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 根除对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 的消化性溃疡愈合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将69 例长期服用NSAID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Hp 阳性雷尼替丁组25 例,Hp 阳性雷尼替丁加阿莫西林组23 例, Hp 阴性雷尼替丁组21例, 三组的用药时间均为6周。结果: 三组溃疡愈合率依次为64% 、74% 、71%(P> 0.05)。追踪溃疡愈合者43 例, 并分为Hp 根除组13 例, Hp 持续阳性组16 例, Hp 持续阴性组14 例。均停用抗溃疡药物, 继续服用NSAID6 个月后复查。累计溃疡复发率三组分别为31% 、44% 、29% (P> 0.05)。结论: 根除Hp 不能提高NSAID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 亦不能降低其复发率, 且Hp 持续阳性者其溃疡复发率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2.
多重PCR在幽门螺杆菌检测及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多重PCR同时扩增16SrRNA和cagA基因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分型。PCR产物经DNA序列测定证实为转异性扩增,敏感度为10^2CFU/ml。48株Hp菌株中,I型菌株(cagA+)26株(54.2%);550份胃粘液标本,Hp阳性(16SrRNA基因+)216份(47.5%),其中I型Hp139份(53.3%)。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与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王昭  刘恒清 《新医学》1999,30(10):566-567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根除对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的消化性溃疡愈合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将69例长期服用NASID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Hp阳性雷尼替丁组25例,p阳性协尼替丁加阿莫西林组23例,Hp阴性协尼替丁组21例,三组的用药时间均为6周。结果:三组溃疡愈合率依次为64%、74%、71%(P〉0.05)。追踪溃疡愈合者43例,并分为Hp根除组13例,Hp持续阳性组16例,Hp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感染的幽门螺杆菌(Hp)cagA/vacA优势基因型及不同基因型Hp感染、混合感染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胃窦、胃体双份活检标本均培养出Hp的42例慢性胃炎(CG)和36例消化性溃疡(P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56份Hp分离株的cagA基因、vacA基因的信号区(s)和中间区(m)亚型,分析Hp基因型及多株Hp混合感染在CG和PU中的分布。部分优势基因型的扩增产物T—A克隆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cagA基因的检测中,78例病人的胃窦标本中有?5例(96.2%)为cagA阳性,相应的胃体标本中,76例(97.4%)为cagA阳性,有1例(1.3%)患者胃窦、胃体检出cagA状态不一的Hp混合菌株。在胃窦标本的vacA基因分型中,sla/ml、sla/m2、sla/mlb、sla/mib—m.24种vacA基因型在78例患者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4%(5/78)、55.1%(43/78)、26.9%(21/78)和1.3%(1/78),多株混合感染为3.8%(3/78);而相应的胃体标本中,前述四种vacA基因型所占比例依次为6.4%(5/78)、53.8%(42/78)、25.6%(20/78)和3.8%(3/78),多株混合感染为5.1%(4/78)。c8gA+sla/m2和cagA+sla/mlb在胃窦标本中占51.3%(40/78)和26.9%(21/78),而在相应的胃体标本中占52.6%(41/78)和25.6%(20/78)。少量胃窦、胃体标本中vacA基因8区和m区不能分型,未发现8lb、82和mla型。联合胃窦、冒体标本分析,16例(20.5%)患者中检出不同基因型的多株Hp菌株,同一胃内多部位采样比单部位采样者有更高的混合感染检出率。HpcagA基因、vaeA基因型、cagA/vaeA基因组合及不同基因型菌株混合感染在CG和PU中的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6株8h型Hp菌株的8区扩增产物与报道的ala型60190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15—94.86%,4株n正型Hp菌株的m区扩增产物与报道的m2型87~203株核苷酸序列之间同源性为93.63—97.61%。结论:cagA+sla/m2是本地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中最主要的Hp菌株的优势基因型,其次为cagA+sla/mlb,部分vacAsla/m2型优势分布菌株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参考菌株比较有较高的同源性,部分患者同时感染不同基因型的多株Hp,但均与所致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法莫替丁(高舒达)、羟氨苄青霉素、替硝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5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和/或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法莫替丁组,42例,每次口服法莫替丁20mg、羟氨苄青霉素1000mg、替硝唑500mg,均每日2次,;②兰索拉唑(达克普隆)组43例,每次口服兰索拉唑30mg、羟氨苄青霉素1000mg、替硝唑500mg,也均为每日2次,进行对照观察。均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达4周时复查Hp。结果:兰索拉唑组有3例因过敏性皮疹终止治疗,余下40例用于统计学分析。法莫替丁组和兰索拉唑组Hp根除率分别为88.1%和90.0%;十二指肠溃疡和/或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0.5%和92.5%。结论:法莫替丁组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与兰索拉唑组相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两种三联疗法对根除Hp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均有良好效果,均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但前者有副作用较少,价格较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PU)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对143例肝硬化病人行胃镜检查,确诊食道静脉曲张(EV)、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及消化性溃疡,部分患者做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检测,并与100例健康者对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PU的检出率为22.4%,明显高于对照组(4%,P<0.01)。PU与PHG内镜下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24.7%、22.2%、18.8%;P>0.05)。与EV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20.8%、30%、25%;P>0.05)。肝硬化并PU患者胃粘膜Hp检出率为34.4%,与无PU者检出率(18.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PU高发病与Hp感染无相关性,与PHG及EV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庆大霉素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彬  雷保虎 《新医学》1997,28(10):540-541
庆大霉素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24例武警甘肃总队医院内科(730050)严彬雷保虎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而消化性溃疡是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的[1,2],庆大霉素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Hp感染,有效而且安全[3]。雷...  相似文献   

8.
郭子媛  纪智 《临床》1996,3(3):168-169
对55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0例,口服得乐冲剂,甲硝唑和庆大霉素,根除Hp治疗。设对照组25例。结果显示,治疗组溃疡远期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根除Hp对防止溃疡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是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病原菌 ,对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是根除Hp的适应证[1] 。我们观察了 178例消化性溃疡根除Hp后再感染的情况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2 0 2例 ,男性 15 3例 ,女性 4 9例 ;年龄 18~ 6 9岁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焱 《疾病监测》1999,14(9):349-353
目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作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病因已经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首肯。近来的研究还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腺癌和胃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1〕。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Hp可能是最常见的人类慢性细菌性感染的病原菌,它的感染十分普遍,并且感染率随年龄增加〔2〕。在发达国家,人群的Hp感染率为25~50%,多数人在青年期感染。而在发展中国家,70~90%的人口为Hp感染者,而且几乎全部于10岁前已感染。〔3〕。由于Hp在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