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术式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开腹下行保LCA的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n=32,LCA保留组),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评估保LCA组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的传统乙状结肠癌根治术(n=43,传统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保LCA组和传统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亦未见明显差异。但LCA组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切除的近端肠管(11.5 cm vs 16.7 cm)和远端肠管(5.8 cm vs 8.7 cm)长度更短,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LCA组并不减少术后活检淋巴结的个数,亦未见主淋巴结群活检的淋巴结个数(2.3枚 vs 2.1枚)及阳性淋巴结个数(0.2枚 vs 0.3枚)减少。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别。结论 保LCA的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治疗乙状结肠癌是可行、安全、有效的,可保证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的根治性,并不增加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结肠及近段乙状结肠癌行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D3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直肠上动脉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为13例患者行保留直肠上动脉的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D3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近段乙状结肠癌8例,降结肠癌5例,2例合并完全性梗阻,经内镜支架置入缓解并充分肠道准备一周后手术。术中应用超声刀全程裸化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沿血管鞘向远端分离、结扎左结肠动脉及若干支乙状结肠动脉,保留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下静脉于脾静脉汇合点前结扎切断。结果:术中发现左结肠动脉缺失1例;左结肠动脉发自乙状结肠动脉1例;Riolan弓缺失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48.1±15.5)min,实际淋巴结清扫时间(自系膜切开至D3淋巴结清扫完成)平均(44.9±11.8)min,术中失血量平均(40.0±17.3)ml,淋巴结清扫数量平均(21.9±4.5)枚;吻合口均位于乙状结肠中下段,无吻合口瘘发生。无一例发生与淋巴清扫相关的副损伤、意外出血及死亡。1例患者于术后1周出现高位小肠梗阻,经禁食、胃肠减压后缓解;1例乳糜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直肠上动脉的肠系膜下动脉根部D3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降结肠、近段乙状结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可避免不必要的远端乙状结肠的过多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IMA)不同分型精准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及根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性的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施行的72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其中38例根据IMA分型行精准保留LCA并廓清IMA根部淋巴结(保留LCA组),34例不保留LCA,行传统高位结扎术(高位结扎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疗效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预防性造口率及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阳性淋巴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LCA组术后1例发生吻合口出血,高位结扎组术后2例发生排尿功能障碍、2例吻合口漏,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6%与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并清扫根部淋巴结可达到肿瘤根治效果,并能降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不同分型精准保留左结肠动脉及根部淋巴结清扫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病人80例,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根据病人肠系膜分型情况,精准开展低位结扎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高位结扎手术。比较两组病人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胃肠道功能、胃泌素以及胃动素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4.27±5.92)枚,对照组为(16.12±5.99)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排尿困难、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开始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病人的胃泌素以及胃动素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的胃泌素为(133.33±16.14)pg/ml,胃动素为(318.33±24.11)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4.78...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用于直肠癌患者中,探讨术中精准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并根部淋巴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06例直肠癌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行传统高位结扎术,观察组53例行精准保留LCA并根部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较对照组多(P<0.05),观察组其余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较对照组16.98%低(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精准保留LCA并根部淋巴结清扫可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直肠上动脉(SRA)的D3淋巴结廓清术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乙状结肠癌病人4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保留SRA组25例,采用腹腔镜下保留SRA的D3淋巴结廓清术,不保留SRA组20例,行直接离断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不保留直肠上动脉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保留SRA组和不保留SRA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02.2±46.5)分钟和(147.5±37.3)分钟,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1±1.1)天和(3.1±1.3)天,住院时间分别(8.1±0.9)天和(11.5±1.1)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SRA组和不保留SRA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5.3±10.2)ml和(59.2±9.9)ml,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14.4±3.5)枚和(15.3±4.2)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2/25)和15%(3/2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保留直肠上动脉的D3淋巴结廓清术安全可行,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术后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是近年临床上争议的热点,也有其发展的过程。前腹腔镜时代直肠癌手术更多的是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保留或不保留左结肠动脉(LCA),一般不清扫系膜根部淋巴结(253组),近年随着手术越来越规范,更多的强调行253组淋巴结清扫,为了手术方便多行IMA根部离断,不保留LCA,同时带来一系列临床问题的探讨,又提出保留左结肠动脉直肠癌根治术。本文列举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要求、关键技术、以及临床意义,更多的是结合自己的体会,认为保留左结肠动脉一定要在根治的前提下,在腹腔镜下更易做好,该术式改进有很多优点和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为56例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低位结扎组(n=28,保留LCA)与高位结扎组(n=28,不保留LCA),比较两组患者术前CEA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淋巴结(253组)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吻合口漏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CEA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吻合口漏发生率优于高位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既可达到彻底清扫淋巴结的目的,又能有效保障肠管血供,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促进肛门早期排气,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适应证及相对禁忌证适应证:位于中部的乙状结肠癌。通常,降结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癌按降结肠癌处理,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癌按直肠癌处理。从理论上讲,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并没有改变手术方式,因而并没有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只是在技术还不够成熟时、在目前的设备条件下对手术开展的一些限制,如广泛的腹腔内粘连、合并易引起出血的基础病变  相似文献   

10.
