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纺织企业噪声的职业病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噪声对纺织企业工人听力的影响,为制定职业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相关规范标准对某纺织企业进行噪声强度测定,并对接触噪声的189名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参加检测的189名工人按照《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检出1人为中度噪声聋,3人为轻度噪声聋,检出率为分别为0.53%、1.59%。结论该企业应改善工作条件,加强个体防护,并注意做好健康监护工作以保障工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龙岩市企业生产性噪声的危害状况,为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存在噪声危害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生产性噪声强度进行检测并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市企业生产性噪声分布广,强度大,作业点合格率较低(69.3%),噪声防护措施未能完全落实;接触组接噪作业观察对象、轻度听力损伤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组自觉不适症状、内科检查、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预防、控制生产性噪声危害与提高职业性听力损伤的防治水平是该市当前和今后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对2017—2019年某热电企业噪声检测与工人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显示,2017—2019年噪声接触组整体听力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异常以双耳高频(3 000、4 000、6 000 Hz)平均听阈≥40 dB、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伴语频任意频率听阈>25 dB两种情况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2019年该企业噪声作业人员整体听力异常率变化呈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提示应加强针对噪声危害风险制定和采取管理控制措施,预防接噪人员听力损伤和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2020年对南京市某矿业公司作业场所噪声声级水平进行检测,并将374名接噪作业人员和80名健康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工作区域噪声声级超出职业接触限值。接噪组电测听检测异常率29.7%(111/374),其中2人为职业禁忌证;与对照组相比,接噪组血压、心电图和电测听检查异常率升高(P<0.05),特别是>45岁接噪人员血压和电测听异常率较高(P<0.05)。提示企业应做好工作场所降噪和防噪措施,并加强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5.
《应用预防医学》2021,27(3)
目的探讨英德市某水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状况,为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和卫生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英德市某水泥企业296名在岗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不同特征的在岗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损害状况和纯音测听异常情况。结果 296名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血压异常、血常规异常、心电图异常等指标检出率分别为19.26%、21.28%、16.22%和22.97%。男性血压异常的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听力损失、血压异常及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均升高(P值均0.05)。296名工人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高频听阈提高、语频听阈提高、较好耳语频加权值25 dB的检出率分别为19.26%、64.53%、7.09%和1.35%。男性的高频听阈提高和语频听阈提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值均0.05);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高频听阈提高、语频听阈提高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P值均0.05);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和语频听阈提高的检出率随着工龄增加而升高(P值均0.05)。结论英德市某水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健康损害较严重,有关部门需督促企业加强和完善噪声防护措施,以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某街道接触噪声岗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为用人单位和政府部门开展职业病防控和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深圳市某街道4 518名噪声作业岗位劳动者为调查对象,依据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并对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518名噪声作业劳动者纯音电测听、心电图、血压以及其他健康损害的异常率分别为63.41%、11.97%、11.86%、26.03%;男性电测听、血压、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女性;随着工龄延长,电测听和血压异常率也随之升高(均P<0.05);接触混合危害因素的其他健康损害异常率比接触单纯噪音高(P<0.05)。结论深圳市某街道噪声作业岗位劳动者的纯音电测听异常率较高,需多方面防控以提高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重点观察易感人群,降低职业性病损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为全面了解某钢铁企业噪声作业的职业危害,并指导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不同危害程度的作业环境进行有效治理,我们对某钢铁企业噪声作业状况进行了分级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调查中石化系统企业噪声岗位职业性耳聋情况,为提高石化企业职业性噪声聋(Occupational noise-induced deafness,ONID)人群的健康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分析2016—2020年中石化系统3家石化企业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和职业性噪声聋诊断资料。结果 疑似ONID病例数和诊断ONID病例数呈逐年递增趋势,诊断ONID病例数仅占申请诊断病例数的24.58%。2016—2020年3家石化企业ONID诊断病例中,各年度诊断工龄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4.005,P>0.05);各年份诊断年龄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194,P>0.05)。结论 针对噪声职业健康管理中暴露出的噪声岗位界定不清、职业接触史不全、体检结论不准确、个别员工夸大聋和伪聋等一系列问题,石化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提高听力学检查准确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1993年8-12月,我们对某船厂39个噪声作业岗位,按船舶工业工业性噪声危害程度分级标准进行测试分级,结果是87.2%噪声岗位评有级别,0级11.76%、Ⅰ级50.00%、Ⅱ级29.41%、Ⅲ级5.88%、Ⅳ级2.94%。这对工业噪声岗位的科学分级管理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并为正式制定其有标准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噪声是常见的生产性有害因素。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接触噪声的人数也日益增多,严重地危害着广大工人的健康。