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获得知识的相关途径,为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锦州市某高校一、二、三年级共8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获得艾滋病知识的相关途径,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性行为史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8.76%,其中男生知晓率为76.09%,女生知晓率为82.35%,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P<0.05),一、二、三年级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1.48%、81.35%、83.95%,知晓率呈随年级增加趋势(P<0.05);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知识知晓率较高,均>90%,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等非传播途径知识了解较少;64.02%的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存在歧视;7.39%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第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比例为39.29%,每次均使用安全套占40.91%,14.29%学生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结论在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且年级性别差异明显,应加强艾滋病及安全性行为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昆明市2010—2014年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艾滋病性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昆明市某高校2010—2014年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采集大学生静脉血进行HI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本研究共调查3 938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7.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近一年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宣传服务的学生知晓率较低。2010—2014年性行为发生率为10.0%。单因素分析发现,男生、>25岁、来自省外的学生、在婚和2012年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更高;多因素分析发现,男性、来自省外的学生更易发生性行为,2011—2014年性行为发生率均高于2010年。首次性行为、近一年固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54.6%和47.3%。2010—2014年无HIV抗体阳性者,HCV抗体阳性率为0.05%,梅毒阳性率为0.03%。结论该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处于较高水平,但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应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同时,开展性健康教育应根据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的特点来选择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大学生志愿者性健康及AIDS防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辅助调查技术,对福州市某高校社团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105人的性健康知识知晓率71.4%(75/105)、AIDS知识知晓率81.0%(85/105);14.3%的调查对象发生过性行为,第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66.7%。结论大学生志愿者有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的行为,但其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风险意识却不高,应在高校开展针对性的宣传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某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和需求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相关态度、行为和需求,为制定宣传干预计划提供客观的指导意见。方法对重庆市某高校在校一、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自填表式问卷调查,所有数据经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916名大学生,其中男生占34.0%;他们对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的知晓率都在80.0%以上,对于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除了经蚊虫叮咬传播外,其余的知晓率都在85.0%以上;他们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仅约有50.0%的学生知晓每次性交使用安全套和不共用针具吸毒可预防艾滋病;他们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积极,80.0%的学生回答愿意关心帮助HIV感染者和病人;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刊杂志和宣传资料;53人(5.8%)有性行为史,8人有商业性行为,2人有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不用安全套的原因是不愿使用和认为没有必要,其中多数学生建议加强艾滋病宣传,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性健康的教育纳入教学中,提倡使用安全套。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较高,只是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知晓率低,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因此应加强学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并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有效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流行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和高危行为发生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绍兴市某高校850名在校大学生,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共调查850人,获得有效问卷823份,问卷有效率为96.82%。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9.95%,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随年级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有过性行为经历115人,占13.97%,其中男生27人,占23.48%,女生88人,占76.52%;首次性行为时确定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0.00%;最近一年与固定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0.00%;最近一年与临时异性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7.37%;最近一年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2人,其中1人使用安全套。最近一年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服务的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P0.05);知晓率与是否有性行为经历和安全套使用情况均无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该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且存在知行分离现象,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及相关行为情况,为大学生健康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5月,对辽宁省大连市某语言类学校发放问卷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与性行为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情况较好,平均知晓率为86.5%,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情况有待加强,平均知晓率为52.65%。55.2%的人介意同艾滋病患者有身体接触。大学生性行为存在安全隐患,如安全套使用率低,无固定性伴侣等。结论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全面,危险行为普遍存在,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注重艾滋病预防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艺术类大学新入学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和希望获得知识的途径等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在高中学生和新入学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北京市某艺术类大学2016级新入学大学生共1 884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问题知晓率为85.3%,全部回答正确率为32.0%;知晓率最高的问题是发生高危行为后需要主动咨询检测,为96.3%;知晓率最低的问题是我国青年学校中艾滋病流行情况,为56.2%。