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39例淋巴瘤样丘疹病进行了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材料与方法 39例病例均来自贵州省各地.除H.E.,PAS和Giemsa染色外,进行了CD20、CD45RO、CD4、CD8、CD15、CD30、ALK及EMA等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以及IgH和TCR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全部病例分成3型:A型33例,B型2例和C型4例.在大多数病例(31/33),肿瘤细胞,特别是大细胞表达CD3抗原.大多数T细胞组群,包括瘤样T细胞表达CD4 /CD8-辅助T表型(12/21).几乎所有病例(36/39)都表达CD30抗原,其中1例(A型)同时表达ALK和EMA.Ki-67增殖指数平均为54%.4例表达TCRγ基因多克隆重排,其中,2例分别显示IgH多克隆和单克隆重排.结论淋巴瘤样丘疹病主要累及成人或老年人.男女之比是4.6:1.组织学特征表现为极少数H/R-S样的大的异型淋巴细胞混杂在大量炎性细胞背景(A型)中或主要为脑形核的异型淋巴细胞(B型).形态学上,C型以结节状或片状排列的大的异型淋巴细胞为特征.免疫表型上,除2例B型外,其余病例均表达CD30抗原.大多数病例为CD4 /CD8-辅助T细胞免疫表型,并且均表达全T-细胞抗原CD3.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质肿瘤.因其组织学形态多变,过去常被诊断为平滑肌或神经来源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对这类肿瘤细胞的检测,发现这些肿瘤细胞并不一定具有平滑肌或神经的免疫表型特点,我院对15例GIST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研究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认识和了解GIST.  相似文献   

3.
检测无毛症伴丘疹损害(A PL)患者的无毛(H R)基因突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提供A PL和普秃鉴别的基础。确定A PL的诊断依据可以从怀疑为普秃的患者中鉴别出大量的APL患者。这一进展使有或无血缘的APL家系中无毛突变的发现数量增加。作者发现阿拉伯-巴勒斯坦家系的一个A PL患者的杂合突变,3434delC。先证者是1例23岁的女性,头皮和躯干泛发脱毛。为了证实A PL的诊断,检测特异突变,作者对无毛基因进行测序。对无毛基因的所有外显子测序发现了在18外显子的杂合移码突变,3434delC。有趣的是以前有一个阿拉伯-以色列家系有同样的突变。作…  相似文献   

4.
背景:原发性皮肤黏液癌(P C M C)是一种罕见的可伴顶泌分化的恶性肿瘤。它需与转移性黏液癌(M M C)相鉴别,尤其是来源于乳房的黏液癌,这是因为PC M C和乳房黏液癌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相似。在此次研究中提出肌上皮细胞的出现可作为区别PC M C和M M C(起源于乳房或躯体的其他任何部位)的一个新型形态学指标。材料与方法:文章研究了7例PC M C患者。通过外周肌上皮细胞层的存在与否评估肿瘤的组织来源。肌上皮细胞的分化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包括p63,C K5/6,钙结合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 A)H H F-35、C D10、雌…  相似文献   

5.
应用动物模型研究人类的秃发已有很长的历史,在男性型秃发(AGA)的研究中,人们建立了短尾猴模型、AGA小鼠模型及用于大批药物筛选的毛发周期转换测定法。实验动物的先天性无毛也一直受到关注,不但有数量众多的大、小鼠先天性无毛突变的报道,而且有胸腺缺失的裸鼠这一特殊模型。近几年关于生长期脱发和斑秃的动物模型研究也发展迅速,而建立在生物支持系统上的离体皮肤模型,又为秃发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L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6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点,按WHO(2001)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进行组织学分类.结果:PLT多发于妇女,多为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块.最常见为B细胞性,免疫组化:肿瘤细胞LCA、CD20和CD79α阳性,TG及AE1/3阴性.结论:PLT极少见,确诊依赖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该病需要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及小细胞未分化癌等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7.
