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气道压力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32例急性危重型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行高气道压力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FiO2)100%,以使血氧饱和度(SPO2)>90%,或氧分压(PaO2)>60mmHg为目标。氧合改善后逐渐减少FiO2至50%,降低气道压力至35cmH2O以下。结果治疗有效30例(93.8%);因心肺复苏后中枢性无自主呼吸2例(6.3%)。治疗后血气分析提示呼吸功能逐渐改善,气道峰压逐渐下降,4h后气道峰压降到40cmH2O以下,潮气量逐渐增加。通气过程中发生低血压12例(37.5%)。结论严重气道痉挛的支气管哮喘,使用高气道压力机械通气治疗,改善后及时降低压力,并发症小,相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报告15例危重型哮喘,采用不同类型呼吸机治疗的效果。对15例病人随机选用四种类型的呼吸机,并进行血气检查监测。结果:成活10例(占66.6%),死亡5例(占33.3%)。而未选用呼吸机治疗的5例中,只有一例成活。实践证明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型哮喘不可缺少的一种措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危重支气管哮喘常突然发作,进展快。可因严重的低氧血症及呼吸性酸中毒而导致死亡。在采取积极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建立人工通气进行机械通气,为一般治疗争取抢救时间,而机械通气又多采用低潮气量,慢频率进行辅助呼吸。同时加用呼气末正压,以防气压伤发生。现就最近在我院治疗的2例危重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分析,以探讨机械通气在危重支气管哮喘病人中的抢救体会。  相似文献   

4.
曾景福  虞敏娥  周莹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197-3199
目的:总结危重哮喘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7年间34例危重哮喘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方式、好转率、病死率以及机械通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34例患者人工气道建立:经口插管28例,经鼻插管6例;初始通气模式:容量辅助/控制(A/CV)14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SIMV PSV)14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调节容量控制) 压力支持[SIMV(PRVC) PSV]6例,撤机模式均为压力支持(PSV),应用肺保护、低PEEP、肺开放等通气策略,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率91.1%,病死率8.9%。结论:机械通气是危重哮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把握适应证,正确的通气策略,配合综合治疗,尽早脱机拔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衰竭及气道峰压的影响。方法:将机械通气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2组气道峰压、人机对抗及呼吸衰竭纠正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平均气道峰压为(41.18±10.66)cmH2O,治疗组为(29.23±9.07)cmH2O;对照组100%出现人机对抗,治疗组仅为40%;对照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为(6.42±1.73)h,治疗组为(3.31±1.08)h。2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多卡因能解除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峰压,减少人机对抗,值得在哮喘机械通气治疗的初期及早应用。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急性发作重度和危重哮喘患者320例中24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哮喘救治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急性发作危重哮喘患者共24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40~81岁,平均(58±20)岁,病程5~30年,平均(15±35)年,加重2~9h,平均(4  相似文献   

7.
陈明慧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117-118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气道的护理管理。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2010年4月本科收治的12例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情况。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12例患者最长的在上呼吸机28d后脱机,最短2d后的脱机,10例患者完全脱机,无并发症,1例患者中途转院,1例患者家属要求放弃治疗。结论:气道的护理管理是危重患者护理的关键,是减少并发症,使危重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发作危重症哮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18例重度哮喘中12例危重型哮喘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同时经气管插管,起始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应用静脉肌松剂者为控制/辅助模式,低潮气量(6~8ml/kg)、慢呼吸频率(10~12次/min),长呼气时间(吸:呼>1:2),吸气压<25cmH2O(1 cmH2O=0.098 kpa),吸气时间0.7~1.0 s,气道阻力下降,症状体征改善,尽早撤机.结果1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平均1.25h症状体征开始改善,上机24h症状评分≤2分,上机平均时间50.1 h,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均恢复正常,最高呼气峰流量(PEF)值显著增高(P<0.01).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发作危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把握适应证、适当的模式和参数,尽早拔管和停机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张华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9):11-12
目的 探讨机构通气治疗在危重哮喘发作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压力支持通气(PSV)与低呼气未正压联合使用的通气方法。结果 通气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缺氧迅速改善,PaCO2显著下降,神志平均18h转清,平均3.5d撤机。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哮喘发作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氧合和通气,使神气转清,血气恢复,并能顺利早撤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机械通气抢救危重哮喘患者的经验。方法 对13例危重支气管哮喘伴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结果 13例重症哮喘患者中,除2例死亡外,其余11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及时正确评估病情,适时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可迅速改善血氧分压和纠正二氧化碳潴留,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11.
钟春苗 《江西医药》2003,38(2):131-132
危重哮喘是属于呼吸急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人工机械通气治疗18例危重哮喘,均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2.5岁,病程3~22年,平均病程11.5年。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经吸氧、控制感染、解痉平喘、补液纠酸、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无效或加  相似文献   

