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Tei指数联合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评价肺动脉高压患儿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55例肺动脉高压患儿按肺动脉收缩压程度分为肺动脉高压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25例作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各组右心室Tei指数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比较各组间差异,并应用相关分析肺动脉高压患儿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与肺动脉收缩压的关系。结果肺动脉高压中度组右心室Tei指数(0.60±0.09)、重度组右心室Tei指数(0.78±0.1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37±0.08),重度组右心室Tei指数大于中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0.48±0.06)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中度组右心室游离壁[(16.4±4.3)mm]、室间隔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8.3±2.3)mm]、重度组右心室游离壁[(13.2±4.6)mm]、室间隔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6.4±1.9)mm]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3.5±3.4)mm、(10.2±2.1)mm],重度组低于中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右心室游离壁[(20.8±4.1)mm]、室间隔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11.4±2.6)mm]和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患儿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超声Tei指数联合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能较好评价肺动脉高压患儿右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2.
肺动脉高压患者上腔静脉血流频谱变化特点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上腔静脉(SVC)血流频谱变化的特点. 方法心脏介入手术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45例,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29±21.5)岁,右心导管检测肺动脉收缩压.按照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肺动脉压正常值对照组(PASP<30 mmHg,n=8)、轻度肺动脉高压组(30 mmHg≤PASP<50 mmHg,n=18)、中度肺动脉高压组(50 mmHg≤PASP<75 mmHg,n=13)、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ASP≥75 mmHg,n=6).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经右侧锁骨上窝探测上腔静脉,记录平静呼吸时上腔静脉的频谱曲线,测量同一呼吸周期中频谱曲线各波峰值及速度时间积分(VTI),计算其呼吸变化率. 结果肺动脉压正常对照组上腔静脉血流频谱,收缩期S波、舒张期D波随呼吸波动明显.与肺动脉压正常对照组比较,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上腔静脉血流频谱S波、D波振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上腔静脉血流频谱S波、D波随呼吸变化振幅减低,而离心方向的室缩波VR、房缩波AR波振幅增高(P<0.05),部分患者频谱形态发生变化. 结论上腔静脉血流频谱随呼吸变化是评价肺动脉压力的有效指标,可为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提供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胎儿肺静脉(PV)血流参数在左心舒张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HDCP患者137例(疾病组),其中妊娠高血压49例(A组),轻度子痫前期46例(B组),重度子痫前期42例(C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产检的健康孕妇40例(对照组)。对各组胎儿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各组胎儿PV血流参数,包括心房收缩期峰值流速(A)、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S)、心室舒张期峰值流速(D),肺静脉搏动指数(PI)、肺静脉峰值流速指数(PVIV),分析疾病组各血流参数的相关性。并比较疾病组是否发生新生儿窒息胎儿的PV血流参数。结果 疾病组A峰流速低于对照组,PI、PVI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患者下腔静脉内径及多普勒血流频谱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10例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15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和2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下腔静脉内径、塌陷指数及血流频谱,并进行比较。结果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及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吸气末、呼气末下腔静脉内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下腔静脉S波、a波及S/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及血流频谱对预测肺动脉高压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窒息儿及早产儿出生后24~48 h内的肺动脉高压发生比例及程度,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1年我院诊治的新生儿254例,分为非窒息早产儿108例、窒息新生儿146例。并选取正常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肺动脉高压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窒息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发生率高于早产儿和正常新生儿,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期窒息儿肺动脉高压程度高于窒息足月儿和窒息早产儿,重度窒息儿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高于轻度窒息儿,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和早产儿出生后24~48 h内可发生不同比例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窒息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和程度高于非窒息早产儿和正常新生儿,胎龄越大、窒息程度越重,肺高压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窒息儿和早产儿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超声心动图首诊为肺动脉高压的窒息儿和早产儿175例,轻度肺动脉高压组60例,中度组97例,重度组18例,排除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治疗后复查超声心电图,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力及右心系统参数变化.结果 各组肺动脉高压患儿治疗后肺动脉压力均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对比为(72.89±2.61) mmHg vs (35.2±2.98) mmHg,各组肺动脉收缩压均降至正常范围(<40 mmHg),降压效果显著,主肺动脉内径及右心室前后径较治疗前减小(P<0.01),其中中度肺动脉高压组减小明显,主肺动脉内径治疗前后的对比为(8.57±0.52) mm vs (6.86±0.60) mm,右心室前后径治疗前后对比为(9.38±0.57) mm vs (7.40±0.50) mm,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对窒息儿和早产儿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力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早期治疗、防止肺动脉高压的进一步发展及改善预后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犬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上腔静脉血流频谱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通过股静脉注入血栓栓子建立犬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通过右心导管监测肺动脉压力,将探头置于右侧锁骨上窝,对血栓注入前后上腔静脉进行超声检测,测量收缩期回心波峰值血流速度(S)、舒张期回心波峰值血流速度(D)、心房收缩期反向波峰值速度(AR)及心室收缩期反向波峰值速度(VR),分析上腔静脉血流多普勒频谱形态变化规律.