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单肺通气中肺保护策略研究进展的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减少单肺通气术中低氧血症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应用计算机在Pubmed上检索2007年1月~ 2012年5月有关单肺通气的文章,检索词为:one lung ventilation,hypoxemia,lungprotec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单肺通气的实验及临床研究;②有关肺保护的试验研究.排除标准:①综述文献;②重复研究.共收集到200多篇有关单肺通气方面的文献,纳入14篇.结果 纳入的14篇文章中有关单肺通气术中管理方面的文献12篇,有关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方面的文献2篇.通过对入选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将单肺通气术中管理从通气模式选择、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设置、PEEP及CPAP的运用、吸入氧浓度及液体管理等5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目前在单肺通气时的肺保护策略和麻醉管理进展.结论 随着对单肺通气中肺保护的深入研究,单肺通气的麻醉管理将更加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终末期肝硬化患者肝病晚期常合并肝肺综合征,伴随低氧血症出现,在肝移植期间进行针对性的通气治疗和管理,对于降低肝移植期的肺部并发症,甚至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综合分析低潮气量和低呼期末正压通气对肝移植期间呼吸治疗的作用及其愈后。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1970-01/2007-07MEDLINE及万方数据库有关肝移植期间呼吸治疗方面的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肝移植,肝肺综合征,潮气量,正压呼吸";英文检索词有"liver transplantation,hepato-pulmonary zsyndrome,Tidal ventilation,end-ex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包括临床研究(不限观察对象的年龄、性别、种族)和基础研究,不限体内或体外研究。资料选择:共收集到1310篇文献,阅读全部文章的文题和大部分文章的摘要,选择肝肺综合征病理改变和通气治疗方面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得到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159篇,排除1141篇。选择其中27篇英文文献及4篇中文文献进行分析。资料综合:①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新肝期内毒素、炎性介质、内环境改变等均易发生顽固性低氧血症,甚至出现通透性肺水肿,导致呼吸和心功能衰竭。这些变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众多发病机制中,肺不张、门肺分流、通气减少或灌流增加均可使通气/灌流比值降低,是导致低氧血症的重要原因。②目前关于肝肺综合征主要是药物处理文献较多,但呼吸治疗报道尚未见到。③根据临床表现术前动脉血氧分压<60mmHg(1mmHg=0.133kPa),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在正常范围,以及新肝期供肝炎性介质释放,类似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因此临床处理均采用呼吸治疗,小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好。结论:肝肺综合征患者肝移值围手术期应用小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机械治疗,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和重症监护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2004-01/2006-12相关文章,检索词“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insulin resistance CPAP”,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的文献,纳入标准:①文献能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②治疗组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③对照组为正常人。④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5篇有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的文章,33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篇试验中,皆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对剩余的33篇文献全文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综合研究。治疗组空腹胰岛素较对照组高,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在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而胰岛素敏感指数提高。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经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1-01/2004-08的相关文章,检索词“hypoxicpulmonaryhypertension,etiolog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3-01/2004-08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肺动脉高压”。并且手工检索《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8-01/2004-08的相关文章,检索途径:分类途径。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章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综述,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的基础及临床试验。②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及综述性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相关文章22篇,对检索到的12篇文章信息进行综述,10篇综述性及重复性研究的文章予以排除。资料综合:实验研究提示内皮素、一氧化氮、5-羟色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钾通道、磷酯酶A2、蛋白激酶C、低氧诱导因子1都参与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结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相当复杂,多种分子及细胞膜钾通道参与其中,这些分子及机制的发现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干预和早期康复措施介入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背景:肺研究领域,利用人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增敏培养基己成功生成Ⅱ型肺泡细胞.由于体外实验中表现出不定向增殖潜能,胚胎干细胞有望成为可应用于移植、基因治疗等取之不尽的细胞源.目的:综述人胚胎干细胞培养与肺再生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01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人胚胎干细胞,肺组织再生",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1990-01/2010-01 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Lung regener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文献396篇.结果与结论:由于肺组织结构复杂、再生能力有限,肺疾病的治疗已成为棘手的问题.目前认为人胚胎干细胞能定向分化成为肺组织细胞,将人胚胎性干细胞植入损伤的肺组织,通过诱导剂使其向肺泡上皮细胞分化,从而产生肺泡组织.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但目前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6.
