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我国贫困治理进入以相对贫困为主要特征的后脱贫时代,医保扶贫面临的环境和形势发生了变化,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医保筹资机制、待遇保障机制、支付方式改革、监管体系完善及形成保障合力等方面对完善医保扶贫政策进行了思考,为充分发挥医保在健康扶贫中防止致贫、阻断返贫、促进脱贫的作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医保角度分析精准健康扶贫主要案例,通过比较不同的扶贫政策的优劣以及带来的效果,提出应加强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提高医疗救助的筹资水平,健康扶贫优先按病种提高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控制患者个人的自负医疗费用负担,从而实现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3.
通过界定贵州、河南、四川的部分地区健康扶贫对象,分析健康扶贫"组合拳"的方案及其效果等,提出了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健康扶贫的一些思考:一是健康扶贫不仅要关注当前,还要结合实际关注因病致贫风险人群;二是城乡居民医保是"组合拳"的核心,相对倾斜支持,合理控费更关键;三是加强医疗保障制度间的全过程衔接,切实做好健康扶贫;四是合理确定保障水平,规避道德风险;五是推进健康扶贫关口前移,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残疾人的卫生服务利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和行动落实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建立持证残疾人登记、2018年残疾人动态监测以及第六次全国卫生服务统计调查等多元数据链接,并建立残疾人健康、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数据库,使用Stata 13.0软件开展定量分析。结果 残疾人两周患病未治疗比例(3.9%)、两周就诊率(36.5%),均高于非残疾人(1.6%、32.2%)。残疾人就诊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东部地区为对照,中部地区OR=0.73(95%CI:0.64~0.83);以男性为对照,女性OR=1.23 (95%CI:1.11~1.37);以无医保者为对照,基本医保参保者OR=2.00 (95%CI:1.23~3.26)。在控制了城乡、地区、年龄、医保、收入因素后,以无残疾者为对照,视力残疾人OR=1.28(95%CI:1.12~1.46)、躯体残疾人OR=1.31(95%CI:1.23~1.40)、精神残疾人OR=1.61(95%CI:1.37~1.90)。不同年龄组的住院率呈现“J”型分布,30~44岁组住院率最低(13.6%),60岁及以...  相似文献   

5.
<正>大病兜底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主要内容,也是健康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日召开的国家卫生计生委专题发布会上,该委财务司副司长刘魁介绍,各地以健全大病兜底保障机制为重点,通过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健康扶贫补充保险等措施,切实减轻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项医保制度全覆盖,倾斜新农合、大病保险医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州通过科学技术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举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居民收入状况明显改善,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但是,在巩固脱贫成果中依然存在人口发展不平衡、婴幼儿照护服务起步晚、过渡期医保政策有待优化等问题。建议实施精准到人的生育服务,防止“因多生返贫”;建立适应城乡差异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防止出现“代际返贫”;动态优化调整医保分类资助参保政策,防止“因病返贫”。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构建精神残疾人服药保障机制,以促进患者社区康复,从而实施"健康扶贫"。方法提取精神卫生信息网络、残疾人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半结构访谈及专题小组讨论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服药补助后,患者规律服药率由52.47%提高至75.67%(χ~2=61.458,P0.01);社会参与率由72.81%提高至79.85%(χ~2=7.207,P0.01)。结论服药补助方案能提高患者规律服药率,促进社会参与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建档立卡人群的住院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现状,衡量健康扶贫政策实施后所增加的医疗保险基金需求。方法:利用湖北省A地2016年新农合补偿数据库,采用描述性方法和保险精算法。结果:建档立卡人群住院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次数、人均住院总费用均高于非建档立卡人群。由于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该地区人均筹资需要增加15.8元,其中11.7元用于基本医保补偿,4.1元用于大病保险报销。结论:建档立卡人群的住院服务需求明显高于非建档立卡人群,各地区应合理测算健康扶贫政策带来的资金需求,保证政府对健康扶贫增加的投入,合理使用医保基金。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多路径健康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公众视角了解医保政策效能现状,并探寻其影响因素,以期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提高公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方法:文章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居民开展医保政策效能问卷调查。借助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单因素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医保政策效能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公众对医保政策效果、效益评价较高,医保政策整体效能良好。家庭年收入、职业类型、是否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医保政策宣传效果评价、经历违规现象的频数以及咨询医保政策的方便性是影响医保政策效能评价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我国医保政策整体效能良好。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福祉,医保政策制定和实施应聚焦至医保扶贫、医保政策宣传以及医保基金监管等关键领域,确保公众切实体会到医保政策红利。  相似文献   

10.
贫困患者是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健康扶贫专项政策的关注对象,减轻贫困患者疾病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是政策协同目标。采用BRI、RR和C.V等指标以及整体、子群和个案视角,从识别精准和减负力度两个维度评价了政策协同对26 341名贫困患者减负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健康扶贫阶段性成效显著。政策协同综合BRI值达到0.82,共有73.22%个案处于相对安全区。(2)健康扶贫专项政策精准度和力度较好。专项补助BRI值为0.1,仅次于基本医保BRI值0.55;不仅使得所有疾病类型子群进入相对安全区,且对RR中、高风险区域个案减负效果显著。(3)健康扶贫专项政策需要重点关注30~39岁、住院多次以及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等子群。建议:(1)政策协同减负效果显著、巩固健康扶贫专项补助精准靶向作用。(2)完善各类政策协同机制、关注防范重点人群因病致贫风险。(3)加强政策评价方法研究、提供多视角多维度量化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1.