背景:结缔组织增生性黑色素瘤(DM M)是一种不常见的黑色素瘤变异型,形态独特,包括有明显的纺锤形细胞成分伴纤维化,同时具有独特的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组织学上,D M M的纺锤形细胞易与硬化/结缔组织增生痣、无色素性蓝痣、瘢痕及神经肿瘤相混淆。标准光学显微镜技术难以区分硬化/结缔组织增生/蓝痣与DM M。因此,作者研究M elan-A和K i-67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否能区分这些皮损的上皮样细胞和纺锤形细胞成分。设计:患者包括确诊的50例DM M和13例硬化/结缔组织增生/蓝痣。采用标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抗H M B-45,M elan-A(A103)及K…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分子分类临床病理74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子分类及其各种亚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研究中曾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中癌细胞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的病例,按照分子分类的标准重新分类,观察各种亚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与WHO组织学分类相比较。结果:将符合标准的745例浸润性乳腺癌分为5种分子亚型:管腔A型235例,管腔B型95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表达型141例,基底细胞样型/三阴性型142例,其余132例未确定分类。描述各亚型临床病理特点。结论:乳腺癌的分子分类与WHO组织学分类间有一定对应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有助于分子分类,分子分类亚型对于治疗和预后具有更直接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特点,探讨基底细胞/肌上皮标记物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84例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的乳腺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分为5组:A组(ER /C-erbB-2-),B组(ER /C-erbB-2 ),C组(ER-/C-erbB-2 ),D组[ER-/C-erbB-2-且表达至少一种基底细胞和(或)肌上皮标记物],E组(ER-/C-erbB-2-且不表达基底细胞和肌上皮标记物)。对比观察D组与其它4组形态学差异,同时观察A、B、C3组基底细胞标记阳性与阴性病例间形态上的差异。结果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学表现:癌细胞弥漫分布,可被纤维分隔,有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中央常见大片瘢痕状无细胞区。细胞异型性明显,胞核大且多呈空泡样,有大核仁。结论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形态学表现异型性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Ⅱ型胶原变构肽(APL)中氨基酸替换对胶原性关节炎(CIA)的抑制作用,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多肽免疫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丙氨酸替换Ⅱ型胶原(CⅡ)263~272多肽中与T细胞受体(TCR)结合的氨基酸,3H掺入法检测变构肽对RA患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的竞争抑制作用,筛选用于CIA治疗的变构肽.以牛CⅡ诱导大鼠CIA模型,应用不同剂量(1, 10, 100 μg)的CⅡ变构肽每周2次皮下注射,观察大鼠关节肿胀的变化情况.治疗3周后(初次免疫后第35天)处死大鼠,进行X线及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水平.结果:3条CⅡ263~272变构肽均不同程度抑制CⅡ原型肽对RA患者T 细胞的活化.其中,同时替换267位谷氨酰胺(Q)、270位赖氨酸(K)和271位甘氨酸(G)为丙氨酸(A)的APL3效果最好.应用APL3对CIA进行治疗的结果发现,100 μg治疗组CI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X线及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PBS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也较PBS对照组明显下降.而无关肽组与PBS对照组相比,关节炎指数、X线和病理评分以及血清IFN-γ水平均无明显差别.结论:TCR结合氨基酸位点替换后的CⅡ263~272多肽具有T细胞低反应性和对原型肽的竞争抑制作用,并可抑制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发展,提示其抑制RA免疫异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类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id,PH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总结3例原发性肝脏类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及随访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原发性肝脏类癌的临床症状包括右上腹不适或疼痛;影像学显示多囊性单发或多发性结节;大体检查肿瘤呈灰黄色,多囊性,境界清楚;组织学检查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具有中等量嗜酸性胞浆,细胞核呈细颗粒状,可见小核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等神经内分泌标记。结论原发性肝脏类癌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肝脏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理组织学特点及Syn、CgA等神经内分泌标记阳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2.