学生希望通过报纸书籍、电视宣传和学校老师讲解等途径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29.8%的父母讲解过艾滋病知识;6.3%的男生有同性恋或双性恋取向;5.2%的学生有过性行为;14.1%的男生有过性行为;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率43.9%。有18人接触过毒品。对艾滋病患者态度选择不共用东西的比例为34.3%,表示同情的比例为49.7%,尽量给予帮助的比例为68.3%。结论新入学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较好,但对高校内艾滋病流行情况及传播途径深意了解不足;学生希望通过老师讲解、主流媒体宣传和书籍等规范途径获得艾滋病等性健康教育知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共同参与艾滋病防控知识、性健康教育及毒品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对预防艾滋病及性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为高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市某高校1 6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性别、年级以及生源地。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大学生艾滋病核心防治内容,以及性健康教育调研小组设计的性健康相关知识。结果 大学生对于艾滋病核心八条的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7.2%,其中,男生知晓率为85.0%,女生知晓率为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77,P=0.090)。生源地属北、上、广、深、省会城市以及普通地级市的学生知晓率明显高于来源于县城及农村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1,P<0.001)。大学生的性健康知识令人满意,但“艾滋病在我国大学生中呈快速增长趋势”的知晓率只有55.3%,仅43.2%的大学生愿意与患有艾滋病的同学一起上学。结论 该校大学生对于艾滋病核心八条的防治知识知晓率仍低于国家标准,需要开展高校性健康教育,从源头上遏制艾滋病在高校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充市5所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在《青年学生艾滋病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对南充市5所大中专院校在校11 6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定性资料用率描述,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7.7%,男生(91.5%)高于女生(85.8%),一至四年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5.2%、85.4%、90.8%和94.7%,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总体不歧视态度率为67.4%,男生(71.2%)高于女生(65.5%),一至四年级对艾滋病不歧视态度率分别为64.8%、66.4%、69.7%和74.2%,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艾滋病不歧视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中679人回答有过性行为,首次性行为年龄为(18.4±1.8)岁,649人提供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相关信息,52.4%的人在首次性行为中没有使用安全套。628人回答了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情况,其中30.7%学生表示在最近1次性行为中未使用安全套;学生接受艾滋病干预形式排名前3的分别为宣传短片(68.2%)、科普读物(51.3%)和培训讲座(47.2%)。结论近年来在南充市大中专院校开展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教育及安全套的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性行为现况。方法自行设计电子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高校1 1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4条艾滋病相关问题中,"同艾滋病病人共同用餐不会感染艾滋病"、"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传播"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3.74%、87.28%;"单一性伴可以减少传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9.11%、45.69%。16.99%的学生自我报告有性行为经历,其中27.81%发生首次性行为时年龄≤18岁,46.52%首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39.04%的最近1年中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其中28.77%的最近1次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9人最近1年中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原因主要有"没有必要使用"、"从未用过"等。结论某高校大学生性行为自我报告率较高。针对学生群体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及相关调查时,建议采用电子问卷、在线问答等匿名调查问卷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女生艾滋病知识及态度现状,为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某医学院校在校女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现况调查,结果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校女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在非传播途径上认识不清.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知识得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84,P=0.000).被调查者中10.7%存在婚前性行为,且安全套使用率只占其中的1/3.学生内心对艾滋病人普遍存在歧视和恐惧.结论:医学院校女生掌握艾滋病有关知识尚不够全面,应积极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增长防治知识,形成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共同促进有效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部队官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部队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788名官兵,以自填问卷方式收集数据,调查新兵与学员分别为552人和236人。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性行为及相关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安全套使用意向等。结果某部队官兵艾滋病知识总分为(10.86±2.41)分,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在90.00%以上,对非传播途径及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低于80.00%,对艾滋病知识全部回答正确率为0.13%;拒绝交易性行为得分为(4.32±0.84)分,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得分为(19.03±4.53)分;人伍前性行为发生率为31.21%,交易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1.19%、3.54%,每次性行为中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3.06%。结论官兵对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性行为及相关高危行为比例较高,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应加强新兵HIV检测,解决窗口期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前来大连市甘井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求询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和性行为状况,为制定大学生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2017年大连市甘井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接待的自述有性行为史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和性行为情况。结果共完成有效调查10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7.96%。男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3.03%,高于女生的35.71%(P0.05);本省户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29%,高于外省户籍的34.29%(P0.05);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8.37%,高于未接受过的53.33%(P0.05);随年级升高,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呈上升趋势(P0.05)。首次性行为年龄平均为(18.78±1.33)岁,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77%。有男男性行为史32人,占35.96%,其中通过手机APP等新媒体交友平台寻求男伴并发生男男性行为26人,占81.25%;与≥2个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有27人,占84.38%。结论该VCT门诊求询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低,且有约36%的男男性行为人群。  相似文献   

14.
