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减压性骨坏死是潜水人员在长期水下高气压环境工作中,惰性气体在机体的组织和血液中形成气泡压迫和栓塞供氧血管,导致相关骨细胞缺血性营养障碍逐步形成的慢性病变。为了更好地保护潜水人员的身体健康,降低发病率,我们对2种不同潜水作业所致的减压性骨坏死患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潜水员在水下完成任务返回水面吋,必须按照根据当时潜水深度、水下工作时间以及其它因素综合考虑制定的减压方案逐渐上升到水面减压方案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潜水员的安全与健康,同时也影响着潜水作业效率,为此,海军医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研究相反复验证,成功地开发出该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3.
对潜水医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潜水的最大深度为 710m[1 ] ;1989年 ,我国氦氧模拟饱和潜水深度与时间为 35 0m、72h[2 ] 。在海平面 10 0m以下进行深潜水 ,与一般的潜水不同 ,要进行饱和潜水。本文对有关问题及其职业危害等进行探讨。一、饱和潜水[3]随着人体所处环境气压的增加 ,气体在人体内的溶解量也相应增加 ,并与人体在高气压环境中的停留时间相关 ;时间愈长 ,溶解量愈接近饱和。为了减少气体在体内各组织的溶解量 ,各国对各种深度的潜水都规定了适宜的工作时间与减压时间 ;潜水愈深 ,减压时间相应增加。深潜水时 ,潜水工作效率降低 ,即潜水工作效率 =水下工作…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4岁,潜水员,1963年5月至1965年4月在潜水训练班学习。学习期间共潜水90次左右,最深45m,一般深度为20m左右,均按规定减压。在这次放漂以前没有发生过急性减压病。1965年4月24日下午1时30分,在某水库潜水作业,着十二螺栓通风式潜水装具,水温适中,静水,水深40m,打捞木材,劳动强度一般,水下工作40分  相似文献   

5.
某舰沉于我国北方海域84年。于1988年5~7月间,开始进行打捞的第一期工程(以下称本打捞工程)。由于沉船海域水深流急,工程初期水温低,平潮时间短,水下作业劳动强度大等特点,必须采用空气潜水水面减压法。魏元良等在某沉船的打捞工程中,用国内通用的空气潜水水面吸氧减压方案,有较高的减压病发病率。为了确保潜水员的健康,我们参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连地区海产品捕捞作业人员急性减压病发病情况及其发病原因,对捕捞作业人员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大连地区的6个县区,共668名捕捞作业人员,在2007年度416 069人次潜水中,急性减压病的平均发生率为0.13%;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水下作业时间长、潜水深度深、违章作业等。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潜水医学防护措施和强化潜水安全监督执法力度,以减少或控制急性减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王××、男、32岁,潜水工龄11年,作业深度10—50米。工作时从不正规减压,自述未发生过急性减压病。1981年6月25日上午7时,穿着重装通风式标准潜水装具在海面下50米捞取扇贝,10时上升到25米深处停留约10分钟,然后到工作船上脱去头盔吸烟,约10分钟后感到自小腿开始向上发展到下胸  相似文献   

8.
张辉  郭杰 《中国职业医学》1991,18(4):217-218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患者周某,男性,23岁,潜水员。1989年8月17日着TF—12型装具在南通港进行潜水作业,水深40米,水下工作1小时,水下绞缠3小时,水下停留共4小时,随后割断供气软管放漂至水面。出水后患者晕厥约3分钟,苏醒后,感觉右肩右肘关节疼痛难  相似文献   

9.
在潜水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潜水服内压低于外界水压时,可造成组织挤压伤。目前文献对此类疾病尚未见系统报道,现将我们收治的10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系男性通风式重潜水装具潜水员,年龄22~44岁,平均33岁;潜水工龄为2~13年,发病时潜水深度7~20米,水下工作时间5~30分钟。发病原因:突然供气中断7例,由沉船  相似文献   

10.
减压病是潜水作业和其它高气压作业中的常见病,再加压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本文病例两次加压到5kg/cm~2,按(苏)表治疗方案减压,治疗总时间1653分钟,除呼吸、消  相似文献   

11.
治疗经过 急性减压病如能及时正确地加压治疗,90%以上可以治愈。也有人报道如果在发病后30分钟内进行加压治疗,急性减压病的治愈率为80%。但是对延治治疗较久,尤其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而致下肢瘫痪的病例,普遍认为加压治疗的效果欠佳。本文报道加压治愈一例潜水后右下肢瘫痪18天的病患的方法和体会。 患者为海产养殖场潜水员,男,28岁,19××年9月4日上午7时着十二螺旋通风式装具下潜到40米深的海底捕捞贝类,水下工作时间约1小时,未经减压即出水登船休息并抽烟,5分钟后再次下潜到同前深度作业,如此反复  相似文献   

12.
高压氧医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属潜水医学范畴。随着海洋水下工程的开发,两者关系日趋密切,特别在保障水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上有决定性作用,同时高压氧在临床救治急慢性缺氧性疾病方面也有显著疗效。在高压氧治疗中,人员须在密闭而能耐高压的舱内,根据病情选用不同压力、吸氧时间和正确的减压方案,才能保证疗效和安全。现  相似文献   