低氧、运动与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高原训练通过低氧、低压刺激能有效的提高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对提高体育成绩有明显的作用,然而高原训练可能使机体出现免疫功能变化。通过文献资料法,综述了低氧、运动对集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使人们对低氧、运动情况下免疫功能的变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资料来源:检索中国期刊网1989-01/2004-12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94-01/2004-12与低氧、运动和免疫研究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低氧、免疫、运动、高原”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检索Spinger Link数据库、EBSCO期刊数据库和www.ncbi.nlm.nih.gov/pubmed网站相关低氧、运动与免疫研究的文章,检索时间没有限定,从有文献记载开始检索。检索词“immune function,exercise,hypoxia,immune”检索时一个或几个结合进行,文章语言种类限定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与低氧、运动、免疫研究相关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低氧运动情况下免疫功能变化以及低氧实验情况下、居住高原或移居高原情况下免疫功能变化的文献,且查找的文献包括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两方面的资料。排除仅运动对免疫功能影响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关于低氧、运动与免疫研究的相关文献120篇,4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不符合标准文献80篇。资料综合:多数研究观察到低氧暴露可能出现机体免疫抑制现象;当海拔超过某一高度时,居住居民免疫功能可能随着居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平原进驻高海拔地区,机体可能出现免疫抑制现象,且免疫抑制随着进驻高原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进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自主神经系统可能参与低氧条件下的免疫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及去甲肾上腺素有免疫抑制作用,副交感神经及乙酰胆碱起免疫增强作用。在低氧情况下,β-内啡肽可能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结论:一般研究认为适度的运动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适度的运动结合低氧同样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但高强度的运动结合低氧的共同作用,机体将易产生免疫抑制,且低氧对免疫抑制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痰、瘀、虚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分子生物学及病理形态学水平。本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从痰、瘀、虚三个关键环节进行辨证论治。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4-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痰,瘀,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痰、瘀、虚三个关键环节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共收集到176篇相关文献,2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56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20篇文献中,6篇从痰论治,4篇从瘀论治,5篇从虚论治,5篇以痰、瘀、虚综合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论:痰、瘀、虚三者互相影响,共同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今后应立足中医揭示中药治疗的作用靶点和起效途径,从而展示中医药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领域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背景:肺移植是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病的惟一有效方法,但围手术期风险大,干细胞在肺移植肺损伤修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的:总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介绍干细胞在肺移植实验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方法:以"lung,pulmonary,transplantation,stem cell"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Springlink数据库、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0-01/2011-03,限定语种为英文;以"移植、肺、干细胞"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0-01/2011-03,限定语种为中文。共检索156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50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干细胞通过替代损伤的肺组织、旁分泌作用减少细胞凋亡参与组织修复,减轻炎症反应及肺组织纤维化。以间充质干细胞为例,由于免疫原性较弱,在诱导器官移植的免疫耐受中有较好的应用,一方面通过调节多种因子减轻免疫排斥反应,另一方面通过抑制T细胞、B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活性来减少免疫应答。基于干细胞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在诱导免疫嵌合减少肺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有一定作用,也为干细胞介导的细胞和基因治疗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很高,睡眠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病率、临床表现、发生机制以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资料来源: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4-01/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Parkinsondisease,sleepingdisturbance,psych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BM1984-01/2004-10期间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精神症状”。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帕金森病相关睡眠障碍的基础或者临床研究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标准为:①基础研究。②临床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6篇关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研究,22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对患病率进行研究的有6篇,对发病机制进行研究的有8篇,对治疗进展进行研究的有8篇。排除的4篇研究中,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22篇研究分别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大致可分为失眠、睡眠过多、深睡眠状态。发生机制可能与疾病本身的进展,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治疗以行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并结合手术治疗为主。结论:目前关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与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继发骨质疏松的病因及发病途径,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和Ovid数据库1990-01/2006-06有关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和骨质疏松关系的文章。检索词为“COPD 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osteoporosis,pathogenesis,treatment”,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0-01/2006-06有关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和骨质疏松关系的文章,检索词为“慢性阻塞性肺病,骨质疏松,发病机制,治疗”,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筛除非随机的研究。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临床研究。②前后对照临床研究。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5篇有关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和骨质疏松症关系的文章,其中36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36篇文献中包括27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9个前后对照临床研究,提示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主要是吸烟、户外运动减少、缺氧与营养不良、激素作用及一些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蛋白酶,对其治疗除了积极治疗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应减少香烟的吸入,适当加强户外运动,增加营养,对于严重者可适当给予治疗骨质疏松的中西医药物。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继发骨质疏松,要定期进行骨密度等测定,及时发现,及早治疗,防止其发生和发展,将有利于提高老年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