广西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在校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被试,对抽取的2015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中,8.73%有过性行为,其中34.96%存在多性伴关系,最近1次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31.47%;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均超过95%;对于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有一定了解,57.82%的人认为艾滋病对每一个人和家庭都存在威胁。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和性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南宁市部分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南宁市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探讨适合南宁市在校大学生特点的艾滋病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宁市3所高校2 176名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年龄在24岁以下的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1.07%;196名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最近1 a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占26.79%;94.99%的学生认为艾滋病病人应该得到关怀.结论 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不够全面,应开展各种形式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防艾工程实施后广西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探索适合在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南宁市10所高校的9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8.67%,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而对非传播途径的正答率较低。46.58%的学生对艾滋病人表示同情,43.58%的学生愿意提供帮助。同意婚前性行为、多个性伴侣、婚外情、商业性行为、性交时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28.6%,8.5%,8.5%,5.7%,9.3%,86.0%。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广播、杂志和网络。59.52%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对艾滋病教育力度不够。结论高校艾滋病防治宣教措施存在不足,需加强对大学生艾滋病及性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通大学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南通大学62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7.87%,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于公开艾滋病患者的身份和与艾滋病患者相处持谨慎态度,92.3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艾滋病教育。性行为发生率为18.44%,而在性行为中,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高达17.24%。性行为危险因素分析显示,男生、非医学专业、看过黄色图文或电影、注射过违禁品、赞成在校发生性行为、对安装安全套自动售套机无所谓的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结论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倡导安全性行为应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掌握河南省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为制定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0所院校一至三年级的大学生4 570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4.7%,不同专业、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20,34.28,P值均<0.01).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4.7%,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1.8%.47.3%的学生对HIV携带者和艾滋病人存在歧视.80.9%的大学生知道安全套能有效避免HIV传播,64.4%的学生第一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2.6%;0.12%的学生曾经尝试吸毒.艾滋病防治知识获得途径主要是健康讲座(29.1%)、宣传栏(19.9%)和网络/电视(19.6%).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获取途径少,存在艾滋病歧视和相关行为不良.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高校662名大学生通过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达到81.2%。57.1%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态度,9.3%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5%的人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 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河南某医学院大学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及相关认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及相关认知,为高校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某医学院校一~三年级大学生1875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3.0%的学生赞同同性恋行为,46.2%的人反对,其他持无所谓态度。女性赞成婚前性行为的比例(3.1%)低于男性(14.5%),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比例(65.3%)高于男性(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比例为7.0%,男生(10.3%)明显高于女生(4.5%)(P=0.000),其中二级学院学生发生比例(11.5%)明显高于普通本科(5.5%)(P=0.000);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有30.0%的性伴侣数超过2个,6.0%的人曾与陌生人发生过性关系,67.7%的学生第一次性行为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发生;44.4%的学生认为发生性行为是爱情需要,36.2%的男生为生理需要。在发生性行为时,从未用过安全套者占16.2%,不方便获得的原因是购买不方便和不好意思买(48.5%),而使用安全套的主要目的是用于避孕(91.8%)。结论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婚前性行为、多性伴、性交易、从不使用安全套等高危性行为。应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并大力提倡正确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