造模前后参数的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上腔静脉频谱指标随肺动脉收缩压的改变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以肺动脉峰值收缩压超过30 mm Hg为模型建立成功的标准,成功建立犬肺动脉高压模型24只.上腔静脉血流速度频谱显示:在中度肺动脉高压组S、AR分别为(15.37±8.08)cm/s、(14.08±5.30)cm/s,与栓塞前S、AR[(19.92±7.27)cm/s、(10.05±2.81)cm/s]比较,S减低,A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3.155,P均<0.05);重度肺动脉高压组S、AR、VR分别为[(14.72±7.42)cm/s、(21.84±6.56)cm/s、(13.03±6.67)cm/s],与栓塞前S、AR及VR[(0.49±0.19)cm/s]比较,S减低,AR、V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5、-8.892、-2.101,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R/S、VR/S比值随肺动脉收缩压的升高而升高,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r=0.693、0.646,P<均0.01).结论急性肺动脉高压犬上腔静脉血流速度频谱AR/S及VR/S比值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而显著升高,可对肺动脉高压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杜薇  白显树  胡媛  徐斌  王海丽 《临床荟萃》2014,29(2):183-18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窒息儿和早产儿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超声心动图首诊为肺动脉高压的窒息儿和早产儿175例,轻度肺动脉高压组60例,中度组97例,重度组18例,排除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治疗后复查超声心电图,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力及右心系统参数变化.结果 各组肺动脉高压患儿治疗后肺动脉压力均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对比为(72.89±2.61) mmHg vs (35.2±2.98) mmHg,各组肺动脉收缩压均降至正常范围(〈40 mmHg),降压效果显著,主肺动脉内径及右心室前后径较治疗前减小(P〈0.01),其中中度肺动脉高压组减小明显,主肺动脉内径治疗前后的对比为(8.57±0.52) mm vs (6.86±0.60) mm,右心室前后径治疗前后对比为(9.38±0.57) mm vs (7.40±0.50) mm,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对窒息儿和早产儿治疗前后的肺动脉压力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早期治疗、防止肺动脉高压的进一步发展及改善预后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肺动脉高压(PH)患者肝中静脉多普勒血流频谱变化规律,寻找超声无创评价肺动脉高压的新指标。 方法收集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及沈阳军区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来院诊治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拟行封堵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0例,经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力,按照不同肺动脉压力分为健康对照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采用超声检测肝中静脉血流频谱,测量心房收缩期离心波峰值血流速度(AR)、收缩期回心波峰值血流速度(S)、舒张期回心波峰值血流速度(D)和速度时间积分(VTI)。 结果健康对照组28例、轻度PH组9例、中度PH组10例、重度PH组22例,各组组间收缩期离心波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RVTI)、收缩期回心波血流速度时间积分(SVTI)、舒张期回心波血流速度时间积分(DVTI)、AR、AR/S、ARVTI/SVTI、AR/(S+D)、ARVTI/(SVTI+DVTI)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940、2.838、3.373、7.681、3.478、12.052、4.806,P<0.05、<0.05、<0.05、<0.01、<0.05、<0.01、<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R/(S+D)比值与肺动脉平均压具有正相关关系(r=0.575,P<0.01)。 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肝中静脉频谱参数中AR/(S+D)比值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具有相关性。肝中静脉血流频谱的超声探测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AR/(S+D)比值可作为无创评价肺动脉高压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8-349
探究肺栓塞所致肺动脉高压采用超声检测评价其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入选符合标准的慢性肺栓塞患者90例,按照其肺动脉高压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各3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超声检测后各组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经超声检测后,中度组和重度组的CI、LVSV、LVCO指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组的各项指标数值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肺栓塞患者的LVEF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可能存在明显的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而临床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的意义不大,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的心脏指数(CI)、左心输出量(LVCO)和左室每搏量(LVSV)指标则对于临床评估患者预后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雌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痛经、盆腔疼痛及性交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E2、FSH、LH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FSH、LH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盆腔痛、痛经、性交痛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Ⅰ~Ⅱ期患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期患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安全有效,能够提高Ⅲ~Ⅳ期患者术后妊娠率,可作为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优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70例,采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评估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和癌抗原153(CA153)水平。结果本组治疗有效率为55.7%,控制率为88.6%;治疗后鼻咽癌、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消化道癌的CE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胰腺癌和消化道癌患者的CA199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鼻咽癌和非小细胞肺癌CA199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消化道癌CA153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鼻咽癌、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A153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化疗副性反应。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具有显著近期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毒副作用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实时PCR技术检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的PTEN mRNA的表达状况。方法收集病例AML21例,ALL3例和CLL23例,按照相应的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PTEN mRNA在不同情况下的表达状态。