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以调整卫生服务的提供。方法:对菊泉新城社区5个居委(迁入居民)、4个村委(原住地居民)30岁以上居民进行卫生服务利用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计调查1790名居民,其中迁入居民884人,原住地居民906人;目前正在接受社区卫生门诊服务的居民比例为71.91%,其中迁入居民为68.44%,原住地居民为75.10%;希望接受社区卫生门诊服务的居民比例为55.87%,其中迁入居民为52.49%,原住地居民为59.16%;年内正在二级医院住院的病人比例迁入居民为49.32%,原住地居民为43.66%;在其他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分别为31.76%和36.62%;27.86%的迁入居民和59.27%的原住地居民希望接受二级医院住院服务。结论:原住地居民对社区卫生门诊服务的利用较高,迁入居民对社区卫生门诊服务的利用有待提高。在迁入居民中应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誉度,以提高迁入居民对社区卫生中心门诊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内新迁入居民和原住地居民的两周患病状况,以调整卫生服务的提供。方法:对菊泉新城社区30岁以上迁入居民884名、原住地居民90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主要慢性病患病率为62.74%,其中迁入居民为70.14%,原住地居民为55.52%;两周患病率为10.67%,迁入居民和原住地居民分别为13.57%和7.83%;两周因病卧床率为0.78%,迁入居民和原住地居民分别为1.24%和0.33%;两周因病卧床天数迁入居民和原住地居民分别为4.5~5.4天和3.5~4天;两周因病就诊率为73.82%,迁入居民和原住地居民分别为71.67%和77.46%。结论:新迁入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和两周患病率较高,但就诊率较低,存在着较大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迁入居民和原住地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以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给予科学指导。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菊泉新城社区30岁及以上的迁入居民(包括5个居委)和原住地居民(4个村委)共计1790人的锻炼情况。结果:调查对象中有956人参加体育锻炼,占调查总人数的56.24%,参与锻炼的迁人居民比原住地居民多。两类居民中均有半数左右选择步行和跑步的锻炼方式,原住地居民跳舞的比例较高,而迁入居民则以球类和气功居多。两类居民近半数锻炼频次在每周5次以上,迁入居民比例较高。居民锻炼强度达标的情况不容乐观,达标率仅6.59%。不锻炼的首位原因是“没时间”(59.01%),尤其是原住地居民(63.50%);其次是“不喜欢”(32.39%),尤其是迁入居民(41.11%)。结论:在不同人群开展多形式的运动小组,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居民锻炼的兴趣;推广个人运动处方是提升辖区居民健身参与率和锻炼达标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居民对“家庭医生”的社区公共卫生工作需求和信任度,以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服务站点以“健康档案的编号”,每隔50号抽取一户,调查被抽中的家庭户主.结果:居民对家庭医生在“慢病管理”、“老年人体检”方面的需求达到80%以上;有30%左右的居民对“与家庭医生签约”、“建立健康档案”、“风险因素评估”和“生活方式干预”项目的需求持“一般、无所谓”的态度.居民对家庭医生“将患者的健康档案信息上报,并在二、三级医院进行门诊预约、检验、检查”这项工作的需求较高,占71.56%.其次是监测医疗和家庭护理.64.87%的居民认为家庭医生每年开展6次家庭健康咨询比较合适.对家庭医生的总体信任度虽较高,但对家庭医生的“诊疗过程和结果”的信任度较低.结论:推行“家庭医生制”,必须要聚焦居民的最大需求,将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技能,做好预防保健为主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激发居民对“治未病”的需求,担当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成都市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和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06/10,抽样调查成都市3个圈层6个区县的居民,共调查1 544户居民,有效问卷1 464份.采用入户面对面问卷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 成都市居民对各项(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率均不到60%.影响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圈层和城乡不同人群,是否建立健康档案、性别、是否患过慢性病、文化程度等因素对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成都市居民对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总体不高,需要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7.
8.