杨海燕  王春  陈晓琳 《西部医学》2015,(3):392-394,397
目的调查β-受体阻滞剂在老老年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老年科80岁以上慢性稳定型冠心病住院患者18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A、B、C、D 4组:A组无慢性心衰及Ⅱ型糖尿病史;B组合并有慢性心衰病史,无Ⅱ型糖尿病史;C组无慢性心衰病史,有Ⅱ型糖尿病史;D组合并有慢性心衰及Ⅱ型糖尿病史。调查其一般临床资料及β-受体阻滞剂临床使用率、目标心率达标率及安全性。结果β-受体阻滞剂应用率为82.2%(148例);在应用倍他乐克的143例患者中,应用平片者占21.7%,剂量为6.25~200mg/d[(35.54±16.87)mg/d],其中25~50mg/d者占87.1%;应用缓释片者占78.3%,剂量为11.875~190mg/d[(43.67±20.54)mg/d],其中23.75~47.5mg/d者占85.7%;B、C、D组患者的剂量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43例患者目标心率达标率为39.2%,明显副作用发生率为9.1%;B、C、D组患者的目标心率达标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在老老年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临床安全性较高,目标心率达标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蛋白1(MTSS1)、埃兹蛋白(Ezrin)及膜联蛋白Ⅱ(AnnexinⅡ)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4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TSS1、Ezrin及AnnexinⅡ的蛋白表达,分析3种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MTSS1在中高分化、Dukes A+B+C期结直肠癌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分化、Dukes D期结直肠癌(均P<0.01);Ezrin在中高分化、Dukes A+B+C期结直肠癌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Dukes D期结直肠癌(P<0.01,P<0.05);AnnexinⅡ在中高分化、Dukes A+B+C期结直肠癌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Dukes D期结直肠癌(均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MTSS1和Ezrin、Ezrin和AnnexinⅡ、AnnexinⅡ和MTSS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r=0.259,P<0.01;r=0.405,P<0.01;r=0.215,P<0.01)。结论:MTSS1、Ezrin及Annexin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一组有效的结直肠癌诊疗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模型,进行椎间盘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干预,评价影像学及组织学干预效果。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PRP干预组(A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注射组(B组)、造模对照组(C组)和单纯对照组(D组),每组4只。A、B和C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L4/5、L5/6 IDD模型。在造模后2周,对各组实验动物进行二次干预。A组取耳中央动脉血,采用Landesberg法制备PRP,于L4/5、L5/6椎间隙分别注入0.1 mL PRP;B组于L4/5、L5/6椎间隙分别注入0.1 mL PBS;C组暴露椎间隙后不作特殊处理。干预后2周,进行X线及MRI检查。处死实验动物,取椎间盘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番红O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所有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结束。PRP血小板计数约为外周血的3.69倍。随着时间推移,B组和C组的椎间隙高度逐渐下降、椎间盘信号逐渐降低,各时间点组内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数(disc height index percentage,%DHI)和MR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D组的椎间隙高度、椎间盘信号无明显变化,在初次手术后4周的时间点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椎间盘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髓核软骨细胞退行性变、坏死,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匀,软骨基质逐步被纤维束取代,可见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减少;A组和D组的椎间盘组织形态变化不明显,在初次手术后4周的时间点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PRP注射治疗兔早期IDD模型的影像学及组织学评价满意,PRP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抑制IDD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对2例乳腺分泌型癌进行光镜、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乳腺分泌型癌的病理形态学主要特点为癌细胞异型性较小,细胞质和细胞外出现大量分泌物,对PAS染色出现阳性反应,免疫组织化学S-100恒定表达。结论:乳腺分泌型癌比较少见,为预后较好的乳腺癌。诊断需结合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时还需与一些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范元硕  罗建华  于瑞萍  刘波  龙本丹 《海南医学》2013,24(17):2504-2507