为了弄清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更好地指导预防工作L我们对矿山岩工、水泵工、木工和纺织行业档车工等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做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象:某矿山岩工34人、水泵工7人、空压工9人、木工10人,某毛纺厂档车工14人,共74人。方法:对每个工人详细询问职业史、既往史、外伤史、用药史,以排除这些因素对听力的影响;做细致的健康检查;在低于30dB本底噪声的隔声室内对每个工人听力测定;选择16…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丰县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分析不同职业噪声暴露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丰县722名丰县接噪工人(噪声组)和536名低噪声工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工人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血压、心电图与纯音听阈测试进行检查。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工龄进行分层,分别比较噪声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工人健康损害的差异。结果 噪声组听力损伤率22.58%,高于对照组听力损伤率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8,P<0.001);噪声组血压异常检出率22.02%,高于对照组血压异常检出率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P=0.008);噪声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4.13%,高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P=0.003)。结论 长期噪声暴露对人体影响是全身性的,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保障接噪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我县水泥生产企业生产环境中噪声对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我站于1999年7月选择噪声强度超标较为严重的县某水泥厂和噪声强度符合《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的县纸箱厂进行了对比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该水泥厂建于1970年,生产325#、425#硅酸水泥,生产原料及构成比为石灰石72%、煤 相似文献
15.
噪声是汽车制造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之一。随着噪声危害研究的深入 ,噪声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重法处理。测定岗位工人生产中从事各个岗位的不同A声级和时间 ,计算其等效连续A声级。1 2 3 分级标准 根据两项指标来分级 ,共分为 0、Ⅰ、Ⅱ、Ⅲ级 ,见表 1。1 3 噪声测试视。为了准确评价作业环境水平、科学组织劳动岗位评价 ,对噪声性耳聋进行防护等 ,需要对噪声作业场所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评价。为此 ,我们选择某汽车制造企业的 2 2个单位开展了噪声作业条件分级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及方法1 1 分级对象选择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糖果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职工的健康状况,验证噪声对心血管和消化等系统的非特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噪声和粉尘对职工健康的联合作用。方法:于2019年选取广州市某糖果厂564名职工为研究对象,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01人)、噪声接触组(272人)和噪声粉尘联合接触组(191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噪声作业岗位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结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等职业卫生标准, 对职业健康体检与职业性噪声聋诊断的衔接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认为噪声的体检及噪声聋的诊断工作需根据作业场所及劳动者实际情况, 结合相关技术文件, 做出正确的检查结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可避免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体检结论产生异议, 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8.
张静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1):17-17
目的分析某企业叉车作业职业禁忌证情况。方法依据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规定,对133名叉车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筛出职业禁忌证。结果该企业共检出3人不宜继续从事叉车作业,为叉车作业岗中目标疾病,即职业禁忌证。占总检人数的2.3%。结论充分体现出《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对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岗前岗中体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某不锈钢企业噪声作业人员健康状况,探讨心理护理对听力测试结果的影响,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2-2014年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3年职业健康检查员工听力结果变化趋势,同时随机抽取200人,比较3年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心理护理对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测试影响。 结果 三年间噪声作业人员中,观察对象检出率分别为10.8%、14.1%和9.5%,听力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8%、2.5%和3.8%,各年观察对象及听力异常检出率在三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8、9.61,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噪声作业人员纯音听阈测试异常率有升高趋势(2012:χ2=39.94,2013:χ2=13.91,2014:χ2=16.73,P均<0.01);每年观察对象的检出率在心理护理后明显下降,和护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12:χ2=39.89,2013:χ2=7.16,2014:χ2=14.38,P均<0.01),听力异常者检出率在心理护理后稍有减少,但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该不锈钢企业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害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护理人员对受检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听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0-2012年某电器公司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确定噪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点和重点监护人群,为制定相关的职业健康监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某电器公司2010-2012年噪声作业场所的检测结果和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该公司噪声作业场所连续三年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57%、19.44%、26.83%;连续三年听力损伤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6,P<0.01);压铸工种中听力损伤的检出率高于涂装课冲压工种和铝加工工种(χ2=7.21、14.20,P<0.01)。 结论 该电器公司噪声的关键控制点是压铸车间。对接触噪声作业人员需按规定做好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筛查出职业禁忌证人员,指导录用,减少在岗职业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