吻合口漏是直肠癌手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除与吻合技术、术前治疗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吻合两端结肠(直肠)张力及血运有关。保留左结肠动脉(LCA)与否而引发的高位抑或低位结扎争议无非是在不影响肿瘤学结局的同时,能否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和(或)术后功能损害。从现有证据看,保留LCA可改善吻合口近端动脉血液供应,由有经验的医生实施可以达到与高位结扎等同的淋巴结清扫程度。但是否影响病人存活率、能否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会否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上述3个指标均受多个因素影响,LCA保留与否作为其中一个因素,应引起关注,但权重较低。对外科具体步骤的评价宜放在综合治疗的系统中为妥。筛选LCA保留的获益人群尚须进行细致的、针对亚组人群的研究。作为外科医生,应熟悉血管变异、细化解剖及清扫路径的技术要点,明确No.253淋巴结的界限及其手术标准化,改进和优化手术方案,并积极探索个体化的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onic artery,LCA)的可操作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129例实施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LCA分为保留LCA组(51例)和不保留LCA组(78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在术中出血量、分离脾区数、清扫第253组淋巴结数、预防性造瘘数、吻合口漏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留LCA组手术时间长于不保留L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LCA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不保留L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保留LCA不影响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可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的风险和减少术后通气时间,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Dixon术治疗直肠癌术中是否存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作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共82例,研究人员按照术中是否保左结肠动脉,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行腹腔镜Dixon术保留左结肠动脉治疗,对照组37例,行腹腔镜Dixon术不保留左结肠动脉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清扫淋巴结数量、阳性淋巴结数目、清扫No.253组淋巴结数目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89,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内无复发患者,但术后转移率为6.67%(3/45),对照组术后12个月复内复发患者3例,复发率为8.11%,术后转移率为5.41%(2/37);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Dixon术中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并保留左结肠动脉,可有效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几率,整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复发及转移率较低,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淋巴循环播散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癌的重要转移途径,区域淋巴结清扫作为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直肠癌患者实现根治切除,获得无瘤生存的主要途径。乙状结肠癌区域淋巴结包括肠旁淋巴结、中间组淋巴结、位于血管根部的中央组淋巴结,根治性手术应包括上述3站淋巴结的清扫;直肠癌淋巴转移路径包括纵向的系膜内淋巴结转移途径和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82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分别采用保留左结肠动脉和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实验组患者术后胃泌素(Gastrin,GST)和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总缓解人数为27例(65.9%),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89,P=0.046<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为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12<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保留左结肠动脉与不保留左结肠动脉两种术式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程度水平相当,但前者改善胃肠功能,提升临床疗效,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不同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3例。其中40例予以传统入路保留左结肠动脉,33例患者予以双侧入路保留左结肠动脉。本研究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比较,术中术后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第三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VSA评分、排气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2年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患者治疗后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肠管血运障碍、尿潴留、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入路,双侧入路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疗效相近,但可显著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9例经体外行端端吻合,5例经肛门行直肠-乙状结肠端端吻合,1例行降结肠端造瘘。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92.8±33.5)min,平均186.8min,术中出血量(68.5±14.6)ml,平均59.6ml,术后住院时间(8.6±2.5)d,平均9.1d。结论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乙状结肠癌安全、可行的方法,但术者需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和结肠外科手术经验。  相似文献   

17.
18.
结直肠癌发病率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4位,其中左半结肠癌占5%~6%。由于左半结肠周围解剖层次复杂,毗邻胰腺、脾脏、肾脏和输尿管等重要器官,其血管和神经分布多变,致使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难度大。4K腹腔镜系统在手术实践中已显示出其高清放大、色彩还原性好、解剖层面清晰等特性,但在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尚未达成共识。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实施保留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出并发吻合口瘘分为吻合口瘘组(9例)与无吻合口瘘组(71例)。采用卡方检验对临床资料实施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Dukes B、C分期、有神经侵犯、有血管浸润、距肛缘距离≤6cm、直线闭合器>2个为并发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ukes B、C分期、有血管浸润、直线闭合器>2个为并发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保留LCA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包括Dukes B、C分期、有血管浸润、直线闭合器超过2个,若患者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状况时,临床上应需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n=78)行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对照组(n=73)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行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总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年龄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35.3±18.1)min vs.(141.2±20.5)min,P=0.062]、术中出血量[(105.3±10.1)mL vs.(102.5±9.8)mL,P=0.0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清扫数量[(8.1±2.2)枚vs.(7.4±2.1)枚,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48.7±8.3)h vs.(54.2±8.6)h,P=0.001]、住院总时间[(8.3±1.8)d vs.(9.1±2.1)d,P=0.012]短于对照组。根据术中情况,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