13.
1988年5~7月期间,在我国北方某海域,打捞某沉船的工作中,我们采用短时间的低压吸氧方案治疗急性轻型减压病3例,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病例1 俞×,男,23岁,潜水员,潜水工龄5年。于1988年6月20日04:33着十二螺栓通风式潜水装具,在我国北方某海域潜水作业,水深43m(潜入海底深坑内,未报告水面,实际潜水深度46m),探摸沉船破口情况。水下作26min后,按45m、35min的方案进行水面吸氧减压。水面间隔时间为6min。出舱后5min,诉右肩关节严重刺痛,关节活动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辽宁省大连地区潜水捕捞作业人员急性减压病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控制和减少急性减压病的发生.方法 抽取大连地区沿海6个县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庄河地区、西岗区、甘井子区、长海县)共171家用人单位的64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42名潜水作业人员,年度总下水次数392 845次,急性减压病的年发生次数507次,急性减压病的年平均发生率为1.3‰(人次);发病人数488例,占总人数的76%,其中轻度261例,占40.6%,中度91例,占14.2%,重度136例,占21.2%;潜水深度越深,潜水时间及潜水间隔时间越长,急性减压病的发病率越高;从事潜水作业之前对潜水知识非常了解以及潜水后严格规范减压的潜水作业人员急性减压病的发病频率低(P<0.05或P<0.01).潜水深度(OR=1.112)、潜水方式(OR=3.950)是急性减压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潜水深度、潜水方式可能是大连地区潜水捕捞作业人员急性减压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潜水深度越深及重装潜水更易发生急性减压病.  相似文献   

15.
潜水致减压性骨坏死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水作业是一项特殊的生产技术门类 ,减压性骨坏死是潜水员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 ,现将 2例潜水致减压性骨坏死病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病例 1,男 ,5 4岁 ,潜水工龄 32年 ,潜水深度30m左右 ,平均每天潜水 4~ 5h。 1999年 4月潜水 4 0m ,潜水 5h ,未减压直接出水 ,出水 2min后开始恶心 ,继而出现腰痛 ,潜水帽摘下后即失去知觉 ,急送医院 ,诊断为急性减压病。由于经济原因 ,未进行加压治疗 ,病人自动出院。随着时间推移 ,病人开始出现全身麻木 ,四肢活动不灵 ,排尿困难。 2 0 0 0年 7月 ,去当地医院进行检查 ,双股骨、肱骨、肩、髋的…  相似文献   

16.
潜水战士常在江河湖海水下执行任务,由于水下温度一般较低,加上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大20~50倍,潜水时体表失热量是很大的。据研究,穿着橡胶潜水服的潜水员在5℃水中1小时,可失热242卡。失热量如果超过人体耐受度,必影响潜水员的身体健康,严重的还可酿成潜水事故。 为了防止潜水人员因水下失热过多、受寒而造成意外,除了改进装备,应用现代化的防寒潜水服外,还应重视和加强防寒训练。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经过科学的防寒训练后,潜水员的防寒适应能力和水下作业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迟发性减压性骨坏死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压性骨坏死是因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残余的气泡及其继发因素阻塞和压迫了骨骼的营养血管而引起的缺血性骨关节病变。随着潜水事业的迅速发展,减压性骨坏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受到各国学者的普遍重视,但在脱离高气压作业后的发病情况,尚未引起注意。我院于1962~1988年共检查1140名潜水,沉箱及隧道等高气压作业工人,发现减压性骨坏死152人,  相似文献   

18.
常规氦氧潜水减压病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在常规氦氧潜水实验、训练和现场作业中所发生的10例常规氦氧潜水减压病的特点及治疗结果作一介绍。一、潜水概况10名常规氦氧潜水减压病患者年龄为19~37岁,其中在加压舱内模拟深潜实验3例、潜水现场7例,潜水深度80~146m,水下作业时间为30~...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实际潜水中潜水员呼吸气体氧浓度变化规律,进行了20m,40m和50m三种不同深度模拟潜水实验。受试者为6名青年男性潜水员,使用国产HY-6071氦氧重潜水装具(为半闭式循环供气),实验在加压舱内进行。实验时,装具内分别装填CO_2吸收剂钠石灰或产氧剂。每种深度下潜6人次,其中钠石灰3次,用产氧剂3次,以资对比。 实验用呼吸气源气体为压缩空气或氧气。潜水各阶段采集潜水员头盔内气体样品分析氧浓度。每次加压到达预定深度时先采气样一次,以后每隔10mim采一次,并在常压下用气相色谱仪或CY-6型测氧仪分析。 实验时,潜水员在舱内着装,然后向舱内注水至潜水员肩部,再注气加压。水底暴露时间为30min或60min,按既定的相应方案减压。潜水员  相似文献   

20.
减压性骨坏死(dysbaric osteonecrosis DO)是在高气压暴露后,由于减压不当而造成的骨质损害。轻者无任何临床表现,重者可累及骨关节面导致关节运动功能严重障碍。随着海洋资源开发事业的发展,潜水作业日趋频繁,DO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1983年我们调查了山东、大连沿海地区的171名潜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