黄文忠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6,(4):295-297,306
目的分析并掌握社区居民对于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的服务性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数学分层抽样调查法,对社区居民的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的现状及其需求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于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需求从大到小依次为:慢性病的管理、妇女在更年期的保健、康复治疗及计划外的免疫。通过根据相关的分析方法,社区内部居民的慢性病患者情况和社区居民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影响整个社区居民对于保健需求服务的关键性因素。结论在进行社区居民公共预防保健的过程中,应首先增强对于慢性病针对性管理,在社区内部开展有效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此外应对社区居民公共卫生预报保健服务的成本进行测算,以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社区预防保健服务项目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调查表和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河北省847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河北省农村居民对预防接种服务的需求率最高(95.87%),其次为医疗服务(87.96%),而对厕所改造、垃圾处理需求率最低(61.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婚姻质量及慢性病史的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476,P=0.004)和年龄45~59岁(OR=3.262,P=0.000)是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重点人群。结论 河北省农村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较高,相关机构应根据不同性别、年龄农村居民的需求制定公共卫生服务政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城市圈内居民认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必要性,掌握他们的需求。方法问卷调查。结果居民认为最有必要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前5位依次为常规疫苗接种、重点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知识咨询及诊治、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卡、社区计划生育指导及避孕节育指导。另外几乎每个项目都有50%以上的居民不愿意付费。结论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区别投入;改革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非户籍儿童的保健状况和服务需求,为相关部门制定卫生保健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于2006、2009年对上海0~6岁非户籍与户籍儿童就其定期体检、营养知识、卫生服务需求等儿童保健内容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非户籍儿童体重低下、生长迟缓的比例比户籍儿童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户籍家长对"定期体检"的认知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户籍和户籍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需求的排序相同,为“生长发育”、“营养与喂养”和“智力发育”。 【结论】 为非户籍儿童提供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针对性健康宣传教育,可以促进非户籍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Global public health》2013,8(4):323-337
Abstract Effective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can save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liv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s well as create broa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Unfortunately, public health approaches and solutions applie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often assumed to be inappropriate or unattainab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s has sometimes forestalled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in parts of the world where they are most needed, despite conditions that now facilitate lasting solutions to both long-standing and emerging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s. Core public health functions are similar regardless of a country's income level. Although some resource-intensive approaches from industrialised nations are inappropriate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many basic public health measures achieved decades ago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urgently needed, highly appropriate, extremely cost-effective and eminently attainab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oday. About half of the disease burden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is now from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but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epidemics that will otherwise increase rapid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can be avoided or reversed. Progress of public heal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possible, but will require sufficient funding and human resources; improved physical pla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effective programme implementation and regulatory capacity; and, most importantly, political will at the highest levels of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社区女性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为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及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西安市4个社区随机抽取90位50岁及以上的妇女进行调查,有效回收问卷83份。调查内包括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以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区女性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的社区中老年女性小学及初中文化者占50.6%,丧偶独居者占19.3%,空巢家庭占37.3%,退休人数占77.1%,65.1%的妇女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者仅占39.8%,确诊至少患有1种慢性疾病者高达71.1%。经济因素是影响女性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最主要因素,其在回归模型中有极为显著性的意义(B=2.413,P<0.05)。对体检态度积极的中老年人,其身体状况明显优于态度不积极者(χ2=11.611,P=0.020<0.05)。结论在老龄化加速和家庭养老功能减退的情况下,应该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并以健康教育的干预为手段,增强中老年妇女的自我照顾能力及正确的生活信念和态度,使她们有自尊的体现生命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7.
Gupta RK Zhao H Cooke M Harling R Regan M Bailey L Nguyen-Van-Tam JS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Oxford, England)》2007,29(1):88-90
BACKGROUND: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poses a major threat to the elderly people in residential care. We sought to describe the extent to which local public health services in England were positioned to detect and respond effectively to 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 in nursing home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based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all 34 Health Protection Units (HPUs) regarding the 2004-05 influenza season. RESULTS: Of the 20 responses, half reported 24 outbreaks of ILI in care homes. The mean resident population attack rate was 41% (range 15-79) with 31 deaths. Staff ILI occurred in 23 of 24 outbreaks. Seven of 20 HPUs stated that a local policy for the management of ILI in nursing homes was in place, with only four specifying the use of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 (NI) for treatment of cases and prophylaxis of residents. In the outbreaks reported, NIs were used for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respectively, in only 46 and 54% of instances. CONCLUSIONS: Given the availability of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for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there is potential to prevent substanti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rom influenza in at-risk population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challenges remain in the effective response to influenza outbreaks in care homes and that there are wide variations in practice at local leve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