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晓刚  王维俊  周嘉  陈长志 《上海医学》2005,28(11):945-948
目的应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评价体外循环中辅酶复合物(贝科能)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术前无心脏传导阻滞)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开胸前静脉滴注辅酶复合物(1支/10kg),术后1 d起静脉滴注2支/d,共3 d;对照组不用药.分别在麻醉期(基线值)、主动脉阻断后30 min、开放后10 min、停机时及术后24、72、120 h采集动脉血检测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在缺血再灌注后,cTnI含量均明显升高,24 h达到峰值,术后120 h高于正常值;试验组cTnI含量在开放后10 min、停机时及术后24、72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再灌注后CK-MB含量均较基线值明显升高,24 h达到峰值,术后120 h降至正常值;试验组在开放后10 min、停机时及术后24 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TnI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辅酶复合物可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减少cTnI及CK-MB的释放,在细胞水平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cTnI是预测心肌损伤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腺苷静脉预处理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非紫绀型先心病及瓣膜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腺苷静脉预处理组;B组:空白对照组;两组其他处理相同。分别于阻断升主动脉前、阻断升主动脉30分钟、开放升主动脉15分钟及术后24小时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两组血清CK-MB、LDH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实验组术中、术后血清CK-MB、LD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静脉预处理能模拟缺血预处理(IPC)的心肌保护效应,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成人心内直视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15) 和对照组(n=15)。实验组在首剂500?mL高钾心脏停跳液中加入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mg(4mL),对照组加入同等剂量(4mL)的生理盐水。采用大剂量芬太尼辅以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浅低温、高流量体外循环。分别检测和观察升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后0.5、5、24h的肌酸激酶心型同工酶(CKMB)、 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及相应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① 术前两组间各项指标及体外循环中的最低温度、体外循环时间、冠脉循环阻断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实验组心脏自动复跳率(73%)明显高于对照组(33%)(P<0.05);③ 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术后24h内多巴胺需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④ 术后机械通气及ICU停留时间,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日实验组虽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 开放后0.5、5、24h,实验组CKM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开放后0.5h时, 实验组cTnI低于对照组(P<0.05),开放后5、24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梁恒  谢丹 《北京医学》2015,(3):250-252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加室壁瘤切除术后患者血乳酸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我院55例行OPCABG加室壁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8±7)岁。分别监测患者返回监护室、术后6、12、24 h 4个时间段的血乳酸变化,对比血乳酸的变化与患者早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死亡13例,存活42例。死亡组返回监护室时血乳酸为(5.33±1.41)mmol/L,之后逐渐上升,至术后12 h 达峰值(12.80±2.76)mmol/L。存活组返回监护室时血乳酸为(3.68±3.49)mmol/L,之后逐渐上升,至术后12 h达峰值(6.09±3.09)mmol/L。死亡组术后12 h血乳酸值显著高于存活组;2组12 h 后血乳酸值逐渐下降,至术后24 h 死亡组血乳酸值仍显著高于存活组[(6.80±1.07)mmol/L vs.(2.90±1.0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G加室壁瘤切除术术后血乳酸值增高是预测术后死亡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新型闭式少预充量大鼠深低温停循环模型,为研究停循环脏器损害及保护提供可靠的模型基础。方法将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D4组,每组5只,采用自行研发的闭式少预充量专利管道进行深低温停循环实验,其中A组:体外循环降温至24℃后复温;B组:降温至24℃后静脉放血至心脏停跳,30min后复温复跳;C组:降温至18℃后放血停跳,30min后复温复跳;D组降温至18℃后停跳,1h后复温复跳。观察并统计术后24h大鼠存活及一般活动情况、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pH、红细胞压积(Hct)、乳酸及血糖。结果术后24h,B组大鼠死亡1只,其余大鼠全部存活且能自由活动;D组复温末期心率明显快于基础心率(P<0.05);术后24h,A组Hct均明显低于B、C、D组(均P<0.05);与术前比较,B、C、D组复温初、停机前乳酸、血糖均明显升高(均P<0.05);复温初时,B、C组乳酸、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C组乳酸、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停机前时,D组乳酸值均高于A、B、C组(均P<0.05),B组乳酸值均高于A、C组(均P<0.05),B、D组血糖均明显高于A、C组(均P<0.05),C组血糖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本闭式少预充量专利管道用于深低温停循环实验,操作简单、大鼠存活率高、可重复性好,可以用于低温停循环损伤及器官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突变型对法洛四联症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入选61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患者,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分析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基因型,根据基因型不同分为乙醛脱氢酶2基因野生型(野生型)组(n=38)和乙醛脱氢酶2基因突变型(突变型)组(n=23)。