结果 AML和ALL组的目的基因Ct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且这两组的Ct值要明显高于CLL组的Ct值(P0.05),这三个组的Ct值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Ct值(P0.05)。AML组和ALL组的初治组Ct值要高于缓解组的Ct值,CLL组的初治组的Ct值和缓解组的Ct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AML、ALL和CLL组的高肿瘤负荷组的Ct值要明显高于低肿瘤负荷组的Ct值(P0.05)。结论通过实验确定了三种病例的PTEN基因表达状况,为疾病的预判和转归可能提供了辅助的可靠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胎盘附着部位对凶险性前置母婴结局的影响,并分析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胎盘附着于子宫疤痕处46例(研究组),胎盘附着位置未跨越子宫疤痕处59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妊娠特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分析讨论两组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胎盘粘连或植入、产后出血、输血、子宫切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也高于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妊娠距末次流产时间小于半年者,前次剖宫产术在二级及以下医院开展者,研究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疤痕处者导致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产后出血、输血、子宫切除及新生儿窒息的风险显著增高,是实际意义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前次剖宫产术于二级及以下医院开展,流产后半年内再次妊娠为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应提高剖宫产缝合技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流产,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经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手术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棒系统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骨外科收治并实施手术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47例,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手术治疗。Wiltse入路组25例,传统后正中入路组22例,均在入院1周内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行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记录并分析、比较两组不同入路的手术效果、伤椎Cobb角纠正率、VAS评分法评估切口区域腰背痛的疼痛程度、血清中骨骼肌损伤的标志物肌酸激酶(CK)含量、术后复查MRI显示的多裂肌副损伤程度的情况指标。结果两组在伤椎Cobb角纠正率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创面渗血量、术后引流管引流计量、腰背痛VAS评分均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入路组CK值及术后1年MRI评分亦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椎体骨折经Wiltse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棒系统可减少椎旁肌的副损伤,有效避免多裂肌的瘢痕变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明显减轻术后慢性腰背痛,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对听力的影响,以供今后的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成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对比两组患者阈值、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发现,观察组阈值明显较大,各波潜伏期明显较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波间期、Ⅰ~Ⅴ波间期明显较对照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波间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检查有助于识别听力损害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进行术前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硬膜外术前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在麻醉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SBP、DBP在麻醉后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阻滞达最高层面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448.4±112.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224.5±102.4 min),且其运动阻滞维持时间(197.4±70.2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254.6±90.6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老年患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麻醉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杓型高血压晨峰(MBPS)现象与踝肱指数(ABI)、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 Alb/Cr)的关系,探讨老年男性杓型高血压MBPS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251例老年男性杓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MBPS组及NMBPS组,所有患者均进行ABI、Um Alb/Cr检测,并常规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分析比较两组患者ABI、Um Alb/Cr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吸烟、高血压病程、BUN、Cr、Glu、HDL-C、LDL-C、TG、TCH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BPS组24 h SBP、d SBP、n SBP、24 h MAP、d MAP、MBPS变异幅度均显著高于NMBPS组(144.23±12.59比136.35±14.21、145.01±14.33比135.79±15.26、135.08±17.42比128.21±16.37、98.25±10.08比95.35±9.87、98.76±8.22比94.37±8.95、29.59±4.26比19.02±3.98),MBPS组ABI显著低于NMBPS组(0.73±0.09比1.02±0.09),MBPS组Um Alb/Cr显著高于NMBPS组(4.79±1.93比4.21±1.56),MBPS组PAD发生率、Um Alb/Cr阳性率显著高于NMBPS组(88/63比52/48、72/79比41/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BPS与ABI、Um Alb/Cr呈中度相关,与年龄呈低度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杓型高血压MBPS是导致PAD以及早期肾损害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300例足月初产孕妇,分为常规分娩组(A组,150例)和无痛分娩组(C组,150例),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两组患者于孕37周(T0)、分娩后3天(T1),分娩后42天(T2)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T0、T1、T2时的EPDS评分和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结果排除A组24例和C组19例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两组产妇在T0时的EP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的EPDS评分,C组(7.27±2.88)明显低于A组(8.18±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的EPDS评分,C组(8.32±2.63)亦明显低于A组(9.13±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产后抑郁发生率C组(13.7%)明显低于A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产后抑郁发生率C组(15.0%)亦明显低于A组(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分娩产妇比较,使用腰-硬联合阻滞无痛分娩的产妇产后EPDS评分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