻酸双酯钠毒理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鼠一次口服的LD_(50)为12 230.2mg/kg;在大鼠亚急性毒性实验中,三组用药大鼠(50mg/kg,428mg/kg,1070.2mg/kg)各脏器未发现与药物毒性有关的病理改变,外周血象和肝、肾功能也均为正常;犬的亚急性毒性实验发现,两用药组凝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其中用药量为316.46mg/kg(1/8LD_(50))组犬的肝细胞多呈混浊肿胀,少数发生脂肪变性,肾近曲小管肿胀混浊.提示该药属微毒药品;大剂量长期使用对肝、肾有轻微毒性.  相似文献   

14.
Ge-132/小鼠半数致死量(LD_(50);灌胃10162mg/kg,腹腔注射4315mg/kg,尾静脉注射2331mg/kg。Gg-132大鼠灌胃LD_(50):9917mg/kg。大、小鼠死亡前都有紫绀、抽搐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对多噻烷进行毒性研究,以评价沙蚕毒系新农药的安全性。结果:大鼠纯品经口 LD_(50)雄303mg/kg,雌274mg/kg;乳油经口 LD_(50)雄253mg/kg,雌235mg/kg;经皮 LD_(50)1217mg/kg;鲤鱼 TLm_(48)为1.42ppm;1%以上浓度对家兔皮肤、眼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蓄积系数 6.0,属轻度蓄积。亚慢性毒性实验大鼠进食含本品40、80、240、480ppm 的饲料3个月,最大无作用剂量为80ppm。以 Ames 试验、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等对多噻烷进行致突变性检测,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6.
一、毒性研究1.急性毒性试验: 用Wistar大鼠,按流动平均数法测得98%乙酰甲胺磷经口LD_(50)为825mg/kg(雌雄混合),雄鼠经皮LD_(50)为4,640mg/kg,65%原粉对雄或雌大鼠经口LD_(50)均为1,470mg/kg。根据三部会议对农药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乙酞甲胺磷属低毒类。从有效成分65%的乙酞甲胺磷LD_(50)比较,说明工业品中杂质的急性毒性低于乙酞甲胺磷本身,与国外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溴氰徽乳剂新剂型进行了急性毒性及致突变实验,结果显示:该剂对大鼠急性经口LD_(50)为5333mg/kg,微核实验及Aems'实验结果为阴性,表明该剂对人畜十分安全。  相似文献   

18.
黄腐酸钠的毒副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腐酸钠具有抗炎、止血、抗肿瘤作用,并已用于临床。我们进行了黄腐酸钠的刺激试验(家兔)、致敏试验(豚鼠)、急性毒性试验(小鼠)及亚急性毒性试验(家兔),以研究其毒副作用,探索注射给药的安全用药范围。结果表明:黄腐酸钠无致敏作用。肌注浓度在1%以下时对组织无刺激作用。急性毒性很小,腹腔注射的 LD_(50)±L~(95)(LD_(10))=1728±110.57mg/kg(1417mg/kg);小剂量(8mg/kg——相当于临床肌注用量的10倍),低浓度(<0.8%)连续肌注较长期(8周)给药时,未发现对动物的毒性反应,而剂量过大(>40mg/kg—临床剂量的50倍)时,则对肝脏产生毒性反应。这说明注射给药时,如以8mg/kg 以下较长期连续注射给药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9.
小鼠ip解毒剂4—氨基吡啶(4—AP)1mg/kg、3mg/kg、氯化钙(CaCl_2)50mg/kg或4—AP1mg/kg合用CaCl_250mg/kg可提高sc庆大霉素和氯霉素联用(以下简称庆—氯)的LD_(50),前者从241mg/kg分别提高到533、595、449、638mg/kg;后者从377mg/kg分别提高到832、929、701和997mg/kg(P<0.01)。给麻醉大鼠iv4—AP3mg/kg或4—AP1mg/kg合用CaCl_250mg/kg能迅速并完全校复被庆—氯所抑制的呼吸和肌电,但iv4—AP1mg/kg仅能使肌电恢复到86.6%,提示CaCl_2有增强4—AP的作用。待大鼠呼吸恢复正常后,继续恒速iv庆大霉素用量前两组明显高于后一组(P<0.01)。iv1.5mg/kg4—AP能使庆—氯中毒的濒死家兔康复。4—AP尚能完全拮抗庆—氯对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冲动传导的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合成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并用于肿瘤细胞的染色标记。方法:通过锌粉和冰醋酸还原荧光素制备二氢荧光素,再经乙酸酐酰化合成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对肿瘤细胞进行染色,并与荧光素二乙酸酯的染色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不论是贴壁还是悬浮细胞,当浓度为1.0 mg/L孵育染色5 min时,FHDA可基本标记细胞,背景低,可定量检测细胞的荧光强度。结论: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可用于肿瘤细胞的荧光标记及活性氧等细胞活性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