两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升主动脉开放后20 h由颈内静脉取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水平。记录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 h变力性药物评分≥15的例数和术后住院天数≥14 d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术前经皮氧饱和度、室间隔缺损大小、主动脉骑跨率、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组术后20 h肌钙蛋白值显著高于突变型组(P=0.018)。野生型组术后24 h变力性药物评分≥15的比率显著大于突变型组(P=0.028)。野生型组术后住院天数≥14 d的比率显著大于突变型组(P=0.048)。结论: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基因突变型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评价体外循环中辅酶复合物(贝科能)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术前无心脏传导阻滞)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开胸前静脉滴注辅酶复合物(1支/10kg),术后1d起静脉滴注2支/d,共3d;对照组不用药。分别在麻醉期(基线值)、主动脉阻断后30min、开放后10min、停机时及术后24、72、120h采集动脉血检测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在缺血再灌注后,cTnI含量均明显升高,24h达到峰值,术后120h高于正常值;试验组cTnI含量在开放后10min、停机时及术后24、72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再灌注后CK-MB含量均较基线值明显升高,24h达到峰值,术后120h降至正常值;试验组在开放后10min、停机时及术后24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TnI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辅酶复合物可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减少cTnI及CK-MB的释放,在细胞水平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cTnI是预测心肌损伤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病理意义,以期提出更完善的治疗措施,提高手术疗效。方法:我们随机选择了3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人,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期,阻断升高动脉后,开放升主动脉后,手术结果时以及术后2h,8h,24h等8个时相采集患血样,TNFα血浆浓度应放射免疫方法进行测定,结果:TNFα水平在阻断升主动脉后明显升高(较术前和麻醉诱导期,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继续上升,并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但至术后24小时仍维持在较同活性水平(较术前,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继续上升,并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但至术后24小时仍维持在较高活性水平(较术前,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肺再灌注时TNFα浓度显高于开放前阻断主动脉后(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再灌注损伤触发TNFα大量释放,由于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对手术预后的不良影响,损坏抗其效应浊心肺保护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围心脏手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预后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婴幼儿围心脏手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1227例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下实施手术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测定术前、ECC前、ECC 30min、ECC停止1h、术后24h及术后48h的动脉血乳酸含量.比较按年龄、存活与否、小儿恢复室(PICU)滞留时间分组后的血乳酸值.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乳酸值在ECC后最高,以后逐渐降低,两组各时点的血乳酸值比较,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滞留9天以内的各组间血乳酸值无显著性差异,滞留9天以上组术前、ECC前、术后24 h、48 h时点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新生儿组及学龄儿组从ECC后1 h到术后24 h血乳酸值明显上升,学龄儿组的高乳酸血症第二天恢复,但新生儿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测定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围术期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疾病预后的一个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22-25
目的 探讨局部脑组织的氧饱和度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0 月在我院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60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 例未发生术后谵妄为对照组,30 例发生术后谵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不同时间点rSO2 水平及术前术后MMSE 评分。选择患者术中rSO2 水平最低值与MMSE 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两组在体外循环复温时rSO2 水平最低,随后逐渐回升,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外循环开始时、体外循环降温时、体外循环复温时、体外循环停机时、体外循环停机后30 min rSO2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两组MMSE 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MMSE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术中rSO2 水平与术后MMSE 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921,P=0.000)。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谵妄的患者术中rSO2 有一个显著的下降过程,且患者术中rSO2 最低值与MMSE 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因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治疗的低月龄、低体质量患儿其体内乳酸水平与血糖及氧合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人129例,根据术后6 h乳酸水平,将患儿分为高乳酸组(n=43)和正常乳酸组(n=85)。