目的探讨新诊断酮症起病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初步分型。方法根据体质指数(BMI)将86例新诊断酮症起病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低体重组(A组,BMI≤18.5 kg/m2,16例)、正常体重组(B组,BMI为18.6~23.9 kg/m2,45例)及超重或肥胖组(C组,BMI≥24.0 kg/m2,25例)。52例非酮症起病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D组。分别比较A组、B组和C组的临床资料及C组和D组的临床资料。结果①C组及B组的发病年龄明显高于A组(均P<0.01),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阳性率、随机血糖及血β羟丁酸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1或P<0.05)。C组伴代谢综合征比例、二氧化碳结合力、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及B组(P<0.01或P<0.05),血压及餐后C肽增加值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或P<0.05)。②C组随机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D组(均P<0.01),空腹C肽、餐后2 h C肽及餐后C肽增加值水平均明显低于D组(均P<0.01)。两组在发病年龄、病程、糖尿病家族史、伴代谢综合征比例、BMI、腰围、体重下降程度、血压、血脂水平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诊断酮症起病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更倾向于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A1166C多态及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ACE)基因I/D多态与中国汉族 2型糖尿病肾病 (DN)的关系。方法 :运用PCR和PCR/DdeI酶切技术 ,检测 111例DN患者与 138例无DN患者AT1R基因及ACE基因多态基因型。结果 :DN组和无DN组相比 ,AT1R基因A1166C多态基因型频率无差异 (P >0 0 5 ) ;2组间AT1R基因A1166C多态等位基因频率也无差异 (P >0 0 5 ) ;DN组ACE基因DD基因型和D型等位基因频率均升高 (P <0 0 5 ) ;ACE基因DD基因型在AT1R基因AA、AC和CC 3种基因型患者中的分布有差异 (χ2 =7 82 ,P <0 0 5 )。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并发DN有关 ,携带DD基因型和D型等位基因的 2型糖尿病患者是DN的易感人群。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不参与 2型糖尿病DN的发病。ACE基因I/D多态和AT1R基因A1166C多态在DN的发生、发展中均为微效基因 ,AA、AC、CC基因型患者携带D型等位基因易发生DN ,ACE、A1166C多态和ACE基因I/D多态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曾斌  孙柯  李燕园  王艳丽  任国平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9):973-975,1081
目的探讨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7例蛛网膜囊肿的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结合临床资料和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组织学特征为囊壁内衬上皮为单层扁平上皮、部分区域上皮增生,囊肿内横贯小梁缺失,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囊壁内衬上皮EMA或CK呈阳性表达,S-100、GFAP、CD34、CD31和FVIII均为阴性。结论蛛网膜囊肿是颅内罕见的囊性占位病变,是上皮源性囊肿,病理诊断易误诊为血管源性囊肿或神经源性囊肿,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阻滞剂地卓西平(MK-801)拮抗水杨酸钠(SS)对豚鼠耳毒性的实验研究。方法:将48只成年豚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水杨酸钠组,腹腔注射水杨酸钠;C组为水杨酸钠与人工外淋巴液(APL)组,APL滴于明胶海绵置于左耳圆窗龛,同时腹腔注射水杨酸钠;D组为水杨酸钠与MK-801组,MK-801滴于明胶海绵置于左耳圆窗龛,同时腹腔注射水杨酸钠。给药10天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组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SGN)内凋亡调控因子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组SGN内caspase-3表达量少,B、C2组表达量明显高于A组(p<0.01),而D组与B、C相比,caspase-3表达量较低(p<0.01),但仍高于A组(P<0.01)。TUNEL检测结果显示B、C、D3组SGN凋亡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1),而D组SGN凋亡率低于B、C2组(P<0.01)。结论:腹腔持续注射大量水杨酸钠可引起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caspase-3表达量和细胞凋亡率增高;MK-801经耳蜗圆窗龛局部给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水杨酸钠引起的的耳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源性腺瘤(nephrogenic adenoma,NA)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为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NA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其α-甲基脂酰辅酶A消旋酶(α-methylacyl-CoA race-mase,AMACR,又称P504S)、细胞角蛋白AE1/AE3、细胞角蛋白7(cytokeratin 7,CK7)、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 20,CK20)、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high weight molecular cytokeratin,34βE12)、全长配对盒基因2(paired-box 2,PAX2)、全长配对盒基因8(paired-box 8,PAX8)、波形蛋白(vimentin)、膜金属肽链内切酶(membrane metallo-endopeptidase,MME,又称CD10)、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P63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共12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观察。结果:NA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多发于膀胱。肿瘤大小平均4 mm,大体上呈息肉状、乳头状等形状。形态学上特点主要为小管状、囊状、息肉状和/或乳头状。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阳性表达的有AMACR(P504S)、AE1/AE3、PAX2、PAX8、CK7、vimentin、CD10、34βE12及CK20,阴性表达的有P63、CEA及PSA。结论:NA是一种尿路上皮的少见病变,形态上易与尿路上皮癌、前列腺腺癌及透明细胞腺癌混淆,掌握其组织学特点是诊断的关键。诊断困难时可以使用AMACR、AE1/AE3、PAX8/PAX2、CK7、P63、PSA及CEA等标记物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