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华  李良松 《河南中医》2016,(3):540-542
《少林寺伤科秘方》之少林寺经验损伤方中载有方剂共41首,其中9首为专治相应部位之跌打损伤,5首为外用方剂。其所载方药基本符合跌打损伤气血不流行的病机特点。祛瘀不伤正是贯穿于伤科整个治疗过程,对于体弱之人时刻要顾护正气。纵观书中方剂,所有药物的用量均不大,应该考虑到了祛邪不伤正的原则。所以此书中的方药剂型虽多,但不循常规。《少林寺伤科秘方》用药以活血行气化瘀为主,兼以补养正气。通过对药物使用频率的分析,当归、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炙甲片、香附、枳壳、苏木使用的频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当归,当之无愧的成为治疗伤科疾病的要药。  相似文献   

2.
"小周天"功法早期并无"打通任督"之说.少林武术家创立"点穴致伤"法,即用一指禅功法"打通任督",以救治被点穴致伤者."打通任督"之说法继以广泛流传.自甘肃省卫生厅推广"真气运行"练功强身法以来,人们一直对"打通任督"予以关注.实际上,人体任督二脉都是通畅运行的,所谓的"真气运行"实则为导引练功的"调气法".  相似文献   

3.
《江氏伤科方书》是一本关于跌打损伤的专著。虽篇幅寥寥,但简单实用。历来颇受伤科医家的喜爱。本文就《江氏伤科方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和版本流传以及《江氏伤科方书》的学术特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许家松 《世界中医药》2007,2(4):204-207
吴瑭《温病条辨》是一部全面、系统、集大成、有创新、切实用的温病学专著。其学术成就与创新体现在:(1)为温病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卷首.原病篇》精选并诠释了《内经》有关温热病的论述;(2)把温病的范畴扩大为包括"九种温病"的"广义温病";(3)创建和完善了温病的辨证论述体系——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温热、湿热分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证治体系;(4)创制、整理了久用不衰的名方;(5)《温病条辨》是中医学术继承与创新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5.
《脉经》10卷,西晋·王叔和撰.王叔和,名熙,叔和为其字.高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一说山西高平)人,生卒年代不详,约生活于公元三世纪.  相似文献   

6.
试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学术成就和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相传为唐代蔺道人所作,因该书精确地论述了骨折的诊治原则和方法,故后世医家对于骨折的诊方法皆源于此。该书无论是学术观点还是方药,直到今天还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文杰 《内蒙古中医药》2011,31(24):115-116
1作者简介《痰火点雪》作者龚居中,字应圆,号如虚子、寿世主人,豫章云林(今江西金溪)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公元1646年。曾任明太医院司,是位儒医。据《幼科百效全书》序云:余家庭授受疗男妇之法奇正不一,独小儿推拿,尤得其传。可见龚氏出于医学世家。其读儒书又读方书,承家技习医术,见理精粹,医臻三昧,于内、外、儿科及养生学方面均有建树。  相似文献   

8.
《外科正宗》系明代外科名医陈实功所撰,他重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主张内外兼治,刀针药物配合,见解独特,自成一法。①倡导在外之症必根于内,认为百病皆由火毒而生,痈疽必出于脏腑乖变,深化膏梁厚味、劳欲所伤认识。②结合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邪正消长的趋势,确立消托补三法。③提出开户逐贼,使毒邪外出为第一的论点,首创、改革了许多外治手术方法。④强调内治需顾护脾胃,调理气血。  相似文献   

9.
从重视脾胃有阐发、比肩东垣堪传灯,书载师授乃中规、学贵贯通是关键,以理思症先议病、以症合理后用药,融汇诸家萃其精、创新理论不拘泥,处方用药循古制、加减化裁立新方等5个方面,探讨清代医家陈德求《医学传灯》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明代学者李濂,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字川父,号嵩渚子、达生堂主人、夷门老人等。其祖上以小儿医闻名于世,有“金钟李氏”的美誉,可考者六代业医。李濂一生著述颇丰,除《医史》外,还著有《嵩渚文集》《祥符文献志》《汴京遗迹志》《朱仙镇岳庙集》《稼轩长短句》《李嵩渚医书目》等,在文学、历史、方志、医学等领域均有涉猎。李濂有感于与名医相关的医学典故、医家传记等资料散见于历代医籍及文史典籍资料之中,苦无专书,故着力于将散见于各代的名医生平事例等传记资料认真收编进行归纳整理,共编撰、收录72位医家,撰成《医史》一书。《医史》全书由纂辑医史凡例、医史目录、正文十卷等几部分构成。纂辑凡例将李濂编纂此书的思路交代得极为清楚。医史正文部分前五卷以时代为纲,自春秋始至元代止,收载见于正史记载的著名医家传略,共编入55位医家;后五卷则从宋、明文史资料着手,将散见于各种文集的医家传略进行收集整理,共收载17位医家,补正史所缺。各传之后,多有李濂所加的评语,评论、抒发自己的感想,将前文所载错误之处予以订正,或将所据补遗资料列明。其中李濂为张仲景、王叔和、王冰、王履、戴原礼、葛应雷6人所补传记均属前人所未传,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医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人物传记类专著,对后世研究各医家生平事迹及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李濂生平及其所撰《医史》的研究,对《医史》的主要版本、纂辑年份、编纂特点、学术成就等加以分析及评述。  相似文献   