比较2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及体内葡萄糖、乳酸和氧合指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儿术后体内乳酸水平的因素,应用Pearson相关模型对术后6 h患儿体内乳酸水平与葡萄糖及氧合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高乳酸组患儿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葡萄糖及乳酸水平均高于正常乳酸组(P<0.05~P<0.01),2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差值(SaO2-SvO2)水平、酮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龄较大是体外循环术后防止乳酸水平升高的保护因素(P<0.05),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及体内高葡萄糖水平是体外循环术后乳酸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年龄、术后24h乳酸负荷与成人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手术的18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分为AKI组(n=91)和非AKI组(n=89)。对心脏瓣膜术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心脏瓣膜术后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KI组患者的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停机乳酸、术后24h液体正平衡量、术后24h乳酸负荷均高于非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后24h乳酸负荷是心脏瓣膜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64、1.01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术后24h乳酸负荷对心脏瓣膜术后AKI有预测价值,年龄和术后24h乳酸负荷联合指标对心脏瓣膜术后AKI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中肺动脉灌注含腺苷的冷氧合血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选取30例风湿性瓣膜病变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含腺苷的冷氧合血灌注组(腺苷组)和单纯冷氧合血肺动脉灌注组(对照组)各15例。在主动脉阻断后,经肺动脉根部一次性灌注肺保护液,测定两组患者转流前、主动脉阻断后15min、主动脉开放后15min、术后12、24h白细胞(WBC)外周静脉血/动脉血(V/A)比值,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含量水平。结果: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腺苷组为(18.6±4.75)h,明显低于对照组(26.4±6.32)h,P<0.05;腺苷组WBC V/A比值、IL-6和TNF-α含量于主动脉阻断后15min及开放后15min、术后12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苷组MDA含量在主动脉开放后15min、术后12、24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中肺动脉灌注含腺苷的冷氧合血对术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脂肪乳后处理对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将心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20例,于主动脉开放即刻从体外循环机内快速注入200mL脂肪乳;对照组20例,同法注入200mL生理盐水。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及主动脉开放后0.5、1、2、4、24h采集桡动脉血,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心脏复跳情况、多巴胺使用量和术后辅助呼吸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24h尿量和24h胸腔引流量。结果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多巴胺使用量、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24h尿量及24h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LDH、CK、CK-MB、cTnI水平均较主动脉阻断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LDH在主动脉开放后24h时降低(P<0.05),cTnI和CK在主动脉开放后4、24h降低(P<0.05),CK-MB在主动脉开放后2、4、24h时间点降低(P<0.05)。结论 体外循环脂肪乳后处理可以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酶的释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中辅酶复合物(coenzymecomplex,贝科能)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2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试验组术日开胸前静脉滴注辅酶复合物(1支/10kg)、术后1d起继续静脉滴注2支/d,1次/d,共3d,对照组不用药。分别在麻醉期(基线值)、主动脉阻断后30min、开放后10min、停机时、术后24,72,120h采动脉血检测肌钙蛋白I(TnI)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两组在缺血再灌注后TnI含量明显升高,术后120h仍高于正常,而试验组在开放后10min、停机时、术后24、72h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对照组及实验组SOD活力在开放后10min、停机时较基线值明显降低,但试验组在停机时的S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酶复合物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TnI释放,维持SOD活性,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在机器人二尖瓣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对患者围术期出凝血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机器人二尖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甲环酸治疗组(TG组)和对照组(CG组),每组各20例。TG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完成后用时10min给予氨甲环酸负荷剂量15 mg/kg,然后以10 mg/(kg·h)持续静滴至体外循环结束;CG组患者术中不使用该药。记录患者基本资料、输液量、尿量、出血量、体外循环和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带管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24 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的数值。