灾难性卫生支出是衡量健康公平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采用Logit、Tobit模型分别对农村贫困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发生强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贫困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为28.20%,平均强度为0.076,因病致贫率为32.40%.家庭规模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陕西省城乡居民发生因病致贫的影响因素,为健康扶贫工作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基于陕西省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计算因病致贫发生率,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家庭中有老年人、家庭为低贫户、家庭遭受了灾难性卫生支出等增加了发生因病致贫的风险;处于关中地区、家庭人口数大于1人、家庭有儿童降低了风险。结论政府应继续重视因病致贫问题,在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推行多种补助政策的同时,关注低贫户、老年人口、独居人口和慢性病患病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梳理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救助政策的制度,救助对象的实际医疗费用负担以及救助实施效果。方法:利用上海市民政局救助数据分析救助对象医疗费用负担、医疗救助效果和救助前后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情况。结果:2015年,上海市医疗救助对象的人均医疗费用17344元,自负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27.4%。救助对象人均救助金额为2276元,救助占自负费用比例为48.0%,救助后自负费用占比14.3%,救助后自负费用降低了13.1个百分点。救助前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为27.1%,救助后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人数比例降为17.2%。结论:上海市医疗救助对降低自负费用作用、减少灾难性卫生支出较为明显,不同人群的救助水平有所差异。建议要实现救助对象的基本医保全覆盖,完善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进一步提高救助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罕见病患者医疗负担较重,容易诱发支出型贫困。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罕见病家庭医疗负担与筹资策略调查数据,使用FGT(Foster-Geer-Thorbecke)贫困测量指数测量了家庭罕见病医疗负担及其导致的支出型贫困水平。结果发现,家庭罕见病人均医疗费用占人均收入的比重高达61.14%,而补偿比例仅为23.93%。罕见病医疗费用支出的致贫率超过35%,支出型贫困深度与强度指数分别为2.81和25.43,支出型贫困缺口与内部差异都很大。目前,罕见病家庭主要依靠非正式或个人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政府医疗保障制度的实际减贫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的模拟测算结果显示,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提高大病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可以显著降低罕见病家庭的支出型贫困水平,并据此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农村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及疾病负担情况,为在脱贫攻坚阶段完善健康扶贫政策,预防脱贫人口因病返贫提供借鉴参考。[方法]收集华东地区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应用可解脱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农村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的一般人口学、住院费用水平及明细、医保报销数据等资料,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贫困人口较非贫困人口自付费用均值降低35,926.94元,报销比例为96.20%,较非贫困人口组高26.77个百分点,其中大病保险支付比例、民政救助支付比例,较非贫困人口组分别高12.05个百分点、8.34个百分点。[结论]该省健康扶贫政策大幅减轻了贫困人口就医负担,医疗费用负担对于非贫困农村居民属灾难性医疗支出,贫困人口消耗了更多的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6.
医疗保险制度对降低我国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2008年中国的医保制度已经覆盖87.9%的居民,接近全民医保覆盖的目标。然而,仍存在部分居民现金卫生支出比例过高的现象,导致家庭由于支付医疗卫生费用而陷入经济困境。本文通过计算中国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和致贫率,来探究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力度与水平。方法:本文利用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计算灾难性卫生支出和致贫率。结果: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为13.0%,且发生率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总体致贫率为7.5%;家庭中含有住院病人、慢性病人、肺结核病人及60岁以上老人,其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高。结论与建议:通过分析脆弱人群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完善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增强其对居民抵御疾病经济风险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健康扶贫的关键问题与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贫困人口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健康状况低下又加剧了贫困的发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各类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依然较低、医疗救助制度尚不完善、县域内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较低、县域外转诊率高、贫困地区公共卫生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健康扶贫体系的构建,要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的多元健康扶贫主体,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多路径健康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尚未建立全国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老年人的长期照料费用主要由家庭承担,老年人拥有的医疗和养老保障是否影响其长期照料服务利用尚不清楚。利用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长寿调查(CLHLS)数据,构建两部模型,分析医疗与养老保险对我国城乡高龄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高龄老人的长期照料支出显著高于农村高龄老人。公费医疗保险、新农合和养老保险对高龄老人长期照料支出有显著影响,且存在城乡差异。城镇高龄老人享有的医疗和养老保险既影响长期照料支出发生与否,又影响长期照料支出的多寡;农村高龄老人享有的医疗和养老保险仅对其是否发生长期照料支出有影响,对支出数量的影响不显著。建议通过加大医疗和养老保障强度,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减轻高龄老人家庭长期照料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A、B两地大病医疗救助情况,为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水平和保障效果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选取湖北省A地和贵州省B地,2013年通过现场调查获取问卷872份,分析大病医疗救助受益患者的概况,计算救助前后年度自付费用以及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相对差距。结果:大病医疗救助对患者经济负担缓解作用有限;目前大病医疗救助政策救助比偏低,救助范围较窄,非五保、低保大病患者救助起付线高且年救助封顶线低,导致实际救助比远低于政策救助比。结论:逐步拓宽大病患者合规费用救助范围并提高救助比;做好大病医疗救助与大病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将大病门诊自付费用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研究我国慢病患者家庭卫生支出情况,采用Logit、Tobit模型探究慢性病数量、慢性病种类对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成员患慢性病将显著提高家庭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患慢性病数量越多,其陷入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概率也越高;按发生概率与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