11.
<务中药性>作者为何本立,何氏字道生,号务中,生于乾隆44年,卒于咸丰2年,江西省清江人.何氏自幼习儒,年长则潜心医药,尤精究本草之道,历数十年苦心于药物之性能探究,而著<务中药性>共20卷,其中药物部分18卷,卷首卷末各1卷,清·道光25年其子何晴皋以怀仁堂名义刊刻发行.  相似文献   

12.
孙晓生 《新中医》2011,(5):129-131
孟诜的《食疗本草》以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米谷、菜蔬、瓜果、动物为主要药用来源,阐述其药理作用、食用方法、炮制过程、治疗效果、服食禁忌、烹饪加工及储存方法,该书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对食疗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阐述了其两大贡献:一是记载了大量食用本草,二是确立食疗基本原则,并归纳筛选了其常用且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食物,进行了现代应用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神农本经会通》为明代湖南邵阳县滕弘所著,滕氏讳弘,别号可斋,世袭邵阳县公,仁心为政,尝言于时有益之事乃著书立说,并认为以注解《神农本草经》为最有益。“遂于公余,稍辑其略,及赋归来,止赢两袖清风,而是书独不离坐卧,潇然环堵,凡五七易稿,始成文行忠信之册。为四部,析为十卷。年垂白,犹屈首雠校,握毛锥子日不倦,凡寒暑遍一支干,乃克投笔,盖十岁又二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伤寒论直解》的作者生平、版本流传和内容的研究,确定《伤寒论直解》的版本体系和主要学术思想,探讨《伤寒论直解》的版本系统和主要学术成就,为本书的整理以及后续的研究提供学术理论基础。《伤寒论直解》现存2个版本,即清康熙刻本本衙藏板和清光绪乙酉福州醉经阁刻本。该书以《素问·天元纪大论》的六经六气学说为依据,阐释《伤寒论》,敢于破旧立新,不仅医理通达,并且实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研究和整理本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草崇原》(下简称《本》)是由清初医家张志聪及其弟子所著。张志聪,字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市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明末清初名医,曾师从当时的伤寒大家张遂辰学医,又受名医卢之颐的影响,颇为重视中医理论的研究,曾在侣山堂召集同学及门弟数  相似文献   

16.
彭丽华 《环球中医药》2010,3(6):449-450
《难经》是以质疑问难的形式解释《内经》的论著,其发挥至理,剖析疑文,补《内经》之所未发,扩前圣而启后贤,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即“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  相似文献   

17.
论张志聪《本草崇原》的学术成就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草崇原>(下简称<本>),是由清初医家张志聪及其弟子所著.张志聪,字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市西)人,生于明万历38年(1610年),卒于清康熙13年(1674年),为明末清初名医,曾从当时的伤寒大家张遂辰学医,又受名医卢之颐的影响,颇为重视中医理论的研究,曾在侣山堂集同学及门弟数十人开堂讲学,他们以集注的形式著书,开集体创作之先河.  相似文献   

18.
《内经》成书出自几代医家之手 ,成书之后又不断补充方有今日之面目。指出 ,研读时要注意两点 :其一 ,全书是一个完整体系 ;其二 ,每篇都与成书当时的思想体系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学术成就有三 :即奠定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 ;指出脏腑经络和病机学说的基本理论 ;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分析人体疾病及其预后。《内经》理论在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中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向荣 《中医药学刊》2002,20(3):347-349
《内经》成书出血几代医学之手,成书之后又不断补充方有今日之面目,指出,研读时要注意两点,其一,全书是一个完整体系,其二,每篇都与成书当时的思想体系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学术成就有三,即奠定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指出脏腑经络和病机学说的基本理论,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分析人体疾病及其预后,《内经》理论在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中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丹  翟双庆 《中医药学报》2012,40(6):142-145
《灵素节注类编》成书于清道光十四年,为章虚谷多年潜心研究《内经》所著。作为对《内经》进行节取注解、分类编辑的重要著作之一,不拘泥于古人,注解详尽,启迪后学,备受后世推崇。通过与《内经知要》对比得出章虚谷多以临床实践体会对经文进行注释论述,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