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鸡胚细胞中微生物污染情况,初步分析污染源头并提出相应的防污染措施。方法利用API系统分别对分离自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3种常见的微生物菌株进行鉴定。结果经鉴定3株污染菌株分别为木糖氧化产碱菌(Alcaligenes xylosoxidans)、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结论从鉴定的结果分析,产生微生物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范,自身携带的微生物是导致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洁净室环境、设施及日常清洁消毒工作不到位。因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人员操作,彻底消毒洁净室通风系统和相关设施并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对于防止原代细胞污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手机微生物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手机使用习惯、消毒情况问卷调查,共抽取100部正在使用的手机进行微生物情况调查,调查项目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霉菌。结果:菌落总数≥200 cfu/cm241件,大肠埃希氏菌10件,粪大肠9件,检出表皮葡萄球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乙型溶血性链球菌1株。结论:正在应用的移动通信设备(手机)存在微生物污染情况,应定期对移动通信设备进行消毒,或使用手机外套,对外套进行定期消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表皮葡萄球菌进行DNA分型并分析其多态性,为临床提供采用RAPD分析表皮葡萄球菌同源性的方法。方法用随机引物RAPD1,对眼科病房分离到的21株表皮葡萄球菌菌株DNA做RAPD并对其做药敏试验。结果以电泳图谱条带的差异对分离株的DNA分析后,21株表皮葡萄球菌分5个型别,其中属Ⅰ型的菌数占71%。结论RAPD技术能在DNA水平上对表皮葡萄球菌分型,其方法快速、简易、特异、可靠,适用于该菌致医院感染的追踪及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河南省预包装熟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规范和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采集熟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终产品、环境样品和空气样品333份。其中293份生产过程样品和生产环境样品按照GB 47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菌检测,40份空气样品按照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进行空气沉降菌检测。结果 293份样品中共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8株(16.38%),沙门菌17株(5.80%),17株沙门菌分属5个血清型,但24份终产品均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所有采样车间的空气沉降菌超标率为62.50%。结论河南省熟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及环境样品中均有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崔学文    罗慧萍  李增婷  黄瑛  许欣 《现代预防医学》2016,(10):1862-1867
目的 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TOF-MS)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 方法 使用MALDI-TOF-MS对15株铜绿假单胞菌和8株干扰菌进行质谱采集,应用BioTyper和FlexAnalysis对图谱进行离子分析和比对鉴定,并将比对结果与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VITEK)进行比较。 结果 MALDI-TOF-MS对15株铜绿假单胞菌鉴定结果和VITEK完全一致。 结论 MALDI-TOF-MS可用作铜绿假单胞菌的准确快速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以防多药耐药菌感染发生。方法于2010年9月-2013年12月采用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对ICU分离出的43株表皮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同时用限制性内切酶XbaI进行酶切,在脉冲场凝胶电泳仪上进行DNA分子分型,应用沙门菌属H9812作为脉冲场凝胶电泳的分子量标准,使用BioNumerics(Version4.0)分析软件,计算试验菌株相互之间的相似性关系。结果 43株表皮葡萄球菌分9型,分别命名为A、B、C、D、E、F、G、H和I型,其中A型和C型为优势菌株,A型共20株占46.51%,C型12株占27.90%,E型3株占6.97%,D型和B型各2株,分别占4.65%,其余型别各有1株分别占2.33%;另对13种抗菌药物共产生相同的耐药表型为23种,各型之间存在表型的重叠;多药耐药菌的检出率高达62.79%。结论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可以准确和快速地用于表皮葡萄球菌菌株引起医院感染溯源分型,同时ICU表皮葡萄球菌多药耐药菌发生率较高,必须加强耐药监测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用于检测鉴定细菌耐药性的可行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耐药谱明确的8属11株细菌及相应的标准菌株,经相同条件培养后,应用MALDI-TOF-MS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耐药株和标准株质谱图的差异。另外,对临床分离的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和MALDI-TOF-MS检测。结果应用MALDI-TOF-MS检测细菌耐药性时,对葡萄球菌检测结果较好,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对其它细菌耐药性检测效果较差。结论MALDI-TOF-MS检测细菌耐药性适用于部分细菌。  相似文献   

8.
