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性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于2002年1月~2005年4月3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原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46.34%,病死率为47.4%,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相关,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且药敏显示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VAP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及病原微生物分布特点,为VAP的防治提供细菌学依据.方法:对在ICU行机械通气发生VAP的36例患者的发病时间、病原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67.92%,病死率为47.3%%,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相关,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其中革兰阴性细菌(G-菌)占67.16%,革兰阳性细菌(G±菌)占17.9%,真菌占14.93%.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病死率高,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VAP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患者急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呼吸机在重症监护病房广泛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常见并发症。VAP一旦发生会延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导致患者呼吸机依赖和死亡率增高。我们对我院ICU的VAP进行病原学及耐药性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起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 ICU 收治了140例需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本研究选取了其中发生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并分析引起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为25.0%。年龄、胃内容物反流、意识障碍、留置导管、抗菌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时间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密切相关(P<0.05),性别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归纳分析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对降低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并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内科病房及其他ICU行机械通气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4例,发生率51.85%。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未发生者,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结论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在实施机械通气的48 h后或者在摘除机械通气管道48 h后出现的肺炎,在临床中被诊断为严重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实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病发症较多、免疫力较低,一般都会借助呼吸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因此,本研究将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伴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并将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总结和探讨,从而降低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比率,确保ICU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相关因素和细菌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8例发病时间和病原学特点。结果 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1≥48h 112例,并发VAP48例,发病率为42.8%。重症患者并发VAP时病死率35.4%。VAP机械通气平均发生在(5.3±2.5)d。与机械通气时间、意识障碍相关;VAP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占81.8%,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高,尽可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有利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为有效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2~5 d的VAP发生率为20.45%,机械通气5 d以上的VAP发生率为57.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36%;多种致病菌感染者的死亡率高于单一致病菌感染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治疗难度大。临床应以预防为主,尽量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后所形成的肺炎,是较为严重的医院感染,而且是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呼吸机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VAP的发生导致病情反复、上机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因此预防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可以大大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我们对本院3.5年中接受机械通气的ICU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探讨护理对策。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及其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随着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机械通气(MV)的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医疗手段应用的增加,引起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增大。VAP是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笔者立足国内的医疗现状,深入分析了目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机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娜 《当代医学》2016,(4):109-109
目的:探究口腔护理干预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患者60例,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口腔护理干预,护理后观察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长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患者VAP发生率为40.0%,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实施口腔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患者口腔感染,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2年5月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机械通气患者142例,其中发生VAP的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23.9%;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占比分别为82.0%、8.oN及10.ooA;年龄较大、机械通气时间长、使用制酸药物、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用及留置胃管等均是VAP的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积极预防,可有效减少VAP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咸其宏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143-144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治疗,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和防治对策。方法分析收住ICU持续机械通气48h以上34例患者,观察其体温、气管内吸出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确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本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73.5%,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结论VAP发生率高,危害大,治疗较难。针对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有效防治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积极加强预防及综合治疗,可以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MV)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属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随着机械通气应用的增加,AVP发病率逐年增多。由于VAP较普通肺炎复杂,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近年来对VAP的研究已受到广泛重视。引起VAP的原因较多,目前主要集中于外源性感染因素,如气道切开导致病原菌侵入等,而对于气管插管后呼吸机气囊滞留物与VAP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对2007—2008年气管插管后发生VAP患者进行动态呼吸机气囊滞留物及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学培养,探讨气囊滞留物与VAP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及病原菌特点。方法69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符合VAP诊断标准的新生儿作为VAP感染组,与同期机械通气而未感染患儿(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1)69例VAP患儿占同期机械通气新生儿的46.6%。(2)上机时间长、胎龄≤32周、体重≤1500g的早产儿易发生VAP;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降低VAP发生率。(3)VAP病原菌以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为常见;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霉菌感染有上升趋势。结论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对早产儿VAP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马媛  宁瑜  刘惠霞  王引侠 《吉林医学》2013,(26):5491-5492
目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ICU住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结果:隔离病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病床;一人护理1例患者VAP发生率明显低于一人护理多个患者;床头抬高3045°VAP发生率明显低于仰卧位;人工气道严格管理VAP发生率较常规管理组明显降低;呼吸机管路每天更换1次与每周更换1次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重症患者的康复。方法:将我科重症监护室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并行机械通气的32例患者作为为研究组,所有患者采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选取我院急诊ICU同时期行机械通气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巧伟 《浙江医学》2007,29(6):558-559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机械通气患儿的预后。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旨在为制定VAP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20例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目标性监测,观察和分析引起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因素,探究有效的防治对策,以达到最佳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观察住院期间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对VAP病例的一般资料、有关发病情况、细菌学及有关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预后等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观察体温、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外周血白细胞、痰细菌培养、X线胸片,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果 机械通气48h以上180例患者,2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1%;使用呼吸机后在5d内发生肺炎的6例,占30%;在5d后发生肺炎的14例,占70%.20例VAP患者经对症及支持治疗,19例病情缓解、脱机,抢救成功率占80%,死亡1例,病死率为20%.结论 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VAP则容易造成撤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而必须重视.针对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进行积极防治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是维持机械通气有效能的重要保证,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林炜 《中外医疗》2013,(28):52-53
目的分析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以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2月期间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所收治的128例实施机械通气达48 h以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VAP组和非AVP组。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原发疾病、APACHEⅡ评分、意识状态、通气方式等作分析对比。结果确定了年龄、APACHEⅡ评分、意识状态、口咽部或是呼吸机部件生物污染、机械通气方式和时间、抗生素联合应用种类等因素是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应依据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呼吸机使用过程中VAP的发生率,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