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分别为(215.4±42.2)ml和(226±127)ml均明显少于CG组的(285.6±51.6)ml和(361±237)ml,(P<0.05);TG组术后24 h的PT和APTT分别为(15.23±1.58)s和(40.98±7.00)s,较CG组的(16.98±2.26)s和(54.50±26.53)s也明显缩短(P<0.05);术前和术后24 h相比,两组患者的Cr和BUN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机器人二尖瓣手术中出血和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家兔低位腹主动脉阻断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家兔24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Ⅰ组:低位腹主动脉阻断2 h后开放;Ⅱ组:低位腹主动脉阻断3 h后开放;Ⅲ组:阻断腹主动脉5 min,开放10 min,重复3次后低位腹主动脉阻断3 h后开放。分别于阻断前(T1)、阻断后2 h(T2)、阻断后3 h(T3)、开放后2 h(T4)及开放后24 h(T5)抽取静脉血测定天冬酰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并于开放后24 h观察动物后肢运动功能,处死家兔并留取股神经行电镜检查。结果所有动物均存活。T4、T5时,Ⅱ组和Ⅲ组CK、AST明显高于Ⅰ组(P〈0.05);T1-T3时,各组SOD活性和MDA变化不明显,T4、T5时,各组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Ⅱ组较Ⅰ组、Ⅲ组变化更明显(P〈0.05);Ⅰ组和Ⅲ组动物术后后肢活动良好,Ⅱ组中有3只动物肌力差,其余未见明显异常;股神经电镜检查结果显示,Ⅰ组结构基本正常,Ⅲ组缺血性损害轻微,Ⅱ组最重。结论缺血预处理对腹主动脉阻断后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胰岛素调控心脏瓣膜术中血糖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非糖尿病患者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胰岛素持续输注调控血糖水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成人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组和对照组。胰岛素组从麻醉诱导后开始持续输注胰岛素至手术结束时,比较心脏瓣膜手术中从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CPB)前、CPB主动脉阻断后10 min、二次灌注停搏液后10 min、复温后10 min、主动脉开放后10 min、停CPB后10 min、手术结束时血糖值和血乳酸值,观察变化趋势; 同时对术后两组患者血糖和乳酸水平变化进行观察。结果①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 术后房颤发生率降低(36.7%vs 53.3%,P〈0.05); 术后感染发生率降低(6.7%vs 20%,P〈0.05); ②胰岛素组术中维持血糖水平在6.1~8.3 mmol/L,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显著降低(P〈0.01),CPB中血糖峰值降低(7.85±1.57)vs(9.72±3.09)mmol/L,(P〈0.05)。③两组随着手术时间延长血乳酸水平均明显升高,并发生高乳酸血症。胰岛素组与对照组相比血乳酸水平降低(P〈0.05)。④术后两组均未控制血糖,胰岛素组术后ICU1 h和24 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血乳酸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非糖尿病患者心脏瓣膜手术围术期血糖升高对预后不利。应用胰岛素输注方案控制术中血糖,可以维持血糖在6.1~8.3 mmol/L。控制心脏瓣膜手术中血糖对控制术中血乳酸水平和术后血糖有利,有利于降低术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认识冷血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5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磷酸肌酸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升主动脉阻断后于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含磷酸肌酸(10mmol/L)的冷血停搏液,对照组冷血停搏液不含磷酸肌酸。分别观察两组体外循环、心肌阻断时间,心脏复跳情况及两组正性肌力药物应用剂量,并检测术前、后24h两个时点两组动脉血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值。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及心肌阻断时间无差异,心脏自动复跳率无差异;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剂量实验组低于对照组,48%的对照组患者需盐酸肾上腺素辅助心功能,高于实验组12%(P〈0.01);术后两组心肌酶均升高(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含磷酸肌酸的冷血停搏液对心肌细胞损害轻,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心肌细胞功能恢复快,县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比小儿重症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未发生ARDS的两组患 儿的临床资料,探讨重症及复杂先心病术后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据2011年ARDS的柏林定义,选取我院2009年1 月~2014年5月心外科收治的75例未发生ARDS的重症及复杂先心病患儿作为I组,同期发生ARDS的80例患儿作为Ⅱ组,对 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年龄、性别、体质量、术前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术前及术后血白蛋白、术前及术后血肌酐、术前 左室EF等39 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Ⅱ组死亡17 例,病死率21%。II 组中轻度ARDS 27 例,中度ARDS 25例,重度ARDS 28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体质量、术前PCO2、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术后早期血清球蛋白、术中 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总量、术后8 h胸液量、术后8 h输血量、术后血白蛋白、术后血 肌酐、术后初始乳酸值、术后24 h最大乳酸增高率、术后24 h B型尿钠肽、术后24 h降钙素原、术后24 h C反应蛋白、术后24 h血 清前白蛋白、年龄、术前肺动脉压、术前肺部感染、术前凝血功能异常等23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 h最大乳酸增高率、术后24 h降钙素原及术中出血量等5项指标是 CCHD术后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RDS是重症及复杂先心病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大大增加患儿的病死率。 根据其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 h最大乳酸增高率、术后24 h降钙素原及术中出血量等可 以预测ARDS的发生并早期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利于提高CCHD患儿术后ARDS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