2005-2009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2005-2009年常见临床分离病原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黑马Bact-IST微生物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943株,包括2499株革兰阴性菌(63.4%)和1444株革兰阳性菌(36.6%),分离前5位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14.2%),金黄色葡萄球菌(12.4%)、表皮葡萄球菌(11.4%)、肺炎克雷伯菌(10.2%)和铜绿假单胞菌(8.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26.4%,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属或肠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有增加趋势,尤以2008-2009年较为显著。结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加强对临床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监测,对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餐饮业鲜榨果汁卫生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强化卫生监管、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贵阳市部分加工鲜榨果汁的酒(餐、饮)店为调查对象开展卫生学调查,同时,随机采集鲜榨果汁120份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 120份鲜榨果汁均有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检出率为100.00%,其中菌落总数、酵母菌、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100.00%、100.00%、85.83%、83.33%、30.00%、5.00%。6株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产生肠毒素。120份样品中均未检出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结论贵阳市三星级以下酒(餐、饮)店卫生设施较差;餐饮业鲜榨果汁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大对餐饮业鲜榨果汁的监测和监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净化车间洁净室综合性能指标。方法:对上海市20家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净化车间81间洁净室的空气尘埃粒子数、微生物指标和相关指标进行现场检测和评价。结果:81间洁净室温度、相对湿度、进风口风速、室内外压差、≥5.0μm和≥0.5μm的尘埃粒子数、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的合格率分别为100%、100%、95.1%、86.4%、91.3%、83.4%、91.4%,灌装间尘埃粒子数合格率低于其它功能区,洁净室空气中尘埃粒子数与沉降菌数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大部分生产企业的净化车间综合性能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室内环境综合检测指标合格率较高,应加强净化车间运行管理,特别是重点生产环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徐州市桶装水厂灌装车间的空气洁净度情况。方法 2017和2018年对徐州市50家桶装水厂灌装车间进行检测,按照GB/T 25915.1-2010《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部分:空气洁净度等级》、GB/T 25915.3-2010《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3部分:检测方法》和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要求进行评价。结果各项监管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悬浮粒子合格率分别为84.0%、82.0%和86.0%,沉降菌合格率均为86.0%,总体合格率为78.0%。结论徐州市桶装水厂空气洁净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应尽快制定适宜的评价标准,确保灌装车间的空气洁净度符合卫生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一起疑似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幼儿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结合病原学分析,为明确食源性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分离自某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6株金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采用微孔板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进行肠毒素型别检测,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法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应用BioNumerics软件对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比对,分析菌株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4份样品检出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均为阳性,其中3株(分别来源于患者呕吐物、患儿粪便、切菜台)检出SEA、SEC、SEE等3种肠毒素,2株(分别来源于食物样本、生活老师粪便)检出SEE 1种肠毒素,1株(来源于食物样本)检出SEA、SEC等2种肠毒素。PFGE分型结果显示,1株来源于患者呕吐物的株菌和1株来源于切菜台的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96.8%)。结论 本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由具有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切菜台导致,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对明确食源性疾病的病因十分重要,PFGE分型技术有助于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分析。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天疱疮合并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天疱疮合并感染患者,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及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选取天疱疮合并感染患者114例,分离出12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73株(60.33%)、革兰阴性(G-)菌26株(21.49%)、真菌22株(18.18%)。G+菌主要来源于皮肤(70株,95.89%),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表皮葡萄球菌(10株)等。G-菌主要来源于皮肤(14株,53.85%),其次为尿(6株,23.08%)、痰(5株,19.23%)。真菌主要来源于口腔黏膜(16株,72.72%)。共检出MDRO 37株(30.58%)。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头孢曲松、氨苄西林/舒巴坦、四环素的耐药率<50%,对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90%。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四环素、莫西沙星的耐药率<5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检出率分别为43.40%、60.00%。未检测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夫普汀耐药的G+菌。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如第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的耐药率≤50%,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3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均敏感。疾病严重程度为中重度、伴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MDRO感染发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性别、口腔受累、糖尿病病史患者的MDRO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天疱疮患者易继发各种感染,主要为皮肤细菌感染,且MDRO感染率高,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具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14.