12.
黄建安  王光杰 《江苏医药》1998,24(9):674-674
危重哮喘持续发作时可导致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储留,极少数患者因综合治疗无效需行人工辅助机械通气来挽救生命。1995年10月~1997年2月我院对4例发生神志改变,存在严重呼吸性酸中毒的危重哮喘患者进行小潮气量、低通气致容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例中男3例,女l例,年龄28~60岁。病程10~SO年。本次发作诱因为上感。平时常服用糖皮质激素3例。发病后均在外院经综合治疗无效且有神志改变来我院急诊。二、主要症状与体征发热2例,咳黄痰2例,4例气喘、胸闷不缓解。呼吸浅促,30~35次/分。神志木清…  相似文献   

13.
14.
高爱忠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66-2167
近年来我院应用机械通气抢救了16例常规治疗无效的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急性危重型哮喘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2~71岁,病程1.5~51年,急性发作时间1.5小时~5天,16例患者诊断均符合第二届全国哮喘会议制定的重度和危重哮喘诊断标准:临床上呼吸急促或极度呼吸困难,不能讲话或仅能讲单字词,大汗淋漓、三凹征、端坐张口呼吸、烦躁不安、两肺布满哮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哮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桂花  邵德本 《天津医药》2000,28(4):238-239
重症哮喘是内科急症之一,迅速、合理、有效的药物综合治疗一般可以使之缓解,但约有2%的住院患者需应用机械通气。而小潮气量,较慢频率,低通气量使机体处于适当的“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状态的通气方式,是治疗危重哮喘的新方法,近年来在国内逐渐受到重视,救治成功的病例亦随之增多。我们采用这一方法抢救危重哮喘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 女,65岁。体重55kg,间断哮喘病史30余年。入院后常规治疗无效,呈哮喘持续状态。查体:体温37℃,呼吸28次,心率116次,血压120/75 mmHg(1 mmHg≈0.133kPa)。意识不清,呼吸促,明显紫绀。双肺布满哮鸣音,肺底散在细湿啰音。心律齐。下肢不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血白细胞22.5×10~9/L,中性0.92。血气:pH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肌松剂在危重哮喘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例危重哮喘患者,全部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起始应用A/C+PEEP通气模式,调节好初始参数,然后用肌松剂维库溴铵针8mg静脉推注,必要时微量泵维持,总维库溴铵量不超过20mg/d。当气管痉挛基本缓解后,停用维库溴铵,随后改用PSV+PEEP通气模式,待缺氧纠正、呼吸功能改善后,根据患者病情撤机。结果全部病例在给予机械通气联合肌松剂8~20min后,气道压显著下降(P〈0.01),双肺哮鸣音明显减少。经1~6d机械通气,哮喘完全缓解,治疗前后血气主要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肌松剂在危重哮喘抢救中有显著疗效,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发作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机械通气救治经验。方法对2000年以来湖南邵阳新宁县阳光医院内一科收治的32例急性发作的危重型支气管哮喘患者机械通气救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28例抢救成功,其临床哮喘持续状态缓解,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总抢救成功存活率87.5%,4例因合并其他疾病或并发症死亡,28例经机械通气及综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采用正确的通气模式和药物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3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登峰  解玉东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0):1228-1229
机械通气为重症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气管插管机械通气(IMV)已成为危重哮喘最有力救治手段。近年来,随着经口(鼻)罩的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发展,应用于重症哮喘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适应证及治疗价值并未取得了统一意见,我们总结了3年来我科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32例,试就其适应证及治疗策略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抢救危重哮喘患者的经验.方法对1 3例危重支气管哮喘伴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结果1 3例重症哮喘患者中 除2例死亡外 其余11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 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及时正确评估病情 适时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 可迅速改善血氧分压和纠正二氧化碳潴留 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加大剂量激素治疗哮喘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维华  刘长恩 《河北医药》2003,25(3):205-205
支气管哮喘 (哮喘 )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危重症哮喘也越来越多 ,治疗多按分级治疗 ,可使用多种药物并以激素为主[1 ] 。但对于急性危重症哮喘 ,大多伴有严重的急性呼吸衰竭 ,药物治疗很难短时改善病情 ,如不采取紧急措施 ,患者很快死亡。我们采用机械通气加大剂量激素成功抢救 7例危重哮喘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中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3 2~ 70岁 ,平均 45岁。喘息时间最短 3d ,最长 3 0年 ,其中 2例首次发病。 7例患者均在 6、7月份发病 ,5例患者有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或药物过敏史。 7例患者均喘息剧烈、大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