邹汶兵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05-2905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感染细菌谱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40例糖尿病足患者,对其感染细菌进行培养,分析病原菌类型及药物敏感性.结果 本组患者共40例,共检查出58株病原菌,其中有表皮葡萄球菌13株(22.41%)、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20.69%)、白色念珠菌9株(15.52%)、大肠埃希菌8株(13.79%)、铜绿假单胞菌8株(13.79%)、肺炎克雷伯杆菌6株(10.3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3.45%).本次感染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抗生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耐药,其敏感抗生素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对抗生素敏感7株、耐药6株,敏感药物为万古霉素;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敏感3株、耐药5株,耐药株敏感抗生素为亚胺培南.结论 本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多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细菌有一定的耐药性,临床上要严格依据不同感染细菌耐药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构建标准沙门菌株数据库。方法利用MALDI-TOF-MS对21株标准沙门菌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建立标准菌株数据库。相关菌株质谱数据通过菌株在相同培养环境不同培养时间下所得质谱数据进行优化。通过血清型鉴定方法筛选出200株野生沙门菌,并利用自建数据库和现有数据库对200株野生沙门菌进行MALDI-TOF-MS检测,对自建数据库进行评价。结果 Bruker原有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及合并数据库对200株野生沙门菌鉴定,阳性率分别为87.5%、97.0%、97.5%。21株标准沙门菌株数据库按亲缘关系远近可分为3大类。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菌种之间质谱数据有一定的差异,个别菌种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质谱数据变化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标准菌库对野生沙门菌的鉴定准确性高,适用于实际检测。研究结果丰富了已有的数据库,同时也为其他细菌菌库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临床血培养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医院2年间血培养标本并进行统计分析;对BacT/Alert3D全自动快速血液细菌培养系统的血培养标本4028例标本进行检测,分离所得菌株置于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用WHONET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从4028例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35株,阳性率为10.8%;其中革兰阴性菌195株,占44.8%,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17株,占49.9%,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3株,占5.3%,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分别为43.9%和48.8%,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分别为35.3%、72.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 血培养检出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实验室应根据CLSI规范,提高细菌培养检出率,及时为临床提供药敏监测结果,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和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从门诊腹泻病人粪便分离的88株沙门菌进行检测分型。方法利用优化的MALDI-TOF-MS实验条件对沙门菌进行检测和鉴定分型,并与血清学分型、耐药分型和PFGE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反映亲缘关系的差异水平值为100时,88株沙门菌被分为15个MALDI-TOF-MS型别。MALDI-TOF-MS分型结合耐药表型分型,可以将88株沙门菌分成44个亚型;MALDI-TOF-MS分型结合血清学分型,可以将88株菌分成46个亚型。MALDI-TOF-MS分型结合PFGE分型,可以将88株菌分成64个亚型。说明MALDI-TOF-MS在沙门菌分型中具有很好的分型能力。结论MALDI-TOF-MS方法在检测与鉴定食源性病原菌中具有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可成为食源性致病细菌分析鉴定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送检的各类体液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的病例资料,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液、脐分泌物、疱疹液、眼分泌物,气管导管尖等。对常见检出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30种164株细菌,位于前6位的菌种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37株(占22.56%),肺炎克雷伯菌22株(占13.41%),大肠埃希氏菌17株(占10.37%),溶血葡萄球菌14株(占8.54%),铜绿假单胞菌13株(占7.93%),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占7.93%)。氨苄青霉素耐药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敏感,其它细菌对丁胺卡那和亚胺硫霉素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仍是该院新生儿病房最常见的菌种,了解病原菌分布特点有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及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的发生率,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DR、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统及K-B法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D试验检测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Whonet5.4及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50株,42.7%)和分泌物(29株,24.8%)标本,有16种主要耐药谱型;同时对5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包括耐药和中介)有93株(79.5%)。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5.7%和94.0%;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的敏感率最高,均为100%。117株金葡菌中,MRSA共87株(74.4%),MSSA30株(25.6%);MRSA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MSSA。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15株金葡菌中,10株(66.7%)为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结论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临床微生物室开展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可帮助临床医生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某院烧伤创面感染患者感染情况,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同源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2021年某院送检的96例烧伤创面感染患者样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使用质粒酶切图谱技术分析MRSA和CRPA质粒同源性。结果 96例烧伤创面感染患者送检样本中检出病原菌104株,革兰阴性菌(占52.88%)以铜绿假单胞菌(24株,占23.08%)为主,革兰阳性菌(占47.1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占25.00%)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西丁等完全耐药,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33.3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莫西沙星、庆大霉素及四环素等耐药率>80%,对克林霉素(7.69%)、万古霉素(0)及替加环素(3.85%)耐药率较低。共检出MRSA 23株,其中21株存在相似质粒酶切图谱;检出CRPA 21株,其中15株存在相似质粒酶切图谱。结论 烧伤创面感染者MRSA和CRPA检出率较高,且各质粒间具有一定同源性,可能存在质粒克隆性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